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森林采运
林业生产中森林主产品的开发经营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森林永续利用和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原则,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生产商品材。
沿革
世界森林采运作业大致经历了手工作业、机械化作业和全盘机械化作业三个历史阶段。①20世纪4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的森林采运基本上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作业,如伐木、打枝和造材使用斧、锯;集材采用串坡、滑道(见滑道集材)和牛马爬犁(见畜力集材);运材多以水运为主,如单漂流送、排运等;陆运则以林道车辆运材为主,有部分国家已开始采用森林铁路运材和汽车运材。②40年代后期,伐木、打枝与造材开始应用动力链锯(电锯、油锯);集材开始应用拖拉机、绞盘机、架空索道;运材已转向陆运为主;贮木场的选材、归楞和木材装卸作业多采用各种起重机械和输送机械。从此,森林采运各作业环节均有相应的机械,出现原条、伐倒木集运材新工艺,进入了机械化作业阶段。③到60年代,美国、加拿大、苏联、瑞典等国在伐区作业中,不仅单工序机械种类日益增加,性能有所提高,而且多工序联合机械得到应用;木材陆运逐步发展为重型汽车列车运材;贮木场作业开始形成自动化作业线。由于机械化作业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森林采运作业机械化已走向全盘机械化作业阶段。
中国森林采运作业机械化是从50年代初首先在东北林区逐步发展起来的,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采运作业综合机械化比重已达90%左右。
特点
①森林采运首先应考虑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科学地按照森林的自然规律和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森林采运的总体设计,确定木材生产规模、工艺类型与技术政策。②森林资源具有再生性。为了保证不断扩大森林再生产,森林采运需遵循永续利用的原则,考虑合理的采伐方式,使采育密切结合,以达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永续作业的要求。③森林采运基于森林资源的差异性、分布的分散性、经营森林的目的性、森林所有制的属性,以及作业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的生产规模、作业方式与劳动组织形式。
生产过程
分森林采伐、木材运输和贮木场作业3个阶段。
森林采伐
在已划拨的伐区上进行的木材生产作业,包括伐木、打枝、造材、集材、归楞、装车、清林等主要工序。森林采伐应根据伐区生产工艺设计的要求进行,采伐前要做好伐区准备作业,包括集材道、运材岔线、伐区楞场、简易工棚等的修建。伐木要注意正确掌握树倒方向,保证作业安全;造材按技术要求合理造材,提高出材率;集材应根据森林生态立地条件,合理选定集材方式,采取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相互协调。采伐后的迹地清理(见伐区清理),既要注意使采伐剩余物得到充分利用,又要为森林更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木材运输
从伐区楞场将木材通过不同运输方式运往贮木场的作业。主要方式,分为木材陆运与木材水运两大类。根据林道构造和运输工具,可分为汽车运材与森林铁路运材。不论采用哪种运材方式,为提高运材效率,都要做好林区道路规划,达到合理的林道网密度。木材水运,根据河流条件有单漂流送(俗称赶羊)、排运、船运(见木材船运)等方式。采用水运作业时必须加强河道整治与工程建设。
贮木场作业
森林采运的最终生产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木材的接收、加工、分选、贮存保管,以及将木材调拨或转运给需材单位。有陆运贮木场与水运贮木场之分。贮木场的作业内容一般包括卸车(出河)、造材、选材、归楞、装车(装船)等。
发展趋势
