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教,用麻花钻的钻出来的孔的偏差一般有多大,是20丝还是比20丝大
用麻花钻钻出的孔的偏岩敏差一般不会超过0.2的。如果孔径较大,不悉纤应一次性钻出孔的,应该使用扩孔刀扩孔。因为,用睁枣仿大直径钻头钻孔,钻削力太大、费劲,并且,不易保证孔的位置尺寸的。
㈡ 孔的公差等级有哪几级,各自的上偏差和下偏差分别是多少
1、公称直径110mm的孔,公差等级为K6,其上偏差为+0.025mm,下偏差为+0.003mm;
2、公称直径110mm的轴,公差等级为k6,其上偏差为+0.004mm,下偏差为-0.018mm。
旧国桥兄标(HG)159-59中,在基准件公差上,把精度等级分成12级。取自其中8、9两级精度基准件公差,称为自由尺寸公差。将偏差分为;单向(+)或(-)、双向(±)二种在自由尺寸公差的注解中提示;
①自由尺寸公差仅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②自由尺寸公差在工作图上不标注。
③单向偏差对于轴用(-)号轮银,对于孔、孔深、槽宽、螬深及槽长用(+)号,其余均用双向正负偏差(±)。
④不能纳入上述明确原则的自由尺寸,且有单向偏差要求时,设计者应在工图中注出,否则按双向偏差制造腊消宴。

(2)机械成孔孔位偏差应该是多少扩展阅读
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1)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2)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1)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2)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㈢ 钻孔灌注桩的孔位偏差如何计算
钻孔灌注桩孔的垂直要求是: 倾斜度≤1%的孔深。也就是说是桩长的百分之一的允许倾斜偏差。且不大于500mm。
简单来说就是用孔位偏差的数量降以总孔深得之(如实际孔位中心比设计偏了4公局薯丛分,实际孔深是40米,那么他的垂直倾斜度就是0.1%)
冲击钻孔,冲抓钻孔和回转钻削成孔等均可采用泥浆护壁施工法。该施工法的过程是:
平整场地→泥浆制备→埋设护筒→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并定位→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下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检查质量。

(3)机械成孔孔位偏差应该是多少扩展阅读
灌注桩的质量预防
(1)事故特征
经检查成桩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有的桩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蜂窝、空洞、夹泥、离析等缺陷,影响成桩的质量。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用的原材料质量差,如使用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强度不稳定,砂、石子级配不良,含泥量大于3%;混凝土搅拌不按配合比计量,搅拌不均匀。
2)灌注工艺不当,没有分层灌注、分层振捣密实。
3)灌混凝土的漏斗位置歪斜,灌混凝土时斜落碰撞桩壁使土掉落在混凝土中而夹泥。有的后放钢筋笼,且吊放位置不直,碰落孔壁土层掉在混凝土上造成断层。桐樱
㈣ 钻孔桩孔径检测允许偏差 多少
钻孔桩直径检测允许偏差:当钻孔深度达到约5m时,钻出套管;套管的内径大于100mm,套管和孔壁填充粘土,套管的中心和桩孔的中心线偏离。不超过50mm。
现浇桩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压或人工挖掘在地基土中形成的桩孔,桩是通过放置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在桩中制成的。 ,根据孔的形成方法。现浇桩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桩和钻孔桩。钻孔桩是一种由桩形成方法定义的桩。
先测量与孔径有关的函数,再换算出孔径尺寸。主要方法:利用三点定一圆原理,测出被测孔圆周上任意三点的坐标值,然后求出方程式(+(+D+E+F=0中的系数D、E、F,即可按计算式[0422-01]求得被测孔径,此法一般用于带有电子计算机的三坐标测量机;

(4)机械成孔孔位偏差应该是多少扩展阅读
钻孔灌注桩孔径检测基本情况:
孔径检查是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是根据设计桩径制做笼式井径器入孔检测。笼式井径器用φ8和φ12的钢筋制做,其长度等于钻孔的设计孔径的4~6倍。其长度与孔径的比值选择,应根据钻机的性能及土层的具体情况而定。
检测时,将井径器吊起,使笼的中心、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大于给定的笼径;若中途遇阻则有可能在遇阻部位有缩径或孔斜现象,应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㈤ 机械技术要求GB/1804-M孔20偏差是多少
GB/1804是一般悔茄公差的国家标准,M表示一般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的公差 为中等级。公差等碧纯察级为M的孔,直裤模径20偏差是+/-0.2
㈥ 孔的基本偏差
1)标准公差与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是指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公差等级是指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国家标准将公差等级分为20级:IT01、IT0、IT1——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IT01——IT18,精度等级依次降低。
