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肠梗阻有哪些症状 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1临床上,肠梗阻共同的表现是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腹胀和肛门不排气排便。
1.阵发性腹痛常常突然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绞痛剧烈。如果是儿童发生此症,腹痛发作时腹部常可见到鼓起的肠型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没有绞痛,只有高度腹胀;时可有持续胀痛,也见不到肠型,听不到肠鸣音。
2.呕吐,腹胀;如果梗阻部位高,呕好含吐出现早而频繁,吐出胃液和黄色胆汁,仅上腹胀或无腹胀。如梗阻部位低,则呕吐出现晚,吐出粪汁样液,且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早期大多不吐,晚期可吐出粪便样物,腹胀明显。
3.肛门不排便、不排气是肠道完全梗阻的表现。但在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不要误认为没有梗阻。肠绞窄时可以有血性液体排出。
除以上表现外,还有全身中毒症状,比如嗜睡、苍白、脱水等症状,一般肠绞窄6~8小时就可发生肠坏死,常伴中毒性休克,病情十分凶险。
2
从致病原因来看,肠梗阻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器质性)和动力性(功能性)两大类:
是指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肠管堵袭袜袭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疝气嵌顿等。后天的原因有肠套叠,蛔虫团堵塞、肠扭转、肿瘤压迫、炎症或手术后肠粘连等。
是由于肠蠕动功能不良,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传递运送。常见于各种重症肺炎、败血症、肠炎所致的中毒性肠麻痹,或低血钾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或是因肠道神经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等。
此外,有人还认为有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发生障碍而失去动力所致,但此类症状很少见。
3对粘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应注意饮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饮食以稀软食为主。对蛔虫性肠梗阻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除药物驱虫外,还可用氧气疗法驱除肠道蛔虫。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老年人还应多注意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1.多选择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性食物。
2.食物加工或烹饪要精细些,以利咀嚼。动物类拍兄食品更应熟烂后食用,以便于消化吸收。尽量少食或避免食用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
3.保护好牙齿。如牙齿脱落过多,最好安装假牙。重视牙齿保养或修复,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一环。
4.防治便秘。老年人平时应多活动、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外,必要时可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帮助粪便软化,预防肠梗阻。
⑵ 肠梗阻的分类及临床表现-2020医疗卫生临床知识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肠梗阻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还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考题:
1.【单选题】关于肠梗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肠梗阻的共同表现是痛、吐、胀、闭
B.肠梗阻发生时,梗阻以下部位强烈肠蠕动,这是腹痛的机制
C.高位梗阻呕吐比较早,低位梗阻呕吐较频繁
D.腹胀发生在腹痛之后,各种类型的肠梗阻都比较常见
E.肠梗扒稿阻发生后即有排便排气停止
1.【答案】A。
可以看出,这道题目的考点就是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分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肠梗阻临床表现和相关分类的知识点。
肠梗阻共有的临床表现是痛、吐、胀、闭,然而不同类型的肠梗阻,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肠梗阻的分类,可以按照梗阻的病因、肠壁血运有无障碍以及梗阻部位来分:
(一)按病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类型,系机械性因素引起肠腔狭小或不通,知识肠内容物不能通举亏过。其中以黏连性肠梗阻最多见。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呈阵发性绞痛,可伴有高亢的肠鸣音,呈气过水声或高调金属音。
(2)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其肠蠕动消失,故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由于水满自溢的原理,麻痹性肠梗阻呈溢出性呕吐。
(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正此神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肠管失去蠕动能力。肠腔虽无阻塞,但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4)假性肠梗阻。
(二)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但无肠管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若原本呈阵发性绞痛的腹痛间歇期不断缩短,甚至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为血性。
(三)按梗阻部位分类:
(1)高位(空肠)梗阻
(2)低位小肠(回肠)梗阻
(3)结肠梗阻(闭袢性肠梗阻)