①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今后要加速单工序全盘机械化和多工序联合作业机械化以及生产自动化的进程。②随着世界森林资源逐年减少的趋势和木材供需矛盾的日趋加剧,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从树干利用向全树利用和全林利用的综合利用方向发展,这将引起森林采运工艺和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③为了缓和向城市运输原木的压力,降低运输费用,提高木材商品质量,靠山制材、就地加工将有较大发展。由于林区制材厂与其他木材加工厂的兴建,将促使森林采运与木材加工形成联合企业,而贮木场的性质和作业内容将发生较大变化。④现代林业对集约经营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木材生产将与维护生态平衡密切结合起来。
Ⅱ 农业机械有什么分类内容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的内容:
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为各种农业机械和农业设施提供动力的机械。农用动力机械主要有内燃机和装备内燃机的拖拉机,以及电动机、风力机、水轮机和各种小型发电机组等。柴油机有热效率高、燃料经济性好、工作可靠和防火安全性好等优点,在农用内燃机中和拖拉机上应用最广。汽油机的特点是轻巧、低温起动性能好且运转平顺,大多用于小型农业机械,如水稻插秧机、背负机动式植物保护机械和采茶机等。
根据地区燃料供应的状况,还可因地制宜地使用以天然气、石油伴生气、液化石油气和发生炉煤气为燃料的煤气机。柴油机和汽油机经改装后也可燃用煤气等气体燃料,或改成燃用煤气而由柴油引燃的双燃料内燃机,作为农用动力机械。电动机大多用于驱动固定作业或室内作业的各种农业机械,如农产品加工机械和水泵以及温室、库房、禽畜舍内各种作业机械等。在拥有水力或风力资源的地区,用风力机和水轮机驱动各种固定作业机械可节约石油燃料,装备提水装置的风力机可为草原牧区提供人畜用水。用内燃机、风力机或水轮机与发电机配套组成的小型发电机组,为偏远地区提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电。太阳能和利用农村废弃物料产生的沼气,也可通过太阳能发电装置、沼气发电机组、沼气-柴油双燃料发电机组等提供电能。
农业机械的分类:
农业机械一般按用途分类。其中大部分机械是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各项作业的特殊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如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畜牧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另一部分农业机械则与其他行业通用,可以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直接选用,如农用动力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中的水泵等;或者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把这些机械设计成农用变型,如农业运输机械中的农用汽车、挂车和农田建设机械中的土、石方机械等。
农业机械还可按所用动力及其配套方式分类。农业机械应用的动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的行走或移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提、背负、胸挂和推拉)、畜力牵引、拖拉机牵引和动力自走式等类型;另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工作部件的驱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摇、脚踏等)驱动、畜力驱动、机电动力驱动(利用内燃机、风力机、电动机等)和拖拉机驱动等类型。在同一台农业机械上,这两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动力。按农业机械与拖拉机的配套方式,可分为牵引、悬挂和半悬挂等类型。
按照作业方式,农业机械可分为行走作业和固定作业的两大类。在行走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又有在连续行进过程中作业的连续行走式和行进与作业过程交替进行的间歇行走式两类。在固定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则有在非作业状态下可以转移作业地点的可移动式和作业地点始终固定的不可移动式两类。按照作业地点,农业机械分为野外作业(田间、牧场和果园等)、场院作业、室内作业(厂房、机房、库房、温室和禽畜舍等)、水中或水上作业(河流、渠道、水库和水井等)、道路作业和航空作业等类型。
