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制定机械系统应该注意什么

制定机械系统应该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1-02-17 10:34:59

机械的注意事项

安装时注意事项:
1、要十分注意避免安装中所产生的安装偏差。
1)上紧压盖应在联轴器找正后进行,螺栓应均匀上支,防止压盖端面偏斜,用塞尺检查各点,其误差不大于0.05毫米;
2)检查压盖与轴或轴套外径的配合间隙(即同心度),四周要均匀,用塞尺检查各点允差不大于0.01毫米。
2、弹簧压缩量要按规定进行,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现象,要求误差2.00毫米。过大会增加端面比压,另速端面磨损。过小会造成比压不足而不能起到密封作用。
3、动环安装后髯保证能在轴上灵活移动,将动环压向弹簧后应能自动弹回来。
拆卸时注意事项:
1、在拆卸机械密封时要仔细,严禁动用手锤和扁铲,以免损坏密封元件。可做一对钢丝勾子,在对自负盈亏方向伸入传动座缺口处,将密封装置拉出。如果结垢拆卸不下时,应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拆卸;
2、如果在泵两端都用机械密封时,在装配,拆卸过程中互相照顾,防止顾此失彼;
3、对运行过的机械密封,凡有压盖松动使密封发生移动的情况,则动静环零件必须更换,不应重新上紧继续使用。因为在之样楹动后,摩擦副原来运转轨迹会发生变动,接触面的密封性就很容易遭到破坏。
机封正常运行和维护问题:
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1)全面检查机械密封,以及附属装置和管线安装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机械密封启动前进行静压试验,检查机械密封是否有泄漏现象。若泄漏较多,应查清原因设法消除。如仍无效,则应拆卸检查并重新安装。一般静压试验压力用2~3公斤/平方厘米;
3)按泵旋向盘车,检查是否轻快均匀。如盘车吃力或不动时,则应检查装配尺寸是否错误,安装是否合理。
2、安装与停运
1)启动前应保持密封腔内充满液体。对于输送凝固的介质时,应用蒸气将密封腔加热使介质熔化。启动前必须盘车,以防止突然启动而造成软环碎裂;
2)对于利用泵外封油系统的机械密封,应先启动封油系统。停车后最后停止封油系统;
3)热油泵停运后不能马上停止封油腔及端面密封的冷却水,应待端面密封处油温降到80度以下时,才可以停止冷却水,以免损坏密封零件。
3、运转
1)泵启动后若有轻微泄漏现象,应观察一段时间。如连续运行4小时,泄漏量仍不减小,则应停泵检查;
2)泵的操作压力应平稳,压力波动不大于1公斤/平方厘米;
3)泵在运转中,应避免发生抽空现象,以免造成密封面干摩擦及密封破坏;
4)密封情况要经常检查。运转中,当其泄漏超过标准时,重质油不大于5滴/分,轻质油不大于10/分,如2-3日内仍无好转趋势,则应停泵栓查密封装置。

⑵ 设计机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功能性要求。

人们是为了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才设计制造各式各样的机器,因此,机器必须具有预定的使用功能。这主要靠正确选择机器的工作原理,正确设计或选用原动机、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以及合理配置辅助系统来保证。

(2)可靠性要求。

机器在预定工作期限内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机器的可靠性可用可靠度R来衡量。机器的可靠度只是指机器在规定的工作期限内和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无故障地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而机器在规定期限和条件下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则称为不可靠度,或称破坏概率,用F表示。显然,可靠度与破坏概率间应满足:

R=1-F提高机器可靠度的关键是提高其组成零、部件的可靠度。此外从机器设计的角度出发,确定适当的可靠性水平、力求结构简单、减少零件数目、尽可能选用标准件高可靠度零件、合理设计机器中的组件和部件以及选取较大安全系数等,对提高机器可靠度也是十分有效的。

(3)经济性要求。

机器的经济性体现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中,包括设计制造经济性和使用经济性。设计制造经济性表现为机器的成本低;使用经济性表现为高生产率、高效率、较低的能源与材料消耗,以及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等。设计机器时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其经济性。

提高设计制造经济性的主要途径有:

①尽量采用先进的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力求参数最优化,以及应用CAD技术,加快设计进度,降低设计成本。

②合理地组织设计和制造过程。

③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的零、部件。

④合理地选用材料,努力改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尽可能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其用料少、质量轻、加工费用少。

⑤尽力注意机器的造型设计,扩大销售量。

提高机器使用经济性的主要途径有:

①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②选用高效率的传动系统和支承装置。

③注意采用适当的防护、润滑和密封装置等,以提高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并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等。

