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述机械通气有效的表现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机械通气是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机械通气适用于脑部外伤、感染、脑血管意外及中毒等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部疾患所致周围性呼吸衰竭;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状态;胸部外伤或肺部、心脏手术;心肺复苏等。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和危重患者呼吸支持最为有效手段。为抢救患者生命,以下一些所谓禁忌证是相对的。
1、张力性气胸或纵隔气肿(未引流前)。
2、肺大泡和肺囊肿。
3、活动性大咯血(已有呼吸衰竭或窒息表现者除外)。
4、低血压(未经治疗前)。
5、食管-气管瘘等。
1、定容型(容量转换型):能提供预定的潮气量,通气量稳定,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小,通气量稳定,适用于气道阻力大、经常变动或无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压型(压力转转型):输送气体到肺内,当压力达到预定数值后,气流即终止。其潮气量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较大,但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适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较轻的患者。
3、定时型(时间转换型):能按预定吸气时间送气入肺。通气量一般较稳定,具有定容和定压两型的一些特点。
4、高频通气:能提供大于正常呼吸频率2倍以上而潮气量小于解剖无效腔的机械通气方式。用于不适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外科手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治疗。
5、简易球囊式呼吸: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低廉。由于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参数不易掌握。常用于急诊、野战条件下的急救。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可选择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间歇强制指令通气及压力支持通气等 [2] 。
图1
Ⅱ 机械通气模式有多选题
机械通气模式有控制模式、辅助通气模式、自主呼吸模式。
机械控制通气又称间歇正压通气(IPPV),是指患者的呼吸状态如潮气量、通气频率、气道压力等完全由机器提供。常用的方式为间歇正压通气,可通过容量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完成。常用的方式为间歇陪唤正压通气,可通过容量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完成。

2、辅助通气模式:辅助通气模式就是呼吸机和人自主呼吸同时来完成的。
3、自主呼吸模式:一般是清醒的迅滑病人或者是意识状态比较好的病人,可以帮助病人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有助病人自主呼吸的锻炼,这个情况也是比较多见的;第三个就是完全自主呼吸,只是依靠呼吸机给了一点压力支持,芦昌凯帮助病人呼吸,这个情况一般用在脱机锻炼或者是锻炼自己呼吸的这种情况。
Ⅲ 机械通气常用通气模式有哪些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控制通气(control ventilation,CV)指由呼吸机完全控制病人的吸气和呼气。可根据产生通气的机制分为容量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使用者设定呼吸频率、潮气量或通气压力后,由呼吸机在规定时间内向病人的肺送气。送气停止后,靠胸廓和肺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将气体呼出体外。如此周而复始地吸气、呼气,完成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
2.辅助通气辅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tion,AV)是自主呼吸与呼吸机送气相结合的通气模式,呼吸。频率由病人决定,并由病人触发机械通气,潮气量则由呼吸机决定。需预先设定触发压力、潮气量(tidalvolume,TV)、吸呼时间比。定压型呼吸机则设定压力。当病人吸气并引起气道内压下降到预定值后,呼吸机即开始送出预定容量或压力的气体。