Ⅲ 林业机械的主要类型
造林和抚育幼林用的机械,可用于林地清理、幼林抚育、次生林抚育与间伐、割灌木、割草和伐小径木,是小型轻便的机械。一般可分为侧挂式和背负式。①侧挂式割灌机:又称硬轴割灌机,其结构是在长约1.5米的套有铝合金套管的传动轴一端配置 0.75~1.85千瓦的汽油机和离合器,另一端安装由减速器和圆锯片(或刀片)组成的工作头。机具侧挂在操作者肩下,挥动装有手柄的传动轴,高速(4500~5000转/分)旋转的刀具即能切割灌木、杂草。以尼龙绳代替刀具亦能割草。②背负式割灌机:又称软轴割灌机。旋切刀具由软轴传动,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前者为好。在割灌机上增设一些附属装置和设备,还可用于收割稻麦、抽水、钻孔、磨锯齿等,实现一机多用。
割灌机是造林和抚育幼林用的机械,一般多用于林地清理、幼林抚育、次生林抚育与间伐、割灌木、割草和伐小径木,是小型轻便的机械。在割灌机上增设一些附属装置和设备后,还可用于收割稻麦、抽水、钻孔、磨锯齿等,实现一机多用。 山地和丘陵地区造林整地的主要设备。分为拖拉机悬挂式和手提式。①拖拉机悬挂式挖坑机:分为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类。前者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经传动轴、减速器驱动螺旋钻头旋转而挖坑,后者由液压系统驱动油马达带动钻头旋转。挖坑直径通常为50~80厘米。②手提式挖坑机:它由小型汽油机、减速器、离合器和螺旋钻头组成,机重10~15千克,两人或一人操纵。挖坑直径通常为15~35厘米。
选择挖坑式植树机出现于70年代,其结构原理与连续开沟式和间断开沟式大不相同,植苗员可在适宜栽植的点上操纵植树器挖坑植树,从而提高了机器的机动性和对不同地面的适应性。 以汽油机为动力的手持式链锯,用于伐木、打枝和造材。油锯根据需要可制成长把和短把两类。它由发动机(1.5~3千瓦)、传动机构、锯木机构和操纵装置组成。锯木机构的锯链是切削部件,用合金钢制成的切削齿与连接片按顺序排列,并由链轴铰接成环状链条。在驱动链轮的驱动下,锯链的左右切削齿沿锯导板的导槽高速回转而锯木。伐区作业联合机用于伐区作业(伐木、打枝、归堆、集材和短途运材等)的多工序机器。它运用农业联合收割机的原理,将传统的各个独立工序合并,由2~3台甚至一台机器来完成。应用较多的是由伐木归堆机、打枝造材机和自装集材机组成的三机一套体系。
木材生产切削机械包括伐木、打枝、造材、剥皮和削片用的机械。例如伐区作业联合机就是用于伐区作业的多工序机器。它运用农业联合收割机的原理,将传统的各个独立工序合并,由2~3台甚至一台机器来完成。 这类机械包括集材、装卸、选材、归楞、出河等作业用的机械,主要有森林铁道和机车车辆、林用汽车、拖拉机、绞盘机等。 绞盘机用于山地架空索道集运木材和贮木场装卸作业,分为固定式和自行式两种。①固定式绞盘机:多由撬式框形底架、动力机、传动减速机构、卷筒和操纵机构组成。②自行式绞盘机:卷筒等工作装置安装在拖拉机底盘、挖掘机底盘或专用底盘上,由动力输出轴驱动。索道用的绞盘机通常配有用于架设索道的液压升降金属架杆、2个缠绕卷筒和1个摩擦卷筒。自行式绞盘机有取代固定式绞盘机的趋势。
林业起重输送机械包括集材、装卸、选材、归楞、出河等作业用的机械,主要有森林铁道和机车车辆、林用汽车、拖拉机、绞盘机等。
Ⅳ 什么是绞盘机
利用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作为牵引或起升构件的机械。又称卷扬机。在森林采运中用于集材、推河、出河(见木材出河)、装车(见木材装车)、卸车(见木材卸车)和归楞(见木材归楞)等作业。按用途,绞盘机分索道绞盘机和装车绞盘机两类;按底架型式,分拖式和自行式两种;按卷筒数目,有单筒、双筒、三筒等多种型式。
沿革
世界上在林业生产中使用绞盘机已有近百年历史。起初主要用于木材装卸作业,以后逐渐应用于集材作业,并发展成为集运材架空索道的驱动装置。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就陆续生产了3-1 A、2-1 A、QJ 11、JZ 2-3等多种装车绞盘机,用于贮木场和装车场的装卸作业。60年代以后,又开始生产J-3、YJ-3、闽林721、闽林821、JS 2-3等拖式索道绞盘机;80年代初,又制成了GS-3型自行式钢架杆索道绞盘机,使架空索道集运材得到了较大的发展。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压传动的起重机械与设备在林区广泛应用,因此,世界上一些林业发达的国家,已逐渐减少了装车绞盘机的产量。但是,山地林区比例较大的国家,索道绞盘机的应用仍然很广。人工林抚育间伐时用来进行集材、装车和其他辅助作业的小型绞盘机也在继续发展。
