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应该怎么测手表的误差
三五秒内的变化对机械表而言很正常,而且有的机芯自动上弦效率不高也是普版遍情况,权时间久了所积累的有效佩戴时间如果不够,动力会慢慢不足从而导致误差变大,可以先自我测试下:把表上满链(30-40圈)静置24小时后看看到底快慢几秒。
『贰』 手表走时不准怎么办,重新调时间也是一样,怎么办好呢
手表走不准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怎么办?
每枚手表品质的不同会造成走时不准的程度不同是正常现象,比如一块普通的机械表如果快慢控制在每天30秒以内基本算是正常的,而一些比较高档的机械表,比如通过瑞士天文台认证的标准是每天-4到+6秒之间,而积家的1000小时测试精度要求就更高了,达到每天-1到+6秒,百达翡丽的PP印记要求也是非常之高,控制在每天-3到+2秒之间。但是石英机芯精准度则更高,比如瑞士的标准是控制在每月不超过15秒之内。
瑞士天文台认证标识(COSC)
百达翡丽的PP印记
积家的1000小时测试标识
对于机械机芯而言,如果走时不准,除了机芯本身的品质以外,还有几点原因经常出现。
第一,佩戴过程中出现问题;腕表的“三防”(防水,防震,防磁),但是往往会因为佩戴者的疏忽或不注意,比如发生碰撞、摩擦、或是不小心机芯的游丝受磁等,都会造成机芯走时不准,甚至会出现比较夸张的不准程度,所以为了机芯可以正常准确的运转,我们一定要爱惜我们的手表,小心佩戴。
第二,或许是时候该保养了;手表是精密仪器,内部机械构造非常缜密和精细,而我们作为一个戴表者,其中因为个人习惯也好,因为疏忽大意也好,必然不会是中规中矩的满足所有佩戴要求的,而且就算是一直遵守完全符合佩戴要求,手表也会因为长时间运转造成一些问题,比如螺丝是不是有点松动了,机油是不是不够了等,手表也需要按时保养,如果机械表不按时保养的话,零部件和机油等也会因为过度使用而出现问题进而影响走时,而石英表如果不按时更换电池同样也会出现走时不准这个问题。
第三,动力储备不足;机械机芯,不管是自动上链,还是手动上链,都是要保证机芯有充足机械动能的,这样才能让机械机芯正常运转。如果走时变慢了,就说明白天运动量不够,手表动力不够充足不能维持一夜的动力,这时候可以手动旋转表冠25-30圈来上链(也叫上弦)。
不同的腕表的动力储备时长往往会有很大差别,目前,大多数机芯的动力储备都有32-56小时之间,所以只要日常正常佩戴,通常放一宿也不会停的,这点可以放心。
『叁』 机械手表的准确度是怎么测量的误差范围是多少
机械表的误差和石英表的比较。
对于钟表的走时误差,现行行标中规定:
日历机械手表I型(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4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75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60~+105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
日历机械手表II型(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5~+6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50~+95秒;合格品的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每24小时误差-70~+135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5小时。
日历机械手表III型(坤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8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60~+115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80~+165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4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型(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20~+3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6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50~+90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I型(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25~+5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8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60~+120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0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II型(坤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7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50~+10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70~+150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28小时。