3.辅助/控制通气根据病人的通气要求,设定最小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A/C通气模式可由压力触发或流量触发完成。如果病人吸气太弱,不足以触发机械通气,或病人触发的频率低于设定值时,呼吸机即以设定的频率和潮气量支持呼吸,成为控制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由于允许自主呼吸的存在,与控制通气相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
4.间歇指令通气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是在自主呼吸的同时,呼吸机定时以预先设定的较低的呼吸频率给肺送气的通气模式,它是自主呼吸与控制机械通气混合的呼吸模式,适用于病人有一定呼吸能力时,呼吸机间歇提供固定容量的呼吸,但几械通气频率必须少于病人自主呼吸频率的情况。
5.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IMV的改良方式。与上述的控制和辅助通气模式比较,SIMV具有与IMV相同的优点,而且克服了后的人机不同步问题。为克服间歇指令通气这一缺点,现代呼吸机的IMV均由自主呼吸触发,称为同步司歇指令通气。预先设定触发压力、频率和潮气量。到规定的时间后由病人自主呼吸触发机械通气,如果此时正处于病人自主呼吸的呼气相,暂不启动机械通气,直到病人开始吸气并使气道压降至预先设定的触发水平后呼吸机才给病人送气。
6.压力支持通气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在病人吸气时由呼吸机给予一定的压力送气,帮助克服启动吸气活瓣的阻力和胸肺弹性回缩力,减少自主吸气做功。这一通气模式实际上是CPAP和压力切换通气的结合,既保持自主呼吸的优点,又有利于克服自主呼吸能力与通气要求的差别。
7.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是指最近提出的另一种新型通气模式,是压力控制通气和自主呼吸默契结合的产物。可定义为自主呼吸与时间转换、双相气道压力控制的混合通气模式。自主呼吸时,交替给予两种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高压力水平(Pa。)和低压力水平(P.)之间定时切换,且其高压时间、低压时间、高压水平、低压水平各自独立可调,利用从P切换至P一时功能残气量(FRC)的减少,增加呼出气量,改善肺泡通气。
8.持续气道正压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以内,吸气相和呼气相均由呼吸机向气道内输送一个恒定的新鲜正压气流,正压气流大于吸气气流,气道内保持持续正压,可理解为自主呼吸状态下的PEEP,是呼气末正压在自主呼吸条件下的特殊技术。参数设置:仅需设定CPAP水平。
9.呼气末气道正压呼气末气道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吸气由病人自发产生或由呼吸机产生,而呼气终末借助于装在呼气端的限制气流活瓣的装置,使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力。道本身病变使呼气末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时称为内源性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i)。经人工气道或面罩加压机械通气时增加呼气阻力,造成气道压力在呼气末也高于大气压时,称为机械通气呼气末气道正压(此处均称为PEEP),通常仅用于机械通气时。带有持续气道正压的自主呼吸被称为持续气道正压(CPAP).在控制通气时可加用PEEP,此外还可在IMV、SIMV、PSV、A/C、MMV等模式时加PEEP.
10.其他模式高频振荡通气(HFOV)、成比例辅助通气、叹息(sigh)、容量支持通气(VSV)、压力调节客量控制(PRVC)等。
Ⅳ 什么是机械通气
通过器械控制或辅助的呼吸来达到呼吸动力的延展的方式为机械通气,其中常用的器械为呼吸机,此时动物端通过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或者你有其他类似问题不懂的可以去瑞沃德官网问问看,他们客服很好人,我之前有不懂的就会去问一下
Ⅳ 机械通气里气陷闭是什么意思
1.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
吸气期升至正压,呼气期压力降为0,从而引起肺泡的周期性扩张和回缩,产生吸气和呼气的机械通气形式,是多种通气模式的基本压力变化。
2.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
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气道压大于0的状态,其主要作用是扩张陷闭肺泡或气道,改善肺水肿。PEEP不是呼气末才存在的压力,而是在整个呼吸周期皆存在,并影响整个吸气过程(升高峰压和吸气末正压)和整个呼气过程(升高呼气初期和中期的压力,使呼气末压维持在预设水平)。部分新型呼吸机出现了PEEP的自动调节形式,即吸气期及呼气早期为0或接近0,呼气中晚期达预设水平,有助于在维持PEEP作用的基础上降低峰压和吸气末正压。
PEEP与IPPV的组合为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CPPV)。
3.持续气道内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呼吸机在整个呼吸周期中仅提供一恒定压力,通气过程由自主呼吸完成,实质是自主呼吸基线上移,其基本特性和作用与PEEP相似。