结构与工作原理
绞盘机由发动机、传动装置、卷筒、操纵机构和底架等组成。作业时,发动机的扭矩经离合器、变速箱等传动装置传给卷筒,旋转的卷筒使绕在上面的钢丝绳具有一定的运动速度和牵引力来吊运或拖动载荷。发动机有电动机和内燃机两种。在供电方便的贮木场进行作业的绞盘机常采用电动机;在伐区作业的绞盘机常采用内燃机。卷筒是绞盘机的工作部件,用来驱动和收放钢丝绳。卷筒的结构由所需收放的钢丝绳长度即卷筒容绳量决定。在钢丝绳工作长度不大时,卷筒容绳量也不需要太大,这时一般采用单层缠绕卷筒;在卷筒容绳量较大而卷筒长度又受到限制时,才采用多层缠绕卷筒;当钢丝绳的工作长度特别大时,常采用摩擦卷筒。缠绕卷筒和摩擦卷筒传递扭矩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把钢丝绳的一端牢固联结在卷筒上,当具有一定转速和扭矩的卷筒转动时,钢丝绳上就产生牵引力,其值与该钢丝绳在卷筒上所在层的绳圈直径成反比;后者是把钢丝绳在卷筒上绕若干圈后,两个绳端联结起来并加以适当张紧,靠张紧的钢丝绳与卷筒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钢丝绳作循环运动。显然,绕入端钢丝绳的牵引力与张紧力的大小以及钢丝绳和卷筒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有关。绞盘机一般采用圆柱光面卷筒和曲面摩擦卷筒。一个缠绕卷筒只能作单向牵引,一般用于单向的起升和拖动。当需要完成两个以上动作的作业时,就需要有两个以上的缠绕卷筒。所以,绞盘机的卷筒数目是根据作业要求而定的。绞盘机上的每个卷筒都设有离合器和制动器,它们能单独操纵而使各个卷筒独立进行工作。卷筒离合器和卷筒制动器都是利用摩擦原理进行工作的,有圆锥式、外带式和内涨蹄块式。功率较小时,卷筒离合器和制动器用杠杆操纵,功率较大时,用气力或液压操纵。
绞盘机的底架有框架爬犁式和车辆底盘式。前者作业时把底架用钢丝绳固定在附近的树根或地面木桩上,需要移动时,拆卸固定用的钢丝绳,在别的机动车辆牵引下可以在地面上拖行,称拖式绞盘机(见图);后者以拖拉机或工程车辆的底盘为底架,作业时放下支腿撑地,或采取临时加固措施,而收回支腿或拆除加固措施后可在地面上独立行驶,属自行式绞盘机。
性能
影响绞盘机技术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卷筒数、主卷筒额定牵引力、主卷筒容绳量和钢丝绳运行速度。索道绞盘机和装车绞盘机是按它们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用途而分成的两个类别,它们在主要参数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由于索道绞盘机主要用作林区集、运材架空索道及其他集材设备的动力机械,所以其缠绕卷筒的容绳量很大,钢丝绳运行速度很高,还常常配有摩擦卷筒;而装车绞盘机主要是在山场及贮木场的木材装、卸、推河、出河和拆垛、归楞等作业中起重和牵引的动力机械,其卷筒上钢丝绳的工作长度和运行速度相对地要小得多。中国制造的索道绞盘机一般有2~3个卷筒,主卷筒的容绳量达600~1000米,牵引力4~60千牛,钢丝绳运行速度最高达6米/秒;而在装车绞盘机中容绳量只有100多米,钢丝绳运行速度约为1米/秒左右。
发展趋势
随着林道网密度的增加和集材距离的缩短,各国的绞盘机正向自行式方向发展。在欧洲主要发展以农用或林用拖拉机底盘为基础的中、小型自行式绞盘机;在美国和加拿大发展以起重机、挖掘机及牵引车辆底盘为基础,并备有钢架杆的大型自行式绞盘机;中国也正在研制和进一步完善中、小型自行式绞盘机。此外,绞盘机的操纵也正逐渐向遥控方向发展。为便于远距离操纵,遥控绞盘机的卷筒离合器和制动器均采用液压系统操纵;控制绞盘机运转的无线电发讯器设有若干控制频率,由捆木工(兼伐木工)携带和操纵。当发讯器发出信号后,收讯器根据收到的信号频率通过特制的继电器使液压系统的电磁阀动作,即可得到需要的机械动作。若在发讯器上装备时间继电器,还能使后继动作自动进行。这种具有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的遥控绞盘机,劳动生产率很高。
见绞盘机集材。
Ⅳ 森林采运机械设备有哪些
