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知道哪些关于精密机械加工的知识
一、cnc精密加工次序当模具很大、很深时,淬火前的粗加工、半精加工用软加工,淬火后的精加工用硬加工;小的、浅的模具可以在淬火后一次性铣成。如果模具壁很薄、模腔又很深,则采用电加工。
如果模腔有一个大而平的底面,则用一体式铣刀盘进行粗加工后,再使用圆鼻铣刀清角,一体式铣刀盘的切削力度和分散热的效果很好。圆鼻铣刀在加工需要清根的部位比平底刀效率快,不容易崩刃
二 、nc精密加工刀具的选择cnc精密加工加硬模具时,正确选择铣刀很重要。通常,选择高刚性刀体设计、耐高温、耐磨的涂层、超硬材料生产的刀具是首选,中山艾朗精密刀具推出的高速及高硬度H系列实现了高速及高硬度HRC70以下的加工。另外刀具的刚性很重要,为了增加小直径铣刀的刚性,刀柄的直径做得比刀具直径大许多,以改善加工光洁度和延长刀具寿命;刀具装夹的悬伸长度应尽可能短。另一方面,选择新的涂层,使刀具能承受更高的切削温度,例如Tisin与Cygnus-X涂层所承受酸化温度1300℃、表面硬度Hv3700,涂层厚度4um 所以,它们更适用于高速及加硬淬火模具加工
三、cnc精密加工刀柄的选择及刀具装夹刀柄应有动平衡性或选择烧结式刀柄,同时刀柄的形状应适应模具的结构。通常应保持铣刀与工件的侧面有半度的间隙,例如工件的侧面是3°的斜面,则刀柄的外形做成5/2,以获取最大的刚性。如果工件的侧面是90°的直面,则刀柄应采用细颈结构。
装夹铣刀十分重要,这涉及刀柄的公差、刀柄与刀夹的配合、安装后的径跳等因素。为此,刀柄的制造公差应是-0.0025mm到-0.005mm,或应用热缩装夹来夹刀具。
四 、nc精密加工机床的选择及NC编程要点使用刚性好的、精度高的机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加工高硬度模具编程时刀具切入模具的路径应采用螺旋插补,这样的切入过程较平稳。在不能采用从侧面或螺旋切入的场合,应采用斜波切入,避免轴向切入。编程还决定了径向走刀的大小和切削深度。

B.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什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有画法档颂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原理与编程、机械CADCAM技术等课程。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的主要岗位(群)有:
1、中、高等职业学校从事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主要以中职学校为主)。
2、机械行业、企业从事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设计工程师。
3、生产现场从事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践、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的工艺工程师。
4、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工艺编程人员。
5、机械加工和裤冲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人员。
6、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人员。胡蠢歼
7、企业生产组织和管理、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
C.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的是什么
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许多这类机械专业都对机械专业前景有一种误解,认为这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来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他们都忽略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有的广泛性,如设备维修、数控维修等。应用于修造、环保设备等领域。

机械加工加工艺的方法:
切削加工:
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拉削、钻孔、扩孔、铰孔、研磨、珩磨、抛光、超精加工和由它们组成的自动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组合机床、流水线、自动线。
特点:以金属材料来制造机械的零件,主要的加工手段是切削加工,因为切削加工的精度高、质量好。切削加工的工序多、需要的设备多、投资也大。
D. 机械加工专业都要学习哪些基础课
机械加工专业要学以下基础课: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
机械传动内
数控编程
机加工艺容
等等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上海派尼科技热加工冷加工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热加工常见有热处理﹐煅造﹐铸造和焊接。 企业的原则是“加法谋质量,乘法做数量”,小小钻套在机加工中是最普通的物质。