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呕吐较频繁,吐出物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粪样物。
⑶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尽管肠梗阻有不同的原因、部位、病变程度、发病急缓,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因此不同类型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也有共性。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时一般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发作时可件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部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此时腹病员为强烈,然后有暂时缓解。有时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如果发作间期不断缩短,逐渐成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2.呕吐:派烂吵肠梗阻早期常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呕吐为反流性。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迟而少.叶出物可呈粪样。结肠梗阻时,到晚期才出现呕吐。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提示肠管血运障碍。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多呈溢出性。3.腹胀:高位肠梗阻因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但有时可见胃型。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则呈全胺膨胀。结肠梗阻时,如果回盲瓣关闭良好,校阻以上结肠可成闭拌,则脐周膨胀显著。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是肠扭转历孝等闭拌肠梗阻的特征。4.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多数病人不再排气排便。高位梗阻,梗阻尘侍以下部位的气体或粪便可白行或在灌肠后徘出。若发生肠绞窄可有血便。
⑷ 小儿机械性肠梗阻的临牀表现
腹痛不同类型的肠郑陆梗阻有不同性质的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是由梗阻以上部位的肠管强烈蠕动所致。
该类疼痛可有下列特征:
①阵发性疼痛;
②腹痛发作时可出现肠型或肠蠕动波;
③腹痛时可听到肠鸣音亢进。此外,持续性腹痛伴有阵发性加重多见于绞窄性肠梗阻。
呕吐
呕吐是肠梗阻常见的症状,可反映出梗阻的部位和病变发展的程度。梗阻部位为高位小肠者,呕吐的胃内容物中含有胆汁;低位肠梗阻患者呕吐内容物带有粪臭。呕吐物如呈棕色或血性,则肠梗阻可能已发展成为绞窄性。
腹胀腹胀出现较迟,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腹胀不明茄答显,而低位肠梗阻可表现为全腹膨胀,叩诊呈鼓音,并常伴有肠型。
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肠梗阻可出现停止排便、排气。
体征
机械性肠梗阻早期生命征象尚可正常,待发作时间较长,呕吐频喊纳顷繁,腹胀明显后,可出现脱水甚至休克。腹部可见腹胀、肠型及肠蠕动波,低位小肠梗阻呈阶梯型,结肠梗阻为蹄铁型。腹部可触及膨胀肠管,触之有如充气的球囊。早期肠腔积气较多,叩呈鼓音。后期肠腔积液较多,叩呈浊音。腹部听诊肠蠕动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声。
相关文章
[小儿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
⑸ 肠梗阻有什么症状
问题一:请问肠梗堵的症状有哪些?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肠梗阻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
〔病 因〕 肠梗阻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器质性)和动力性(功能性)两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肠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哪尺疝气嵌顿等。后天的原因有肠套叠,蛔虫团堵塞、肠扭转、肿瘤压迫、炎症或手术后肠粘连等。
2.功能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蠕动功能不良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传递运送。常见于各种重症肺炎、败血症、肠炎所致的中毒性肠麻痹或低血钾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或是因肠道神经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等。
〔症 状〕 除原发疾病的特有表现外,肠梗阻共同的表现是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腹胀和 *** 不排气排便。
1.阵发性腹痛常常突然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绞痛剧烈。小儿腹壁薄,腹痛发作时腹部常可见到鼓起的肠型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没有绞痛,只有高度腹胀时可有持续胀痛,也见不到肠型,听不到肠鸣音。
2.呕吐,腹胀;如果梗阻部位高,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吐出胃液和黄色胆汁,仅上腹胀或无腹胀。如梗阻部位低,则呕吐出现晚,吐出粪汁样液,且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早期大多不吐,晚期可吐出粪便样物,腹胀明显。
3. *** 不排便、不排气是肠道完全梗阻的表现,但在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不要误认为没有梗阻。肠绞窄时可以有血性液体排出。 除以上表现外,还有全身中毒症状,比如嗜睡、苍白、脱水等症状,一般肠绞窄6-8小时就可发生肠环死,常伴中毒性休克,病情十分凶险。
〔治 疗〕 X线腹部透视、照片、钡灌肠可协助诊断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必须手术治疗。功能性肠肠梗阻如先天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也多须手术治疗。感染中毒性肠麻痹或低钾性肠麻痹除治疗原发病外,肠梗阻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李毕高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多种维生素。可配合中药,针炎等治疗。
