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安全使用冲床机械手
冲床机械手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按预定的程序、轨迹及其它要求,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机械手可以代替很多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从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怎么安全生产也是企业必上之课。今天博立斯作为冲床机械手厂家为大家介绍(需要可以找博立斯),由于冲床具有速度快、压力大的特点,因此采用冲床作冲裁、成型必须遵守一定的安全规程。
1.暴露于压机之外的传动部件,必须安装防护罩,禁止在卸下防护罩的情况下开车或试车。
2.开车前应检查主要紧固螺钉有无松动,模具有无裂纹,操纵机构、自动停止装置、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正常,冲床机械手配件各冲突部份及轴承,滑块等部件的润滑系统有无堵塞或缺油,定时整理上面的尘垢;必要时可开空车试验。
3.冲床机械手厂家安装模具必须将滑块开到下死点,闭合高度必须正确,尽量避免偏心载荷;模具必须紧固牢靠,并经过试压检查。
4.调整、修理前请关掉射出机及机械手的电源并洩除机械手的残留压力,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严禁将手和工具等物件伸进危险区内。冲床机械手,小件一定要用专门工具(镊子或送料机构)进行操作。模具卡住坯料时,只准用工具去解脱。
5.如果发现压床运转异常或有异常声响,(如连击声、爆裂声)应停止送料,检查原因。如系转动部件松动、操纵装置失灵、模具松动及缺损,应停车修理。
6.每冲完—个工件时,手或脚必须离开按钮或踏板,以防止误操作。
7.两人以上操作时,应定人开车,注意协调配合好。下班前应将模具落靠,断开电源,并进行必要的清扫。
冲压事故有可能发生在冲压设备的各个危险部位,因此正确操作冲床机械手设备进行生产非常重要,。冲压作业具有较大危险性和事故多发性的特点,且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一般都较为严重。目前防止冲压伤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多种形式,但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以及对作业中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安全操作冲床机械手,安全生产。
Ⅱ 塑料和金属之间用什么方法能连接装配在一起
采用PHASA塑料热铆焊装配技术可以解决。
塑料热铆接技术——用来连接由不同材料制造的部件,使热固性塑料与热熔性塑料制件间实现相互连接,或使塑料制件与金属连接;是利用模塑件上预留固有的塑料铆柱、肋翼、立筋,对应穿过 其它材料制件或冲压成形金属板结构上预制孔压紧,装配组件表面凸出部分铆柱(热桩)在受控热融软化后再用特制金属成型铆头压紧冷却重新成型并夹紧,利用特定形状的铆头可以实现塑料铆柱的埋头铆接(齐平铆接)、半球铆接、圆弧翻边铆接、立筋肋条状铆接、机械锻压、折边镶嵌包覆等,实现不同材质的材料机械铆合组装在一起的连接方式,连接部位不易脆化、美观、牢固、密封性好,从而实现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机械特性最佳组合,极大地提高整体组件的性能,整体结构耐冲击,从而达到最完美的配合,尤其适合于长期机械振动、环境温度及湿度变化范围大,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场合。
1、热气局部加热塑料件上穿过金属预留孔的铆柱凸出部分
2、采用非接触式加热工艺,处理过程洁净、无污染、振动
3、冷却模头将已经受热软化了的铆柱,压紧、冷却成形
4、所有塑料铆柱在锁紧状态下加热后重新成形、冷却铆固
热气精确加热塑料件上穿过金属预冲孔的铆柱凸出部分,使之自上而下、由表面至内部均匀穿透热塑化,PHASA非接触式加热铆接装配工艺尤其适用于经过改性和玻纤增强的材料,不会产生局部过热而导致材料分解变性。
金属导体薄片全部在预压紧的状态下,冷却模头落下压紧受热软化了的铆柱,金属预冲孔内部分受压变粗膨胀填满周围间隙,表面部分变形重塑成铆钉帽,待铆钉帽头冷却收紧成形后冷却模头抬起。
所有铆头一次压紧成形,从而保证了应力分布均匀,非接触式加热避免了粘料挂丝,铆帽头均匀一致、规整无缺料,从根本上消除了铆固装配的金属片变形、翘起、松动、偏移而产生振动和铆帽脱落的现象。
www.phasa.cn下载
Ⅲ 玻璃种类有哪些
玻璃主要分为以下2种:
1.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也称白片玻璃或净片玻璃。 其化学成分一般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组成范围是:SiO270~73%(重量,下同);Al2O30~3%;CaO6~12%;MgO0~4%;Na2O+K2O12~16%。它具有透光、透明、保温、隔声,耐磨、耐气候变化等性能。
平板玻璃主要物理性能指标:折射率约1.52;透光度85%以上(厚2毫米的玻璃,有色和带涂层者除外);软化温度650~700°C;热导率0.81~0.93瓦/(米·开);膨胀系数9~10×10-6/开;比重约2.5;抗弯强度16~60兆帕。
平板玻璃主要分为三种: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无槽两种)、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
2.特种玻璃是相对普通玻璃而言,用于特殊用途的玻璃。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平板玻璃和特种玻璃制造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3)冲塑料薄片如何机械整理扩展阅读:
生产工艺
主要包括:
①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②配合料制备。
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④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⑤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1.磨砂玻璃加工方法:
先将需要加工的平板玻璃平放在垫有粗呢或棉毯的工作台上,再在玻璃面上堆放适量的细金刚砂,用粗瓷碗反扣住金刚砂,用双手轻压碗底转圈推动。也可使用较高号水磨石地面用的磨石研磨。研磨操作应从四周边角开始逐步移向中间,直至把玻璃面研磨呈均匀的乳白色,达到透光不透视即可。
2.银光刻花玻璃加工方法:
先把平板玻璃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满涂石蜡,然后在石蜡上刻掉成各种花纹,用1:5浓度的氢氟酸溶液腐蚀玻璃面。最后倒去氢氟酸清除石蜡,用水把玻璃清洗干净为止。
其他如彩色玻璃可采用裱贴或喷涂方法加工,具体方法从略。在地面和立墙上弹线,令做好下部墙体结构、骨架立柱横梁的固定,玻璃加工裁割安装上部及全部木(金属)骨架,玻璃安装,镶边油漆及清理。
参考资料:网络-玻璃
Ⅳ 常见的塑料成型方法有哪些
塑料制品是以合成树脂和各种添加剂的混合料为原料,采用注射、挤压、压制、浇注等方法制成的。塑料产品在成型的同时,还获得了最终性能,所以塑料的成型是生产的关键工艺。
1、注射成形也称注塑成形,是利用注射机将熔化的塑料快速注入模具中,并固化得到各种塑料制品的方法。
2、挤出成型法是利用螺杆旋转加压方式,连续地将塑化好的塑料挤进模具,通过一定形状的口模时,得到与口模形状相适应的塑料型材的工艺方法。
3、压制成形又称压缩成形、压塑成形、模压成形等,是将固态的粒料或预制的片料加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加压方法,使其软化熔融,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充满模腔,固化后得到塑料制件的方法。
4、吹塑成形(属于塑料的二次加工)是借助压缩空气使空心塑料型坯吹胀变形,并经冷却定型后获得塑料制件的加工方法。
5、塑料的浇铸成形类似于金属的铸造成形。即将处于流动状态的高分子材料或单体材料注入特定的模具中,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固化,并成形得到与模具形腔相一致的塑料制件的加工方法。
6、气体辅助注塑成形(简称气辅成形)是塑料加工领域的一种新方法。分为中空成形、短射、满射。
(4)冲塑料薄片如何机械整理扩展阅读: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
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
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