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高层建筑中,机械排烟系统怎么样设置才能符合要求
在建筑设置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防烟、排烟系统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
封堵。
(2)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
(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4)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
措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
(5)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
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 的距离。
(6)排烟管道的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的有
关规定执行。
(7)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排烟管道宜设置在管
井内;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
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15931 的有关规定。
(8)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
(9)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
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1 GB501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7
(10)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11)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
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0m/s。
(12)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m2
的房间外,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
(13)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支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
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1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
高差不宜小于3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15)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的轴流风机;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
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
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当排烟风机及系
统中设置有软接头时,该软接头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排烟风机和用
于排烟补风的送风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内
⑵ 机械排烟在哪些地方设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年版)
8.5.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建筑面积大于5000m²的丁类生产车间;
3 占地面积大于1000m²的丙类仓库;
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8.5.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²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 中庭;
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纯判于300m²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5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²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²,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做燃改施。
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段兆详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⑶ 机械排烟口设置的位置
(1)应设在栅顶上或靠近顶棚中袭配的墙体上。
(2)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少于1.00m,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3)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卖指阀。
(4)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分区设置。
(5)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6)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动启动。
(7)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烧物保持不少于150的距离。
(8)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9)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
(10)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设计数字建议增禅春加5%,管道越长,损失越大)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⑷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措施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专业知识,每个细节都非常关键。中达咨询就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措施和大家说明一下。
