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大连凯和机械怎么样

大连凯和机械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8-26 04:18:49

1. 求大连所有外企资料

1 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 51 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2 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52 纪伊塑料(大连)有限公司
3 万宝至马达大连有限公司 53 大连天乐良纤维有限公司
4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54 大连万讯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5 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镀锌钢板有限公司 55 大连富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6 大连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 56 大连三井森包装有限公司
7 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 57 大连开发区岳宇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8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58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燃气公司
9 大连三洋空调机有限公司 59 大连斯频德冷却塔有限公司
10 大连爱丽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60 大连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11 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 61 栗田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12 大连吉田拉链有限公司 62 大连弘益精密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13 国电电力公司大连开发区热电厂 63 品川精密电镀(大连)有限公司
14 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 64 大连杰迪高电器有限公司
15 大连富士塑料有限公司 65 大连金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16 大连乐庭电线工业有限公司 66 利优比(大连)机器有限公司
17 大连丸佑工业有限公司 67 大连三越精密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18 松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68 大连三洋明华电子有限公司
19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69 大连开晨阀门有限公司
20 大连凯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70 大连平田化工有限公司
21 大连丸祐金属有限公司 71 平和产业(大连)有限公司
22 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72 大连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
23 大连晟龙船用机械有限公司 73 大连康能冲模有限公司
24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 74 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25 大连藤洋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75 大连三岛食品有限公司
26 大连太平洋多层线路板股份有限公司 76 大连冰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27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77 大连派思燃气系统有限公司
28 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78 大连星玛电梯有限公司
29 三菱电机大连机器有限公司 79 大器环保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30 最上世纪模塑有限公司 80 联盛(大连)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31 大连东山热力有限公司 81 大连环宇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32 大连德联覆铜板有限公司 82 富士电机大连有限公司
33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大连)有限公司 83 大连兴华服装有限公司
34 大连原田工业有限公司 84 大连金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35 大连三高应用技术发展公司 85 大连迪施船机有限公司
36 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86 大连保税区根本化学有限公司
37 大连华源粉煤灰有限公司 87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星模塑有限公司
38 汉拿空调(大连)有限公司 88 大连互感器有限公司
39 大连杰希阀业有限公司 89 大连亨利测控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40 大连岩谷气体机具有限公司 90 大连爱斯克产品样本有限公司
41 大连神州纺织有限公司 91 大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42 大连中村精密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92 亲和测定(大连)有限公司
43 大连应研精工有限公司 93 大连福来休食品有限公司
44 东芝大连有限公司 94 柏德汽车皮革制品(大连)有限公司
45 大连开普斯顿建材有限公司 95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来水公司
46 大连库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96 大连天贺服装有限公司
47 大连富士发英有限公司 97 大连东显电子有限公司
48 东陶机器(大连)有限公司 98 大连冠盈服装有限公司
49 派力固(大连)工业有限公司 99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泰阁化工有限公司
50 乐星产电(大连)有限公司 100 大连圣峰粘制品有限公司 1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51 大连一广毛巾有限公司
2 佳能大连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52 大连北太平洋制罐有限公司
3 大连东芝电视有限公司 53 奥镁(大连)有限公司
4 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 54 乐星产电(大连)有限公司
5 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 55 大连北大荒粮谷加工有限公司
6 鞍钢新轧-蒂森克虏伯镀锌钢板有限公司 56 大连三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7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 57 大连丸佑工业有限公司
8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58 光电子(大连)有限公司
9 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 59 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
10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60 大连北村阀门有限公司
11 大连星玛电梯有限公司 61 大连(林)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12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62 大连海尔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13 万宝至马达大连有限公司 63 富士电机大连有限公司
14 大连通世泰建材有限公司 64 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5 大连爱丽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65 大连旭染织有限公司
16 大连日清制油有限公司 66 大连晟龙船用机械有限公司
17 大连三洋空调机有限公司 67 大连德联覆铜板有限公司
18 大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68 大连千代田空调机器有限公司
19 斯大精密(大连)有限公司 69 最上世纪模塑有限公司
20 三菱电机大连机器有限公司 70 大连三荣化学有限公司
21 东芝大连有限公司 71 大连现代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22 莫莱克斯(大连)有限公司 72 大连三井森包装有限公司
23 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 73 柏德汽车皮革制品(大连)有限公司
24 大连藤洋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74 大连丸祐金属有限公司
25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大连)有限公司 75 一汽客车大连客车厂
26 大连开普斯顿建材有限公司 76 大连大富塑料彩印有限公司
27 大连杰迪高电器有限公司 77 大连通发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28 大连吉田拉链有限公司 78 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
29 TDK大连电子有限公司 79 大连JMS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30 松下通信系统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80 大连冰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31 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81 光洋轴承大连有限公司
32 大连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82 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33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 83 大连泷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34 大连浦金钢板有限公司 84 大连岩谷气体机具有限公司
35 国电电力公司大连开发区热电厂 85 大连凤凰纺织有限公司
36 大连原田工业有限公司 86 大连环宇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37 利优比(大连)机器有限公司 87 大连坤姿时装有限公司
38 汉拿空调(大连)有限公司 88 利勃海尔机械(大连)有限公司
39 大连富士发英有限公司 89 大连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40 松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90 大连清国科技制品有限公司
41 大连道氏硅业有限公司 91 日本电产日新(大连)工机有限公司
42 大连神州纺织有限公司 9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热力公司
43 富士电机马达(大连)有限公司 9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磐道服装有限公司
44 大连环球木业有限公司 94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来水公司
45 大连太平洋多层线路板股份有限公司 95 大连喜姆电子有限公司
46 大连乐庭电线工业有限公司 96 泛太汽车技术(大连)有限公司
47 东陶机器(大连)有限公司 97 大连开晨阀门有限公司
48 大连三洋明华电子有限公司 98 大连奥巴克有限公司
49 大连富士塑料有限公司 99 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50 大连三垦变压器有限公司 100 大连熵立得传热技术有限公司..

