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1. 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单位为MPa。
2.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形变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
3.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出现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4. 断后伸长率: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断后标距)与原来长度(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5. 断面收缩率:断面收缩率是衡量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性能指标。采用标准拉伸试验测试。试样拉断时颈缩部位的截面积与原始截面积之差,除以原始截面积之商的百分数即为断面收缩率。
6. 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反映材料内部的细微缺陷和抗冲击性能
7. 硬度:硬度,物理学专业术语,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金属材料通常做布氏、维氏、洛氏硬度检测。
㈡ 机械加工后,表面层产生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零件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硬度、耐磨性。
㈢ 物理性质中的机械性能指哪些方面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抵抗能力,一般包括强度、硬度、性能、疲劳强度等。
㈣ 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分别指哪些
机械性能:顾名思义,就是材料在机械应用方面的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延伸率等,物理性能,包括材料的熔点,导电导热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