森林采运作业的专用机械设备(下简称机械)。包括采伐机械、集材机械、运材机械和贮木场作业机械等。采伐机械有伐木机械、打枝机械、造材机械、原木剥皮机械和木材削片机械等;集材机械有集材拖拉机、架空索道等;运材机械有陆路运输木材的运材汽车、森林铁路机车和水路运输木材的船舶等;贮木场机械有木材兜卸机、装车绞盘机、起重机、输送机、叉车、木材装载机、电动平车等。森林采运机械按作业特征可分为木材切削机械、运输机械和木材起重输送机械。按运行特征又可分为便携式、自行式和固定式。便携式机械实质上为专用机动工具;自行式机械一般由大型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改装而成,如各种集材拖拉机、运材汽车、林用装卸桥等;固定式机械为贮木场专用的大型设备,如各种木材剥皮机、木材削片机等。
沿革
森林采运机械的发展历史较久,中国远在公元4世纪就曾在河流、山谷之间利用架空索道运输薪材。1776年法国与葡萄牙之间的比利牛斯山区也曾用架空索道运输长材。但是森林采运机械的真正发展还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最初是引进农业机械,以后逐步改进与完善,最后形成各种林业专用机械。美国在1890年首次将制成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拖拉机用于集运木材;1883年首次使用绞盘机集材;在19世纪末还制成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原始动力锯。1914年德国制成第一台汽油动力链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履带拖拉机,1920年美国便开始使用履带拖拉机集运木材。1922~1924年相继出现了由汽油机和柴油机驱动的绞盘机。1919~1925年在意大利普遍使用动力架空索道集运木材。1913年中国台湾在阿里山使用了美国制造的架空索道集材。1928年美国制成以汽油机为动力的集材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苏联、日本相继使用蒸汽机车牵引森林铁路车辆运输木材。美国在1913年首次使用汽车运材。1947年苏联制成第一批专门用于集材的履带拖拉机,这标志着森林采运工业已进入生产各种专用机械的阶段。1954年苏联、瑞典、芬兰、挪威开始使用由一人操作的轻型油锯。同年在美国出现了移动式钢架杆架空索道集材装置。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以拖拉机为基础的多工序联合机,70年代相继出现了伐木—归堆机、伐木—集材机、打枝—造材机等多种型式和不同工序组合的自行式采伐机械,使森林采运作业进入了全盘机械化阶段。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进口的机械设备进行森林采伐作业,如1950年开始使用油锯造材、汽车运材,1953年开始使用绞盘机集材,1955年开始使用电锯伐木。与此同时,国产采运机械也发展很快,1950年开始生产绞盘机,1957年生产油锯,1956年使用国产汽车运材,1965年使用国产装卸桥进行木材装、卸、归楞作业。到80年代已先后制成各种单人操作的油锯、中频电锯、集材拖拉机、绞盘机、森铁蒸汽机车和森铁内燃机车等40余种森林采运机械。到80年代初,中国国有林区森林采运综合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0%左右。
发展趋势
由于森林采运工业的作业对象笨重,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生产场地分散,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森林采运的机械化问题。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被引进,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森林工业专用机械系统,实现了采运工业各工序的全盘机械化。森林采运机械的发展趋势有如下特点:①在森林采运各工序基本上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传统的单工序专用机械,在性能上和制造质量上日益完善,操作者更加安全、舒适。例如20世纪80年代,油锯重量已经降低到6~8千克,振动和噪音已大大降低;运材汽车已成为主要运输工具,驾驶室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已大大改善;液压技术、电子技术已经引进到森林采运机械中来。②在改进传统机械的同时,采伐联合机在稳步发展。