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我们说的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回答请详细些
(1)机床的精度稳定性技术
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保持机床所要求的精度,称之为精度稳内定性。容机床的精度稳定性主要取
决于机床本身的设计制造、装配和磨损,同时也与使用和维护有密切关系。机床生产过程的设
计制造技术、装配技术、设备维护技术以及关键部件的选用与机床精度稳定性密切相关。在使用过程中精度常常衰退。
(2)机床的可靠性技术
机床可靠性是指机床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机床可靠性高意味
着故障率低、寿命长、售后服务和维修成本低,提高机床可靠性是提高机床整体性能和技术的关键。
打个比方,要求一天加工100个件。机床加工完100个件,检测出来发现大多数精度不合格,说明精度稳定性不好,而加工50个件就坏了,说明可靠性不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❷ 1. 什么是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和维修性设计,两者各自的特点和关系是什么
所谓可靠性来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自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规定条件包括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冲击、尘埃、雨淋、日晒等)、、使用条件(载荷大小和性质、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维修条件(维修方法、手段、设备和技术水平等)、。在不同规定条件下,产品的可靠性是不同的。
维修性设计是指产品设计时,设计师应从维修的观点出发,保证当产品一旦出故障,能容易地发现故障,易拆、易检修、易安装,即可维修度要高。维修度是产品的固有性质,它属于产品固有可靠性的指标之一。维修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维修工时、维修费用,影响产品的利用率。
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的关系:
可靠性设计和维修性设计是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前者着重从保证产品的工作性能出发,力求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是解决本质安全问题,在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阶段就设法消除危险与有害因素;后者则是从维修的角度考虑,一旦产品发生故障,其本身就能自动及时发现故障,并且显示故障或发出警报信号,并能自动排除故障或中止故障的扩展。
❸ 研究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的有哪些国内外知名机构
可靠性定义及评价指标 一、 可靠性定义 二、可靠性尺度(特征量) 1 可靠度R(t) 2 失效率回l(t) 3 平均答寿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4 维修度M(t) 5 有效度 6 可靠寿命三、零件传统设计法与可靠性设计法的比较 确定应力分布的方法 =。
❹ 常用可靠性试验分类有哪些
可靠性试验的种类有哪几种?
每个行业略有不同吧。
对于加热设备,类似以下:
可靠性试验的种类有六大种。实验室恒温箱等设备可靠性试验的种类,按照试验地点可分为现场可靠性试验与实验室模拟可靠性试验。按照试验的目的可分为可靠性测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验收试验、成功率试验、全数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增长试验。其中鉴定试验、验收试验、成功率试验,全数试验又可统称为可靠性验证试验。所谓验证试验,就是为确定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水平而进行的试验。
1. 可靠性测定试验
为了确定设备可靠性特征量的数值而进行的试验叫做可靠性测定试验。这是一种在没有定量规定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需要估价一种设备所具有的可靠性水平时所进行的试验。
2. 可靠性鉴定试验
为了验证设备的设计能否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满足规定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试验叫做可靠性鉴定试验。试验应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上进行。试验结果作为判断设备能否满足可靠性指标要求,能否定型的依据之一。可靠性鉴定试验适用于设计定型、生产定型、主要设计或工艺变更之后的鉴定。
3. 可靠性验收试验
为了确定定型后批量生产的设备能否在规定条件下都满足规定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的试验叫做可靠性验收试验。验收试验不一定每批都进行,一般是在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的时间和批次中进行。
4. 成功率试验
当设备的可靠性特征为成功率时,为了验证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试验次数或设备数成功的概率是否满足规定的可靠性特征而进行的试验叫做成功率试验。
5. 全数可靠性验收试验
当规定每一台设备都要进行可靠性验收试验时采用。本试验可以代替抽样验收试验。
6. 可靠性增长试验
通过采取纠正措施,系统地并永久地消除失效机理(不管朱效原因如何),使设备可靠性获得确实提高的试验,叫做可靠性增长试验。它不是为了验证某一试验方案能否通过,而是通过试验暴露设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失效分析,采取改进措施和再试验等,使设备可靠性得到增长,能够满足或超过设备预定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增长试验在设备研制阶段进行。
------------------------------
