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车传统的转向系统(机械式的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具体描述,谢谢大佬
机械转向系统以驾驶人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图23-1所示为某乘用车的机械转向系统。当汽车转向时,驾驶人对转向盘1施加一个转向力矩。该力矩通过转向轴3和柔性联轴器4输人转向器6,再经左、右横拉杆119传给固定于两侧转向节14.上的左、右转向节臂13(右侧转向节和转向节臂未画出),使转向节和它所支撑的转向轮绕主销轴线偏转一定角度,实现转向。
从转向盘到转向器之间的一-系列零部件,均属于转向操纵机构。由转向器至转向节这一系列零部件(不含转向节) ,均属于转向传动机构。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许多车型在转向操纵机构中采用了万向传动装置(包括转向万向节和转向传动轴) ,如图23-2所示。只要适当改变转向万向传动装置的几何参数,便可满足各种变型车的总布置要求,有助于转向盘和转向器等部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即使在转向盘与转向器同轴线的情况下,其间也可采用万向传动装置,以补偿由于部件在车上的安装误差和安装基体(驾驶室、车架)变形所造成的二者轴线实际上的不重合。
图23-2所示转向系统是与非独立悬架相配合使用的。由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通过摇臂6、转向直拉杆7和转向节臂8传递至左转向节9使其绕主销转动。为使右转向节13及其支撑的右转向轮随之偏转相应角度,还设置了转向梯形。转向梯形由固定在左、右转向节上的梯形臂10.12和两端与梯形臂作球铰链连接的转向横拉杆11组成。
机械转向系结构图
Ⅱ 机械传动系统包括哪五大部分
机械式传动系
1、组成 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在越野车辆上,还设有分动器。负责将变速器的功力分回给各驱动桥。
2、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点
(1) 离合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飞轮与变速器之间。主动部分(压盘与离合器盖)固定于飞轮后端面,从动部分(摩擦片)位于飞轮与压盘之间,并通过中心的花键孔与变速器第一轴相连。压紧部分位于压盘与离合器盖之间,利用其弹力将摩擦片紧紧地夹在飞轮与压盘之间,主从动部分利用摩擦力矩来传递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分离机构由安装于离合器盖和压盘上的分离杠杆、套于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盖套筒上的分离轴承以及安装于飞轮壳上的分离叉组成。分离叉通过机械装置或者液压机构与驾驶室内的离合器踏板相连。离合器是经常处于接合状态传递扭矩的,只有将离合器踏板踩了,分离机构将压盘后移与摩擦片分开而呈现分离状态。此时扭矩传递中断,可以进行诸如起步、换档、制动等项操作作业。当汽车传动系过载时,离合器会启动打滑,对传动系实现过载保护。
中型以下及部分大型车辆,多采用只有一片摩擦片的单片式离合器,部分大型车辆则采用双片式离合器,离合器的摩擦片直径越大,数目越多,所能传递的扭矩就越大,但分离时需要加在踏板上的力就要大些.在摩擦片上还设有扭矩减振器,以使传动系工作更加平稳。
传统结构的离合器压紧部分多采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弹簧。数目多为8~16个不等。虽然压紧可靠,但操纵离合器时比较费力,弹力也不容易均匀。还存在轴向尺寸大、高速时压紧力下降等缺点,正逐步被膜片式离合器所取代。
目前在中小型甚至在部分大型车辆上,都采用了膜片式离合器。它利用一个碟状的膜片弹簧取代了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不但使轴向尺才减小,而且操纵轻便,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压紧。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是指离合器踏板到分离叉之间的传动部分。大部分汽车采用机械式结构,通过拉杆或者钢丝绳将二者相连。也有一些车辆采用液压机构,通过液力传动来将二者联在一起。
(2)变速器:
在汽车行驶中,要求驱动力的变化范围是很大的,而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变化范围有限。必须通过变速器来使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变化范围能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同时,变速器还应能实现汽车的倒驶和发动机的空转。目前汽车上多采用机械有级式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传递和变换扭矩)和变速操纵机构(用来变换档位)组成。一般设有3~6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每一个档位都有一个传动比,可以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增大到和传动比相同的倍数。同时将发动机转速降低到和传动比相同的倍数。挡位越低,传动比越大。因此,当汽车低速行驶需要大扭矩时,可以将变速器挂入低挡,而汽车高速行驶需要小扭矩时,可将变速器挂入高档。在前进档中,有一个档的传动比为1。挂入该挡时变速器第一轴(输入轴)和第二轮(输出轴)初成一体同步转动,发出动力不经变化直接输出,称之为直接挡。直接挡传动效率最高,应经常使用。当变速器不挂入任何挡位,称之为空挡,动力传送中断,实现发动机怠速运转,满足汽车滑行和怠速时的需要。