防烟设计就是将建筑由于火灾产生的烟气控制在某一区域,以此保证建筑的消防疏散通道免遭烟气的侵害,进而确保人员的及时疏散。排烟则是及时排除火灾发生时产生的一些高温有害烟气,避免有毒烟气朝着防烟区域以外的地方扩散,给人员疏散预留一定的时间,并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性。防排烟设计是当代建筑消防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一项需要进行长期研究不断发展的消防科学技术。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措施。
1.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的方式
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人员应该秉着严谨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在充分理解并掌握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合理、经济地使用现代消防技术,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确保建筑防排烟技术的可靠性,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系数。高层建筑通常采取的防排烟设计分为自然排烟方式与机械排烟方式,下面进行详细论述。
(1)机械排烟方式。机械排烟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机械进行加压送风的方式,借助风机所产生的压力差以及气体的流动方向对有毒烟气的流动方向加以控制或者依靠排烟管道稀释烟气的浓度或将烟气排出的一种防烟技术。机械排烟方式的优点就是可以进行灵活布置,防烟效果较好,且不会受到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机械排烟方式的缺陷就是排烟的适用范围比较小,且确保排烟口必须与人员疏散出口保持一定的距离。此种防排烟方式投资较高,设备比较复杂,要计算各个部位的送风量,确保其余压值和压力差,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保证其压力要与人员的疏散方向相反,也即配镇穗确保楼梯间比前室大,前室要比走廊大,通常情况下,楼梯间的余压值要求为40~50Pa,前室的余压值为25~30Pa。并应该在合用前室与防烟楼梯间设置独立的送风系统,如果设计要求必须使用一个送风系统,则需要在通向建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部位置装置自动调节压差设备。(2)自然排烟方式。自然排烟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热压和风压作动力进行排烟的一种方式。自然排烟方式的构造较为简单,不需要安装一些专用的排烟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也不会因为电源被切断就受到影响无法启动进行工作,平常还可以用作换气用,有着相当高的经济效益。但自然排烟方式的缺点就是容易受到风向、温度等的影响,基于此,排烟效果也不是很稳定。同时必须确保建筑楼梯的前室紧挨着外墙进行设计,否则排烟会很困难,开启排烟窗户较为艰难,而且在发生火灾时依靠人工开启每层楼梯的排烟窗户也不太现实,也容易引起盗窃。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方式在公共建筑的高度大于50米时以及居住建筑的高度大于100米时就起不到排烟作用了,使用效果不大,因此,很少在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建筑中使用此种方式。
2.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机械排烟量的设计不科学。有的建筑排烟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时,因为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理解较为浅薄,导致在计算并确定机械排烟量上出现了比较大的误差,致使建筑的消防设计存在安全隐患。(2)机械防排烟设备的安放位置不合理。带有裙房的民用高层建筑防排烟前室以及楼梯间,合用前室或者消防电梯间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可以利用可开启式外窗实现自然排烟,但裙房部分却不具备进行自然排烟的条件时,相关设计人员没有按照设计规范在建筑的合用室或者前室安装正压送风系统,使得排烟设计出现漏洞。(3)机械防排烟的风机的配电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在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风机的供配电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用电负荷要求,明敷配电线路的安装也没有达到相关设计规范要求。(4)自然排烟的设施施工设计不规范,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自然排烟方式是一种容易操作、维护管理较为方便且简单又经济的一种排烟方式,但在实际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中,由于培卜设计人员在部分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没有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致使建筑工程竣旅运工后,发现设计的建筑自然排烟设施并不能进行排烟,起不到自然排烟的效果。对该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排烟窗的位置安装不正确;自然排烟窗的设计开窗面积没有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自然排烟窗的形式结构设计或者施工不合理;按照规范要求,安装高度比较高的排烟窗户需要设置一些方便进行开启窗户的操作装置,但是实际建筑设计或者施工中并没有相应的开启机构。一些开启较为困难且高度较高的排烟窗都没有安装可以进行随时开启操作的装置。以上这些原因都会使得自然排烟方式无法实现排烟目的,影响消防效果,不利于居民的人身安全。
3.高层建筑防排烟措施
针对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首先加强对设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业务指导工作。各个地区的消防部门都十分重视设计以及施工人员对固定灭火设施、电气、消防报警等业务工作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但却在培训过程中常常会忽略对防排烟设计施工人员的培训。因此,必须意识到防排烟设计以及施工对建筑消防的重要影响作用,加强对防排烟设计与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普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高相关设计、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1)落实防排烟设施的责任承担制。高层建筑的自动消防的其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即为防排烟设施,按照相关规定,防排烟设施的施工责任应该由消防设施的施工企业承担,但是当前很多项目工程的防排烟设施施工都是由空调专业施工企业进行负责安装的。因此,必须理清责任负责人,将防排烟设施施工责任落实到位,切实保障防排烟设施的安全施工。(2)要重视审查建筑防排烟设计图纸,加强对防排烟系统施工的监督。当地相关消防监督部门要重视审查建筑的防排烟设施,相关审核人员要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详细地审查,重点检查建筑防排烟设施的设置位置、防烟分区、送风口处的排烟口的位置以及开窗面积等。与此同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将建筑的防排烟施工检查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管理监督建筑的防排烟设施施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后期留下施工隐患。