肠梗阻预后取决于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并与诊断治疗的早晚有密切相关。一般单纯性肠梗阻,无合并全数衡身严重中毒症状者。手术预后较好,如已有肠坏死,则取决于坏死肠管长短。范围。一般抢救及时效果较好。如肠子切除过多,则难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营养吸收障碍,预后较差。
体检一般呈急性痛苦面容,早期生命体征一般变化不大。晚期可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腹部体征可出现肠型、蠕动波、腹部有压痛,出现绞窄后可有反跳痛及肌紧张。部分病人腹部可触及包块。绞窄性肠梗阻可出现腹水,叩诊可听到移动性浊音。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出现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音。绞窄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理化检查
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1O9/L以上,绞窄性肠梗阻常在15×109/L以上,中性白细胞增加。
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可以降低。
血清电解质测定:可出现低钾、低氯和低钠血症。
X线检查:站立位透视可见多个液气平面及胀气肠袢。
(4)治疗
西医治疗
①非手术治疗:解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失衡。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细菌和毒素,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的情况。
防治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对防治细菌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②手术治疗:对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畸形所致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
问题二:肠梗阻是什么症状 建议:你好,你这不是肠梗阻.肠梗阻的症状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伴见大便不通,不排气.你的症状比较像习惯性便秘.胃肠道疾病往往会影响到病人的精神和睡眠.此类病人胃肠动力较差,蠕动慢.可以口服点莫 *** 利试试,促进胃肠蠕动.中药对习惯性便秘效果很好,可以选择服用.也可以在中药店买点番泻叶开水泡当茶饮,也有效.平常多吃纤维素含量大的蔬菜芹菜,韭菜,蘑菇,茶树菇等肠梗阻全身病理生理改变为:一,体液丧失;二,感染和中毒;三,休克;四,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自 *** 排气排便.你的症状不是肠梗阻的症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问题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尽管肠梗阻有不同的原因、部位、病变程度、发病急缓,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因此不同类型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也有共性。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时一般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的部位。发作时可件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部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此时腹病员为强烈,然后有暂时缓解。有时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如果发作间期不断缩短,逐渐成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2.呕吐:肠梗阻早期常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呕吐为反流性。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迟而少.叶出物可呈粪样。结肠梗阻时,到晚期才出现呕吐。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提示肠管血运障碍。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多呈溢出性。3.腹胀:高位肠梗阻因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但有时可见胃型。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则呈全胺膨胀。结肠梗阻时,如果回盲瓣关闭良好,校阻以上结肠可成闭拌,则脐周膨胀显著。腹部隆起不均匀对称,是肠扭转等闭拌肠梗阻的特征。4.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多数病人不再排气排便。高位梗阻,梗阻以下部位的气体或粪便可白行或在灌肠后徘出。若发生肠绞窄可有血便。
问题四:肠梗阻有哪些类型? (一)按梗阻的原因分为:1. 机械性肠梗阻2. 非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 、缺血性肠梗阻)(二)按肠壁血供情况分为:1. 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2. 绞窄性肠梗阻:在肠腔阻塞时,腔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坏死;(三)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1.小肠梗阻: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和低位小肠梗阻;2.结肠梗阻:(四)按梗阻程度分:1. 完全性梗阻;2. 不完全性梗阻。(五)按起病缓急分:1. 急性肠梗阻2. 慢性肠梗阻最后提醒大家。肠梗阻的分类是为了指导临床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不同。此外,肠梗阻的类型,可随病理过程的演变而转化,不是固定不变的。希望此意见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能对大家有用!
