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耕种多少亩水田适合大型机械化

耕种多少亩水田适合大型机械化

发布时间:2023-05-14 01:25:37

㈠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且集中连片、生态环境良好、抗灾能力强、土壤肥沃、设施完善、农电配套齐全、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耕地。

“高标准农田”,这个词在农村其实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它直观上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其实我国从2011年就开始创建高标准农田,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已建设高标准农田6.4亿亩。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对应的其实是“高 科技 ”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是农业种植方式的变革,真正实现机械化和 科技 在农业种植中的完美结合,高效、高产、省时、省力。把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是对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一次颠覆性的改变。

那么,怎样的才算是高标准农田呢?通俗地说,就是“田成块、渠相连、路成网、树成行、技术支撑强”,也就是土地要平整并且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而且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国家粮食战略的一部分,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国家一定要让昔日的“望天田”“斗笠田”“冷浆田”,变成“万亩田”“吨粮田”“高产田”,真正实现“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

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渗宏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 科技 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

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 科技 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高标准农田(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扮尘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2018年12月2日报道,据统计,中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5.6亿亩,耕丛缺册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质量和产能明显提升。[1]

中文名

高标准农田

外文名

well-facilitated farmland

类型

耕地

特点

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等

词语定义

高标准粮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

属于“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稳定保量的粮田。

国家政策

2012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要求加快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十二五”期间,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2亿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完成全国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各地情况

2018年10月底至11月初,江西省2018年度290万亩高标准农田已陆续开工。

什么是高标准田?
一是通路
作为高标准农田,首先是要有通路,因为在种植中必须是机械化,而道路不通,机械化农机怎么开进农田呀?
二是水灌
作为高标准农田,必须要有足够的水灌溉。要水有水,才能确保丰收。
三昰向阳
作为高标准农田,必须是向阳,能保证每天日照在八小时以上。要是四周都是高高的山,刚见日照两个钟头又落山了,这样的农田想丰收是不可能的。
四是地块大
作为高标准农田地块一定要大,千万不能十几块才一亩田,田埂都占去一半还什么高标准?所以一块田通常是几亩十几亩,甚至上百亩,才会实现机械化耕种,利于飞机喷洒农药,那才是高标准田。
五是土质良好
因为种庄稼,土质不良好的话,是很难确保丰收的。如沙土质,灌很多水却都渗透完,不平的水田稍高处就不见过水,灌溉不均衡就不能保证丰收。而如果土质不肥大浅,风吹过到处是庄稼倒伏,肯定形响收成,就不是高标准田了。
以上五点就是高标准田的标准了。

到阳江看看的高标农田啥样子丨

在南方丘陵地区,应实现五条标准:

一是大丘相对连片,适应耕作机械化。

二是水利设施配套,实现旱涝保障化。

三是路沟坡比协调,绿色生态环保化。

四是水旱轮作计划,确保土壤有机化。

五是坚持 科技 集约,实现经营规模化。

分享一下我家乡,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这边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我们县今年任务指标是1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耕地。
建设要求: 要求土地统一填平整、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

第四章 建设标准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一)综合标准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 科技 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农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因地制宜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 科技 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设区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 社会 和生态效益。同时,坚持节约土地、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农田基础设施占地率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二)主要措施标准

——水利措施

1.灌溉工程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2.排水工程

(1)防洪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

(2)排涝设计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设计暴雨重现期不少于10年。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应达到:旱作区1 3天暴雨1 3天排除;稻作区1 3天暴雨3 5天排至耐淹水深。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水渠系断面及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有关规范要求,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4)有渍害的旱作区,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明水排除后,应在农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水稻区在晒田期3天内将地下水位降到耐渍深度。

(5)改造盐碱地要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在返盐(碱)季节前将地下水位降到农作物生长的临界深度以下。

3.工程折旧和完好率

灌、排等工程设施使用年限不低于15年。田间灌、排工程及附属建筑物配套完好率大于95%。

——农业措施

1.农田工程

平原地区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丘陵、山区15度以下坡耕地,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求,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土壤活土层厚度一般不小于25-30cm,田面宽度一般要达到3m以上,田(地)埂稳定牢固(南方地区的田埂要采用石块衬砌或建设生物梯坎),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2.土壤改良

土壤耕作层达到20cm以上,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3.良种繁育与推广

具有较好的良种繁育能力,具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100%水平的基础性条件。

4.农业机械化

平原地区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基础性条件。

——田间道路建设

田间道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必要时进行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东北地区的干道能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通行,其他地区能满足中型农业机械的通行;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的原则,建设标准合理实用。田间道路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完好率大于95%。

——林业措施

因地制宜地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平原地区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防护林网控制面积占宜建林网农田面积的比例,北方地区达到85%以上,南方地区原则上达到75%以上。

—— 科技 措施

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2次以上;适当扶持县乡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具有技术推广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标准

