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加工基准面
基准面一般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基准要素分为中心要素和轮廓要素,粗基准一般为材料或铸造表面,精基准一般为已经加工过的表面,当基准引线对准尺寸线时表示为该尺寸的中心要素,不是表面要素,你的图上的基准是指中心要素(即242尺寸的形成的中心线),另外,由于图中这个尺寸的上下结构不对称,使用中心要素不合理,所以图纸的基准标注符合标准,但是不合理的,图纸有一些小问题,主要是不可操作,测量不能找到基准。
2. 机械设计中的基面是什么意思
基面就是: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平面,它平行或垂直于刀具在制造、刃磨及测量时适合于安装或定位的一个平面或轴线,通常其方位要垂直于假定的主运动方向。
机械设计中的基面的选择:
(1)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 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 可以使加工质量 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 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2)粗基面的选择 对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 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合理的, 按照有关零件的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 应选择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当零件有很多个不加工表面 的时候, 则应当选择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大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从零件 的分析得知,B6065 刨床推动架以外圆作为粗基准。
(3)精基面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称为基 准重合的原则。 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 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
3.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基准面、基准线 是什么怎么标
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内全量。容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包括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基准:确定要素间几何关系的依据,是理想基准要素的简称,分别称基准点、基准线(轴线)和基准平面(中心平面)。
以上内容参考《机械设计实用手册》第二版,吴宗泽主编。
标注时需要首先确定基准,可能在实际位置或者延长线上,然后确定是哪个尺寸需要标注相对于基准的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