问题五:肠梗阻有什么症状啊大便的时候出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和排气。
⑹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时发生障碍,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严重可致人死亡。
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梗阻又分为十二指肠、空回肠(小肠)及大肠便阻。它由两种类型组成:单纯型和坏疽型。前者是血供未受影响,后者是肠段的动脉和静脉血流被阻断。麻痹性肠梗阻常与腹内膜或后腹膜的感染、腹内手术后、或肾或胸内疾病及代谢紊乱(例如低钾血症)有关。
本病以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加重。
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随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内窜动。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部位。如果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以至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则应警惕可能是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
腹胀明显,可有压痛,肠鸣音亢进(绞窄性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听诊时肠鸣音消失或蠕动减弱),常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有时可扪及肿块。
患者有眼窝内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消失等脱水表现。绞窄性肠梗阻者可有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象。腹部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腹部膨隆,也可有不对称性隆起。触诊可扪及包块,或有腹膜炎体片。
⑺ 肠梗阻有什么症状
肠梗阻是什么疾病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闻过呢,肠梗阻就是指我们肠中的食物不能正常的通过肠道,而造成堵塞,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哦。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肠梗阻的症状,希望能帮到你。
1.腹痛
为阵发性绞痛。空肠或上段回肠梗阻,每3~5分钟发作1次,回肠末端或大肠梗阻,每6~9分钟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疼痛缓解,绞痛期间伴有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呈高调。有时可闻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如果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考虑已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了。
2.呕吐
梗阻以后,肠管的逆蠕动使病人发生呕吐。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肠内容物。高位小肠梗阻绞痛不重,但呕吐频繁。中段或远端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低位小肠梗阻呕吐物有时呈“粪便样”(feculent vomitting)是由于肠内容物的滞留、细菌的过度生长,分解肠内容物所致。
3.腹胀
多发生在晚期,高位小肠梗阻不如低位者明显,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发生反流,梗阻常为闭襻性,故腹胀明显。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呈不对称性膨胀,可以摸到膨大的肠襻。
4.排气停止与排便异常
肠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门排便与排气。但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与肠套叠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结肠肿瘤、憩室或胆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5.腹部体征
肠梗阻患者体检时腹壁可见肠形、膨胀、压缩,可有反跳痛和肌紧张,可触及包块。山州当有渗出时,可有移动性浊 音,听诊时肠管里可有像水中过气样音,称“气过水声”。如果为麻痹肠梗阻可使肠音消失。
(1)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
(2)动力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 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前者是因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或毒素刺激肠管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后者系肠管副交感神经过度兴 奋,肠壁肌肉过度收缩所致。有时麻痹性和痉挛性可在同一患者不同肠段中并存,称为混合型动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 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逗扮蔽1.半流饮食,如面条、馄饨、小米红枣粥、包子、面包、苏打饼干、烩豆腐、清蒸
鱼、烩鲜嫩菜末等。
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4.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缺枯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5.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6.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⑻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首先是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因肠蠕动增强,常有阵发性腹绞痛。腹痛发作时病人常自感腹内有气体窜行,可见到或扪到肠型,听到高亢肠鸣音;若为不完全肠梗阻,当气体通过梗阻后,则疼痛骤然减轻或消失。肠扭转和肠套叠时。因肠系膜过度受牵拉,疼痛可为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至病程晚期由于梗阻以上肠管过度扩张、收缩乏力,疼痛的程度和频率都减轻。当出现肠麻痹后,则腹痛转变为持续性胀痛。