电子工业:
可靠性试验定义、目的、分类
作者:不详 ; 发布时间:2015-12-9 10:38:54 ; 来源:互联网 点击:1896
可靠性试验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产品在设计、应用过程中,不断经受自身及外界气候环境及机械环境的影响,而仍需要能够正常工作,这就需要以试验设备对其进行验证,这个验证基本分为研发试验、试产试验、量产抽检三个部分。
定义
reliability test
为了解、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各种试验的总称。
折叠编辑本段目的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发现产品在设计、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各种缺陷,经分析和改进,使产品可靠性逐步得到增长,最终达到预定的可靠性水平;为改善产品的战备完好性、提高任务成功率、减少维修保障费用提供信息;确认是否符合规定的可靠性定量要求。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
可靠性试验可以是实验室内的试验,也可以是现场试验。按试验目的可分为工程试验和统计试验两类(见图)。
工程试验的目的是暴露产品的可靠性薄弱环节并采取纠正措施加以排除(或使其故障率低于允许水平)。这种试验由承制方进行,以研制样机为受试产品。
统计试验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置信度要求下,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的定量要求。统计试验一般有经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负责完成,受试单位事先必须经订购方批准。可靠性试验应尽可能结合产品的性能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等来进行。
目前推广应用的高加速寿命试验、高加速应力筛选和可靠性强化试验也属于可靠性试验范畴。
可靠性分类
可靠性分类
折叠编辑本段试验目的
为了评价分析电子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可靠性试验。试验目的通常有如下几方面:
1. 在研制阶段用以暴露试制产品各方面的缺陷,评价产品可靠性达到预定指标的情况;
2. 生产阶段为监控生产过程提供信息;
3. 对定型产品进行可靠性鉴定或验收;
4. 暴露和分析产品在不同环境和应力条件下的失效规律及有关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5. 为改进产品可靠性,制定和改进可靠性试验方案,为用户选用产品提供依据。
对于不同的产品,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可靠性试验方法。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方法
1. 如以环境条件来划分,可分为包括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
2. 以试验项目划分,可分为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加速试验和各种特殊试验;
3. 若按试验目的来划分,则可分为筛选试验、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
4. 若按试验性质来划分,也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两大类。
5. 但通常惯用的分类法,是把它归纳为五大类:
A.环境试验
B. 寿命试验
C. 筛选试验
D. 现场使用试验
E. 鉴定试验
折叠编辑本段试验项目
可靠性试验是为了保证产品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内,在预期的使用、运输或储存等所有环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进行的活动。是将产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环境条件下经受其作用,以评价产品在实际使用、运输和储存的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并分析研究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通过使用各种环境试验设备模拟气候环境中的高温、低温、高温高湿以及温度变化等情况,加速反应产品在使用环境中的状况,来验证其是否达到在研发、设计、制造中预期的质量目标,从而对产品整体进行评估,以确定产品可靠性寿命。一通检测实验室将可靠性测试可分为机械和环境两大块。可靠性测试项目如下:
序 号
测试项目
试验范围
1
振动试验 Vibration Test
水平、垂直振动vertical&horizontal vibration,正弦Sine、随机Random、正弦+随机Sine+Random
2
机械冲击试验 Mechanical Shock Test
5000m/s2(500g)
3
碰撞试验 Collision Test
250kg,50m/s2~300m/s2
4
包装跌落 Packing Drop
跌落姿态Drop Gesture:角Angle、棱Corner、面Surface
5
模拟运输 Simulation Transportation
三级公路Tertiary Hignway:35km/h(140/h)Max Load:1500kg
6
抗压强度 Compressive Strength
最大压力Max Pressure:5吨ton
7
IP Range
防尘 Dustproof
IP1Y~IP6Y
防水waterproof
IPX1~IPX8
8
堆码试验 Stack Test
最大承载Max Load:5吨
9
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Temp./Humidity/Vibration Comprehensive Test
温度:-70℃~150℃, 湿度:25~98%RH,温度变化速率:15 ℃/min Max. Frequency:1~2000Hz,加速度Acceleration:0~60gn,位移 Displacement max(p-p):50.8mm
10
盐雾试验 Salt-fog Test
中性盐雾NSS、醋酸盐雾AA SS、铜加速醋酸盐雾CA SS
11
气体腐蚀 Gas Corrosion
SO2/H2S/CO2
12
恒温恒湿Constant Temp&Hum.
