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使用机械手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当您遇到一些不易脱模的产品,您会发现生产起来既浪费工时又浪费加工成本时;当操作大吨位的注塑机,您会发现工人在注塑机上面跑上跑下特别的劳累,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工作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安全隐患高,产量降低时;当您预定好生产计划却总是因为人工的操作时间不固定、疲劳、缺勤、人员的流失,而不能完成时;当您的产品自动脱落造成碰伤,沾到污垢造成的不良品时;使用注塑机机械手问题就迎刃而解。随着工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机械手本身的优点,注塑机机械手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以下为您介绍机械手能给您带来的收益几个方面。
节约人工、减轻工人的工作劳动力:用机械手取出产品,可节省人工,如配合输送带同时使用,则一名操作工人可以轻松的操作2-3台注塑机。而且解决了操作大吨位注塑机时工人操作特别劳累的问题,排除了因为劳累引发的安全隐患及产品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安全性高:用人工取产品或水口有夹伤手的危险,使用机械手则可确保安全生产。
提高效率:以注塑周期30秒计算,用人工取出一天约为2800模,如使用机械手可将周期缩短到27秒,则用机械手取出一天约3200模,可提高400模左右。
稳定产量:使用机械手可以使每一模的产品生产时间固定化,相同的塑化时间、射出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开关模时间,稳定了产量,方便安排生产,调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提升品质:如产品为自动脱模,顶针延时肯定会影响生产效率,且产品自动脱落会造成碰伤,沾到油污而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品。如用机械手取出,锁模时间固定,模温正常,可降低产品不良率。
防止模具损坏:人工如未能成功取出产品或水口,合模会造成模具损坏,机械手臂如未能成功取出产品或水口或其中一件,会自动报警停机。
摆脱人工操作的惰性:无论白班还是夜班操作工人长时间的工作都会产生一种惰性和疲劳感,取出时会延长开关模时间。而且工人会由于工作情绪、节假日、身体状态等情况缺勤,特别是春节前后,各住宿工厂人员最紧缺,使用机械手则可摆脱人工操作的惰性和疲劳感,不用担心工人的缺勤而干扰到工厂的正常生产,更不会因为人才流到而影响生产。
回报快:A:以产品之注塑周期为20秒计算,每班应生产2160模,但一般生产资料显示,很难生产到2000模,尤其夜班更难达到1900模,用机械手生产每班可生产2100模,平均每天可多生产500模,假设每模0.3元计算则每台机可增值150元/天,每月增值4000元左右。B:使用机械手和输送带每一名操作工人可以操作2-3台注塑机,则可省去人工1-2人,按每人1500元/月计算,则此项又可节省1500元-3000元/月。A+B则每台机械手每月可增收5500-7000元。
提高竟争力:使用机械手,提升企业形象,品质得到保证,更可精确的计算产量。机械手是一种生产机械手设备,是一种有形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更好的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竟争优势。
适用范围:适用于塑料成形产品(如:玩具类、手机外壳、瓶胚、汽车零件、导光板、钟表齿输等)。
单从价格方面来看机械手在短时间表面上比人工要贵,但是从长久来看从很多的收益方面来看它已经是您的不二之选了。
伯朗特机械手
⑵ 生产摩托车头盔的机器还可以做什么
生产摩托车头盔的机器叫注塑机;注塑机还可以被应用于国防、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
注塑机机械手是能够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对其进行自动控制使其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制品或操持工具进行生产操作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华南、华东沿海地区的中国塑料加工厂对机械手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但是注塑机机械手在国内塑机行业的普及率低于10%。
(2)为什么没有普及机械手扩展阅读: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系统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料筒各段温度的监控,注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⑶ 未来有哪些领域将最早被机器人取代
未来如下领域将最早被机器人取代:
1、电话推销员
电话推销员被取代的几率最大,因为一直在重复相同的知识,即使没有机器的取代,这样一个单调、重复、无趣,又没有效率的工种也是迟早要消亡的,当然要用在正道上,不能像今年3.15晚会上爆出的那样智能电话营销给大众带来了恶意骚扰。
2、客服人员
内容创业时代,写稿创作重新焕发生机,但是人工智能的来临,可能会接替人类的创作,举例来说,2015年9月,腾讯财经推出的自动化新闻写作AI智能机器人,它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了编辑生涯的第一篇报道。随后,新华社也上线了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 ”。再比如今年央视网络上的人工智能主持人,以及最近新华社发布的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