标困漏渗准公差搜液是基本尺寸的函数。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公差等级愈高,标准公差值愈小,尺寸的精确程度愈高。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相同的孔与轴,它们的标准公差值相等。国家标准把≤500mm的基本尺寸范围分成13段,按不同的公差等级列出了各段基本尺寸的公差值,为标准公差,详见附表。
2)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指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根据实际需要,国家标准分别对孔和轴各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如图)。轴和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见附表。
从图可知:
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代表孔,小写字母代表轴。
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从j-zc为下偏差,js的上、下偏差分别为+和-。
孔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下偏差,从J-ZC为上偏差汪脊。JS的上、下偏差分别为+和-。
轴和孔的另一偏差可根据轴和孔的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按以下代数式计算。
轴的上偏差(或下偏差):es=ei+IT或ei=es-IT;
孔的另一偏差(或下偏差):ES=EI+IT或EI=ES-IT。

㈦ 钻孔施工中钻孔检查及允许偏差有哪些
钻孔施工中钻孔检查及允许偏差: (1)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对孔运者径、孔形和倾斜度应采用专用仪器测定,当答唯缺乏上述仪器时,可采用外径D等于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00mm(但不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不小于4-6D的钢筋检孔器吊入孔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 (2)如经检查发现有缺陷,例如中心线不符、超出垂直线、直径减小、椭圆截面、孔内有漂石等,这些缺陷应书面报告监理工程师,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正。 (3)经检验确认成孔满足要求时,应立即填写成孔检查单,并经旁举薯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桩位纵向偏差不大于50mm,横向不大于100mm。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㈧ 加工中心钻孔位置度偏差
按正常来讲,用钻头钻孔偏心超过0.1MM属于正常范围。
如果位置要求有0.08MM的要求,就必须进行精加工了。
首先,你得确认是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位置偏移。
我们先考虑加工中心主轴。用千分表测一下主轴在旋转时的颤动是多少,按正常来讲,如果超过0.02MM,这台加工中心就不适宜进行精加工了。
其次,考虑钻夹晌念的偏移量。有的一些夹钻头的钻夹在旋转时也超过了这个精度。那就要考虑换钻夹了。有的时候,主轴内部积蓄了大量灰尘和铁削残渣也会造成,主轴和钻夹的结合部有缝隙,造成旋转时,颤动过大。
如果钻夹没有问题,就要考虑装夹。比如钻头的总长度是90MM,而你需要钻孔的深度是70MM,你只装夹了15MM左右在钻夹里,突出的钻头部分太大,拆手也会造成颤动过大的问题。那就要考虑换一个更长的钻头,比如110MM长的钻头了,保证被夹部分有足够的吃力点。
最后,如果上述的问题都没有,排除掉加工中心主轴,钻夹,钻头长度,装夹方式的问题。那只能考虑加工方式和工件本身的问题了。
按照楼主的叙述,表面上看,加工方式还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工件本身找正或垂直度的问题造成偏移的可能性又微乎其微,真是很棘手啊。
比如说图纸要求两个孔的位置精度是旅谨嫌0.08MM之内,那么这两个孔的精度不能超过0.1MM。如果图纸这么标,就说明制图的人不懂得加工。属于脑残标注。
最后再回到测量上去,如果加工2个孔的位置精度是0.05MM,而孔本身的精度是0.1的公差。拿9MM的孔为例,加工者加工的孔1是8.9MM,孔2是9.1MM,两个孔都不超差。如果测量时并没有按照孔的中心来找正的话,而是按照工件最外围分中找正,再加上,平行度和垂直度的偏差,那么,你测量时,测量的结果肯定不准确,两个孔的位置公差肯定超过要求的0.05MM。但是如果按照孔来找中心的话,因为孔的精度没有达到0.05,而是两个孔被加工成了8.9和9.1的两个不规则的圆,那么你无论如何测量都无法找到孔的中心,所以结果显而易见!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是图纸标注的问题。
纯手打,有用请加分。
㈨ 灌注桩成孔允许偏差是多少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2008要求桩的允许偏差是:
6.2.4 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表6.2.4的要求
6. 2. 5 钢筋笼制作、安装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笼的材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 2. 5的规定:
2 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式接头(钢筋直径大于20mm),并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C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3 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当因施工工艺有特殊要求时也可置于内侧;