20℃~95℃,5 ~ 98%RH
13
冷热冲击 Thermal Shock
-65℃~150℃
14
UV老化 UV Aging
UVA340, UVA351,UVB313
15
快速温变 Thermal Cycling
70℃~150℃, 25~98%RH,≦20℃/min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具体内容
评价和分析产品寿命特征的试验称为寿命试验。对于大部分电子产品,寿命是最主要的一个可靠性特征量。因此,可靠性试验往往指的就是寿命试验。寿命试验可分为非工作状态的存储寿命试验和工作状态的工作寿命试验两类。为了缩短试验周期、减少样品数量和试验费用,常常采用加速寿命试验。在不改变产品的失效机理和增添新的失效因子的前提下,提高试验应力(相对于工作状态的实际应力或产品的额定承受应力),以加速产品的失效过程。根据试验中应力施加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①在试验过程中应力保持不变的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②试验过程中应力逐级步进式增加的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③试验过程中应力连续增加的序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
由于寿命试验费时较多,通常不待受试样品全部失效就要结束,即大部分寿命试验都是截尾试验。根据试验截尾方式(固定试验时间或固定试验中失效样品数)和受试样品失效后有无替换,寿命试验可分为四种:①无替换定时截尾试验;②有替换定时截尾试验;③无替换定数截尾试验;④有替换定数截尾试验。在电子产品寿命试验中,最常用的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最常用的寿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有概率纸图解法、最大似然估计法、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最佳线性不变估计法等。
所谓筛选,就是设法除去在材料、元件、器件、设备、系统等方面潜在的不良因素和缺陷,而把优良的产品挑选出来。采用外加应力或其他手段将成品中潜在的早期失效产品剔除的试验称为可靠性筛选。外加应力可以是热应力、电应力、机械应力或者几种应力的组合,筛选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选取原则是:①针对产品的主要失效机理;②所用的应力对于良好的产品应无破坏作用,而对于有缺陷的产品应能使缺陷很快暴露;③根据用途、成本、产品批量大小和试验设备等条件统一考虑,力求最佳的经济效果;④充分调查,收集数据,掌握产品的失效分布和失效机理,才能确定合理的筛选项目。最常见的筛选方法有:①目检(显微镜镜检、X射线照相、红外扫描等);②电性能测试;③密封检漏;④环境应力筛选(恒定加速、机械振动、冲击、温度循环、热冲击等);⑤寿命筛选(高温储存、功率老化、高温反偏等)。
折叠编辑本段硬件试验
也称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产品在设计、应用过程中,不断经受自身及外界气候环境及机械环境的影响,而仍需要能够正常工作,这就需要以试验设备对其进行验证,这个验证基本分为研发试验、试产试验、量产抽检三个部分。可靠性试验包括:老化试验、温湿度试验、气体腐蚀试验、机械振动试验、机械冲击试验、碰撞试验和跌落试验、防尘防水试验以及包装压力试验等多项环境可靠性试验。
❺ gjb机械结构的可靠性采用的什么标准
你这个问题好大呀!可靠性相关的标准很多,机械结构方面的可靠性标专准也很多。国属军标GJB关于机械结构的标准少说也得几百个,建议你买一本GJB国家军用标准目录自己按照实际需求查一下。
GJB国家军用标准目录http://www.cape.com.cn/goods-554722.html
❻ 简述机械系统中,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机械产品一般属于串联系统.要提高整机可靠性,首先应从零部件的严格选择和控制做起。例如,回优先答选用标准件和通用件;选用经过使用分析验证的可靠的零部件;严格按标准的选择及对外购件的控制;充分运用故障分析的成果,采用成熟的经验或经分析试验验证后的方案。
❼ 现代机械设计中可靠性设计是什么意思
就是抄设计出来能加工出来,不会说设计上很美好,但实际上却无法加工出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❽ 对于机械、机电类产品常用哪些可靠性指标
“股票排行榜”有大量关于此类的问题解答,您可以去查看!