2. CNC加工中心都有那些品牌,哪个品牌性价比最高

友嘉、东台、台中、永进、协鸿、亚威、丽伟、油机、福裕等都是比较有规模的。

3. 微化工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

先上结论,微化工的风口已经若隐若现,尤其是今年4月山东豪迈推出了12万元的微反装置后大大降低了微化工的工艺研究门槛,导致更多的生产单位愿意投资进行微化工的研究。
在讲这个问题前现回顾一下微化工的历史和技术特点。
微化工的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一个德国人提出,名字我忘了,现在应该还活着。其主要的原理就是当流体通道减小之后可以产生一系列过程强化效应。
首先是传递效果的增强
任何化工的传递过程都要经过所谓的边界层进行传递,传递过程的快慢可以近似认为和边界层厚度呈反比。边界层的厚度目前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概念,很难进行计算和模拟,但是有一个定性的结论就是边界层厚度绝对不可能大于流道尺寸,因此流道越小,边界层厚度越薄,传递过程越快。所以减小流道尺寸对所有传递过程,比如说传热(换热),液液传质(萃取),气液传质(气体吸收)等都有传质强化作用。这也就是微反应器中常常能比常规反应器中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
其次是微流道导致的传热界面增大
任何一个设备都有所谓比表面积的概念,尤其是涉及到传热过程。比如说在一个设备内反应放出多少热量,这与反应器内部装填了多少物料有关,反应放热同反应器的体积成正比。但是这些热量的移除却是与反应器面积相关的,因为热量传递依赖的是热交换表面进行的,换热面积越大传递的热量越多。为了维持一个反应器内部的温度恒定,反应放热与热量移除必须守恒。比表面积越大,反应器的散热能力越好,反应器温度越能维持稳定。如果我们假设反应器是圆柱体的话,反应器的比表面积与直径是成反比的。常规的反应釜,一般直径在1000mm左右,实验用的反应瓶直径80-100mm,而微反应器直径最大不超过1-3mm也就是说,微反应器的移热能力是常规反应釜的1000倍。一些反应在反应釜力升温很快,是非常危险的反应,但是在微反应器总却可以成功进行。
第三是平推流动
常规的搅拌釜里的流动状态是全混流动,按照反应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低效的流动形式。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反应,反应底物浓度越高,反应越快速。全混状态下,反应器内的底物浓度永远等于出口浓度,而对于一般工艺要求,反应器出口浓度都是很低的,导致反应器整体在低浓度下运行,反应效率很低。而在管式反应器与微反应器总,流体在反应器内部近似呈平推流动,也就是说,反应器内浓度沿反应器轴向存在分布,进口高出口低,而出口浓度为反应工艺要求,这样的话反应器内的平均浓度式高于搅拌反应器的,这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
最后是可以进行数量放大
就是在微反应器的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数量放大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样工业生产条件和实验条件几乎完全相同,避免了在放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放大效应,整体的研发流程变短。
从上面这些有点来看,微反应器主要用于某些剧烈地化学反应,因为剧烈的化学反应放热都很明显,因此需要快速移除反应热,同时剧烈化学反应一般都容易生成副产物而在平推流状态下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对于非均相的气液,液液,液固过程,由于其过程强化作用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反应效率。
当然作为微通道反应器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不能使用固体,这个很好理解,无论是催化剂颗粒还是反应产生的固体,都会堵塞孔道。目前一般认为,微通道内颗粒大小几十微米就是上限。
2.压降大,液体通过微通道压降很大。当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传质强化过程都是利用能量换效率的。
3.设备大型化困难。现在的微反应器如果采用康宁路线单板通量应该在千吨/年左右,还是难以满足大宗产品的生产要求,微反应器目前的应用还是局限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
再来说说微反应器目前的推广趋势。
按照技术特点来分析,我倾向于把微反应器分成两类:
1.康宁路线:通过在板材上蚀刻或采用机械加工出超细小的通道作为微反应器,康宁公司原来也就是康宁玻璃厂,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板材上雕刻出各种形状的微通道并且测试这些通道对反应的适应性。康宁路线主要的问题在于设备通量小,连康宁公司自己对设备的工业化都没有信心,在市场方向方面,他们将自己的反应器定义与适用于实验室工艺筛选的设备。至于工业化生产,据我所知单板的康宁路线反应器生产能力也就是在千吨/年左右。而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只能卖上几百套反应器并联起来。一套反应器系统的价格现在来看都属于天价,一般工厂是难以负担的。
