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有那些步骤
1.读图复,清楚零件的技术要求和使制用功能。
2.制定工艺路线。
3.根据工艺路线,制定工序、工步,明确加工方法、测量方法及工艺基准、测量基准。
4.选用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5.计算工时定额和材料定额。
6.进行审批程序。
2. 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怎么制定工艺流程步骤
1、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按照图纸的图样和尺寸,使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艺人员进行加工前所需要做的工作,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加工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制定工艺流程步骤:
1) 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 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 选择毛坯。
4) 拟订工艺路线。
5)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 确定各工序所用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7) 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8) 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 填写工艺文件。

(2)机械厂配件加工怎么做扩展阅读:
机械加工工艺要遵循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2、统一基准原则: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以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3、互为基准原则: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
4、自为基准原则: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作为精基准。
3. 木质零件机械怎样加工
用机械将预先干燥过的板、方材或木质人造板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零件的加工过程。一般采用锯、刨、钻、镂、铣、开榫、打眼等设备,经过配料、刨削、开榫、起槽、打眼、铣型面、表面修整等工序来完成。
配料
按照零件尺寸、形状和用料要求并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将板、方材或人造板锯制成一定规格毛料的加工过程。配料时必须确定合理的加工余量和掌握对成材含水率的要求,正确选择配料的方式和加工方法。常用的配料方式有如下几种:①先将板材按毛料长度用圆锯横截,再按毛料宽度用圆锯或小带锯纵解(剖分)。该法便于工序间运输,可充分利用毛边板的尖削度部分。但在横截剔除缺陷的同时,往往会锯掉一部分有用的木材。②先按毛料宽度用单锯片或多锯片圆锯机纵解,再按毛料长度横截,并同时去掉缺陷部分,该法木材利用率稍高,但车间占地面积较大,运输也不方便。③下锯前预先在板面上按毛料尺寸划线,再进行锯解,如能套裁下料,可提高出材率9%。该法适于曲线形零件的配料。④下锯前先经压刨粗刨进行配料,这样可提高配料质量。但车间占地面积较大,且不便运输。关于人造板的配料稍不同于板材,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开料前,首先应通过宽带式砂光机进行定厚加工,保证厚度公差达到±0.2毫米,对于胶合板和硬质纤维板的开料,应十几张成摞锯切。因人造板幅面大,不便移动,一般将人造板固定在机床上,锯片作纵向或横向自动锯切。如果进厂原料为饰面人造板(薄木或浸渍纸饰面),必须选用带有刻痕锯的锯板机开料。
刨削
将毛料刨削成符合尺寸要求的净料。该工艺包括刨削基准面和基准边,刨削基准相对面与相对边。基准面与基准边的加工,通常在平刨上进行;基准相对面与边的加工,可由压刨或铣床完成规定厚度与宽度尺寸的加工。如果相对面和基准面不平行,应使用夹具,按要求角度来加工。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平表面,如门、窗生产,可直接通过三面刨或四面刨,一次完成。
开榫
用开榫机或铣床,加工榫头的工艺过程。根据榫头形状、数量、长度及其在零件上的部位,来选用加工设备与刀具,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开榫机可加工直角单榫、双榫和斜榫。对于单头燕尾榫,只要改用锥形铣刀即可完成。铣床可加工直角或燕尾形的单榫与多榫、齿形榫等。燕尾形多榫亦可在专用的燕尾榫机上采用锥形端铣刀,刀轴沿梳形导向板移动进行加工(图1)。长圆形榫头是在专用的长圆形榫头开榫机,铣刀沿零件端部回转一周而完成。榫头尺寸可根据要求调整,且加工表面光滑。