❾ 机械可靠性设计是指什么
机械可靠性设计(Reliability Design)是一种很重要的现代化设计方法。从20世纪年代起,国外就兴起了可靠性技术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通信设备、航空设备、水声设备有相当数量因发生失效而不能使用。因此,美国便开始研究电子元件和系统的可靠性问题。1957年,美国发表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报告,被公认为是可靠性的奠基文献。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可靠性研究机构,对可靠性理论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1990年,我国机械电子工业部印发的《加强机电产品设计工作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可靠性、适应性、经济性三性统筹作为我国机电产品设计的原则,在新产品鉴定时,必须要有可靠性设计资料和实验报告,否则不能通过鉴定。现今,可靠性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成为质量保证、安全性保证、产品责任预防等不可缺少的依据和手段,也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现代设计方法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里的产品可以泛指任何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
(1)“规定条件”。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辐射等环境条件,使用时的应力条件,维护方法,储存时的储存条件,使用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要求等。在不同的规定条件下产品的可靠性是不同的。例如,同一型号的汽车在高速公路和在崎岖山路上行驶,其可靠性的表现就大不一样。要谈论产品的可靠性必须指明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2)“规定时间”。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随着产品任务时间的增加,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将增加,而产品的可靠性将是下降的。因此,谈论产品的可靠性离不开规定的任务时间。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应的时间单位可能不同。例如,火箭发射装置,其可靠性对应的时间以秒计;海底通信电缆则以年计。此外,时间单位不仅可以是年、月、日、时、分、秒,也可以是工作次数(如继电器)、循环次数(如发动机)、行驶里程(如车辆)等。要确定产品规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定的任务时间,必须对产品的任务和寿命进行分析研究。
(3)“规定功能”。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要求产品功能的多少和技术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可靠性指标的高低。例如,电风扇的主要功能有转叶、摇头、定时,规定功能是三者都要,还是仅需要转叶,所得出的可靠性指标是大不一样的。因此,在分析评价产品的可靠性时,必须首先明确要求产品完成的规定功能是什么,只有规定了清晰的功能及性能界限,才能给出明确的产品故障判据,如图4-23所示。
图4-23机电产品典型的失效曲线机械可靠性设计是将概率论、数理统计、失效物理和机械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传统设计方法中视为单值而实际上具有多值性的设计变量(如载荷、应力、强度、寿命等),看成某种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用概率统计方法设计出符合机械产品可靠性指标要求的零部件和整机的主要参数及结构尺寸。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过程如图4-24所示。
图4-24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过程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①从已知的目标可靠度出发,设计零、部件和整机的有关参数及结构尺寸,这是可靠性设计最基本的内容。
②可靠性预测,根据零、部件和整机(或系统)目前的状况及失效数据,预测其实际可能达到的可靠度,预报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③可靠性分配,即根据确定的机器(或系统)的可靠度,分配其组成零部件或子系统的可靠度。这对复杂产品和大型系统来说尤为重要。
可靠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已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立分支,如可靠性工程(包括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设计及可靠性实验等)、可靠性数学(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数学分支,研究可靠性的定量规律)、可靠性物理(也称失效机理,研究零、部件的失效物理原因、物理模型,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可靠性管理等。可靠性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它起源于电子工业,已渗透到机械工程及其他各学科领域,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如人的可靠性、工作可靠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