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农业机械化用什么技术开发

农业机械化用什么技术开发

发布时间:2021-02-21 08:58:55

Ⅰ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设备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建国以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加工,正在向实现全程农业机械化的方向迈进,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机械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文革前
我国主要靠引进、吸收、仿制农机装备和国外援助,在国营农场搞农业机械化试点,依托大型农业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机械作业。而广大农村生产力还很薄弱,主要是原始的手工农业,很少有农业机械的身影。
第二阶段:文革时期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特别是毛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以后,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视,县乡两级先后建立拖拉机站,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脱粒机、插秧机、粉碎机等农业机械也逐步走进农村。农村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部分农业生产过程开始逐步由农业机械作业取代手工劳动。
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的农业机械化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农业机械也逐步向大型化、高端型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如今,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正在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方向迈进,农机作业逐步向产前产后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延伸,覆盖的领域正在由农业领域,逐步向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领域扩展。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地理和自然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的差异也比较大。经济发展快、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快;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部门数据分析,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耕地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农机保有量占比却超过了一半以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面积占四分之一,农机保有量却不足两成。东西部农机保有量占比的较大差异,反映了东西部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不平衡。
2、农业机械结构构成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农村是以农户承包经营为主。农户承包的农田数量有限,造成大块地小型化。粮食种植形成插花形态,一块地种植多种农作物,即使种植相同的农作物,也可能是几个农户分别所拥有。大型农业机械作业不能成块连片作业,提高了农机作业的成本,降低了农机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户自己购置的农业机械也主要是满足自用为主,基本都是小型农业机械,小型农业机械保有量很大,小型农业机械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农业机械结构构成不合理。
3、农业种植结构多变,农业机械化难以适应。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农业种植结构灵活多变,什么农作物值钱,农民就种什么,前几年的成片粮田现在可能变成成片的果园。然而,农业机械化却难以适应这样的快速变化。原有的农业机械快速被淘汰,新的农业机械却难以被农民接受,难以推广,或者难以找到适合农民需要的农业机械。过几年,有了农民需要的农业机械,可能许多农民又改种粮食了。后一种情况在一些果品种植区已经出现,许多年纪大的果农因为无力种植果品,已经开始砍伐果树,种植粮食作物,这种趋势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4、农业机械研发滞后,农业机械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机械研发投入少,研发科技力量分散,农业机械的研发主要还是依靠农业机械生产企业自身。研发的农业机械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质优价廉的少,相当一部分的农业机械产品属于粗制滥造,部分特色农业机械的研发还是空白。农业机械研发与国外的交流还比较少,农业机械产品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5、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始逐步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地位和作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然而,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相比,这些财政投入还很小。社会资本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工业返哺农业的程度还很低。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1、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共同富裕。促进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持续增加对东西部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投资,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效果已经开始显现。近几年来,中西部经济发展迅猛,GDP的增长率持续名列前茅,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中西部对农业机械的投入也快速增加,中西部农机保有量快速增加。只要继续维持加大对中西部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中西部经济也会跟上来,达到东西部共同富裕,齐奔小康。
2、鼓励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也是现阶段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我们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鼓励农民加快进行农村的土地流转,实行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地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土地可以流转到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村集体以雄厚的财力支持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流转到某一经济组织,由该经济组织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其他地方也应当鼓励农民加快土地流转,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或者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土地流转到其他经济组织,实行农业规模经营。目前,一些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趋势明显加快,这些地方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城里工作和生活。在家务农的人基本都是岁数上了年纪的人,在这些务农的人当中,中年人都是年轻的,数量也不多。许多人岁数大了,做不了农活,干脆就把土地撂荒了。现在已经出现撂荒的现象,以后撂荒的土地会越来越多。农民之间零星自发出现的土地流转,也是零费用的无偿土地流转。这些现象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当合理引导、鼓励、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向有能力进行农业规模经营的其他经济组织集中。
实行农业规模经营以后,才能更好的对农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农业种植计划,购置大型性能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机械结构构成不合理的现象,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的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我们的农业生产走向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向。
3、农业机械研发体系需要重新整合,与国外的技术交流需要加强。通过重新合理整合农业机械的研发体系,充分发挥农机研发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增加农业机械装备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强与国外农业机械行业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水平,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高科技含量,缩小农业机械装备与国外的差距,生产适合农民需要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性能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
4、建立农业机械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改变现在农业机械化的落后局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通过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吸引社会各界资本投资农业机械化,形成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等各项扶持政策的力度,让农民能买得起、用得起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性能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
小农经济必将被历史淘汰,目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必将被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所取代。合理引导、鼓励、规范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Ⅱ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学什么的,对口工作是什么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设计研究、版使用管理权及现代生物学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Ⅲ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以后都能做什么啊要具体一点的!

机械工程技术员、汽车维修员、工程师、农林经济与管理。

Ⅳ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知识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经营专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属或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3.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4.具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推广的能力;
5.熟悉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Ⅳ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以后都能做什么

机械工程技术抄员、汽车袭维修员、工程师、农林经济与管理。

Ⅵ 农场生产主要使用哪些机械化工具为什么可以而且必须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快呀

首先是动力机械:拖拉机,一般大型农场使用的拖拉机马力在75-350马力之间为佳!
其次是内农机具了:容1、土壤耕作机械:铧式犁,旋耕机,秸秆还田机;2、播种施肥机械:播种机,撒肥机,定向施肥机;3、育苗移栽机械:插秧机,移栽机;4、中耕于植保机械:中耕机,喷雾机;5、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其它就是一些水利设备啊什么的了;
至于一般大型农场为什么要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的问题嘛,答案显而易见:作业效率高、节省时间、劳力等等

Ⅶ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有哪些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改善了农业设施装备条件
农业机械是农业设施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是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2、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科技体制创新滞后,农业内部缺乏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缺乏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健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促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实现农艺与农机紧密的结合,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
3、农业机械化促迸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和空间限制,使得在任何地方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尤其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设施农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农业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控制、机械化操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威为广泛应用农业机械装备的重要平台’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装备大量集成应用于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又是一体化产业,农业关联产业通过产业化经营的利益纽带连接为一个整体,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工商资本注入农业,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将农业带入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4、农业机械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机装备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新机手缺乏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系统培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亟待丰富和提高。
5、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完善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充实村一级的要求,建立完善国家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机械、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

阅读全文

与农业机械化用什么技术开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母猪妊娠仪器检测什么是阴性 浏览:51
轮子轴承怎么保养 浏览:777
广州越秀五金市场 浏览:410
传动装置怎么保证直线运动 浏览:813
北京朝阳区五金机电 浏览:483
什么机器设备上使用超声波 浏览:688
义乌保安器材哪里买 浏览:258
布料机轴承不转怎么办 浏览:858
ca轴承什么环境用 浏览:733
触摸屏怎么给定阀门开度 浏览:456
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装置图 浏览:76
仪表有个水滴是什么灯 浏览:998
君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33
设备机房的排烟风机怎么安装 浏览:425
支付宝刷脸设备什么价格 浏览:323
画一张机械图纸多少钱 浏览:932
普通早餐店烫粉设备怎么放 浏览:512
莹云石添加不了设备怎么办 浏览:70
机械手表的日期怎么不变 浏览:951
圆餐台折叠五金件 浏览: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