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一些大型的设备机器,在露天工作的情况下都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保洁,那么对于机械设备你知道该怎么去清洗维护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机械设备一般清洗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1、干洗:就是用海绵之类的有点吸水的物料之类的,喷(滴)些清洗剂什么的在上面擦,完成以后在用相对比较湿的物件在重新擦一遍,最后在用干的物件把刚才所有清洗的地方擦干(一般比较精密的设备)
2、用水直接冲洗,直接明了,然后在用干物件擦干(直接晾干,设备比较大的);这种设备是不怕水的。
(1)擦洗。将零件放入装有柴油、煤油或其他清洗液的容器中,用棉纱擦洗或用毛刷刷洗。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但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小型零件。一般情况下不宜用汽油,因其有溶脂性,会损害人的健康且易造成火灾。
(2)煮洗。将配置好的溶液和被清洗的零件一起放入用钢板焊制尺寸适当的清洗池中,用池下炉灶将其加温至80~90℃,煮洗3~5min即可。
(3)喷洗。将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清洗液喷射到零件表面以清除油污。此方法清洗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但设备复杂,适于清洗形状不太复杂、表面有严重油垢的零件。
(4)振动清洗。将待清洗的零件放在振动清洗机的清洗篮或清洗架上,并浸没在清洗液中,通过清洗机产生振动模拟人工漂涮动作和清洗液的化学作用去除油污。
(5)超声清洗。靠清洗液的化学作用与引入清洗液中的超声波振荡共同作用,以去除油污。
(1)有机溶剂。常见的有煤油、轻柴油、汽油、丙酮、酒精和三氯乙烯等。用这种溶解方式除油,可溶解各种油脂。优点是不需加热、使用简便、对金属无损伤、清洗效果好。缺点是多数为易燃物、成本高、适于精密件和不宜用热碱溶液清洗的零件,如塑料、尼龙、牛皮、毡质零件等。但需注意橡胶件不能用有机溶剂清洗。
(2)碱性溶液。碱性溶液是碱或碱性盐的水溶液,它利用乳化剂对不可皂化油的乳化作用除油,是一种应用最广的除污清洗液。
乳化作用是一种液体形成极小的细粒后,均匀分布在另一种液体中。在碱溶液中加入乳化剂形成乳化液,能降低油膜的表面张力和附着力,使油膜破碎成极小的油滴后,不再回到金属表面,以去除油污。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水玻璃(硅酸钠)、骨胶、树胶、三乙醇胺、合成洗涤剂等。需注意的是清洗不同材料的零件应采用不同的清洗液。碱性溶液对金属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尤其对铝的腐蚀性较强。表1和表2分别列出清洗钢铁零件和铝合金零件的清洗液的配方,供使用时参考。
用碱性溶液清洗时,一般需将溶液加热到80~90℃。除油后用热水冲洗,去掉表面残留碱液,防止零件被腐蚀。
(3)化学清洗液。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水基金属清洗剂配置的水溶液,金属清洗剂中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具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另外,清洗剂中还有一些辅助剂,能提高或增加金属清洗剂的防腐、防锈、去积炭等综合性能。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2)清沽: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及丝杠、齿轮、齿条等无油污、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切屑垃圾清扫干净。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毡、油线清洁齐全,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② 请问: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
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和处理原则
1、先把使用过的器械(如车针,口腔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流水洗净后,放入第一、二盘浸泡盒液内(2%的戊二醛)。浸泡 10 个小时。
2、把浸泡过的器械。放入震荡器中浸泡 15 分钟后震荡 5 分钟。(其内部溶液为多酶清洗剂,主要作用为,去污垢,分解蛋白质)
3、再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掉残留液。
4、然后把细小的根管治疗器械,放入高压蒸气收钠盒中,用高压蒸气炉消毒灭菌 45 分钟。
5、先把用过手机用 75 %的酒精棉球擦示。然后放入手机清洗加油机中,清洗加油 3 分钟。
6、然后用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密封袋上标明消毒的时间跟登记人。
7、把它放入,高压消毒设备中,经过三次抽真空,并按 134℃,45 分钟的消毒。
8、使用过的拔牙器械,放入震荡器中浸泡 15 分钟后震荡 5 分钟。
9、把它放入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
10、用消毒毛巾把器械擦干。
11、含有消毒指示卡的密封袋中密封。密封袋上标明消毒的时间跟登记人。
12、把它放入,高压消毒设备中,经过三次抽真空,134℃,45 分钟的消毒。
13、最后把消毒过的器械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整齐的放入无菌盘或柜中。当医生用的时候,护士从无菌盘或柜中取出。
14、使用过的口内器械处理,要经过严格的垃圾分类,毁形。
③ 对食品生产设备清洗消毒用什么溶液
(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清洗效果。
