❶ 机械的分类都有哪些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机械的分类:
(1)动力机械将已有的机械能或其他非机械能转换成可利用的机械能。动力机械包括风力机械、水力机械、热力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汽轮机)、电动机、气动马达、液压马达等。
(2)能量变换机械将机械能变换为某种非机械能或用机械能来做特定工作。能量变换机械包括发电机、热泵、液压泵、压缩机等。
(3)工作机械利用人、畜或动力机械提供的机械能改变工作对象(原料、工件或工作介质)的物理状态、性质、结构、形状、位置等。
工作机械覆盖了几乎所有目前在各行各业使用的机械,其大类包括农业机械、林业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运输机械等及各种通用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种机械、表土耕种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林业机械包括营林机械、木材生产切割机械、林业起重输送机械等。
矿山机械包括采矿机械(采掘机械、采煤机械、石油钻采机械)、选矿机械(破碎机械、粉磨机械、筛分机械、分选机械、脱水机械)等。冶金机械包括炼铁机械、炼钢机械、轧钢机械等。
化工机械包括物料输送设备(流体输送设备、气体输送设备)、固体输送设备、换热器及换热塔设备等。纺织机械包括纺纱机械、织造机械、染整机械等。运输机械包括普通车辆、越野车辆、工程车辆、农用车辆等。各种机械都是人工制造的实体组合,并进行机械能的转换或机械能的利用。
根据机械内部组件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可分为机器和设备。机器在其组成件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和力的传递以及机械能的转换和利用。设备其组成零部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机械能的转换和利用,如蒸汽发生器、凝汽器、换热器、反应塔、精馏塔、各种压力容器等。
机械是现代社会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五大要素(即人、资金、能量、材料和机械)之一,并且能量和材料的生产必须有机械的参与。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以相关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的各种机械。据统计,发达国家60%~70%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生产的产品,而制造业的主要支柱正是机械。
❷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哪些
常说的机械性能主要有:弹性、塑性、刚度、时效敏感性、强度、硬度回、冲击韧性答、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等。
弹性: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其原来形状的性能。
塑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破坏的能力。
刚度:金属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硬度:金属材料抵抗更硬的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的能力。
疲劳强度:当金属材料在无数次重复或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断裂韧性:用来反映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张能力的性能指标。
机械性能是金属材料的常用指标的一个集合,是机械类产品设计中使用的重要材料性能指标。在一般用途机械产品中,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非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因此一般不考虑特种使用状态下的特殊要求。但是由于机械产品的用途千差万别,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所承受得载荷情况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在产品设计中选用的具体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略有差异。
❸ 外力、内力和应力
(一)外力和内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是矢量,基本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力的图示中用带箭头的线段代表力: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线段一端的箭头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线段的一个端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对一个具体物体来说,力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
外力:是指其他物体作用于所研究的物体上的力。外力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面力和体力。①面力是指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如围岩的压力、流体压力、风力及固体间接触面的作用力。②体力是分布在物体内各质点上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内力:是物体内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又可分为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①固有内力是指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内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正是固有内力使物体保持其形状和特有的力学性质。②附加内力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固有内力的改变量。显然,附加内力引起物体变形。因此,固体力学中所说的内力就是指附加内力。
内力和外力是相对的,视研究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地心引力对地壳而言是外力,但对整个地球而言则是内力。
在外力作用下,地质体内将产生内力。为确定地质体内某一截面上的内力,通常采用截面法。设一地质体在若干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图3-1),沿M-N截面将其分为A、B两部分。取A部分为分离体。若使A部分保持平衡,截面M-N上必有连续分布的内力与A部分的外力构成平衡力系,这些作用于A部分M-N截面上的内力实际上是B部分对A部分的作用力,称为M-N截面上的内力。
图3-1 截面法示意图
(二)应力
为确定内力在M-N截面上的分布,在截面M-N上O点附近取一微小面积ΔA(图3-2),在面积ΔA上作用内力Δ,则:
构造地质学(第二版)
Pm称为该面积上的平均应力。
图3-2 应力示意图
显然,平均应力Pm并不能真正反映ΔP在ΔA上的真正分布状态,其近似程度与ΔA的大小有关。为求得应力在O点附近的真正分布状态,将ΔA取极限值,则:
构造地质学(第二版)
P称为截面M-N上点O处的全应力。
根据力的分解法则,可将全应力P分解为垂直M-N截面的应力——正应力和平行M-N截面的应力——剪应力。通常正应力用σ表示,剪应力用τ表示。根据力的合成原理,则有:
P2=σ2+τ2 (3-3)
国际单位制中,应力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2)。
正应力可使岩石受到压缩,称压应力,用正值表示(σ>0);也可以使岩石受到拉伸,称张应力,用负值表示(σ<0)。在固体力学和部分构造地质学教科书中,正应力的符号规定与此相反。
剪应力有使物体发生剪切滑移的趋势。使物体有顺时针剪切滑动趋势的剪应力为负值(τ<0),反之为正值(τ>0)。
❹ 机械波有些哪些基本的性质
A、据机抄械波在介质的袭传播特点是波源的振动带动相邻质点做受迫振动,所以机械波的振幅等于波源的振幅,故A错误;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有介质决定,与波源的无关,故B正确; C、由于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 D、动摩擦因数取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还取决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故D错误.故选:B.
❺ 货物的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主要有哪些
物理性质是指熔点、密度、导热和导性能等,机械性质是指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化学性质一般是指抗氧化或耐腐蚀性能等。
❻ 机械知识——什么是内力
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的同时,在其内部出现的一种抵抗变形的力,这种力就叫内力。
❼ 材料力学中根据构件的什么来规定内力的正负号,谢谢!
造成构件沿轴线伸长为拉力,轴力图为正。反之为压力,为负。应力离开截面为正,反之为负。切应力相对截面上微小区域(靠近内部)产生顺时针转向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❽ 帮我解答一下这道简单高二的物理题
中学来物理中关于“机械自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的描述有局限性:局限在物体与地球、物体与弹簧或物体与地球和弹簧之间,如果出现如你题目所述的多物体的相互作用,则必须考虑内力的性质: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如果内力只有保守力,如万有引力、弹力等,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如果内力中有非保守力,如摩擦力,则需判断非保守力是否做功,若非保守力做功,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若非保守力不做功,则机械能守恒。
一楼说到“电场力”是保守力,这没错,但有电场力做功时,机械能也是不守恒的,守恒的是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电势能”的总和
祝你愉快!
❾ 作用在机械系统上的内力和外力个有哪些
机械能守恒指只在重力(或只在弹力)作用下物体的机械能在转化过程中总能回量不变。
由于势能答是物体由于相对于地球的位置而具有的能,所以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具有的能。则重力是这个系统内的力,所以外力就是指除物体和地球外的其它一切物体对系统内的两个物体所施加的力。
所以如果有外力做功,则系统的机械能一定不守恒,即使外力做的总功的代数和为0也不能说是机械能守恒。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不光滑水平面上,用力拉着物体匀速前进,考察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发现在水平方向上,拉力做正功,但摩擦力做与正功大小相等的负功,所以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做功为0,或者说拉力与摩擦力所做的总功为0。但这个运动中根本就没有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也就根本谈不上机械能守恒。
在这个例子中,只有一个力是由重物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这个外力就是起重机的拉力。所以重物在拉力的作用下,重力势能增大而动能不变,总的机械能增大,不守恒了。
注意:这个例子中的重物受到的重力是系统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