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租赁费的税率是多少
法律分析: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规定:从2018年5月1日开始,增值税的税率调整为16%、10%、6%,0%。销售货物及劳务的税率为16%。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6%。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税率为6%;以下几种除外: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0%。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小规模企业增值税征收率为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2. 2020年机械租赁费税率是多少
2020年机械租赁适用增值税税率13%。
机械租赁属于动产租赁。按照财税2016第36号文件附件一的规定,适用增值税税率13%。自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对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

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除湖北省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2)机械租赁税率什么时候是3扩展阅读:
适用增值税介绍如下:
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3. 个人到税局开机械租赁发票税率是多少
凡是以个人名义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增值税普通发票的,都要在开票时缴纳开票金额(不含税金额)3%的增值税,
同时还要按应交增值税税额的7%、3%、2%分别申报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如果开票金额比较大的,还要按开票金额(不含税)交纳1.5%的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①出租方为个人,没有办理营业执照。
个人可以到税务局申请代开发票,开具的发票只能为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征收率为3%,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合计为增值税税款的12%。 另外还要预交个人所得税1%,这个预计税率每个地区略有差异。
②出租方办理了营业执照,为小规模纳税人。
机械租赁开具发票,可以自行领取增值税普通发票开具,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向税务局申请代开。增值税征收率为3%,附加税费合计也为12%。季度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可以免交增值税和附加税费。
如果注册的为个体工商户,同样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要看税务局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如果注册为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为10%,这可不是依据收入来计算,而是依据企业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需要按季申报,年终汇缴,至于交不交税和交多少税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利润。
③出租方办理了营业执照,为一般纳税人。
这时候出租方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为17%,不享受增值税减免政策。增值税缴税多少,取决于销项税和进项税。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有进项税发票可以抵扣税款。企业所得税同样取决于经营利润和纳税调整项目。应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5%(10%),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净利润+纳税调整项目。
4. 机械租赁税率
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税率 17%。 小规模纳税人 3%。 财税36号文件附件一: 第十五条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 (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 土地使用权 ,税率为11%。 (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四)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增值税 征收率为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