(4)劳动保护要求。

设计机器时应对劳动保护要求给予极大的重视,一般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注意操作者的操作安全,减轻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具体措施有:对外露的运动件加设防护罩;设置保险、报警装置,以消除和避免不正确操作等引起的危害;操纵应简便省力、简单而重复的劳动要利用机械本身的机构来完成。

②改善操作者及机器的环境。具体措施有:降低机器工作时的振动与噪声;防止有毒、有害介质渗漏;治理废水、废气和废液;美化机器的外形及外部色彩,如图4-9和图4-10所示。总之,所设计的机器应符合劳动保护法规的要求。

图4-9拟人化机器人

图4-10人性化座椅(5)其他特殊要求。

对不同的机器,还有一些针对该机器所特有的要求。例如,对仪器机械有保持清洁、不能污染产品的要求;对机床有长期保持精度的要求;对飞机有质量小、飞行阻力小等的要求。设计机器时,不仅要满足前述共同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其特殊要求。

⑶ 在进行机械系统设计时,选择零件尺寸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一要满足强度的要求,二要满足运动的要求,三整个结构要匀称谐调。

⑷ 设计机械系统方案要考虑哪些基本要求

工艺范围,柔性,与物料可接近性,刚度,精度,经济成本,

⑸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要注意什么

(3)机械加工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机械加工工序的集中与分散是拟定工艺路线时确定工序数目的两个不同的原则。
1)机械加工工序集中
机械加工工序集中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成,而每一工序的机械加工内容却比较多。它有以下特点:
① 机械加工工序数目少、工序内容复杂,因而缩短了工艺路线,简化了生产组织工作;
② 减少了设备数目,从而减小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
③ 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缩短了辅助时间,因而易于保证同时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缩短生产周期;
④ 有利于采用高生产率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但相应的生产准备工作和投资都比较大,这些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操作、调整、维修费时费事,转换新产品比较困难。
2)工序分散
与工序集中相反,工序分散是将零件加工集中在尽可能多的工序内完成,而每一工序的机械加工内容却比较少。它有以下特点:
① 工序数目多,因而设备数量多,生产组织工作复杂,生产面积大;
② 工序内容简单,因而生产准备工作量小,设备和工艺装备简单,操作、调整、维修简单,产品变换容易;
③ 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以减少机动时间。
以上两种原则各有特点,因此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均有采用。工序集中与分散程度的确定,一般需要考虑下述因素。
① 生产量的大小:在产量较小时,为简化计划、调度等工作,选取工序集中原则较便于组织生产。当产量很大时,可按分散原则以利于组织流水生产。
② 工件的尺寸和重量:对尺寸和重量大的工件,由于安装和运输困难,一般宜采用集中原则组织生产。
③ 工艺设备的条件:由于工序集中的优点较多,现代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多倾向工序集中(如数控机床以及其他专用、特种设备等高生产率的设备)。
(4)工序顺序的安排
1) 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在安排机械加工工序顺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根据零件的功用和技术要求,先将零件的主要表面和次要表面区分开,然后着重考虑主要表面的加工顺序,次要表面加工可适当穿插在主要表面加工工序之间。
② 当零件需要分阶段进行加工时,先安排各表面的粗加工,中间安排半精加工,最后安排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和光整加工。由于次要表面精度要求不高,一般在粗、半精加工阶段即可完成,但对于那些同主要表面相对位置关系密切的表面,通常多放于主要表面精加工之后完成。例如,许多零件主要孔周围的紧固螺孔的钻孔和攻螺纹,多在主要孔精加工之后进行。
③ 零件加工多从基准面加工开始,然后以基准面定位加工其他主要表面和次要表面。
④ 为了缩短工件在车间内的运输距离,避免工件的往返流动,加工顺序应考虑车间设

⑹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应解决什么问题

设计合理性、可行性。

⑺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有哪些要求

电路要稳定,不要有斜率震荡的现象;电压保持恒定;机械润滑与配合方面不要有过多摩擦力矩。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毕业生主要可从事数控设备的维护、调试、操作、制造、安装和营销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就业岗位群大。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还包括电、车、钳三种工人的职业。

⑻ 机械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根据用户订货、市场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设计任务。
2、初步设计。包内括确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容结构形式,进行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并绘制初步总图以及初步审查。
3、技术设计。包括修改设计(根据初审意见)、绘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总图以及第二次审查。
4、工作图设计。包括最后的修改(根据二审意见)、绘制全部工作图(如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等)、制定全部技术文件(如零件表、易损件清单、使用说明等)。
5、定型设计。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机械。对于某些设计任务比较简单(如简单机械的新型设计、一般机械的继承设计或变型设计等)的机械设计可省去初步设计程序。