4.结语
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对建筑消防安全来说非常重要,防排烟系统的科学、合理设计,能够在建筑发生火灾后有效阻挡并及时排除有毒烟气,进而确保人员的疏散以及火灾的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建筑防排烟设施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本文简单论述了机械排烟方式与自然排烟方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给予相关人士一些参考性建议或者意见。
想要了解“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措施”更多详细信息,中达咨询建设通查询简单方便可靠。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⑸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防火阀设计原理是怎样的
安装在中央空调风道系统中,工作原理是籍易熔合金的温度控制,利用重力作用和弹簧机构的作用关闭阀门。当火灾发生时,火焰入侵风道,高温使阀门上的易熔合金熔解,或使记忆合金产生形变使阀门自动关闭,用于风道与防火分区贯穿的场合。防火阀、防火调节阀,常开,70度关闭,一般安装在风管穿越防火墙处,起火灾关断作用,可以设置输出电讯号,烟感超过70度时阀门关闭,连锁送补风机关闭;防烟防火调节阀,常开,70度关闭,同一,不过多一个电讯号输入,可由消控室远程控制关闭,一般用于平时送风、火灾补风共用风管系统中,火灾时可控制关闭不需要补风的房间;防火阀,280度熔断关闭,常开,输出电讯号,这种和1相似,只是熔断温度不同,一般应用于火灾排烟管穿越防火墙处,烟气温度超过280度时自动熔断关闭,可连锁关闭排烟风机。
排烟防火阀(常闭,电讯号开启,280度熔断关闭,或手动关闭)一般应用于排烟系统中,可在排烟风机吸入口安装一个,火灾时由消控室控制开启,关闭时也可连锁关闭该排烟风机。排烟阀,同上述,各个单位叫法不同,有的根据它的动作温度叫做排烟阀,有的根据它的用途性质叫做防火阀,但是对于设备方只是把普通防火阀的熔断金属换成280度熔断的那一种。全自动排烟防火阀(地铁工程用)地下铁道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排烟阀门具有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及气体灭火系统联动控制的功能。每台全自动防烟防火阀有两个独立电动控制信号,分别由EMCS、气消系统进行监控,控制信号均为DC24V±10%信号。每台全自动防烟防火阀有六个独立反馈信号(三个开到位,三个关到位)反馈信号均为常开无源接点信号。排烟口,如果你在管路上安装了必要的排烟阀,就用普通的单层百叶风口即可;否则需用板式排烟口,它同时带有排烟防火阀的机构。防火阀选用主要控制参数为规格等。防火阀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除公共建筑的厨房排油烟系统用防火阀,动作温度为150℃外,一般通风空调系统用防火阀动作温度为70℃。

⑹ 厂房防排烟如何做,什么情况下满足自然防排烟
1、建筑高度的一半以上部位,做百叶窗、中悬窗(或上悬窗,分手动和机械,要有折减旦败的)、采光带(这个要有面积上的折减)、墙面轴枝迟昌流风机、屋顶无动力风机(反应下来效果不好)、猛扒通风屋脊一般通风面积是排烟区面积的2-5%。
2、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 楼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⑺ 厂房消防排烟天窗设计要求
1、天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应符慧友合GB/T7106-2008的规定;保温性能应符合GB/T8484-2008的规定虚源;采光性能应符合GB/T11976-2002的规定。
2、电动采光排烟天窗窗体构差碧态件型材采用0.6mm厚彩色钢板冷弯成型内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导热系数≤0.025w/m.k,窗体构件型材间用自攻螺钉连接。
3、密封材料采用耐低温的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密封条。
4、窗扇框料采用铝合金型材,其抗拉强度为160N/mm²,屈服强度为110N/mm²,硬度HV≥58,壁厚1.4mm。
5、采光材料可采用安全玻璃、聚碳酸酯采光板、玻璃纤维聚酯采光板等。
⑻ 建筑消防排烟设计
笔者根据多年建筑暖通设计经验,依照规范,总结了高层建筑以及地下室车库防排烟设计的形式,针对设计中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天津市区高层建筑已成为建筑中的主体,并伴随着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据消防大队火灾统计数据表明,火灾中受烟害直接致死的约占80%以上,由于烟囱效应作用,高层建筑火灾产生的烟气浓度危害性比一般建筑大,因此,火灾发生时必须迅速排放烟气,以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一、消防电梯前室防烟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加压送风。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楼梯间既是建筑用户逃生通道,也是消防队员进行扑救的通道,为了满足上述两个需求,必须确保楼梯间和前室内无烟。
设计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其前室是否要设机械防烟设施。笔者认为,防烟楼梯间与其前室仅用一道乙级防火门隔开,当对楼梯间加压送风时,风量只能通过前室、外门排放出去,在对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对其前室进行加压送风,是一种间接的加压送风。因此,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时,其前室可不设机械防烟设施;但是通风会受到门的阻力,其压力和风量都会受到影响,对此,我们在设计和计算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时,宜在《高规》表8.3.2-1中偏大的范围内取值。
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分析,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只有满足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之和不小于2㎡时,可采用自然排烟。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慎世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当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则应当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二、关于中庭的防排烟设计问题
