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政策是什么
我国农业机械化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把握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方向,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农机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和安全发展水平,培育和发展农机销售市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大力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努力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要坚持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坚持“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发展原则,坚持重点突破、协调推进的发展战略,坚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普及应用,坚持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坚持依法推进、依法监管。“农机跨区作业”在我国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农业生产、减少农业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将继续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作。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对农机跨区作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B. 如何实行农业机械化有什么好的办法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依法依规办事。要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村人少,机械化是必由之路。要坚持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长期不变。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技术宣传和使用培训。不仅年轻人要会用,老年人也要会用。改革相应的制度。农业机械的普及和使用是公益性事业。要组织好农机生产和推广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稳定队伍,保证农机化发展为农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要规模化种植,没有规模化的机械化就没有效益。我们应该多办农场、林场。大量的机械化作业,首先是种植面积,要达到一定的量级。这个数量级,可能是2500亩。因为用一台耕、种、播、收、运的机器配套下来,至少要100万左右。如果一亩地按种粮的方法计算。一亩地的平均纯利润约为400元。如果你有2500亩地。那一年就是100万。农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中途可能会因为天气下雨、虫害等原因影响生产,风险比较大。为了保证利润,减少损失,在此期间应投入农业保险,并考虑到机器的磨损。在这种情况下,种植面积应达到5000亩,才能达到合理水平。
C. 如何实行农业机械化有哪些好的办法吗
农业机械化,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那么实行农业机械化,有哪些好的办法吗?
之所以农业机械的使用不到位,根据研究人员总结,就是三方面,资本、技术、劳动力。用大白话说,就是发展资金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D. 如何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
——建立产业化经营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在这一基本政策的指导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就是农机的专业户经营和市场化作业服务,也就是农机经营服务产业化。实践证明,农机经营服务产业化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能把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与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农机作业市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使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作业,从而提高农事作业质量和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业经营效益。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关键是要面向市场需要,不断创新机制,拓宽领域,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一是要明确农机化服务产业的地位,完善农机服务产业发展理论,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在增加农机户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要调整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上来,完善农机作业服务经营管理机制和政策,规范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农机服务范围;三是要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培养,培育和壮大农机服务产业,规范农机投资经营形式,扩大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投资农机的领域,提高农机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建立社会化服务机制。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要增加机械装备总量,还要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更要增加农机经营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解决好农机服务产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一家一户农民难以办到办好的问题。根据调查,当前要重点引导农机户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它们成立农机经营者协会、农机服务股份公司、农机生产经营合作社等,把一家一户的农机资源组织起来,统一对外作业服务,统一办理经营手续,统一供应农机配件和燃油,统一进行农机技术检验,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尤其在作业高峰期,要组织机械开展作业会战和跨大区域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的利用率。此外,还要扶持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加强信息服务和管理,及时为农机经营组织、农户提供作业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机产业化服务全面发展。
——建立系统化支撑机制。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完善科技创新服务支撑机制,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求,积极做好农机技术的引进、开发、研究、制造与示范、推广工作,使机械化农业新技术尽快得到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这方面,一要加强农机新机具的开发研究,走科研、制造与推广、使用联合的路子,将人才、技术、资源与资金、市场有机结合,当前要特别重视根据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开发和推广畜牧业、饲草业、林果业、水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生产领域的机械化技术;二要认真实施农机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农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或示范点作为农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抓,充分发挥典型引导和带动作用,逐步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科技服务组织,用市场的手段引导非公有经济组织成为农机科技服务的主体,促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转化;三要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在农机科研、生产、推广等领域,通过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形式,积极引进外来资金、人才以及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逐步建立起以市场引导、政府扶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推广机构、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机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提升农机化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加快农机化技术进步。
——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要使农机化得到健康发展,除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外,还要发挥好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搞好整体发展规划,并采取法规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加强引导和控制。首先要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建设,健全支持和保护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优惠、农机作业保险、机耕道路建设等支持政策,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国家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建立长效的政策扶持机制。第三要加强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机械化行业标准体系,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农机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农机质量投诉和权益保障体系,保障农机作业安全、优质、高效,维护农机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真正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E. 现在的农村,如何实行农业机械化
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由原有的数量上的增长转变为质量的提升,在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当下应从六个方面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
总而言之,只有从这六个方面发展才能够促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的道路,立足于我国的社会实践,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F. 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新科技,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适度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努力目标,但不可硬性划分。
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调整优化装备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