石英表不分型号,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0.5~+0.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1.0~+1.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1.5~+1.5秒。
从上述标准中,可以看出,石英表由于是电子控制,所以走时精确度较高,而机械表由于靠机械摆动原理走时,故它的走时精确度相对要差些。另外,机械表越大,走时精确度越高,反之,越小则精确度越低。
造成自动机械表走时不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表本身的质量问题,如自动上弦失灵、摆锤失灵等都可以造成走时不准;二是消费者使用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国家有关检测部门的检测得出结论,如属于质量问题,商家必须按规定退、换、维修。后者则要看消费者使用的具体情况,比如什么样的人佩戴,在什么环境中佩戴等。
属于消费者使用原因的包括以下情况:
使用者活动量不足,造成自动手表上弦不满,导致手表走慢或停走。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运动少者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br>手表接近磁场,如电视机、手机等,导致手表走时不准。
佩戴者本身带有较强的人体磁场,影响手表走时。
『肆』 机械表怎样测误差
个人站在使用者角度,应该是测一下在一段时间内和北京时间进行对比,看走的快还是慢。
比如某一时间将表时间调整的和北京时间一样,然后走上一段时间(如1天、5天、10天),看差多少,然后平均一下就能算出一天误差多少。
『伍』 怎么看机械表误差
腕表的走时误差是由地心引力作用造成的,所以说对机械表而言,不论多贵的瑞士手表,都是有误差的。而出厂前对机心的调校、个人的佩带习惯、周围温度的变化、机心材质、表油的质量等客观条件会加大或者减小地心引力对走时准确度的影响。世界上没有完全准确的机械表,机械表的准确性也不能与石英表相比。有的朋友说自己的机械表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分秒不差或者误差很小,这实际上是一天不同佩带方位下正负相互抵消的结果。
判断一块表质量的好坏应该看它走时的稳定性,而不应该过分追求小误差。对于机械表的误差,很多手表佩带者均是有很大的理解误区,正常佩带下一般瑞士原装机械机芯误差保持±(5~15s),而一般日本机械机芯相对误差要大一些,在±30s,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一个瑞士原装机械ETA机芯均是成本800RMB-1200RMB左右,而一个日本机械机芯成本在120-180RMB左右。
关于误差的±,是指每天手表可能出现的误差范围,比如可能今天手表快10秒(+10s),明天可能快5秒(+5s),后天可能慢9秒(-9s),+与-互相抵消,那一段时间下来误差+与-随机的交叉,就在一个范围震荡。
何为“正常佩带”,就是你每天保证足够的佩带时间即可,以保证机械机芯摆陀通过手腕的震动获取到足够的人体动能,通过机械机芯复杂的构造转化为机械能存储在机芯里面。如果你今天带了,明天休息不带了,就不是正常佩带了,这种情况下表的误差就会因为佩带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加长,机械机芯在没有获取到人体动能的情况下,不停释放之前存储的机械能量直到释放完毕,机械表就慢慢停止了,这就是有的人反映说“怎么手表佩带好好走时,而放置了几天之后就停了”的原因,世界上任何一款机械表,一般存储的能量可持续不会超过40个小时了,而官方宣扬的存储能量高达48小时是指“理想的状态下”,即没有地心引力,没有温度影响。而机械表停了之后只需要重新对好时间,,必要的时候再上上发条,摇动下佩带在手腕就行了,非常方便。所以机械表放置情况下停止不代表是机械机芯有问题的,这个也是很多手表佩带者提出的问题,其实是缺少对手表机械机芯本身的理解造成的。
手表属于机械类的产品,对应亦如所有的机械产品一样,均是有一定的磨合期的,一般来说新买的手表相对不稳定点,因为机械机芯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以自我矫正好误差,相信开车的朋友知道,对于任何一款车型,均是需要有5000公里或者几个月的磨合期的。你说对了,手表也是如此的,所以很多买家买了新的手表,觉得其误差略微偏大,怀疑手表机芯问题,其实是对机械产品磨合的不理解。
『陆』 如何自己鉴定手表走时的误差
用实验的方法测试手表的精度才能比较准确的反应出手表的真实精度,具体方式是需要上满弦后、记录下手表和标准时间的差异(或让秒针归零、再与
标准时间同步进行),至少要在三个常用位置下走时24小时,这三个常用位置分别是(1)水平面上、(2)垂直把下、(3)垂直把左,也就是12点向下,分
别静止状态下做实走误差测试,最后把每次结果做详细记录。
早年的钟表店修表后,也是是这类方式来检查手表的走时精度的,校正周期比较长;现在都是在用专业的电子设备,能迅速的测出手表的瞬时误差,在没有专业
设备的情况下,其实也能比较快速的测出手表走时精度的,只需要有一个秒表。
秒表是机械的还是石英的都行,石英的会更精确,精度比机械手表高出一个量级,特别是液晶显示的那种,比较专业的这类秒表,至少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
位。用秒表来掐手表,可以在手表秒针走到12点位的时候启动秒表,测量时间可以选择30分钟或60分钟,短时间得出的误差分别扩大48或24倍,如果自己
的手表本来走时精度就比较高,那建议这个测量周期还要长些,为了便于后面的计算,一定要是整小时的,用这种方式测出的手表走时误差,也是一种估算值。
温馨提醒:如果不会自己鉴定可以去北京瑞钻名表维修免费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