图4表面修整
用净光刨或磨光机将预装饰的表面刨光或磨光的过程。其目的是消除回转刀刃切削木材时,在表面所留下的微小波纹和在加工中产生的撕裂、毛刺、压痕等缺陷,并使装饰的表面具有规定的粗糙度。①刨光:用净光机将零件表面刨光。净光机有两种:一种是工件作横向进给,刨刀作往复运动;另一种是刨刀固定不动,工件由回转橡胶履带带动连续通过刀刃进行刨光。应当指出,薄木胶贴的大平面不宜刨光。②磨光:用各种型号的砂纸、砂带将木材表面磨光。磨光的质量取决于磨料粒度大小、磨削的方向、压力以及材性等。磨料的粒度越大,生产效率越高,但加工表面较粗糙,所以应根据零件表面质量要求来选择砂纸号。砂磨时,应顺纤维方向磨光,单位压力不能过大。对于大平面零件的砂磨,应采用上带式磨光机和宽带式磨光机;对于窄小的平面或部件边线,可采用立式砂带磨光机;对于凹曲面或部件的内表面,应采用单鼓式研磨机;对于凹凸曲率半径小而型面较复杂的零、部件,可采用刷式磨光机,如果曲线型面的轨迹作直线运动,可用靠模带式砂光机;对于回转表面的研磨,最好采用工件作回转运动与相应形状的研磨刷配合进行;对于零件的端面倒楞、磨圆等,可用盘式磨光机或立式砂带磨光机。
4. 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前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抄,穿戴袭好规定的劳保用品。
2.熟悉图纸和有关工艺要求,充分了解所加工的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求。
3.按图纸工艺所要求的材料规格领料,并检查材料是否符合工艺的要求。
4.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
5.针对加工零件,备好所需的量具。
6.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及安全防护齐全,各润滑油孔加注润滑油,设备空运转检查。
7.装夹校正工件,装夹可靠。
8.按工艺要求正常加工。
9.做好工序自检。
10.加工后经互检,叫检验人员专检。
11.操作完成后,立即清理设备上的油污切屑及工作现场,零件摆放整齐。
12.关闭电源,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5.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什么
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按规定的顺序,把毛坯变成零件的全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1、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是在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比如,上面说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
3、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数量、设备条件和工人素质等情况,确定采用的工艺过程,并将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这种文件就称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加工艺的方法:
1、切削加工:
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和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特点:以金属材料来制造机械的零件,主要的加工手段是切削加工,因为切削加工的精度高、质量好。切削加工的工序多、需要的设备多、投资也大。
2、少、无切屑加工:
可以分为精密铸造类,压力加工类和压力光整加工,还有精密焊接和快速成形等。
3、特种机械加工:
常见的特种机械加工方法有像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超声波加工离子束加工和电磁加工等。
特点:属于非接触式加工,能够以柔克刚,刀具硬度可以低于工件的硬度。加工时也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力。不依靠机械力和机械能,而是利用电能、光能以及热能等切除材料,能量的密度高。切削原理在这些加工中并不适用,不会产生宏观切屑。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易自动化,加工的范围广、适应性强。
6.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主要内容
1、产品特征,质量标准。
2、原材料、辅助原料特征及用于生产应符合的质量标准。
3、生产工艺流程。
4、主要工艺技术条件、半成品质量标准。
5、生产工艺主要工作要点。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成品质量指标的检查项目及次数。
7、工艺技术指标的检查项目及次数。
8、专用器材特征及质量标准。
形式
企业所用工艺规程的具体格式虽不统一,但内容大同小异。一般来说,工艺规程的形式按其内容详细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工艺过程卡
这是一种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工艺规程形式,它对零件制造全过程作出粗略的描述。卡片按零件编写,标明零件加工路线、各工序采用的设备和主要工装以及工时定额。
工艺卡
它一般是按零件的工艺阶段分车间、分零件编写,包括工艺过程卡的全部内容,只是更详细地说明了零件的加工步骤。卡片上对毛坯性质、加工顺序、各工序所需设备、工艺装备的要求、切削用量、检验工具及方法、工时定额都作出具体规定,有时还需附有零件草图。
工序卡
这是一种最详细的工艺规程,它是以指导工人操作为目的的进行编制的,一般按零件分工序编号。卡片上包括本工序的工序草图、装夹方式、切削用量、检验工具、工艺装备以及工时定额的详细说明。
实际生产中应用什么样的工艺规程要视产品的生产类型和所加工的零部件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单件小批生产的一般零件只编制工艺过程卡,内容比较简单,个别关键零件可编制工艺卡;成批生产的一般零件多采用工艺卡片,对关键零件则需编制工序卡片。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的绝大多数零件,则要求有完整详细的工艺规程文件,往往需要为每一道工序编制工序卡片。

(6)机械厂配件加工怎么做扩展阅读
工艺规程设计
设计原则:
(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应使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
(4)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原始资料:
(1)产品装配图,零件图。
(2)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3)产品的年生产纲领。
(5)制造厂的生产条件,包括机床设备和工艺设备的规格、性能和现有的状态、工人的技术水平、工厂自制工艺装备的能力以及工厂供电、供气的能力等有关资料。
(6)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所需要的设计手册和有关标准。
(7)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资料等。
步骤内容:
(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确定毛坯。
(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面。
(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9)确定工时定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艺规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机械加工
7. 精密的机械零件该怎么加工
一般精密的机械零件,均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Ra0.4左右。加工方法:精车、精刨、加工中心精铣镗、磨床磨削、内孔镗铰、刮研、研磨等。根据具体零件和要求进行工艺编制。
8.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有哪些
锻造,冲压,机床加工,钳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