2.拜耳路线:拜耳路线是一种与康宁反应器截然不同的微反应器路线,其凸出的特点就在于,通量可以做的很大,是有希望达到工业级别产量的。但拜耳路线的微反应器结构有一个重大缺陷:换热能力不足,由于结构问题,拜耳微反应器换热效率约为康宁路线的1/10,当然在很多条件下也够用了。但是一旦出现强放热反应,就必须做成多段绝热式反应系统,对工艺研究要求非常高。
从国内微反应器的推广来看,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在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从我同他们的交流来看,走康宁路线的有:豪迈,沈氏,大连微凯等。这几家单位中,豪迈和沈氏的加工能力完全没有问题。大连微凯设备加工能力最差,核心实验设备是买西门子的。豪迈在微反方面起步较早,基本上做到了设备和工艺齐头并进,宣传上也做的很好,最近推出了12万的微反小试装置很有可能大幅降低研发设备投入,产生一系列的新工艺。沈氏方面起步较晚,设备加工没有问题,但是工艺方面没有跟上。至于拜耳路线,我比较推崇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工作很多,已经有工业化的纳米碳酸钙生产案例。
最后再来说说微反应器的发展趋势,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需求是肯定存在的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生产单位意思到了微反应器的价值,甚至在国内加工企业起步之前就花费巨资购买国外的小试设备。但是直到现在我没有看到有企业基于此类小试设备自主研发出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案例,国内仅有的几个工业化微反案例都是同清华大学甚至拜耳合作产生的。剩下的企业花了钱买了设备,发现做不下去了,设备就在厂房里一扔成了废铁。
2.设备是可以加工的
初步接触微结构的人都会认为,微结构的加工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长期以来在各种宣传中都认为目前国内的机械加工能力远远落后于欧美。但是实际上目前无论是康宁路线还是拜耳路线。就设备加工来看,国内的加工能力都是可以做到的,很多号称在做微反的企业确实可以进行设备加工,这个没有问题。
3.工艺是有问题的
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还在工艺研发上,目前能做微反的企业充其量就是设备厂,不具备将工艺与设备结合的能力。即使对于康宁流派的微反应器,如何由现有工艺包过度到微反应器条件下的工艺包对于目前的微反研发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工艺研发难度更大的拜耳微反应器。而拜耳微反应器才是可能进行工业化的正确路线。现在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工艺包有,设备也有,但是工艺与设备的结合做不到。工艺在生产企业手中,设备在微反加工单位手里,出于技术垄断和商业方面的考虑,这两方不会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
4.前景是光明的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不是问题,从现在来看现状确实有渐渐打破的趋势,现在一套微反小试装置的成本已经降低到几十万,一般的生产机构都有能力负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微反应器研究能力,结合他们的工艺能力,即使只有很少一部分工艺包适宜采用微反应器,应当很快就会有可工艺生产的项目出现。此外微反应器生产商在工艺研发的人员投入上也在加大。这两方只要有一边打破平衡,微反应器的风口就会出现。
写到这里其实我还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微通道反应器的必要性,微通道反应器众多优点,将反应,放热都得到了强化。但实际上这些优点普通的管式反应器也具备,当然效果不如微反应器明显。比如说,一台DN15的反应管道,其传热效果就会比搅拌釜好几十倍,同时具有平推流的特点,反应器压降还远小于微反。这些优点足以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中被很多企业接受。实际上我认为如果要给反应器像武器一样划分代差的化。普通搅拌釜算一代,管式反应器等其他传统强化设备算第二代,微反应器算第三代。实际上第二代反应器就比第一代反应器具备很多明显优势,但实际上我国的大多数化工生产还停留在第一代的水平上。现阶段工艺技改,只要用二代反应器替代一代反应器就能见效益。但是偏偏这一步我们都没有做出来,我一直说我们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结合能力差。比如说某氨解反应,易燃易爆,德国人40年代就用管式反应器做,效果很好,但是我们直到现在还在釜里搅来搅去,几乎每个做这个产品的厂都炸过。说道底,反应工程能力不过关。从第一代反应器到第二代反应器,如何进行工艺与设备的结合,这门课我们是一定要补的。当然微反应器有可能给了我们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计划,我们可以迈过管式反应器等其他反应设备,直接接轨国际最先进的反应器,这确实是一个好时机。