4.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吸气相压力(高压)和呼气相压力(低压)的设置互不影响的压力调节方式,通过不同调节键可设置出压力支持通气(PSV)+PEEP、压力控制通气(PCV)+PEEP等模式。BiPAP与CPPV不同,前者的通气压力是高压与低压之差,后者的高压随低压同步变化。
5.双相气道正压(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是一种"万能"通气模式,实质是压力控制通气(PCV)和CPAP的组合,有类似BiPAP的吸气相和呼气相,两者之间时间转换,吸气相、呼气相的压力、时间皆可自由调节,互不影响,通气压力是高压与低压之差。根据PCV和CPAP组合的不同,可表现为PCV、定压型间歇指令通气(P-SIMV)、CPAP等模式。
6.吸气末正压(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吸气达峰压后,维持肺泡充盈的压力,是通气过程中肺泡承受的最大压力;气流可消失(吸气末屏气),也可存在,后者主要见于PSV及其衍生模式;在大部分压力辅助/控制通气(P-A/C)及其衍生模式,吸气末流量也较少降至0。若吸气末气流量降至0则称为平台压(plateau pressure,Pplat),主要见于定容型模式。主要作用是克服胸、肺弹性阻力,使肺处于扩张状态,因此平台压可反映胸肺顺应性。
7.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
通气过程中的最高气道压,正常在送气末测得,可反映总体通气阻力的大小。气道峰压与平台压之差反映呼吸系统阻力,主要是肺阻力(包括气道阻力和肺实质黏性阻力)的大小。
8.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
一个通气周期的平均气道压力,它受气道峰压、PEEP、呼吸系统顺应性等影响。主要用于反映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9.通气压力(ventilation pressure):
气道高压与低压之差,是决定潮气量的主要因素。在传统定压型模式,通气压力为预设压力;在BiPAP/BIPAP,通气压力为预设高压与低压之差。气道高压与吸气初期肺泡内压之差为实际通气压力,在控制通气且无内源性PEEP(PEEPi)的情况下,实际通气压力等于预设通气压力;若存在PEEPi,且PEEP不影响PEEPi时等于气道高压与PEEPi之差;若PEEPi和PEEP皆存在,且肺泡内压(PEEPtot)取决于两者的综合作用,则为气道高压与PEEPtot之差。若自主吸气存在,吸气初期肺泡内压明显下降,实际通气压力将明显增大。
10.压力坡度(pressure slope):
包括吸气和呼气压力坡度。前者是指在定压型模式,呼吸机送气压力的上升时间,如坡度0.2 s是指达预设高压需0.2 s,从而使吸气触发后达峰流量的时间延长,有助于减轻过快升高的吸气压力和流量对面部或气管的刺激。坡度较陡直时,初始流量高,适合于深快呼吸的患者;反之则初始流量低,适合于呼吸平缓的患者。后者是指在定压型模式,吸气结束后气道压力的下降时间,较陡直时,压力下降快,反之则下降慢,主要用于上气道陷闭疾病。
11.最大安全压(maximum safety pressure,Psmax):
呼气安全阀设置的最高压力。超过该压力时,安全阀开放,气体迅速排出,使最高气道压不会超过该限度。
12.工作压力(working pressure):
呼吸机通气时允许产生的最大压力。在传统呼吸机是最大安全压,在BiPAP/BIPAP则是能够预设的最高压力。该压力不同于高压报警,后者仅提示压力过高,但呼吸机仍按预设要求送气。
Ⅵ 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的区别
所谓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区别,主要在于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的不版同。凡需要权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而通过鼻、面罩、接口器等相对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广义的无创通气应当也包括体外负压通气、胸壁震荡通气、体外膈肌起搏等,但通常目前所称无创通气仅指通过鼻、面罩等方式与患者相联的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有创与无创的根本区别只是人机连接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而与其连接的呼吸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功能齐全、设计精良的有创呼吸机也可以用于无创通气,而一般专用无创通气的呼吸机因其工作压力等性能所限,不适合进行有创通气。
Ⅶ 常见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常见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多种肺病,心血管病,肝炎都需要机械通气呼吸机
Ⅷ 机械通气包括间歇正压通气吗
是的,机械通风这个包含所有的采用机械动力的电动,柴油等总的动力的风机,如加压风机,排风风机,送风风机,排烟风机,空调风机等都是机械通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