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土石方机械操作工是做什么工作的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1)根据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中启基底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地点等;
(2)操作挖掘、铲运、载运机械,进行挖、铲、填、运的施工;
(3)操作卖搭如碎石、碾压等机械,进行碎石、填方压实;
(4)操作打桩机,进行桩机施工;
(5)进行机械设备、设施的设置、调试、接地、限位保护等;
(6)进行设施、设备的一、二级保养及一般故障的排除;
(7)填写机械履历书和施工报表。
下列工种归入本职业:
推土、铲运机驾驶员,挖枝敬掘机驾驶员,打桩工,铲运机操作工
『贰』 什么是机械操作工
,....恩,意思就是操作工,以数控为例子吧,一个机械操作工就只要干上件,开车,卸件,就这第简单,编程这不用你,会有编程员去干。
『叁』 机械操作手基本常识
1. 机械手操作
机械手操作流程如下: 1、先接好气管,让机械手气压表的气压在4kg-8kg之间。
2 、打开机械手电源开关,并在注塑机控制板上打开机械手功能键。 3 、注塑机开模完成后,先手动放下机械手臂,并调节好手臂下降的位置。
在调试机械手的各行程位置时,首先模开到足够宽的位置,再把机械手气缸里的气放掉,用手慢慢地托下主臂,再逐一进行调试,以免机械手下降时损坏模具及治具。 4 、按“手动”键,即可进入手动操作画面,依所须动作,先按“选择”键,再 按“动作”键,依次调节好各动作的延时时间,检查安全报警装置,机械手取出异常时能否发生报警,开机之前必须调好检测,以免压模 。
5、按产品的要求设定或选择所需要的程式合理进行取物, 然后在注塑机自动状态下,按“全自动”键即可进入自动生产。 6、如要修改动作程式:按“停止”键和“修改”键,进入程式修改画面。
7、技术人员可依据不同的模具,输入动作程式“0-99”,确定后按“输入”埋昌键 确认,再按“停止”键,然后按“全自动”键进入自动生产。 8、其它设定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
2. 机械手的保养知识有哪些
1:导轨和轴承
保持所有轴处的导轨和轴承清洁以及良好的润滑性能。
2:机械手循环周期
机械手通过具体动作工作,倾听任何不正常的声音,例如啸叫、咔嗒声等,这些表明轴承不能正常旋转或其它某个构件被粘住。
机械手链接部分沿着装有动力电缆和真空软管的导轨运动,会发出正常的滴答声,但是这种声音平滑稳定。检查任何可以观察到的轴承,确保它们平稳旋转。只需要检查并聆听某些磨损或需要调整的征兆。
3:驱动系统
如果机械手采用装配架-传动齿轮驱动,注意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任何迟疑或晃动发生。除了光滑平稳的动作之外的所有运动都可以表明驱动系统损坏或内部寄存了一些异物。机械手推动向下运动时,快速检查装配梁和传动齿轮之间动作或齿隙的方法是推拖运动臂,感觉异常运动(来回动作不同)。
4:气动系统
包括多轴向伺服森宽驱动在内,只要有转腕和真空抓取动作,几乎所有的机械手都会有气动功能。密切注意过滤调压阀单元的吸盘,其中积有水就表明通过系统的压缩气源湿度过大。少量水气的存在都可能传送到气动阀和致动器,造成氧化和内部污染,最终可能导致调压阀粘住或致动器断断续续的粘住或失效。
5:检查成型设备
标准配置的机械手通常都安装在成型设备的模板上。当设备快速运行时,来自成型设备的振动可能会传递到机械手上,并可导致损坏。简单观察成型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模具运动被调整到合理状态,减少晃动或振动次数,可以延长机械手的寿命。在高速运行情况下,振动频率可能会非常高,最好将机械手安装在独立于成型设备的支承结构上。
6:注意配线磨损
在检查机械手表面时,如果发现黑色颗粒或粉末,那么就表明机械手电路配线有磨损迹象。但是,即使你发现不了这些磨损信号,仔细察看所有电源、变压器或编码器电缆,配线路径的内外两侧也可,因为在生产循环期间,连续摩擦机械手的配线,或连接在电缆导轨上的配线,最终都会磨损并且失效。确保配线扎带的安全,以及电缆的合理安装弯春扒。
7:检查润滑
机械手使用弹簧加载的润滑棒,除非有证据表明导轨润滑不充分,否则只需要一年替换一次。配置自动化润滑系统,可以顺着机械手运动连续进行润滑。但是如果有一些表面,机械手在其上不能正常运动,那么对这些区域进行手动润滑,或实现自动化系统润滑的定期程控动作进行润滑。
8:真空抓手回路
真空应该接近瞬时形成,合适的控制器输入就应该相当于在抓取制品。如果你发现打开真空,接着出现输入光源,延迟时间超过2秒,那么就表明有真空管线泄露、有缺陷或者切换装置调节不当。通过外挂的主控制面板可以很容易进行测试。如果机械手配置数字真空切换单元,那么就可以快速自动微调抓取制品所需真空的最小阈值。
3. 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应熟悉哪些安全技术知识
1)按要求着装。敞开的衣服必须扣好、袖口扎紧、长发要塞在帽子内,切记在有转动部分的机器设备上工作时,绝不能戴手套。
2)机器运转时,禁止用手调整或测量工件,应停机测量,并把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3)工件和刀具装卡要牢固,禁止用手触摸机器的旋转部件。
4)保证作业必要的安全空间,机器开始运转时,严格实行规定的信号。
5)清理辊轴、切刀等接近危险部位杂物的作业,应使用夹具(如搭钩、铁刷等)切勿用手拉。
6)禁止把工具、量具、卡具和工件放在机器或变速箱上,防止落下伤人。
7)停机进行清扫、加油、检查和维修保养等作业时,须锁定该机器的启动装置,并挂警示标志;
8)感到有危险时,立即操作紧急停车键。
4. 如何操作数控机床应该掌握的知识
