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零件的损坏及配合关系的变化
当机械发生某种故障后,从故障部位进行外部观察,我们会发现,故障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零件本身的损伤、以及零件之间原有配合关系发生了变化。
零件的损伤是指零件的现有尺寸、形态偏离了原始设计性能,这种偏离表示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零件发生作用的结果。常见的零件损伤是由于意外损伤和老化损伤造成的。
2. 设备超负荷运转
每台设备都有一个设计输出参数极限,如果设备的实际输出参数超出其设计输出极限时,机械的正常状态将遭到破坏形成故障。产生设备超负荷运转而引起故障时,就需要采取调整技术参数,提高设备承载能力,并对故障设备采取修复措施。
3. 机械工作能力的损耗
机械工作能力的损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机械内、外因影响下,机械综和能力的损耗。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机件配合间隙增大,刚性下降;
(2) 主要部件磨损和老化;
(3) 摩擦系数增大,负荷增加以及磨损等原因造成发热量增大;
(4) 机械的主要联接副和部件发生磨损、扭曲变形等。
二
设备故障状态的迹象
设备故障状态的迹象在设备中的表象主要有:
1. 输出参数的变化
矿山设备中如提升机运载能力下降凿岩设备台班生产率降低,汽油、柴油机耗油量与工作时间、工作量的比例增加等的变化。
2. 振动异常
振动是机械运行过程中的属性之一,但不正常的振动常常是测定设备故障的有效手段。
3. 声响异常
机械在运转过程中,在正常状态下发出的声响应是均匀与轻微的。当设备在正常工况条件下发出杂乱而沉重的声响时,提示设备出现异常。所以,对噪声异常的故障迹象必须认真对待,仔细检查,正确判断。
4. 过热现象
工作中,常常发生发动机、制动器、轴承等部位超出正常工作状态的温度变化。如不及时发现,并诊断与排除,将引起机件烧毁等事故。
5. 磨损残余物的激增
通过观察油箱、齿轮箱、轴承、齿轮等零件的磨损残余物,并定量测定油样等样本中磨损微粒的多少,即可确定机件磨损的程度。
6. 裂纹的扩展
通过机械零件表面或内部缺陷(包括焊接、铸、锻造、压延等)的变化趋势,特别是裂纹缺陷的变化趋势,判断机械故障的程度,并对机件强度进行评估。
⑵ 机械表有声音正常吗
机械表有声音是正常的,因为机械表主要是靠机械传动来维持手表指针转动,机械零件传动时,就会产生一定声音,这种声音会比较规律。但是机械表出现不规则的声音时,可能是因为内部零件故障造成的。
机械手表之所以能够提供持续的动能让指针转动坦册,主要是依靠内部的发条盒以及自动陀片。发条盒的主要功能是储备动力,之后再通过自动陀片运动过程中的晃动来摄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