(3)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主要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将变速器或者是分动器发出的动力输送给驱动桥。
(4)驱动桥:
主减速器:用来将变速器输出的扭矩进一步增加,转速进一步降低。对于纵置发动机来说,还将旋转平面旋转90度,变成与车轮平面平行。
差速器:驱动桥上设置差速器,可以在必要时允许两侧驱动轮转速不同步,以满足汽车转向、路面不平时行驶的需要。
半轴:半轴为两根,每根半轴内端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相连,外端与车轮毂机连。
桥壳与轮毂:桥壳构成驱动桥的外壳。轮毂是车轮的一部分,通过轮毂将车轮安装于驱动桥上。
分动器:全轮驱动的越野汽车上设有分动器,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给各驱动桥。
Ⅲ 汽车机械式防盗系统有哪些 机械式防盗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机械防盗系统以机械方式锁定机动车的重要部件。它锁住离合器踏板、刹车、油门踏板或方向盘、变速器手柄杆等主要操作部件,使偷车贼无法开走。它只防盗,不报警。
常见的机械防盗报警器主要有转向柱锁、方向盘锁、变速器手柄锁、制动踏板锁、车轮锁。
1.转向柱锁
转向柱锁由锁杆、凸轮轴、挡块、解锁杆、解锁按钮等组成。驾驶员从锁芯中拔出钥匙后,转向柱被锁住,使汽车无法行驶。
2.方向盘锁
方向盘锁主要是用来连接方向盘和刹车踏板,使方向盘不能大角度转动,制动汽车。有些方向盘上装有一根长铁棒。两个锁紧螺栓固定在方向盘径向相对的两端,锁#的另一端插在车内任何地方,防止方向盘转动。
3.变速器手柄锁
在换挡手柄附近安装变速器手柄锁,将方向盘和换挡杆锁在一起,使变速器无法换挡。通常停车后将变速杆推到P(驻车)或N(空挡)位置,变速器手柄锁死会使汽车无法换挡。
4.制动踏板锁
刹车踏板锁可以在车主离开汽车后,通过机械或液压方式将刹车踏板固定在刹车位置,使汽车处于刹车状态,偷车贼无法开走。
5.车轮锁
车轮锁可以锁在车轮外面,目标明显,可以防盗,防止车辆被拖走。但是因为太重,锁车又麻烦,所以用车轮锁防盗的人就少了。
机械防盗锁是单一、被动、无人值守的传统机械防盗装置,不能发送和传输报警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用钢锯、万能钥匙、镊子等作案工具破坏。
其优点是价格低廉,安装简单;
缺点是防盗不彻底,拆卸麻烦,不用的时候还得找地方放。
因为优质的机械防盗锁是用很硬的材料做的,不容易被锯断,而汽车的方向盘和变速杆都是普通的钢材,所以大多数小偷看到方向盘上有缝隙,就把方向盘扭了一下,然后完好的把方向盘上的锁拿掉。
机械防盗锁的局限性使得电子防盗系统在现代汽车上广泛应用。
Ⅳ 汽车机械传动系统的形式有哪些
最常见的传动方式是机械式传动系,液力机械传动系则用于大型客车、高级轿车及各类工程车辆。电力传动较为少见,仅限于大型矿山车辆。机械式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在越野车辆中还需设置分动器。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飞轮与变速器之间,主动部分包括压盘与离合器盖,固定于飞轮后端面;从动部分为摩擦片,位于飞轮与压盘之间,通过中心的花键孔连接到变速器的第一轴。压紧部分置于压盘与离合器盖之间,利用其弹力将摩擦片紧紧夹在飞轮与压盘之间,主从动部分依靠摩擦力矩传递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分离机构由安装在离合器盖和压盘上的分离杠杆、套于变速器第一轴轴承盖套筒上的分离轴承以及安装在飞轮壳上的分离叉组成,分离叉通过机械装置或液压机构与驾驶室内的离合器踏板相连。
离合器经常处于接合状态传递扭矩,只有踩下离合器踏板,分离机构将压盘后移与摩擦片分离,扭矩传递中断,便于进行起步、换档、制动等操作。当汽车传动系统过载时,离合器会启动打滑,对传动系统实现过载保护。中型及以下车辆常采用单片式离合器,大型车辆则采用双片式离合器。摩擦片直径越大、数量越多,传递的扭矩越大,但分离时需要更大的踏板压力。在摩擦片上设有扭矩减振器,以使传动系统工作更加平稳。传统结构的离合器压紧部分多采用一圈沿四周均布的螺旋弹簧,虽然压紧可靠,但操作费力,弹力不易均匀,存在轴向尺寸大、高速时压紧力下降等缺点,正逐步被膜片式离合器所取代。
目前,中小型甚至部分大型车辆采用膜片式离合器,利用一个碟状膜片弹簧取代螺旋弹簧和分离杠杆,不仅使轴向尺寸减小,而且操作轻便,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压紧。离合器的操纵机构是指从离合器踏板到分离叉之间的传动部分,大部分汽车采用机械式结构,通过拉杆或钢丝绳连接;一些车辆则采用液压机构,利用液力传动连接。
变速器通过变换挡位实现驱动力的变化,满足汽车行驶需求。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组成,一般设有3至6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每一个挡位都有不同的传动比,可以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增大或降低。挡位越低,传动比越大,适用于低速行驶时需要大扭矩的情况;挡位越高,适用于高速行驶时需要小扭矩的情况。直接挡传动效率最高,应经常使用。空挡时,动力传送中断,使发动机怠速运转,满足汽车滑行和怠速时的需要。