E. 一个机加工工艺工程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
机加工艺是一个要求知识基础比较件全面的岗位。首先你要了解各类机床的加工能力,加工范围,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再就是掌握一定的材料及热处理相关的知识,国家标准不一定要全部记住,但是用到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从哪里找得到,平时遇到一个问题就要把它搞明白,相关的标准都在存在电脑里,铸造、锻造、冷冲压、弯曲、压延、拉伸等相关的知道也要知道一点,当然了,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要靠平时的知识积累,因为工艺主要靠的是经验。如果有可能,可以找一些机械工艺师手册、材料及热处理等相关的书籍看一下,机械小窍门也是提高自己工艺水平的一个好的帮手,只要有信心,相信不用多时,最多三年五载就会成为一个能力比较突出的机械工艺工程师了。最后一句,我比你学历还低,现在也是一个三千人大公司一个主要的工艺人员了,呵呵,不说了,祝你早日达成目标。有时间可以交流一下,Q857800025。
F. 初入机械加工行业,应该从什么学起
初入机械加工行业第一要学好安全操作规程,然后熟悉各种设备,有条内件做一段时间的车工容,最好在机修车间,然后跟做一段时间机修钳工,或模具工,如果有两三年的锻炼打下了实际基础,对你今后的发展受益不浅。再回到学过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甚至电工学会感到深入了几步。特别要锻炼识图能力,图是机械加工的语言相当重要。无论CAD或Pro-E,UG都要你的思维能力。数控机床编程也靠你的工艺经验,再先进的工具是要人来操作的。这叫理论联系实际。机器人也是人做的。
G.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
(一)基准
零件都是由若干表面组成,各表面之间有一定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要求包括两方面:表面间的距离尺寸精度和相对位置精度(如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和圆跳动等)要求。研究零件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离不开基准,不明确基准就无法确定零件表面的位置。基准就其一般意义来讲,就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位置所依据的点、线、面。基准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就活塞来说,设计基准指活塞中心线和销孔中心线。
2、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定位基准: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据正确位置所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按定位元件的不同,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类:
自动定心定位:如三爪卡盘定位。
定位套定位:将定位元件做成定位套,如止口盘定位
其他有在V形架中定位,在半圆孔中定位等。
(2)测量基准: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二)工件的安装方式
为了在工件的某一部位上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表面,在机械加工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的位置。通常把这个过程称为工件的“定位”。工件定位后,由于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还应采用一定的机构将工件“夹紧”,使其确定的位置保持不变。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并将工件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工件安装的好坏是机械加工中的重要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工件安装的快慢、稳定性,还影响生产率的高低。为了保证加工表面与其设计基准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工件安装时应使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相对机床占据一正确的位置。如精车环槽工序,为了保证环槽底径与裙部轴线的圆跳动的要求,工件安装时必须使其设计基准与机床主轴的轴心线重合。
在各种不同的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有各种不同的安装方法。安装方法可以归纳为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采用夹具安装法等3种。