第二是呕吐:呕吐的频度、呕吐量及呕吐物性状随梗阻部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位梗阻(主要指十二指肠和空肠近侧)呕吐出现较早、较频繁,低位梗阻则出现较晚,次数也较少。高位梗阻的呕吐量较多,低位梗阻(回肠下端和结肠)由于肠管的贮存作用,呕吐量较少。低位梗阻由于细菌繁殖的作用,呕吐物还具有粪臭味。第三是腹胀:梗阻时因肠管扩张而引起腹胀。腹胀程度因梗阻是否完全及梗阻部位而异。梗阻越完全,部位越低,腹胀越明显。有时梗阻虽完全,但由于肠管贮存功能丧失,呕叶早而频繁,亦可不出现腹胀。若不注意这一情况,可导致漏诊、误诊。闭襻型肠梗阻常表现出不对称性腹部膨胀,有时可在该处们到扩张的肠管。最后是停止排气排便:肠梗阻因为肠内容物运送受阻,不能排出体外,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但必须注意,梗阻部位远端的肠内容物仍可由蠕动下送。因此,即使完全梗阻,在这些内容物排净之前,患者可继续有排气排便,只是在排净之后才不再有排气排便。当然,在不完全性梗阻,排气排便现象不会完全消失。全身改变可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遇有绞窄性梗阻、肠坏死,可出现休克、腹膜炎和胃肠出血等表现。
体格检查时可见患者呈脱水状,腹部膨隆,也可有不对称性隆起。腹部叩诊呈鼓音,听诊有伴随肠蠕动的气过水声或高亢金属音。扪诊可发现腹部包块或腹膜炎体征。全身检查极为重要,尤其应注意各种腹外疝的好发部位,以免漏诊由疝引起的肠梗阻。
⑼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病因】
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的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的,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往的外科手术病史等。
按照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将之分为机械性、神经原性和血管原性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
(1)粘连:是大肠和小肠梗阻最常见原因,因外科手术或不明原因引起的粘连,尤其是外科手术遗留的异物刺激,都将使纤维和疤痕组织形成束带,对肠腔形成外部压力,或使肠管与其他组织粘连,引起肠道变形、成角,甚至成为肠道扭转的轴心,造成肠道梗阻。在粘连的疾病基础上,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或突然的体位改变可诱发肠梗阻。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占各类梗阻的20~40%;多处粘连增加了肠梗阻的可能性。
(2)肠扭转和肠套叠:肠扭转是一段肠管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形圆迹答成闭袢性肠梗阻,常以肿瘤或憩室炎症的肠段扭转为多见,最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因饱餐后立橘慧即剧烈运动而发病;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习惯。肠扭转因血管受压,可在短期内发生肠绞窄和坏死,死亡率高达15~40%。肠套叠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近端肠管蠕动、压缩进入远端肠管,常见于婴幼儿及大肠肿瘤病人等。
(3)肿瘤:大肠机械性肠梗阻80%是由肿瘤引起,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由于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大肠肠腔较宽,因此多由粪块阻塞在梗阻部位而诱发或加剧肠梗阻的病程。小肠梗阻的表现常是小肠肿瘤的首发症状,虽然小肠腔道狭窄,但由于小肠内容物多为流体,梗阻表现也不会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出现。
(4)其他:嵌顿性疝、绞窄性疝因血运阻断,功能丧失,常引起肠梗阻。另外,先天性的肠道闭锁、寄生虫(蛔虫等)、粪块、结石、异物等也可引起肠梗阻。
2.血运性肠梗阻
肠道血流由腹腔动脉干和肠系膜上、下动脉供应,各支血流在胰头部及横结肠等部位存在交通支相互连接。血流阻断可以引起部分性或完全性的梗阻。完全性肠梗阻常见于肠系膜血管栓子或栓塞引起的坏死,急性发病者死亡率高达75%;部分性肠梗阻见于腹腔血管缺血,其中动脉血管硬化是最常见原因。
3.动力性肠梗阻
较为少见,肠壁本身无病变,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无法正常蠕动,致使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可见于外科手术后,腹膜受到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反应使肠管蠕动消失长达72小时以上,大范围的手术或者后腹膜手术更易发生神经原性问题;另外低血钾、心肌梗塞和血管供血不足也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比较少见,是由于肠壁肌肉异常收缩引起,可见于急性肠炎或慢性铅中毒。
另外,按照肠梗阻发生时是否出现肠壁血运障碍,可将其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Strangulat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按照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高位(空肠上段)和低位(回肠末段和结肠)肠梗阻;按照梗阻发生的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按照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若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则称为闭袢性肠梗阻。
【病理生理】
各种类型的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不完全相同。
1.肠管局部的病理生理变化
当肠管梗阻时,首先引起梗阻以上的肠道蠕动加剧,试图克服阻力通过障碍;数小时后肠道蠕动无力,肠腔内压力暂时有所减小。梗阻使肠腔内不断积气、积液,积气主要来自咽下的气体,部分由肠道内容物细菌分解和发酵产生;积液主要来自胃肠道内分泌液,正常情况下,小肠分泌7~8L肠液,大肠主要分泌粘液。大量的积气、积液引起近端肠管扩张、膨胀,因小肠较为狭窄,蠕动活跃,这一变化出现州宽更早,小肠分泌大量的肠液,后果更为严重。
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和加剧,肠腔内压力不断增加,压迫肠壁导致血运障碍,先是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淤血、水肿,呈暗红色;如压力进一步增加无法缓解,肠壁动脉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失去光泽,呈暗黑色,最后因缺血而坏死、穿孔。
2.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