4 导管接头处外径应比钢筋笼的内径小100mm以上;
5 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6.3.4 对孔深较大的端承型桩和粗粒土层中的摩擦型桩,宜采用反循环工艺成孔或清孔,也可根据土层情况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清孔。
6.3.5 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护筒埋设应准确、手宴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2 护筒可用4~8mm厚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
3 护筒的埋设深度;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下端外侧应采用黏土填实;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4 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应加高加深,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
6.4.2 钻机定位后,应进行复检,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开孔时下钻速度应缓慢;钻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钻杆。
6.6.9 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2 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00~150mm,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7.4.3 桩打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10mm;
2 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应加设硬木、麻袋、草垫等弹性衬垫;
3 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
4 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7.4.4 打桩顺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
2 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
3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4 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7.4.5 打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应符合表7.4.5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7.5.13 静压送桩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削量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头质量,合格后方可送桩,压桩、送桩作业应连续进行;
1 送桩应采用专制钢质送桩器,不得将工程桩用作送桩器;
3 当场地上多数桩的有效桩长小于或等于15m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需要复压时,送桩深度不宜超过1.5m;
4 除满足本条上述3款规定外,当桩的垂直度偏差小于1%,且桩的有效桩长大于15m时,静压桩送桩深度不宜超过8m;
5 送桩的最大压桩力不宜超过桩身允许抱压压桩升毁力的1.1倍。
7.6.3 钢桩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6.3的规定,钢桩的分段长度应满足本规范第7.1.5条的规定,且不宜大于15m。
7.6.5 钢桩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必须清除桩端部的浮锈、油污等脏物,保持干燥;下节桩顶经锤击后变形的部分应割除;
2 上下节桩焊接时应校正垂直度,对口的间隙宜为2~3mm;
3 焊丝(自动焊)或焊条应烘干;
4 焊接应对称进行;
5 应采用多层焊,钢管桩各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渣应清除;
6 当气温低于0℃或雨雪天及无可靠措施确保焊接质量时,不得焊接;
7 每个接头焊接完毕,应冷却1min后方可锤击;
8 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吵薯备《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的规定,每个接头除应按表7.6.5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外,还应按接头总数的5%进行超声或2%进行x射线拍片检查,对于同一工程,探伤抽样检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
㈩ 机械加工偏差问题
之所以给一个零件给一个公差,一方面要保证零件尺寸的精密性,另一方面给加回工带来答了一定的方便.
加工中由于测量的误差,机床的误差,对刀的误差,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尺寸,只能是无限的接近理想尺寸,公差就限定了接近的程度.
所给内孔的直径加工到45.02~45.04mm都是合格的.
杆加工到44.78~44.80都是合格的.
二者配合最大间隙为0.26,最小间隙为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