(1)直接找正法采用这种方法时,工件在机床上应占有的正确位置,是通过一系列的尝试而获得的。具体的方式是将工件直接装在机床上后,用百分表或划针盘上的划针,以目测法校正工件的正确位置,一边校验一边找正,直至符合要求。
直接找正法的定位精度和找正的快慢,取决于找正精度、找正方法、找正工具和工人的技术水平。它的缺点是花费时间多,生产率低,且要凭经验操作,对工人技术的要求高,故仅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如硬靠模仿形体的找正就属于直接找正法。
(2)划线找正法此法是在机床上用划针按毛坯或半成品上所划的线来找正工件,使其获得正确位置的一种方法。显而易见,此法要多一道划线工序。划出的线本身有一定宽度,在划线时又有划线误差,校正工件位置时还有观察误差,因此该法多用于生产批量较小,毛坯精度较低,以及大型工件等不宜使用夹具的粗加工中。如二冲程产品销钉孔位置的确定就是使 用分度头的划线法找正。
(3)采用夹具安装法:用于装夹工件,使之占有正确位置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夹具是机床的一种附加装置,它在机床上相对刀具的位置在工件未安装前已预先调整好,所以在加工一批工件时不必再逐个找正定位,就能保证加工的技术要求,既省工又省事,是高效的定位方法,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广泛应用。我们现在的活塞加工就是使用的夹具安装法。
1)工件定位后,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夹具中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装置,叫夹紧装置。
2)夹紧装置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的定位;夹紧后,应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夹紧准确、安全、可靠;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省力;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3)夹紧时的注意事项:夹紧力大小要适当,过大会造成工件变形,过小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移,破坏工件定位。
(三)金属切削基本知识
1、车削运动及形成的表面
车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为了切除多余的金属,必需使工件和刀具作相对的切削运动,在车床上用车刀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的运动称为车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工件新表面的运动,称主运动。切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通常,主运动的速度较高,消耗的切削功率较大。
进给运动:使新的切削层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进给运动是沿着所要形成的工件表面的运动,可以是连续运动,也可以是间歇运动。如卧式车床上车刀的运动时连续运动,牛头刨床上工件的进给运动为间歇运动。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在切削过程中,在工件上形成已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指已经车去多余金属而形成的新表面。待加工表面指即将被切去金属层的表面。加工表面指车刀切削刃正在车削的表面。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1)切削深度:ap=(dw-dm)/2(mm) dw=未加工工件直径 dm=已加工工件直径,切削深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刀量。
切削深度的选择:切削深度αp应根据加工余量确定。粗加工时,除留下精加工的余量外,应尽可能一次走刀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这不仅能在保证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使切削深度、进给量ƒ、切削速度V的乘积大,而且可以减少走刀次数。在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度不足或刀片强度不足等情况下,应分成两次以上走刀。这时,应将第一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取大些,可占全部余量的2/3~3/4;而使第二次走刀的切削深度小些,以使精加工工序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及较高的加工精度。
切削零件表层有硬皮的铸、锻件或不锈钢等冷硬较严重的材料时,应使切削深度超过硬度或冷硬层,以避免切削刃在硬皮或冷硬层上切削。