先上结论,微化工的风口已经若隐若现,尤其是今年4月山东豪迈推出了12万元的微反装置后大大降低了微化工的工艺研究门槛,导致更多的生产单位愿意投资进行微化工的研究。
在讲这个问题前现回顾一下微化工的历史和技术特点。
微化工的概念最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一个德国人提出,名字我忘了,现在应该还活着。其主要的原理就是当流体通道减小之后可以产生一系列过程强化效应。
首先是传递效果的增强
任何化工的传递过程都要经过所谓的边界层进行传递,传递过程的快慢可以近似认为和边界层厚度呈反比。边界层的厚度目前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概念,很难进行计算和模拟,但是有一个定性的结论就是边界层厚度绝对不可能大于流道尺寸,因此流道越小,边界层厚度越薄,传递过程越快。所以减小流道尺寸对所有传递过程,比如说传热(换热),液液传质(萃取),气液传质(气体吸收)等都有传质强化作用。这也就是微反应器中常常能比常规反应器中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
其次是微流道导致的传热界面增大
任何一个设备都有所谓比表面积的概念,尤其是涉及到传热过程。比如说在一个设备内反应放出多少热量,这与反应器内部装填了多少物料有关,反应放热同反应器的体积成正比。但是这些热量的移除却是与反应器面积相关的,因为热量传递依赖的是热交换表面进行的,换热面积越大传递的热量越多。为了维持一个反应器内部的温度恒定,反应放热与热量移除必须守恒。比表面积越大,反应器的散热能力越好,反应器温度越能维持稳定。如果我们假设反应器是圆柱体的话,反应器的比表面积与直径是成反比的。常规的反应釜,一般直径在1000mm左右,实验用的反应瓶直径80-100mm,而微反应器直径最大不超过1-3mm也就是说,微反应器的移热能力是常规反应釜的1000倍。一些反应在反应釜力升温很快,是非常危险的反应,但是在微反应器总却可以成功进行。
第三是平推流动
常规的搅拌釜里的流动状态是全混流动,按照反应工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低效的流动形式。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反应,反应底物浓度越高,反应越快速。全混状态下,反应器内的底物浓度永远等于出口浓度,而对于一般工艺要求,反应器出口浓度都是很低的,导致反应器整体在低浓度下运行,反应效率很低。而在管式反应器与微反应器总,流体在反应器内部近似呈平推流动,也就是说,反应器内浓度沿反应器轴向存在分布,进口高出口低,而出口浓度为反应工艺要求,这样的话反应器内的平均浓度式高于搅拌反应器的,这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
最后是可以进行数量放大
就是在微反应器的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数量放大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样工业生产条件和实验条件几乎完全相同,避免了在放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放大效应,整体的研发流程变短。
从上面这些有点来看,微反应器主要用于某些剧烈地化学反应,因为剧烈的化学反应放热都很明显,因此需要快速移除反应热,同时剧烈化学反应一般都容易生成副产物而在平推流状态下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对于非均相的气液,液液,液固过程,由于其过程强化作用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反应效率。
当然作为微通道反应器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不能使用固体,这个很好理解,无论是催化剂颗粒还是反应产生的固体,都会堵塞孔道。目前一般认为,微通道内颗粒大小几十微米就是上限。
2.压降大,液体通过微通道压降很大。当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传质强化过程都是利用能量换效率的。
3.设备大型化困难。现在的微反应器如果采用康宁路线单板通量应该在千吨/年左右,还是难以满足大宗产品的生产要求,微反应器目前的应用还是局限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
再来说说微反应器目前的推广趋势。
按照技术特点来分析,我倾向于把微反应器分成两类:
1.康宁路线:通过在板材上蚀刻或采用机械加工出超细小的通道作为微反应器,康宁公司原来也就是康宁玻璃厂,所做的工作就是在板材上雕刻出各种形状的微通道并且测试这些通道对反应的适应性。康宁路线主要的问题在于设备通量小,连康宁公司自己对设备的工业化都没有信心,在市场方向方面,他们将自己的反应器定义与适用于实验室工艺筛选的设备。至于工业化生产,据我所知单板的康宁路线反应器生产能力也就是在千吨/年左右。而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只能卖上几百套反应器并联起来。一套反应器系统的价格现在来看都属于天价,一般工厂是难以负担的。
2.拜耳路线:拜耳路线是一种与康宁反应器截然不同的微反应器路线,其凸出的特点就在于,通量可以做的很大,是有希望达到工业级别产量的。但拜耳路线的微反应器结构有一个重大缺陷:换热能力不足,由于结构问题,拜耳微反应器换热效率约为康宁路线的1/10,当然在很多条件下也够用了。但是一旦出现强放热反应,就必须做成多段绝热式反应系统,对工艺研究要求非常高。