2.机械制造技术(掌握常见的典型的机械制造技术、工件装夹、定位、加工方法、工艺分析)(注:记得大学老师讲:工艺分析要考虑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问题是:加工的可能性、加工的经济性) 。
3.计算机绘图(常见的AutoCAD、Pro/E、UG等,其中Pro/E、UG在绘制出图形后可以直接生成为数控机床所用的G代码,直接通过通讯传给数控机床,直接加工,另外他们也具有动态逼真的数控机床模拟加工功能) 。
4.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数控机床的编程了。
5. 操作数控车机床的安全知识
机床设备,如剪板机,折弯机等数控机床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就让南通如海的工作人员,凭自己多年来生产机床设备的经验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机床操作的安全 知识:一、加工畸形和偏心零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加工畸形和偏心零件,一般采用花盘装卡对工件进行固定。
因此首先要注意装卡牢靠。卡爪、压板不要伸出花盘直径以外,最好加装护罩。
其次要注意偏心零件的配重。配重要适当。
配重的内孔直径与螺杆直径间隙要小。机床旋转速度不要太高,以防旋转时离心力作用将配重外移,与机床导轨相碰,折断螺丝,打伤操作者。
二、机床设备操纵系统应满足哪些安全要求? 1、便于操作,减少来回走动,避免不必要的弯腰、踮脚动作。 2、定位准确可靠,防止稍有震动便产生误动作。
3、机床设备操作件运动方向和 *** 作部件运动方向要符合规定,并有简易符号标志。 4、安设必要的互锁机构,防止操作件产生不协调动作,以及多人操作时不协调出现的事故。
5、手柄、手轮、按钮的结构和排列位置要符合规定。启动按钮应安设在机壳内或装设防止意外触动的护环。
安装在轴杆上的手轮、手柄,在自动进刀时,会随轴转动伤人,因此应安装自动脱出装置。 三、预防切屑对人体伤害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根据被加工材料性质,改变刀具角度或增加断屑装置,选用合适的进给量,将带状切屑断成小段卷状或块状切屑,加以清除。
2、在刀具上安装排屑器,或在机床上安装护罩、档板,控制切屑流向,不致伤人。 3、高速切削生铁、铜、铝材料,除在机床上安装护罩、档板以外,操作者应配备防护眼镜。
4、使用工具及时清除机床上和工作场所的铁屑,防止伤手、脚,切忌用手去扒铁屑。 四、机床设备配置哪四种安全装置其作用是什么? 1、防护装置。
用来使操作者和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带电部分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加以隔离。如皮带罩、齿轮罩、电气罩、铁屑档板、防护栏杆等。
2、保险装置。用来提高机床设备工作可靠性。
当某一零部件发生故障或出现超载时,保险装置动作,迅速停止设备工作或转入空载运行。如行程限位器、摩擦离合器等。
3、联锁装置。用于控制机床设备操作顺序,避免动作不协调而发生事故。
如车床丝杆与光杆不能同时动作等,都要安装电气或机械的联锁装置加以控制。 4、信号装置。
用来指示机器设备运行情况,或者在机器设备运转失常时,发出颜色、音响等信号,提醒操作者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理。如指示灯、蜂鸣器、电铃等。
五、操作机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工作前穿好工作服,扎好袖口,戴好工作帽。严禁戴手套操作。
2、认真检查设备各部分及防护罩、限位块、保险螺钉等安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3、设备必须牢固有效地接地接零,局部照明灯为36v电压。
4、工作前,在各油孔内加油润滑,空转试车确认无故障方可工作。 5、机床运转时,不准用手检查工件表面光洁度和测量工件尺寸。
6、装卡零部件时,板手要符合要求,不得加套管以增大力矩去拧紧螺母。 7、不准用手缠绕砂布去打磨转动零件。
8、对高速转动的偏心工件或畸形工件要加配重,并作平衡试验,突出部分加护罩。 9、更换齿轮、装卸夹具必须切断电源,停稳后才能进行 10、自动走刀前,调整和紧固行程限位器,并拨出进给手枪。
11、下班时,要将各种走刀手柄放在空档设置,拉下电门,并擦试机床打扫卫生。
『肆』 什么是机械
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好。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使过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
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新兴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
机械
,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应速度和操作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人工智能将会消除了这个限制。计算机科学与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不同专业的专家们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
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有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