(2)进给量的选择:工件或工具每旋转一周或往复一次,工件与工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切削深度选定之后,应进一步尽量选择较大的进给量。进给量其合理数值的选择应保证机床、刀具不致因切削力太大而损坏,切削力所造成的工件挠度不致超出工件精度允许的数值,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不致太大。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是切削力,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是表面粗糙度。
(3)切削速度的选择: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工具切削刃上的某一点相对于待加工表面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速度, 单位为m/min,。当切削深度αp与进给量ƒ选定后,在些基础上再选最大的切削速度,切削加工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切削加工。

5.粗糙度对零件进行性能的影响
工件加工后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被加工件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产品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零件的表面质量。一般而言,重要或关键零件的表面质量要求都比普通零件要高,这是因为表面质量好的零件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耐磨性、耐蚀性和抗疲劳破损能力。
6、切削液
(1)切削液的作用
冷却作用:切削热能带走大量的切削热,改善散热条件,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从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可防止工件因热变形而产生的尺寸误差。
润滑作用:切削液能渗透到工件与刀具之间,使切屑与刀具之间的微小间隙中形成一层薄薄的吸附膜,减小了摩擦系数,因此可减少刀具切屑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使切削 力和切削热降低,减少刀具的磨损并能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对于精加工,润滑尤其重要。
清洗作用: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的切屑易粘附在工件和刀具上,尤其是钻深孔和绞孔时,切屑容易堵塞在容屑槽中,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使用切削液能将切屑迅速冲走,是切削顺利进行。
(2)种类:常用切削液有两大类
乳化液:主要起冷却作用,乳化液是把乳化油用15~20倍的水稀释而成,这类切削液的比热大,粘度小,流动性好,可以吸收大量的热,使用这类切削液主要是为了冷却刀具和工件,提高刀具寿命,减少热变形。乳化液中含水较多,润滑和防锈功能较差。
切削油: 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这类切削液的比热较小,粘度较大,流动性差,主要起润滑作用,常用的是粘度较低的矿物油,如机油、轻柴油、煤油等。
-End-
H. 如何看懂机械加工图纸
问题一:怎么看机械加工图纸! 看机械加工图纸,你需要
1.看懂零件的形状及结构尺寸,图中各线条对应的图形位置,此项目需要先学习画法几何。
2.再学习公差与互换性,了解零件的加工基准面,各公差要求等。
3.还需要学习机械制图及机械原理,了解各种制图规范,轮廓及各中心线、轴、传动零件、结构件等设计图。看懂关键的尺寸、精度、粗糙度、形位公差等。
4.还需要了解材料的表达方法,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在技术要求或技术条件中的描述等。
问题二:怎么看懂机械制造图纸,看图纸有哪些技巧和重点? 如果是单件图的话 先浏览三视图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它的具体形状 然后具体看一些细节方面的,如表面粗糙度,加工基准,表面处理等等 ps:一定要养成看技术要求的习惯,一些比较复杂的件技术要求信息很多
问题三:怎么可以快速看懂机械加工图纸 1.各人经历不同、目的不同,看图的方法有所不同。
2.我是搞机械加工的,下面就我的经验说一下我的看图体会。
3.先大致浏览一下所有的图纸,
1)确定外形轮廓形状,是回转体,还是箱体类或者异形件。
2)寻找外形最大尺寸,有一个大致的体量概念。
4.查看标题栏、技术要求、说明。
1)了解工件的名称,用途,零件的作用,使用中的常规要求。
2)有多张图纸的,图纸的组成、数量、相互关系。
3)毛坯的类型、来源、技术要求。
4)对于加工要求细节的文字说明。
5)采用的标准,标注格式专用说明。
6)专门的技术说明。
5.仔细查看每一个视图。
1)了解有加工要求的结构要素,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形位公差要求。
2)考虑各要素的精加工手段。
3)了解每一要素在整个工件中的几何位置。
6.重新对主要的、反映总体尺度的几个视图查看。
1)理解各要素在工件中的相互关系。
2)哪些加工要求比较高,这些要素在构件使用中的作用。
3)同行业、类似产品的成熟工艺。
7.在看一遍所有的技术要求,可能有遗漏的重要内容。
8.到此,一个大型、复杂机械零件图纸,初步看过一遍了。