当肠腔梗阻时,部分肠液无法重吸收,保留在肠管内,而部分因呕吐而被排出体外,导致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病人出现低血压、低血容量性休克,肾血流和脑血流相应减少。同时,由于体液减少,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增加,血液粘稠,血管梗阻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肠系膜栓塞。
大量的呕吐和肠液吸收障碍还导致水、电解质丢失,高位肠梗阻病人因严重呕吐丢失大量胃酸和氯离子,低位肠梗阻病人钠、钾离子丢失更多,脱水、缺氧状态使酸性代谢产物剧增,病人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肠腔内积气、积液产生巨大的压力使肠道的吸收能力减弱,静脉回流减少,静脉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体液自肠壁渗透至肠腔和腹腔;同时,肠壁通透性增加,肠内细菌和毒素渗入腹腔,肠腔内容物潴留导致细菌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可引起腹膜炎、脓毒症,甚至全身感染。
另外,肠腔膨胀是腹内压力增高,膈肌上升,腹式呼吸减弱,影响肺脏气体交换功能。同时下腔静脉回流受到阻碍,加剧循环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1.症状
肠梗阻病人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肠管的部位和范围、梗阻对血运的影响、梗阻是否完全、造成梗阻的原因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等。
腹痛在不同类型的肠梗阻表现不尽相同。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小肠梗阻表现为典型的、反复发作的、节律性的、阵发性绞痛,疼痛的原因是肠管加强蠕动试图将肠内容物推过梗阻部位,不断加剧的腹胀也是疼痛的原因之一。小肠梗阻的疼痛部位一般在上腹部和中腹部,结肠梗阻的疼痛部位在下腹部。当腹痛的间歇不断缩短、程度不断加重,继而转为持续性腹痛时,可能发生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持续性胀痛。
呕吐常为反射性。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呕吐出现的时间和性质各异。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后期因细菌繁殖出现恶臭样暗色液体,提示感染可能增加。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常为带臭味的粪汁样物。若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常提示肠管有血运障碍。麻痹性肠梗阻时的呕吐呈溢出性。
腹胀一般出现较晚,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由于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低位或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明显,遍及全腹,主要因呕吐无法完全排出内容物,造成积气、积液,内容物积聚,肠腔扩大,腹胀明显。
停止排便、排气是肠管梗阻必然出现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之一。但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因梗阻以下肠内残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故早期有少量排便时,不能否定肠梗阻存在。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便。
单纯性肠梗阻早期全身情况多无明显改变,晚期可有唇干舌燥、眼窝内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等脱水体征。严重缺水或绞窄性肠梗阻时,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休克征象。
2.体征
视诊: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常可出现腹胀、肠型和蠕动波,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均匀。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轻度压痛但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叩诊: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有渗液,可有移动性浊音。听诊:如闻及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肠鸣音亢进,为机械性肠梗阻表现;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单纯性肠梗阻的早期,变化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因缺水和血液浓缩而使血红蛋白值及红细胞压积升高。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明显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并有电解质酸碱失衡时可有血钠、钾、氯及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2.X线检查
一般在肠梗阻发生4~6小时,X线立位平片可见胀气的肠袢,以及多数阶梯状液平面;空肠胀气可见“鱼肋骨刺”状的环形粘膜纹。绞窄性肠梗阻,X线检查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
3.指肠指检
若见指套染血,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若触及肿块,可能为直肠肿瘤等。
【诊断 要点】
病人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的表现,以及相应的全身表现。
腹部X线检查见扩张的肠气肠袢、气液平面。
其他辅助检查支持相关诊断,如指肠指检触及肿块,可能为直肠肿瘤;若见指套染血,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实验室检查发现脱水、酸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处理原则】
解除梗阻和纠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
(一)基础治疗
1.胃肠减压
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运。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输液的量和种类根据呕吐及脱水情况、尿量并结合血液浓度、血清电解质值及血气分析结果决定。肠梗阻已存在数日、高位肠梗阻及呕吐频繁者,需补充钾。必要时输血浆、全血或血浆代用品,以补偿已丧失的血浆和血液。
3.防治感染
使用针对肠道细菌的抗生素防治感染、减少毒素的产生。