(一)综合标准

通过对重点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设施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灌区范围明确, 设计灌溉面积一般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灌区规划设计合理,符合区域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灌溉设计保证率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灌区工程设施质量达标,运行管护规范;灌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完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二)主要工程标准

1.水源及渠首工程

(1)灌溉水源有保障。灌溉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

(2)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

2.灌排渠系

(1)干支渠(沟)道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坡稳定,水流畅通。

(2)干支渠道衬砌防渗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坚固耐用,寒冷地区抗冻性能好。输水管道、暗渠等设计合理,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渠系水利用系数绝对值提高0.1以上。项目区单位面积用水量节约15%以上。

(3)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通畅,排涝设计标准不低于3-5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

3.渠(沟)系建筑物

(1)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分布合理,能满足灌排系统水位、流量、泥沙处理、运行要求,适应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2)渠(沟)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等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量水设施设备

灌溉渠道的进水口、分水口等处配备有必要的量水设施设备系统,可满足灌溉水量调度和计量供水需要。

5.工程管护设施

工程管护设施布设合理,可满足工程管护需要。

回答:

1、地块方整,长宽比例适宜,面积200亩左右。

2、高低角度小于等于 15 ,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强。

3、三相电配套,机井房四个, 冻层以下暗埋管道, 主支有序分布,实行喷灌或滴灌。

4、田间道路平坦、宽度适宜,便于生产运输、田间管理。

只有这样的地块,采用现代化的机械,应用科学管理技术,才能连年丰产。

㈡ 田块太小农机不容易耕种,请问一般多大面积的水稻田农机容易耕种

最好10亩以上水稻机容易耕种。

㈢ 水稻种植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大范围推广需要什么条件

水稻种植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大范围推广需要具体备的条件一是基础设施要好,农田的水网、路网、电网、通讯信号等都要满足带没陆一定的条件;二是地块要大,要把面积小、零散分布的土地有效整合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研科学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罗锡文团队的水稻无人农场喜获丰收。“我们的水稻无人农场已经实现耕、种、管、收的全程全面机械化,未来该项技术有望推广至全国各地。”罗锡文说。

目前,罗锡文团队已与上海、山东等地确定了初步合作意向,计划蠢顷试验种植面积逾万亩。“9月份,我们将在佛山市进行花生无人农场试验。”他透露,完成水稻无人农场的首轮试验后,11月将在该地块上进行油菜无人农场的试验。

(3)耕种多少亩水田适合大型机械化扩展阅读

水稻种植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的意义:

业内专家认为,罗锡文团队研发的基于北斗导航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作业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水田自动导航作业和主从导航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满足旱地和水田的耕整、种植、植察唯保和收获等环节精准作业需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现代农业智慧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㈣ 你同意农村土地走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方式吗原因是什么呢

我同意农村土地走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方式。不过,这个办法可行性并不高。如果没有我国大量的补贴,最终的亩收益还不如分田到户的收益。

所以无论土地是个人承包还是集体承包都得需要大量的人工,而区别是承包使用的人工是要开支人工费的,总体算下来每亩地的收入还不及农户自己种植的,也就是说没有我国的补贴,无论集体承包还是个人承包土地可行性都不高,个人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㈤ 广东省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程度如何的详细资料越详尽越好请各位白度会员的哥哥,姐姐们帮帮忙。谢谢 。

一、基本情况

广东省在水稻生产机械化方面迈开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1、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35.5万台,大中型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1:0.67,小型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1:1.01,近几年大力推广埋草旋耕机和驱动耙效果较好;1998年省委八届二次会议以后,省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2000万元,用于补贴农民购买水稻联合收割机,使水稻联合收割机成为近几年发展最快的水稻机械,由1997年的500多台发展到3200台,增长了450%,机动脱粒机达35万台;目前全省已拥有谷物烘干机76台(套);根据广东省水稻抛秧面积较大的特点,积极推进育秧机械的发展,水稻工厂育秧设备达27座。

2、装备结构逐步优化。日本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三久、金子谷物烘干机、中型拖拉机、埋草旋耕机等一大批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机具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 加快了广东省珠江一1.5系列水稻联合收割机技术改造和完善,成为水稻收获机械的主导机型,大大提升了广东省水稻收获机械的整体技术水平。

3、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由于装备水平和结构的变化,使全省的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有明显的提卖滚高,一些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实现重大突破。到2000年底,全省机耕水平达到52%,其中珠江三角洲已达74%;机收水平达4.68%,年均增长51.6%,珠江三角洲的机收水平已达10%以上,显示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二、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在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过程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薄弱,受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水稻生产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栽植、烘干机械很难推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下游位置,与先进的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

1、人均耕地面积少。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45亩,人均水田0.3亩,田块划分过小,特别是第二轮承包后,这种状况不但没有裤配掘得到改善,反而加剧了田块的进一步细分,与机械化的高效率矛盾突出。