从国内微反应器的推广来看,目前已经有几家企业在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从我同他们的交流来看,走康宁路线的有:豪迈,沈氏,大连微凯等。这几家单位中,豪迈和沈氏的加工能力完全没有问题。大连微凯设备加工能力最差,核心实验设备是买西门子的。豪迈在微反方面起步较早,基本上做到了设备和工艺齐头并进,宣传上也做的很好,最近推出了12万的微反小试装置很有可能大幅降低研发设备投入,产生一系列的新工艺。沈氏方面起步较晚,设备加工没有问题,但是工艺方面没有跟上。至于拜耳路线,我比较推崇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工作很多,已经有工业化的纳米碳酸钙生产案例。
最后再来说说微反应器的发展趋势,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需求是肯定存在的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生产单位意思到了微反应器的价值,甚至在国内加工企业起步之前就花费巨资购买国外的小试设备。但是直到现在我没有看到有企业基于此类小试设备自主研发出工业化生产工艺的案例,国内仅有的几个工业化微反案例都是同清华大学甚至拜耳合作产生的。剩下的企业花了钱买了设备,发现做不下去了,设备就在厂房里一扔成了废铁。
2.设备是可以加工的
初步接触微结构的人都会认为,微结构的加工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长期以来在各种宣传中都认为目前国内的机械加工能力远远落后于欧美。但是实际上目前无论是康宁路线还是拜耳路线。就设备加工来看,国内的加工能力都是可以做到的,很多号称在做微反的企业确实可以进行设备加工,这个没有问题。
3.工艺是有问题的
但是现在关键的问题还在工艺研发上,目前能做微反的企业充其量就是设备厂,不具备将工艺与设备结合的能力。即使对于康宁流派的微反应器,如何由现有工艺包过度到微反应器条件下的工艺包对于目前的微反研发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工艺研发难度更大的拜耳微反应器。而拜耳微反应器才是可能进行工业化的正确路线。现在我们的问题就在于:工艺包有,设备也有,但是工艺与设备的结合做不到。工艺在生产企业手中,设备在微反加工单位手里,出于技术垄断和商业方面的考虑,这两方不会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
4.前景是光明的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都不是问题,从现在来看现状确实有渐渐打破的趋势,现在一套微反小试装置的成本已经降低到几十万,一般的生产机构都有能力负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微反应器研究能力,结合他们的工艺能力,即使只有很少一部分工艺包适宜采用微反应器,应当很快就会有可工艺生产的项目出现。此外微反应器生产商在工艺研发的人员投入上也在加大。这两方只要有一边打破平衡,微反应器的风口就会出现。
写到这里其实我还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微通道反应器的必要性,微通道反应器众多优点,将反应,放热都得到了强化。但实际上这些优点普通的管式反应器也具备,当然效果不如微反应器明显。比如说,一台DN15的反应管道,其传热效果就会比搅拌釜好几十倍,同时具有平推流的特点,反应器压降还远小于微反。这些优点足以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中被很多企业接受。实际上我认为如果要给反应器像武器一样划分代差的化。普通搅拌釜算一代,管式反应器等其他传统强化设备算第二代,微反应器算第三代。实际上第二代反应器就比第一代反应器具备很多明显优势,但实际上我国的大多数化工生产还停留在第一代的水平上。现阶段工艺技改,只要用二代反应器替代一代反应器就能见效益。但是偏偏这一步我们都没有做出来,我一直说我们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的结合能力差。比如说某氨解反应,易燃易爆,德国人40年代就用管式反应器做,效果很好,但是我们直到现在还在釜里搅来搅去,几乎每个做这个产品的厂都炸过。说道底,反应工程能力不过关。从第一代反应器到第二代反应器,如何进行工艺与设备的结合,这门课我们是一定要补的。当然微反应器有可能给了我们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计划,我们可以迈过管式反应器等其他反应设备,直接接轨国际最先进的反应器,这确实是一个好时机。
最后夹带一点私货,不要认为微反应器很难加工,把微反应器想的很遥远,下面这张图就是我自己做的微反应器冷模装置,已经具备了拜耳微反应器的特征,孔道直径已经到了0.2mm,通量已经达到1400吨/年。当然因为加工能力的限制,压降比一般微反应器大,材质问题只能做萃取。全套设备加工没用什么高端设备,一套下来2000以内搞定。所以微反应器真的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夹带一点私货,不要认为微反应器很难加工,把微反应器想的很遥远,下面这张图就是我自己做的微反应器冷模装置,已经具备了拜耳微反应器的特征,孔道直径已经到了0.2mm,通量已经达到1400吨/年。当然因为加工能力的限制,压降比一般微反应器大,材质问题只能做萃取。全套设备加工没用什么高端设备,一套下来2000以内搞定。所以微反应器真的就在我们身边。