万向传动装置主要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将变速器或分动器发出的动力输送给驱动桥。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与轮毂。主减速器进一步增加扭矩,降低转速,对于纵置发动机,还将旋转平面旋转90度,变成与车轮平面平行。差速器在必要时允许两侧驱动轮转速不同步,满足汽车转向、路面不平行驶的需求。半轴为两根,每根半轴内端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相连,外端与车轮毂相连。桥壳构成驱动桥的外壳,轮毂是车轮的一部分,通过轮毂将车轮安装于驱动桥上。
全轮驱动的越野汽车上设有分动器,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给各驱动桥。
Ⅳ 汽车传统的转向系统(机械式的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具体描述
传统转向系统:机械转向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机械转向系统,作为经典的系统,其运作基于驾驶者的直接力矩输入。该系统主要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如图23-1所示。当驾驶者对转向盘施加力矩,这个系统便会接收并传递这一指令。
工作原理可以这样概述:当车辆转弯,扭矩传感器会敏锐地感知方向盘的扭力和目标转向方向,这些信息通过数据总线传递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调节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从而实现车辆的精准转向操作。
具体来说,转向操纵机构负责将驾驶者的操作转化为实际的机械运动,而转向器则将这种运动转化为液压或电动信号,最终,转向传动机构将这些信号传递到车轮,确保汽车能够顺利转弯。
相比之下,机械转向系统相较于现代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反馈力度更为明显,需要驾驶者更多地投入体力。然而,机械转向系统在可靠性、耐久性和稳定性上具有显著优势,特别适合于需要高强度转向力的特定驾驶环境。
总结起来,机械转向系统凭借其简单而直接的机制,通过物理部件将驾驶者的体力转化为转向力,确保汽车的转向操作得以实现,尽管它可能需要更多的身体参与,但其性能稳定可靠。
Ⅵ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传统的成形工艺主要有哪些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传统的成形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车削:工件旋转,车刀在平面内作直线或曲线移动的切削加工。车削一般在车床上进行,用以加工工件的内外圆柱面、端面、圆锥面、成形面和螺纹等。车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8—IT7,表面粗糙度为1.6—0.8微米。
2. 铣削:使用旋转的多刃刀具切削工件,适用于加工平面、沟槽、各种成形面(如花键、齿轮和螺纹)和模具的特殊形面等。铣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6.3—1.6微米。
3. 刨削:工件固定,刀具在工作表面直线运动进行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平面和长直线。刨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7,表面粗糙度为2.5—0.8微米。
4. 磨削:利用磨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适用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磨削加工精度可达IT6—IT5,表面粗糙度为0.1—0.01微米。
5. 滚削:使用滚刀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圆柱面、端面和螺纹等。滚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7—IT6,表面粗糙度为0.8—0.1微米。
6. 拉削:使用拉刀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适用于加工内孔和外圆等。拉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7—IT6,表面粗糙度为0.8—0.1微米。
7. 压削:使用压力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主要用于加工板材、型材和棒材等。压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7,表面粗糙度为2.5—1.6微米。
8. 冲压:使用冲模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适用于加工板材和型材等。冲压加工精度一般为IT10—IT7,表面粗糙度为5—2.5微米。
这些传统成形工艺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