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⑼ 机械系统都有哪些功能要求

现代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非常广泛,不同的机械系统因其工作要求、追求目标内和使容用环境的不同,其具体功能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对机械产品功能的理解,人们通常是指该产品的用途、使用性能和工作能力。
各种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大体可归纳为:
①运动要求:如速度、加速度、转速、调速范围、行程、运动轨迹以及运动的精确性等。
②动力要求:包括传递的功率、转矩、力、压力等。
③可靠性和寿命要求:包括机械和零部件执行功能时的可靠性和寿命,零部件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④安全性:包括强度、剐度、热力学性能、摩擦学特性、振动稳定性、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性等。
⑤体积和重量。
⑥精度:如运动精度、定位精度等。
⑦经济性:包括机械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维修的经济性。
⑧环境保护要求:如噪声、振动、防尘、工业三废的处理与排放。
⑨产品造型要求:如外观、色彩、装饰、人—机—环境的协调性等。
⑩其他特殊要求:除上述要求之外,不同的机械还可有一些特殊要求,如户外型机械要求良好的防护和密封,食品机械、纺织机械要求不污染被加工产品等。

⑽ 机械设备的基本设计怎么做包括哪些内容需要注意什么

机械设计往往离不开自己的阅历,经验的积累固然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不少,但是事非躬亲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别人的经验,自己没有一定的基础,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呵呵。
机械设计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我没见过多少能立即按图加工装配,在审图、工艺等过程发现大堆的问题很常见,包括所谓“资深”的高工,总工拿出的图纸,还是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的出来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绘图的规范性,看图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怎样判定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手抓一张自己设计的东西的图纸你是否能说出它的制造全过程。铸、锻、车、钳、铣、刨、磨,只是这样子,肯定是不行,在机械厂做过几年的谁不知道?必须细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过程。比如说铸造时候怎么分型,浇口冒口怎么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铸造缺陷产生,零件结构在热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怎么在零件结构上进行优化,切削加工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出来,总共用几把刀,转速,走刀量,甚至铁屑望哪里飞,各把刀使用的顺序,车工,铣工,磨工的操作动作全过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不是说搞设计的一定要会玩车床,铣床,会烧电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这些作业特点,在设计时加以充分考虑,作为搞机械设计的人这样才比摇车床烧电焊的强,才有安身立命之处。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就会规避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的质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还不够,一个有十年八年的工龄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细节方案(尽管整体的设计统筹他们做不了),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设计出就这样一个结果,岂不是斯文扫地耶?唯一的解决办法,多看书。别人总结出来的通常与生产相结合,俱是心血的结晶。带着问题学,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会说“只要保证同心度就行了”这样愚蠢的回答,关键是你已经指出保证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辈的错误。这个时候,没人再叫你小钱、小赵,连老板都叫你钱工、赵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胡子长出来了,尿布丢了,孩子叫妈了,呵呵成就感也来了。可是设计总是为了使用,好的设计必须具备一点点人性的,设计一套工艺装备,一试产,效率高质量好,老板来搞杯庆功酒。过了几天,发现人家弃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骂娘啊。用起来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细节又多,别个就是个操作工他要是考虑的那么多因素就不会还在那里做操作工了啊。设计不利于使用,就面临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设备,如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正常运转时“挺好的,“,可其中一个小键槽,一个轴承位,什么的地方坏了,整个就不能用,厂方只卖整件,要配件不卖,自己加强还真的没地方加了,换了几个厂去买,摆了一堆,用户只好敬而远之,立了个技改项目--可怜的技改。这样的事情只要是在机械行业转的久的都会有所见所闻。使用根本就离不开维修,好的设计更不能忽视维修性。在一条大型的的生产线上,关键的设备,总共一年也就维修那么两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设备大卸八块,行车叉车千斤顶撬杠十八般兵器还不够用,老师傅们还要自己专门动脑动手玩几样好用的专用家当来伺候,导致停产的损失已经超过设备本身的价值,真是个无言的结局。一套大型设备仅因更换一只油封什么的,都要几乎将整机完全分解,使用单位不骂设计干的是断子绝孙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设计者的悲哀
我们搞设计不光是要站在制造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但一定要学会继承。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创新,但我们不能一强调创新,就瞧不起原有的东西。通常的创新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构成事物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一种是在旧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所以,不管怎样,创新的东西总是含有一些旧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认的。正像哲学中所讲,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产生的。比如我们人类,虽然说是大自然的天之骄子,但实际上,我们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样的。如果人类不是在继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础上,有1%的突破,人类的出现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说我有志气,不需要继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个100%纯人类基因,那您就是再过一亿年,也搞不出来一个人类来。所以说,不能为了创新,把旧有的东西全盘抛弃。原有的东西就如同一盘菜,创新就如同一点点调料,有了这么一点调料,菜的味道更加鲜美。