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机械制造中工艺可能涉及哪些知识

机械制造中工艺可能涉及哪些知识

发布时间:2023-12-24 21:40:26

1.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一)基准

零件都是由若干表面组成,各表面之间有一定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要求包括两方面:表面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和相对位置精度(如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圆跳动等)要求。研究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离不开基准,不明确基准就无法确定零件表面的位置。基准就其一般意义来讲,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就活塞来说,设计基准指活塞中心线和销孔中心线。

2、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按定位元件的不同,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类:

自动定心定位:如三爪卡盘定位。

定位套定位:将定位元件做成定位套,如止口盘定位

其他有在V形架中定位,在半圆孔中定位等。

(2)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二)工件的安装方式

为了在工件的某一部位上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表面,在机械加工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的位置。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为工件的“定位”。工件定位后,由于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还应采用一定的机构将工件“夹紧”,使其确定的位置保持不变。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并将工件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工件安装的好坏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工件安装的快慢、稳定性,还影响生产率的高低。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其设计基准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工件安装时应使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机床占据一正确的位置。如精车环槽工序,为了保证环槽底径与裙部轴线的圆跳动的要求,工件安装时必须使其设计基准与机床主轴的轴心线重合。

在各种不同的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有各种不同的安装方法。安装方法可以归纳为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采用夹具安装法等3种。

(1)直接找正法采用这种方法时,工件在机床上应占有的正确位置,是通过一系列的尝试而获得的。具体的方式是将工件直接装在机床上后,用百分表或划针盘上的划针,以目测法校正工件的正确位置,一边校验一边找正,直至符合要求。

直接找正法的定位精度和找正的快慢,取决于找正精度、找正方法、找正工具和工人的技术水平。它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多,生产率低,且要凭经验操作,对工人技术的要求高,故仅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如硬靠模仿形体的找正就属于直接找正法。

(2)划线找正法此法是在机床上用划针按毛坯或半成品上所划的线来找正工件,使其获得正确位置的一种方法。显而易见,此法要多一道划线工序。划出的线本身有一定宽度,在划线时又有划线误差,校正工件位置时还有观察误差,因此该法多用于生产批量较小,毛坯精度较低,以及大型工件等不宜使用夹具的粗加工中。如二冲程产品销钉孔位置的确定就是使 用分度头的划线法找正。

(3)采用夹具安装法:用于装夹工件,使之占有正确位置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夹具是机床的一种附加装置,它在机床上相对刀具的位置在工件未安装前已预先调整好,所以在加工一批工件时不必再逐个找正定位,就能保证加工的技术要求,既省工又省事,是高效的定位方法,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广泛应用。我们现在的活塞加工就是使用的夹具安装法。

1)工件定位后,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夹具中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装置,叫夹紧装置。

2)夹紧装置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的定位;夹紧后,应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夹紧准确、安全、可靠;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省力;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3)夹紧时的注意事项:夹紧力大小要适当,过大会造成工件变形,过小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移,破坏工件定位。

(三)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1、车削运动及形成的表面

车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为了切除多余的金属,必需使工件和刀具作相对的切削运动,在车床上用车刀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的运动称为车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工件新表面的运动,称主运动。切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通常,主运动的速度较高,消耗的切削功率较大。

进给运动:使新的切削层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进给运动是沿着所要形成的工件表面的运动,可以是连续运动,也可以是间歇运动。如卧式车床上车刀的运动时连续运动,牛头刨床上工件的进给运动为间歇运动。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在切削过程中,在工件上形成已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指已经车去多余金属而形成的新表面。待加工表面指即将被切去金属层的表面。加工表面指车刀切削刃正在车削的表面。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1)切削深度:ap=(dw-dm)/2(mm) dw=未加工工件直径 dm=已加工工件直径,切削深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刀量。

切削深度的选择:切削深度αp应根据加工余量确定。粗加工时,除留下精加工的余量外,应尽可能一次走刀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这不仅能在保证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使切削深度、进给量ƒ、切削速度V的乘积大,而且可以减少走刀次数。在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度不足或刀片强度不足等情况下,应分成两次以上走刀。这时,应将第一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取大些,可占全部余量的2/3~3/4;而使第二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小些,以使精加工工序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及较高的加工精度。

切削零件表层有硬皮的铸、锻件或不锈钢等冷硬较严重的材料时,应使切削深度超过硬度或冷硬层,以避免切削刃在硬皮或冷硬层上切削。

(2)进给量的选择:工件或工具每旋转一周或往复一次,工件与工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切削深度选定之后,应进一步尽量选择较大的进给量。进给量其合理数值的选择应保证机床、刀具不致因切削力太大而损坏,切削力所造成的工件挠度不致超出工件精度允许的数值,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不致太大。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是切削力,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是表面粗糙度。

(3)切削速度的选择: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工具切削刃上的某一点相对于待加工表面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速度, 单位为m/min,。当切削深度αp与进给量ƒ选定后,在些基础上再选最大的切削速度,切削加工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切削加工。

5.粗糙度对零件进行性能的影响

工件加工后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被加工件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产品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零件的表面质量。一般而言,重要或关键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都比普通零件要高,这是因为表面质量好的零件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耐磨性、耐蚀性和抗疲劳破损能力。

