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设备调试是干什么的
设备调试只是一个来总称,设备调自试里面又分很多种设备,比如机械类的电子类的等等等等,但是设备调试总的就是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进行设备的试运行,根据试运行的情况,进行设备的调整,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设备调试的,比如说我们安装电梯,安装好之后,我们就会进行试运行,看看哪里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就是进行设备调试,说白了就是试机器好不用,能不能达到我需要的条件。
② 高压电机一次调试包含哪些内容
电机安装前的准备
● 在安装现场核对电动机厂装箱清单中的所有项目。
● 在基础台上确定位置标记以便找出机组的中心线及基础面的标高。
● 按电动机的外形图核对基础以确定地坑、电缆、电缆管道,汇流排或所需的通风管道都已齐备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并且有足够的地方进行机组及其附件的安装
● 按图核对基础螺栓尺寸,位置及螺栓顶部的标高。
● 准备好足够数量的校平用垫板及垫片以确保底板或底架放置其上时,底板或底架不会变形。这些垫板的厚度约为8毫米、宽度约120毫米,长度应比电动机底板或底架每边伸出约60毫米。
电机应用定位核实
● 电动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环境温度不大于40℃,海拨不高于1000米,否则需特殊订货。
● 注意电动机的进、出风口,不得使排出的热空气进入进风口产生重复循环,或者一台电机排出的热空气直接进入另一台电机
● 确保电动机的周围有足够的工作场地以便拆卸、清理或检查电动机。
● 带油环的滑动轴承电动机的安装应使轴处于水平的位置以免漏油及保证良好的油环性能。
电机基础及安装
●基础
基础必须是刚性的,以使运行时电机的振动及轴线的不对准程度减至最小。基础最好是以足够深度的刚性混凝土墩子座落在刚性的地基上。所需有关基础方面的尺寸可参阅外形图。如果电机下面需要有地坑,则应有足够大的工作空间以便安装和维修。
●粗定位
将电动机安放在钢基础面上并接近于最终轴线对准的位置。应使底脚螺栓穿过电动机底脚孔并与螺孔对准,确认转子固定托架已拆除。
磁中心调整
●滑动轴承电动机的转子应放置于磁中心位置或转子轴向游动的中点位置(机械中心)。
●必须确保电动机转子在热运行状态下始终处于磁中心对准的位置。在某些情况下,被驱动设备的轴有热膨胀。当电动机在室温下安装时是处于磁中心位置,这一膨胀会引起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下转子轴向位置的偏移
●补偿被驱动设备的轴热膨胀引起的磁中心偏移。在室温下安装电动机时应将定子向远离被驱动设备的方向移一段小距离,其数值等于被驱动设备的轴在额定运行温度与安装时的室温之间的膨胀,应由被驱动设备的制造厂提供此数值。
●防止电动机轴承因受推力负载而损坏。因被驱动设备的轴热膨胀或其它轴向力的作用,电动机转子轴承位会轴向游动,可能导致轴承因受推力负载而损坏。因此,联轴器必须能限止转子的游动范围。
设滑动轴承电动机的总游动间隙是W毫米,则联轴器的安放必须将转子的总游动值限止在(0.36-0.38)W毫米范围内,而游动中心线在机械中心处。例如,电动机的游动间隙W=12.7毫米,则联轴器必须限止转子的总游动值在0.38x12.7=4.8毫米范围内。当电动机的定位已满足轴向游动的要求时,则装上并拧紧底脚螺栓。
电动机角度及位置的找正
●粗校准
1)采用块规和塞尺配合,以联轴器端面为参照面,将电动机和被驱动设备两联轴器的间隙调整一致。
2)测量顶部、底部、左边和右边的间隙,最大偏差不超过0.1mm,底座定位后地脚螺栓灌浆。
●精确找正
一次灌浆达到强度后,用增力扳手按规定的扭矩紧固底座地螺栓。以风机轴为基准,通过测量电机与被驱动设备联轴器,对电机进行准找正。
1)测量径向圆跳动时,在径向布置一块千分表;端面圆跳动则在与轴中心等距离处对称布置两千分表。在测量一个方位上径向读数(径向圆跳动)的同时,测量相对方两位上的轴向读数(端面圆跳动),以便消除轴在盘车时窜动对轴向读数的影响。
2)将联轴器的径向间隙(径向读数)和轴向间隙值(轴向读数)与要求值比较,然后根据偏移情进行调整,先调整轴向间隙,使两半联轴器平行,然后调整径向隙,使两半联轴器同轴。