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下岗工人增多,农民工进城找工作难,乡镇企业不景气,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回流农村参与农业生产,加上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长期偏低,农民的收入受到较大影响,对农业机械的作业需求降低,制约了水稻机械化的发展。

3、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广东省正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农业经济作物和水产业,一些乡镇政府和不少农民对宏观政策片面理解,对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持观望态度。

4、缺乏先进适用机具。广东省为典型的双季稻地区,许多地方晚稻都有存留稻秆的要求,广东省开发生产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不适应这些要求,而半喂入机价格又相当昂贵,农民买不起;栽植机械方面,目前国产机仍然没有比较成熟的机型可以推广应用,进口机技术、性能先进、可靠,但经济性较差,尤其是育秧成本较高,无法推广;胡核烘干机械方面,目前推广的金子、三久等谷物烘干机,效率太低、成本太高,也不适应南方多雨、稻谷易发芽、霉烂而需要快速烘干的要求。(广东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提供)

㈥ 机械化种地一般多少亩划算

这要看你有多少台机械,而且还要看是大型机械还是小型机械。如果是一台大型机械,可做千余亩!中小型500亩以下较合适。

㈦ 在现今大机械化生产的趋势下,一个劳动力可以耕作多少面积的土地

全部靠一个人的话,全部大机械的话,一个劳动力可以耕作大概500亩左右的水稻田。

大型旋耕机,一天可以作业30亩左右,播种的话,直播水稻,由于没有固定翼飞机播种,只能拖拉机播种,按照平均3亩每小时,一天作业10小时,也是30亩。施肥的话,除了底肥能大机械外,其他不行,因为水稻长出来了拖拉机不能下田,人工施肥机那一天作业估计只能十来亩。

打药可以用无人机,无人机的话作业速度很快。这个限制较少,主要是天气和环境。

500亩,整地作业时间16天左右,播种作业时间16天左右,加上中间的浸种时间一两天,施肥的话前期底肥是拖拉机需要3天左右,共计37天左右,清明后开始整地,到播种完大概正好是五月中旬。时间上刚好。

播种间隔16天,意味着后期管理的间隔期都是16天,打药,施肥,收割等等,间隔期都是16天。水稻上,大农场管理间隔期在30天以内是比较合理的,再长后期水稻收割容易遇雨倒伏影响产量。



总结如下:

你投资1000万还是一个亿在农田基础设施上都不为过,更不需要说进口农业机械大几百万一台了。如果有钱,有地,还是建议去非洲,或者俄罗斯这种地方,大型机械可以操作过来的。




㈧ 家里有500亩水稻田,应该买什么农用机械提高生产力

种500亩水稻需要配备什么样的农机,看到很多的朋友都在说,要有收割机、旋耕机、水泵、插秧机、无人机等等很多农具。大家算过没,要是把这些农具全部配备齐全,需要多少钱?老赵是个常德农村人,也包过水田,现在我的几个朋友都还在承包水田,也是好几百亩,就和大家说一说,他们都是怎么运作的。


农村里种田,不是大家想像的那么简单,撒下肥料、种子,到时候就有稻谷收割。60%看老天,30%看技术、10%看安排,农机真的不在于多,田地是租种的,谁也不敢保证将田永远租给你。农机买了就是自己的,用它的时候就是工具,不用的时候就是废铁,只会越用越坏。

㈨ 1000亩水稻田全部机械化化需要多少台机械

2-3台。收割机每渗脊天可以收40到100亩,取中间值70亩,收获10天,需要2台;耕田机,每天耕40亩,耕10天算,需要3台。农业机械包括:农业丛漏渗搜御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整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植保机械、农田排灌机械、农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

㈩ 大型机械化耕作需要条件有我国哪个省份最适合

大型机械化耕作需要条件有:地形平坦,水网密度小,田块大、集中连片。
我国的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吉林等地的大型农场比较适宜机械化耕作。

阅读全文

与耕种多少亩水田适合大型机械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team令牌换设备了怎么办 浏览:246
新生测听力仪器怎么看结果 浏览:224
化学试验排水集气法的实验装置 浏览:156
家用水泵轴承位置漏水怎么回事 浏览:131
羊水镜设备多少钱一台 浏览:125
机械制图里型钢如何表示 浏览:19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浏览:718
超声波换能器等级怎么分 浏览:800
3万轴承是什么意思 浏览:110
鑫旺五金制品厂 浏览:861
苏州四通阀制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浏览: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里有 浏览:106
水表阀门不开怎么办 浏览:109
花冠仪表盘怎么显示时速 浏览:106
洗砂机多少钱一台18沃力机械 浏览:489
超声波碎石用什么材料 浏览:607
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的方法 浏览:165
怎么知道天然气充不了阀门关闭 浏览:902
公司卖旧设备挂什么科目 浏览:544
尚叶五金机电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