由于这种联合机能减少伐区的机械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作业安全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到20世纪80年代已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原和缓坡林区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成本高,技术复杂,尚未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推广。③贮木场作业在实现单工序机械化以后,人们正在努力实现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④伐区资源的综合利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林区生物量的利用以及森林采伐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可以预计,有利于综合利用林区生物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械设备将得到发展。
Ⅵ 装卸搬运机械具有什么功能
装卸搬运机械是指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或货物的机械。 一、装卸搬运机械的分类 按机械的主要用途或结构特征分类: 装卸搬运机械可分为,起重机械、连续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车辆和专用装卸搬运机械。
(一) 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是 用来垂直升降货物或兼作货物的水平移动,以满足货物的装卸、转载等作业要求。 (二) 连续运输机械 连续运输机械也称连续输送机械,是以连续的方式沿着一定的线路从装货点到卸货均匀输送货物和的机械。
(三) 装卸搬运车辆 装卸搬运车辆是指依靠本身的运行和装卸机构的功能,实现货物的水平搬运和短距离运输、装卸的各种车辆。装卸搬运车辆机动性好,实用性强,广泛地用于仓库、港口、车站、货场、车间、船仓、车厢内和集装箱内作业。
二、主要的装卸搬运机械 (一)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是靠人力或动力使物资作上下、左右、前后等间歇、周期性运动的转载机械。主要用于起重、运输,装卸、机器安装等作业。
(二)装卸搬运车辆 装卸搬运车辆是依靠机械本身的运行和装卸机构的功能,实现物资的水平搬运和装卸、码垛(小部分车辆无装卸功能)的车辆。
(三)连续输送机械 连续输送机械是一种可以将物资在一定的输送线路上,从装载起点到卸载终点以恒定的或变化的速度进行输送,形成连续或脉动物流的机械。
(四)散装装卸机械 这是一种具有装卸和运输两种功能的组合机械。主要以装卸散装物资为主的机械。
三、自动导引搬运车 自动导引搬运车简称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指具有电磁或光学导引装置,能够按照预定的导引线路行走,具有小车运行和停车装置、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各种移栽功能的运输小车。
(一)自动导引搬运车的分类 1、按照导引方式不同可分为 :固定路径导引、自由路径导引等。 2、按照移栽方式不同可分为:侧叉式移栽、叉车式移栽、推挽式移栽、辊道输送机式移栽、升降台式移栽和机械手式移栽等。
3、按照充电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交换电池式和自动充电式。 4、按照转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前轮转向、差速转向和独立多轮转向。 (二)自动导引搬运车的基本性能参数 1、额定载重量 2、自重 3、车体尺寸 4、停位精度
5、最小转弯半径 6、运行速度 7、电池电压 8、工作周期 (三)自动导引搬运车的应用 1、自动导引搬运车在装配作业中的应用 自动导引搬运车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装配作业,特别是汽车的装配作业。
2. 动导引搬运车在重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在重型机械行业中,自动导引搬运车的主要用途是运送模具和原材料,由于运送物的重量较大,自动导引搬运车需要配备功率较大的移栽装置。
3、自动导引搬运车在其它行业中的应用 自动导引搬运车在其它行业中,如邮政业、仓储业、纺织业、电子行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