(二)碱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清洗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以喷射力清洗效果更好。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清洗。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等作用。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④ 手术室器械的正确清洗方法与消毒流程是什么
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
(一)一般手术器械的处理
一般手术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术器械,如甲状腺、疝气、椎间盘等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的流动水下去除血污→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声波震荡)→流动水彻底冲洗→分类烘干(精细、尖锐的器械要分开)→检查→上油→包装或分类存放于器械柜内。
(二)一般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一般感染手术器械是指切开腔道(如胃、肠、胰、阑尾等)、肿瘤根治、胧肿切开、结核病灶清除以及为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手术的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流动水刷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械柜中。
(三)特殊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特殊感染手术器械是指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初步冲洗→包装→高压灭菌→于流动水用毛刷彻底刷洗→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再次高压消毒后保存无菌器
械柜中备用。
(四)内镜手术器械的处理
处理方法:卸下可移动的内镜部件、光学导线的连接配件、通道阀等→张开钳夹部位,以流动水冲洗衣面血迹、小刷轻轻刷洗→高压水枪冲洗关节部位、内腔通道,去除隐藏血迹或有机物→浸泡于酶剂(腔镜专用清洗剂)的稀释液中2min,充分去除有机物→流动水再次冲洗→擦干→高压氧气或压缩空气吹干各部件水分→专用润滑剂直接喷于器械表面、轴节、内腔、弹簧部位,再用镜头纸擦去表面油迹→保存于专用仪器柜中。若为HBsAg阳性者,术后器械应先浸泡于0.33%戊二醛稀释液(2%戊二醛1份,加水5份)15min,然后再按上法清洗。
手术器械、内镜、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要求
(一)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手术器具及物品全部采用高压灭菌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用前应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未破损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
(三)接触未破损粘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体温表等,用后先清洁去污、消毒、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压舌板采用高温灭菌,体温表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四)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粘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麻醉用器具,雾化器、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可用高压灭菌,不耐高温的可清洁后用5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严格要求一用一消毒,湿化液应用无菌水,如连续使用可每天更换湿化液,并每周更换消毒所用器具。
(五)凡进入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粘膜接触的内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可用过氧乙酸,戊二醛、万福金安等高效消毒剂。
(六)进入破损粘膜的内镜附件也应达到灭菌水平,如活检钳、高频电刀。
(七)口腔器材按照其危害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理,外科器械及其它穿破口腔软组织或骨组织的器械,不穿破口腔软组织但与软组织有接触的器械必须灭菌,口腔检查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弯盘等,可采用一次性用品。
(八)各种医疗器械送到设备科修理时,需用含氯制剂消毒处理后方可修理,工作人员应在维修完后严格手消毒。
⑤ 如何正确的给灌装机清洗消毒
对这种机器,你可以旋松上和下那些紧定的螺钉,然后在拆下注液的系统进行整体的消毒,或者是拆卸下来进行分别的消毒和清洗,尽可能的达到完整的清洗和消毒效果。这样再次使用的时候,对于厂家来说,也是放心和安全的。
当然你也可以把进液管放到清洗液里面,进行开机清洗,这样也是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的。同时对于500毫升的机型来说,在实际的灌装中,可能会有误差,所以在正式的灌装之前,一定要用量筒在灌装机中进行准确的测量。
同时对于灌装机的针管来说,不同的型号,需要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你需要根据具体的机器型号,来进行适当的安排和选择,只有准确的安排,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就像是两个人的合作,只有最有默契的,最恰当的,那么才会出现最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