但没有人为了纯鲜美,不要菜,光来一盘炒调料的。所以我们强调创新,但不能忘记继承,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是因循守旧,而只有创新,没有继承,那是空中楼阁。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认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种设计方式。但是作为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来讲,克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所谓一抄二改三创造。简练的概括了设计人员的成长之路。 刚入门的时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袭的同时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设计者的意图和思维,理解整个机器的传动,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理解了之后就可以出图,图纸上就可以有明确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约束。只知道画下来,随手胡扯几根线条上去,大概感觉机器精度比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动不动就0.005,0.002,在图纸上大言不惭的签名在设计栏。号称自己搞的东西是很精密的。这种不知所谓的号称机械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信手拈来满地都是。
模仿优秀的作品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养成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有直接关系。罗嗦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那么罗嗦的,小气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气,不负责任的人搞出来的机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样的不负责任。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就是不一样,这样捣腾出来的东西就有了独特的灵魂。行家一看就知道,这是用心的杰作。
在抄袭的时候积累了经验就要抱着否定的态度学习。查阅资料,多看些经典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的禁忌,与自己接触过的一些东西进行对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现有的机器上动手术。如:提高机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让整机具备更高的可靠度。从而迎合高端的客户;或者进行结构精简,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满足些买不起那么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户的需求。做到这样就可以称的上做机械设计开始入门了。能不能成为世界级的发明家这个事情很难说的,呵呵。但是凭自己多年经历见识,将一些结构进行组合,变异,嫁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是不难的。与其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永动机之类的高深课题,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所谓专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点印记的事情。到时候老得快死了,临终的时候还会想到,活了这么多年,捣腾了那么多机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一个真正谈的能称之为 机械设计工程师, 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砺。还要有相当的天分以及勤奋和能造就人的环境。 天才等于99%的勤奋+1%的努力其实说的并不是只要下苦工就会有成就。这句话说的是若一个人对某个职业没有那1%天分,再勤奋也是没有用的。勤奋是一个发掘自己天分的一个途径,是有所成就的必须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绝对不是。
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首要考虑):
1)零件的工况(震动,冲击,高温,低温,高速,高载都应当慎重对待);;
2)对零件尺寸和质量的限制;
3)零件的重要程度。(对于整机可靠度的相对重要性
2、 工艺要求:
1)毛坯制造(铸造,锻打,切板,切棒);
2)机械加工;
3)热处理 ;
4)表面处理;
3、经济性要求:
1)材料价格(普通圆钢与冷拉型材,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的毛坯成本与加工成本的对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费用;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规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尽量用廉价材料来代替价格相对昂贵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铜套,用含油轴承替代车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负载不大的情况下,用尼龙替代钢件齿轮或者铜蜗轮等等)。
另外,还要考虑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a) 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协调、平衡!防止木桶效应的出现
b) 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 设计经济性,在短的时间里投产上市,捞回开发期间的消耗,甚至边设计边制造, 使用经济性 要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产品在小批量做开始赚了,再来改的更好)
2、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a) 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证机器的各种功能
b) 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c) 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常见标准件。
d) 对可能系列化的产品,尽可能的在开始设计的时候考虑零件的通用性,无法通用的也要尽可能的在结构上类似,以减少制造过程的工艺编排,夹具工装设计的工作量。

阅读全文

与制定机械系统应该注意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智能灌溉装置设计问题 浏览:24
工程机械租赁的毛利大概有多少 浏览:776
机械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由哪些构成 浏览:501
超声波发生器600w和1000w什么区别 浏览:82
绿色工具箱下载 浏览:477
铸造厂抛光灰怎么处理 浏览:52
东风风神x5右边半轴轴承怎么拆 浏览:959
眼镜镜片移心的仪器是什么 浏览:498
道路一般是什么阀门井 浏览:714
测试耐光牢度的仪器有哪些 浏览:63
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实验装置图 浏览:616
怎么找设备侧odf 浏览:969
空调外机噪音大不制冷为什么 浏览:155
蛋托生产机械设备有哪些 浏览:945
厦门液压传动装置价格 浏览:711
阀门b级泄漏对应国内什么等级 浏览:40
感统训练前庭觉活动器材有哪些 浏览:446
第九空间全机械真人密室逃脱怎么样 浏览:295
机械引爆怎么不控制风暴 浏览:124
工厂直饮水设备哪里有 浏览: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