9.这个过程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一张0号幅面图,根据复杂程度,大概10~30分钟左右。
10.在具体制定加工工艺时,还需仔细查看。
问题四:怎么才算看懂机械图纸 个人感觉哈,仅供参考!
机械图纸包括图形(三视图)、相关标注、图纸说明等。三视图分左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个别图形还会有剖视图,局部剖或整体剖视。图纸的标注,尺寸、表明粗糙度、公差等,还有比较复杂一点的就是同轴度、对称度、平行度等等。其它说明包括工件的加工要求、使用要求等。还有右下角的标题栏很重要,零件名称、材料、件数、编号、制作者和时间等。
估计你看懂这些就可以了吧!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话,你可以到图书馆或者书店找一找相关机械制图的书看一看,估计用不到两个小时你也就都懂了。
问题五:教你如何快速看懂机械图纸(超级实用版) 读取对象信息。图纸虽然每个人、每个公司都不会相同,但梗遵循国家的制图标准,一张图纸做出来就是为了给人看的,要是特殊的地方太多,别人没法看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首先看标题栏(右下角)里面的对象名称、编号、数量、材料(如果有)、比例、单位等信息,这些信息的位置可以参看手册相关部分的内容。
确定视图。如果是原理图等类型的非标准图纸,就没有严格的视图这个概念了。标准的图纸最少都有一个视图的。视图的概念来源于画法几何的投影,这个知识也可以看看手册的相关内容,简单的说,我们国家的制图标准,一个物体,正面看到的称之为主视图,左边看到的称之为左视图(摆放在主视图右边),顶上看的称之为俯视图(放在主视图的下边),以及剖视图等等很多的视图的概念。反映在图纸是,视图就是一块东西,块与块间不会有尺寸、文字、线条等内容联系起来他们,中间就是空白的。有建筑等视图能力的人对这些概念不会陌生的,都是通用的。
分清主体与标注注解。确定了有几个视图,分别是什么视图,之后就要分清主体(暂且这样叫吧,这词我发明的),主体就是描述机械零部件的那些线条(实际的零部件二维世界里就是些线条),这个根据线的粗细就能分出来了(细线都是标注线),主体的线只有粗实线(粗细可以相对比较来判断,标准里面粗细也有标准的)、粗虚线和剖面线。
由主体还原零部件的实际样子。这是视图的关键点,其他的都可以看看书、翻翻手册搞定,只有这个,需要积累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能还原实际零件的样子,就会出现那个笑话说的挖个井却造了个烟囱。还原的时候如果有困难,可以仔细确定每个视图到底是什么视图(包括剖视图等表达方法),辅助尺寸标注(例如R代表半径,那条线就是个圆弧(面),这些标注在手册里面有,也比较简单。
确定零部件尺寸。这个可以大概的看一下,有个大概的概念就行了,如果是制造者,到用到的时候再去看。
内外行分界线。到这里,只要你看过图纸,并研究过机械设计手册里面的有关图纸表达的内容,你算是看得懂图纸的外行了,就像你看了一份房子的图纸后,你知道了房子的户型结构,大小了,不想深入的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机械类的图纸信息,远远不止这些。
入行机械识图。机械图纸(这里说的都是标准的图、原理图等不做介绍)表达的是一个零件或者部件或者一台机器的结构、尺寸、材料、精度等等机械行业用得到的所有设计数据,入行前已经看到了材料和结构部分,后面接着讲其他信息,由于机械类的信息几乎全部都在图纸里面,光看机械设计手册就上千页,所以这里不能全部分享完经验,只能是入行的经验。
精度。机械类的尺寸(例如一个圆柱的直径)不只是一个尺寸而已,无论标注了公差(±0.XX这样的)还是没有标注的尺寸都是一个范围,这就是机械的(尺寸)精度,这个概念要一直都有。因为机械的零部件一般都是大批量生产的,需要精度来控制每一个零件(他们不可能一样大小,存在误差)的尺寸在一定的范围。同样的,零部件还有形位公差(也是标注不标注都是存在的)。未标注的精度(公差)在国家标准里面都有规定,有的图纸技术要求里面会写明,精度是机械零部件的灵魂,这需要一定的积累,对照手册里面可以学习懂每一个图纸上的精度信息。
粗糙度:粗糙度决定了使用要求,同时也限定了加工方法的要求。
精度:比如一个要素(一个装轴承的内孔)的尺寸、位置、形状公差及其粗糙度要求,会隐含对它的加工工艺要求(磨削)。
热处理:热处理使得加工可行,性能达到了使用要求。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一般会在技术要求里面提出。...>>
问题六:如何快速看懂机械加工图纸 首先得有一定的识图基础,再就是看图技巧。利用几个视图(一般是三视图)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想象出实物的形状。再一个就是要注意尺寸及形位公差和技术要求。对被加工的零件的加工难度有一个了解。要快速看懂一张图纸,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看得多了也就会快了,熟能生巧嘛。
问题七:怎样才能快速看懂机械加工图纸和平面图纸 如果你没有系统学习过是挺难看懂的,必须要有人教你才行。
问题八:机械加工图纸怎么看 其实这是一个大问题,应该从最基础的机械识图入手。从低到高,从浅到深的方法。随序渐进的学尽。从三视图入门,到加工精度,粗糙度、公差、形位公差,还有材料等等。耐心学习,一定会有进步的。若只是简单的会看外观形状,就很简单,把三视图部分读通就好。用业余时间一期星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