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机械行业的比较测量法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相对法进行测量的长度测量工具(图:比较仪),主要由测微仪和比较仪座组成。测量时,先用量块研合组成与被测基本尺寸相等的量块组,再用此量块组使测微仪指针对零,然后换上被测工件,测微仪指针指示的即为被测尺寸的偏差值。按测微仪所采用的放大原理,比较仪可分为机械式比较仪、光学比较仪和电学比较仪3种
机械式比较仪 和百分表和千分表、杠杆齿轮式测微仪或扭簧测微仪等机械式指示表作为放大、指示部件。杠杆齿轮式测微仪的工作原理与百分表和千分表相似。但第1级放大机构是杠杆,其分度值通常为1微米。扭簧测微仪是一种具有无机械摩擦放大机构的指示表(图 [扭簧测微仪工作原理].它的主要放大元件是一根从中间起一端向右扭曲,另一端向左扭曲的金属薄片(宽度为0.1毫米左右,厚度为0.005毫米左右),称为扭簧丝。在它的中间粘有一根直径约为0.06毫米的空心玻璃丝做的指针。当测杆上下移动时,可动支架把上下位移转换为左右位移,使扭簧丝缩短或伸长,并带动指针转一个角度,从表盘上即可读出测杆的位移量。扭簧测微仪的灵敏度很高,常见的分度值有1微米、0.5微米、0.2微米和0.1微米几种,最高可达0.02微米。示值范围一般为±50个分度值。机械式比较仪常用在车间和计量室测量工件外径和厚度等。
光学比较仪 利用光学测微仪作为放大指示部件。常见的有立式、卧式和影屏式 3种。①立式光学比较仪:又称立式光学计,图3[光学测微仪的光学系统]为光学测微仪的光学系统。它是按自准直原理(见自准直仪)设计的。分划板位于物镜焦平面上,平面反射镜按杠杆原理设置。当测杆上下移动时,平面反射镜绕支点转动一个很小角度,由平面反射镜反射回去的光线,经直角棱镜后成象在分划板上的刻度尺象发生偏移。偏移量的大小与测杆移动距离成比例。光学测微仪的分度值为 1微米,示值范围为0.1毫米。立式光学计适宜在计量室使用,测量范围为0~180毫米,常用于检定量块和光滑量规以及测量工件的外径、厚度。②卧式光学比较仪:又称卧式光学计,其工作原理与立式光学计相同,测量范围为0~500毫米,适用于在计量室测量较大的或在立式光学计上不易定位的工件,如圆盘等,也常利用测孔附件测量孔径。③影屏式光学比较仪:又称投影光学计,其光学系统与立式光学计相似,但刻度尺影像经投影放大透镜放大后成象于影屏上。分度值有1微米、0.2微米等。分度值为 0.2微米的光学系统采用多次反射以增大光学杠杆的放大比。此外,还有用光波干涉法测量的接触式干涉比较仪,其分度值为0.05微米、0.1微米和0.2微米。
❷ 测量方法有哪些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
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水准测量原理
从验潮站的高程零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设立于验潮站附近由国家设计里的水准原点的高程,作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点。我国水准原点设立在山东青岛市。从国家水准原点出发,用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定布设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等水准点。
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三、四等水准网遍布全国各地,以上总称为国家水准点。在国家水准点的基础的上,为每项工程建设而进行工程水准测量或为地形图测绘而进行图根水准测量,同城为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竖立在欲测定高差的两点上的水准尺上读数,根据读数计算高差。
❸ 尺寸测量
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亦即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例如,用千分尺测量轴径是直接测量法,用正弦尺测量圆锥体的圆锥角是间接测量法
测量方法的分类编辑
1)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显然,直接测量比较直观,间接测量比较繁琐。一般当被测尺寸或用直接测量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就不得不采用间接测量。
2)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如用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需先用量块调整好仪器的零位,然后进行测量,测得值是被侧轴的直径相对于量块尺寸的差值,这就是相对测量。一般说来相对测量的精度比较高些,但测量比较麻烦。
3)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
4)按一次测量参数的多少,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单项测量;对被测零件的每个参数分别单独测量。
综合测量:测量反映零件有关参数的综合指标。如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时,可分别测量出螺纹实际中径、牙型半角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等。
综合测量一般效率比较高,对保证零件的互换性更为可靠,常用于完工零件的检验。单项测量能分别确定每一参数的误差,一般用于工艺分析、工序检验及被指定参数的测量。
5)按测量在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测量,其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从而及时防治废品的产生。
被动测量:工件加工后进行的测量。此种测量只能判别加工件是否合格,仅限于发现并剔除废品。
6)按被测零件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测量相对静止。如千分尺测量直径。
动态测量;测量时被测表面与测量头模拟工作状态中作相对运动。
动态测量方法能反映出零件接近使用状态下的情况,是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❹ 用机械比较仪测量塞规直接是什么测量方法
累积法测量,一般测量比较薄或者很轻的被测物体时都是使用的累积法,比如测量纸的厚度、芝麻的重量等等,一般不会直接去测量一张纸 一颗芝麻 那样误差太大。
❺ 轴径测量有哪些方法
生产车间一般常用通用量具量仪和量规来测量轴径。对于高精度的轴径,常用机械式比较仪、光学比较仪、电动比较仪和气动比较仪等与量块进行比较测量。测量时,先用量块调好仪器的“零位”,然后将被测零件放在仪器上进行比较,仪器指示的差值加上量块尺寸即为被测轴径。对于精度较高而尺寸较大的轴径,可用立式测长仪、万能测长仪、或测长机等进行绝对测量。在工具显微镜上用干涉法测量尺寸不大的轴径,测量方便、精度较高。精度要求一般时可在工具显微镜上以影像法和轴切法进行绝对测量。归纳起来,轴径测量方法有:
1、量规法:用量规检验轴径,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只能检验轴径尺寸合格与否。优点是精度高、检验效率高,在成批生产中广泛地使用。
2、钢尺法:直接用钢直尺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卡钳将工件尺寸与钢直尺作比较。
3、卡尺法: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对轴径进行直接测量。
4、测微仪法:用各种测微仪、测微表与量块作比较测量,常用的测微仪(表)有百分表、千分表、扭簧比较仪、电感比较仪等。
5、仪器测量法:可用光学计、测长仪、工具显微镜等对轴径进行精密测量。在工具显微镜上又分为影像法、轴切法、干涉法、灵敏杠杆法等。在光学计、测长仪等仪器上测量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答案出自:好 域 安 机 械 论 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