6、切削液

(1)切削液的作用

冷却作用:切削热能带走大量的切削热,改善散热条件,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从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可防止工件因热变形而产生的尺寸误差。

润滑作用:切削液能渗透到工件与刀具之间,使切屑与刀具之间的微小间隙中形成一层薄薄的吸附膜,减小了摩擦系数,因此可减少刀具切屑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使切削 力和切削热降低,减少刀具的磨损并能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对于精加工,润滑尤其重要。

清洗作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的切屑易粘附在工件和刀具上,尤其是钻深孔和绞孔时,切屑容易堵塞在容屑槽中,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使用切削液能将切屑迅速冲走,是切削顺利进行。

(2)种类:常用切削液有两大类

乳化液:主要起冷却作用,乳化液是把乳化油用15~20倍的水稀释而成,这类切削液的比热大,粘度小,流动性好,可以吸收大量的热,使用这类切削液主要是为了冷却刀具和工件,提高刀具寿命,减少热变形。乳化液中含水较多,润滑和防锈功能较差。

切削油: 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这类切削液的比热较小,粘度较大,流动性差,主要起润滑作用,常用的是粘度较低的矿物油,如机油、轻柴油、煤油等。

-End-

2. 机械加工的工艺内容有哪些呢

机械加工包括:

车削(立车、卧车):车削是从工件上切除金属的加工。在工件旋转的同时,刀具切入工件或沿着工件车削;


铣削(立铣、卧铣):铣削是使用旋转刀具切除金属的加工,主要用于加工槽和外形直线面,也可以两轴或者三轴联动加工弧面;

镗孔:镗孔是把工件上已钻出或铸出的孔加以扩大或作进一步加工的加工方法。主要用于加工工件外形较大、基神洞直径较大、精度较高的孔加工。

刨削:刨削主要特性是加工外形直线面,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没有铣床高;

插削:插削实际上是立式刨床,它的刀具是上下运动的,非常适合非完整圆弧加工,主要用于切削某些类型的齿轮;

磨削(平面磨、外圆磨、内孔磨、工具磨等):磨削是使用磨削轮来切除金属的加工方法,加工后的工搏枯件尺寸准确、表面光洁。主要用于对经过热处理的工件进行精加工,使其达到准确的尺寸。

钻削:钻削是使用旋转钻头在实心金属工件上进行钻孔加工;钻孔时,工件定位夹紧、固定不动;钻头除旋转外还要沿自身轴线作进给运动。

机械加工包含的加工类型比较多,以上介绍瞎信的几种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机械加工类型,这些机械加工类型可以满足目前所有工件所需的机械加工工艺。

3. 机械设计工艺包括哪些

一、切削加工
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其特点为:
1、 以金属材料来制造机械零件,其主要加工手段仍然是切削加工,因切削加工精度高、质量好。
2、切削加工工序多、需要的设备多、投资大。

二、少、无切屑加工
可分为精密铸造类,压力加工类以及压力光整加工,还有精密焊接,粘结技术,快速成形等。
三 特种 机械加工
常见的特种机械加工方法有:
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电磁加工、水力切削等。
其特点为:
1、属于非接触式加工,能以柔克刚,刀具硬度可低于工件的硬度。加工时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力。
2、不是依靠机械力和机械能,而是利用电能、电化学能、光能、热能等切除材料,能量密度高。
3、切削原理在这些加工中不适用,不产生宏观切屑。
4、加工能量易控制和转换,易自动化,加工范围广、适应性强。

4. 机械加工工艺指的是什么啊

由分析零件物卖图样到程序检验、加工样件的全部过。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方法有二种,“对刀点”是指在数控加工时,刀具相对工件运动的起点,也是程序运行的起点,也称谓“程序原点”。

零件程序是写在输入介质上的加工程序,也可以是为计算机准备的输入,经处理后得到加工程序。

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比如一个普薯蚂闭通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是粗加工-精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就是个加工的笼统的流程。



(4)机械制造中工艺可能涉及哪些知识扩展阅读:

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比如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了,比如粗糙度要达到多少,公差要达到多少。

在制订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往往要对前面已初步确定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经济效益。在执行工艺规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如生产条件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新材料、先进设备的应用等,都数裂要求及时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和完善。

阅读全文

与机械制造中工艺可能涉及哪些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乙烯制取的实验装置 浏览:69
机械总图怎么绘制 浏览:65
现代名图轮轴承用的什么牌子 浏览:289
dn800水管用什么阀门 浏览:576
用脚推的是什么器材 浏览:854
风机前轴承和后轴承如何选型 浏览:134
昆明职业学院制冷专业怎么样 浏览:549
箱体轴承孔变形和什么有关 浏览:892
阀门材质hc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720
随州机械厂有哪些 浏览:724
那家阀门厂招钻工 浏览:411
电子手刹怎么改机械手刹 浏览:852
安装燕尾丝的电动工具 浏览:726
电动工具改锂电 浏览:960
浪琴21jewels机械表多少钱 浏览:41
多功能环保气体检测装置 浏览:83
心脏阀门坏了是什么病 浏览:438
巨龙输送机械公司怎么样 浏览:70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特点 浏览:713
制冷机回霜时有时无是怎么回事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