4. 我想学电焊不知道上那个学校好有谁能帮我介绍几个大连名校要明白一点[我是初中毕业]

2007年大连机车技师学院招生简章
2007-11-23 17:16:46
(已经被浏览93次)

学校概况

我院隶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创建于1946年5月,是全国建校最早的技工学校。
六十年来,学院本着“育人为本,突出技能,诚守信诺,持续改进”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和铁路系统培养了大批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信赖和好评。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高级技工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数控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北车集团大连电力牵引技术培训基地,是大连地区第一所技师学院。在全省技校中首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完善,教学管理严谨,突出产教结合,相继被评为大连市、辽宁省、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所获荣誉之多、级别之高在大连市技校系统中是少有的。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种大赛中多次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1990年在全国技校毕业生车工大赛中,关百强同学取得个人第一名,辽宁省劳动厅特授予学院“技工摇篮,冠军母校”荣誉称号。2004年学院在大连市技工学校学生四项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车工、钳工、数控机床工三个专业的团体冠军、焊工团体亚军的优异成绩。2005年学院又被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大连进程的发展,做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摇篮的大连机车技师学院,也正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设施、一流的质量,朝着创办中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的目标迈进。

2007年招生计划 学院代码:801

起 点 序

专 业
技术
等级
学制(年)
学费
(元/年)
人 数
备 注



合计

初中
1
数控机床
预备
技师
5
4500
48
2
50
优先推荐

2
机床工
48
2
50

3
模具钳工
48
2
50

4
钳工
48
2
50

5
维修电工
48
2
50

6
焊接工
50

50

7
数控机床



4
3500
48
2
50
数控技术、机床工复合

8
模具钳工
3000
48
2
50

9
钳工
48
2
50

10
铆工
50

50
定向培养

11
机电一体化
48
2
50

12
电工
48
2
50

13
焊接工
50

50
定向培养

14
热处理
50

50

15
铸造工
50

50

16
锻工
50

50

17
电子装配



3
2500
20
80
100
定向培养

18
天车司机
10
40
50

19
铆工
50

50
定向培养

20
焊接工
50

50

21
热处理
50

50

22
铸造工
50

50

23
锻工
50

50

24
模具钳工
48
2
50

25
钳工
48
2
50

26
机电一体化
48
2
50

27
数控机床
2900
48
2
50

高中
28
数控机床
预备
技师
4
4500
48
2
50
前两年的学费与
相应的高级工学费相同

29
机床工
48
2
50

30
模具钳工
48
2
50

31
钳工
48
2
50

32
维修电工
48
2
50

33
焊接工
50

50

34
数控机床



2.5
3500
48
2
50
数控技术、机床工复合

35
模具钳工

3000
48
2
50

36
钳工
48
2
50

37
铆工
50

50
定向培养

38
机电一体化
48
2
50

39
电工
48
2
50

40
焊接工
50

50
定向培养

41
锻工
50

50

★招生对象:具有初、高中(含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校)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
★学 费:根据辽宁省物价局、辽宁省财政厅辽价发【2004】108号文件《关于技工学校收费标准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关于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收费标准的规定执行。
★说 明:
1. 招生范围:面向市内四区、农村各县市区及全国招生。
2. 在我院就读的学生按市政府文件(大政发【2004】2号)规定,毕业后在城镇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我市农村学生,落户时可以转为城镇户口;我市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政府助学资金资助。
3.学习期满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鉴定、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和相应技术等级证书。