3)电机的水平方向微调采用底座上安装的块配合顶丝调整,垂直方向的微调通过电机底座上的顶丝调整,过加减垫片以及移动电机进行精确校准,直到达到允许误差。
4)找正合格后,交叉轮流拧紧电机地脚螺栓,复测找正偏差,记测量值。电机最终定位后,安装定位销,利用锥形铰刀扩孔,保证定位销能够用手插入,并与顶部平齐。将六角螺栓和垫圈拧入圆锥销,拧入深度大约为5mm。用铁锤轻轻敲打锥销,使锥销陷入样深度紧固六角螺栓。
③ 机械设备的修理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机械设备的修理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 故障分析: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版、判断,并得权出故障本质原因;
2、 方案拟制:拟制多种修理方案,并选定最佳一个。预留应急处置预案(在撤卸设备中发现与判断有出入时使用);
3、 设备撤卸:有序撤卸并做好标志、保护,进一步确认故障原因,落实维修方案;
4、 齐备部件:购置需更换的部件,对可修复的进行修理保养;
5、 设备修复:将合格的新的部件、修复的部件按序正确安装回系统。过程中注意一些装配工艺要求(如润滑、位置形状误差等);
6、 运行调试:试运行,并确认故障修复(故障若未修复需重复1-5步棸),然后对设备进行调试,达到设备相应的精度等技术要求;
7、 记录归档:做好维修记录,并归档。
④ 调试大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调试大纲应该包括
1、各项工程的验收规范文件,
2、调试前具备的条件;
3、调试计划;包括各工种、各工段间的配合;
4、调试人力配置计划;
5、调试设备、仪器清单;
6、调试消耗清单;
7、调试后勤准备计划;等
⑤ 数控车床的调试规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数控车床一般要求使用环境恒温,以确保数控机床的工作精度,一般要求恒温20摄氏度左右。大量的实践证明,夏季高温时期,数控系统的故障率大大增加,很易造成碰撞事故的发生。潮湿的环境也会降低数控车床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应对数控车床环境采取去湿措施,以避免电路短路,造成数控系统误操作,发生碰撞事故。同时,还要求数控车床远离锻压设备等振动源,远离电磁场干扰,远离电焊机,远离线切割机床以及电火花机床等电加工机床。
数控车床养成规范的调试动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调试程序时必须把G00速度选择开关打在F0挡上,让刀具以较慢的速度靠近工件,否则,一旦刀偏有错,刀具从换刀点以G00方式极快地运动到进刀点时,可能会与工件发生强烈的碰撞,让操作者无所适从,来不及排除险情;相反,让刀具以较慢的速度靠近时,即使刀偏有误,操作者也有充裕的时间给予调整。
2、在调试程序时,必须使cnc数控车床处于单步执行的状态。操作者在数控车床执行上一程序段后,必须再次检查下一程序段的正误性和合理性,并相应作出调整。
3、数控车床在运动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时刻观察屏幕上刀具坐标的变化和程序中的运动终点坐标与刀具实际运动的坐标是否一致。
4、程序调试过程中,操作者可将一只手指放在循环启动按钮上,另一只手指放在循环保持按钮边,以便在紧急时刻能及时停止程序的执行。同时,时刻记住紧急按钮的位置,以便不时之需。
在启动机床时,一般要进行机床参考点设置。数控机床工件坐标系应与编程坐标系保持一致,如果出错,车刀与工件碰撞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此外,刀具长度补偿的设置必须正确,否则,要么是空加工,要么是发生碰撞。
5、程序的调试阶段
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教学的不断扩大,数控车床加工模拟仿真系统越来越多,其功能日趋完善。因此可用于初步检查程序,观察刀具的运动,来确定是否有可能发生碰撞。利用数控车床自带的图形模拟加工功能。一般较为先进的数控车床都自具有图形模拟加工功能,在自动加工前,为避免程序错误,刀具碰撞工件或卡盘,可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图形模拟,检查刀具轨迹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