(二)解除梗阻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可通过基础疗法,使肠管得到休息,症状缓解,避免刺激肠管运动。
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经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病人。原则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复肠腔的通畅。方法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出异物、肠切除吻合术、肠扭转复位术、短路手术和肠造口术等。
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病人的年龄,有无感染,饮食不当、过劳等诱因,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肿瘤等病史。
2.身体状况
评估局部和全身各种体征出现的.时间及动态变化的过程。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一)组织灌注量异常,与肠梗阻致体液丧失有关
(二)疼痛,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肠道障碍有关
(三)舒适的改变,腹胀、呕吐,与肠梗阻致肠腔积液积气有关。
(四)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肠腔积液、胃肠减压有关
(五)电解质酸碱失衡,与肠腔积液,大量丢失胃肠道液体有关
(六)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腔感染、休克有关
(七)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呕吐有关。
【护理目标】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减轻疼痛
缓解腹胀、呕吐不适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摄入足够的营养
【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解除梗阻和矫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饮食
肠梗阻病人应禁食,如梗阻缓解,病人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忌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
2.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连接负压,持续实行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情况。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发现有血性液,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3.缓解疼痛
在确定无肠绞窄或肠麻痹后,可应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影响观察病情。
4.呕吐的护理
呕吐时应坐起或头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呕吐后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记录出入液量
准确记录输入的液体量,同时记录胃肠引流管的引流量、呕吐及排泄的量、尿量,并估计出汗及呼吸的排出量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6.缓解腹胀
除行胃肠减压外,热敷或按摩腹部,针灸双侧足三里穴;如无绞窄性肠梗阻,也可从胃管注入石蜡油,每次20~30ml,可促进肠蠕动。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基本溶液为葡萄糖、等渗盐水、重者尚须输给全浆或全血。输液所需的种类和量根据呕吐情况、胃肠减压量、缺水体征、尿量、并结合血清钠、钾、虑和血气分析结果而定。
8.防治感染和毒血症
应用抗生素可以防治细菌感染,减少毒素产生。
9.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若病人症状与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有加重,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
绞窄性肠梗阻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必须及时发现,尽早处理。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为:
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剧烈疼痛,肠鸣音可不亢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
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腹部X线,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此类病人病情危重,多处于休克状态,一旦发生需紧急做好术前准备,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
(二)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等。如有腹腔引流时,应观察纪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
体位,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饮食,术后禁食,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肠吻合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后,如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处红肿,以后流出较多带有恶臭味液体,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并积极处理。
【护理评价】
(一)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组织灌注量是否恢复正常。
(二)疼痛是否减轻
(三)病人是否舒适,腹痛、腹胀、呕吐得到缓解,肠蠕动恢复正常
(四)是否补充足够的液体,脱水或电解质酸碱失衡是否得到相应的处理
(五)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或及时发现。
(六)是否摄入足够的营养
【健康教育】
(一)告知病人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二)嘱病人出院后进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保持大便的通畅。
(三)老年便秘者应及时服用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四)出院后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