4.为实现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学生在校期间可学习大专课程,毕业时由国家颁发学历证书。
5.学生毕业后,面向国内各企业推荐就业,推荐率100%。
6.学生均执行国家制定的体检标准。走读、住宿均可。
7.直接到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报名,额满为止。

办学优势

教学设施齐全

学院占地面积6.98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实习工厂、数控技术培训基地、电力牵引技术培训基地、男女生宿舍楼、食堂、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实验室、语音室、专业电化教室等。教学设施齐全,实训设备先进。

教学创写辉煌

理论教学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育,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对所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坚持严谨治学,从教材选定,教师配备,到教师教学等各个环节严格过程控制。注重加强教学研究,有的放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产教结合双赢

实习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为目标,采用课堂化教学形式,从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四大环节着手,精心组织教学。一年级注重基本课题的训练;二年级突出教学课题与生产任务的结合;三年级在顶岗实习中完成综合课题训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形成了实习教学与工业生产的良性互动。每年产教结合实现2万余工时。

就业渠道通畅

学生毕业后持双证上岗,部分专业实行定向培养。学院目前已与近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大连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就业网络,形成了通畅的就业渠道,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保障。

学生就业部分单位(以下排名不分主次):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公司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机床集团公司
大连冰山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冰山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蒂业技凯(辽宁)精密有限公司
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东芝大连有限公司
万宝至马达(大连)有限公司
中村精密部件(大连)工业有限公司
莫莱克斯(大连)有限公司
大连日通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
大连实德集团
大连新型企业集团
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
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大连华录模塑产业有限公司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矿山机械厂
新加坡纳米制造有限公司
适新(中国)有限公司
欣阳精密模具(天津)有限公司
伟创力(珠海)工业园等相关单位

竭诚欢迎各位家长及同学亲临我校参观考察

招生电话:0411-84211889 0411-84219961? 13795191868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兰青街1-1号
邮编:116021 传真:0411-84213214
网址:www.dljcjx.com
交通路线:乘101、705、708、715、522、534路到辽师站下车
乘33、31、523路到北甸街站下车
乘701、711、505路到新建小学车站下车

阅读全文

与大连凯和机械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team令牌换设备了怎么办 浏览:246
新生测听力仪器怎么看结果 浏览:224
化学试验排水集气法的实验装置 浏览:156
家用水泵轴承位置漏水怎么回事 浏览:131
羊水镜设备多少钱一台 浏览:125
机械制图里型钢如何表示 浏览:19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浏览:718
超声波换能器等级怎么分 浏览:800
3万轴承是什么意思 浏览:110
鑫旺五金制品厂 浏览:861
苏州四通阀制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浏览: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里有 浏览:106
水表阀门不开怎么办 浏览:109
花冠仪表盘怎么显示时速 浏览:106
洗砂机多少钱一台18沃力机械 浏览:489
超声波碎石用什么材料 浏览:607
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的方法 浏览:165
怎么知道天然气充不了阀门关闭 浏览:902
公司卖旧设备挂什么科目 浏览:544
尚叶五金机电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