中庭在高层建筑中往往贯通数层,一旦发生火灾时,火势和烟气迅罩谈速蔓延,在较短的时间甚至是瞬间弥散到整个中庭,并通过中庭继续扩散、扩大。对于中庭的烟控我们设计中主要技术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与给排水专业协商,在经济技术许可的前提下,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样会有效地降低火灾产生的热量和烟气,设置防烟隔断,限制烟气扩散;
2、与建筑专业协商,限制中庭及相连空间内可燃物的存放量,减少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3、暖通专业自身要设置排烟设施,将火灾时中庭内积存的烟气有效地排放到建筑物外。《高规》第8.2.2.5条:“净高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侧高窗的面积不小于该中庭面积的5%时,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火灾时,烟气的上升速度约为4m/s,一般只需3s左右就可上升到12m的高度,由于烟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会出现“层化”现象,则当中庭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者高度超过12m时,应当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具体可通过计算确定中庭的排烟量和排烟风机的设置数量:当中庭体积小于17000立方米每小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每小时换气计算;当中庭体积大于17000立方米每小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每小时,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立方米每小时。
三、关于地下室的防排烟系统设计问题
由于机械排风和机械排烟的共性,设计中常常将机械排风与机械排烟两个系统变成一个,使其具备两种功能。排风、排烟合用一台风机时,平时低速运行风机进行机械排风,火灾时,启动该系统机械排烟部件,实现高速排烟功能,选用双速消防高温排烟风机,排烟风机前设常闭型280℃排烟防火阀。机械进风系统的送风量可按5次/h左右换气计算,这个数字既可满足排风时的送风要求,又同时满足排烟时的补风要求。排风排烟合用系统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排风系统只能负责一个防火分区的排风时才能与排烟系统合用。排风机的选择必须是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耐高温轴流风机。
(2)排风、排烟合用系统时,风机应尽量放宽闷肢置远离失火区。风机吸风口附件官道上要设排烟防火阀。风管断面尺寸须按每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及防火规定的最大流速进行校核。合用风道制作安装时,需按照排烟系统的风道要求施工。
(3)地下汽车库通风与排烟系统还应该重视送风、排风与排烟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者应该认真研究、确定送风、排风与排烟系统风管的布置,使气流组织合理,使疏散方向正好是烟气与污染浓度降低方向。
四、工程实例
我公司在工程设计中,地下停车场多数采用的是排风、排烟合用系统。以天津某商业办公楼为列,设有二层地下停车场,地下建筑面积为25622㎡,采用合用系统,风口与风管也是合用的。按照地下室防火分区划分,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均不大于2000㎡,防烟分区均不跨越防火分区,主要通道上设置补风系统。
设计中,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中规定,排烟量按换气次数6次/h计算,补风量按换气次数5次/h计算,设机械送风排烟系统。当其中一个防烟分区着火时,该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则自动打开同时连动排烟风机启动工作,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则排烟机的入口侧的排烟防火阀关闭,同时连动排烟风机停止工作。
地下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当各防火分区有直接对外的车道时,利用车道补风;没有直接对外出入口的防火分区采用机械补风。车库排风量、排烟量均按6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送风量按4次/h的计算。排烟与排风系统合用一套管道。平时按排风工况运行,当某一防烟分区发生火灾时,系统按排烟工况运行;对设有机械送风系统的防烟分区中失火时,需要确保排烟系统、送风系统均投入运行状态
五、结论:
防排烟设计是建筑消防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安全系统的重点。作为设计人员应在充分掌握理解规范要求的同时,严格执行规范要求,不能越界。针对具体工程应具体对待,分析其特性,避免盲目套用规范,避免遗漏问题,实现建筑消防安全可靠的设计目的。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⑼ 排烟设施应该如何设置
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1.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①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②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①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②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 ③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 ④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3.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①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②中庭。 ③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④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⑤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4.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拓展资料:
1.着火的空间一般在各房间内,因为楼梯间从管理上讲是不允许放置可燃物的。房间内发生火灾后,烟气会顺着门口向走廊、楼梯间蔓延。 排烟设施是在房间内上部通过排烟管道、排烟口、排烟风机,在火灾时启动把烟气从房间里直接吸进管道排出建筑外。人们逃生时烟雾减少,加之疏散楼梯有加压送风系统,逃生方向和烟气流动方向相反,会更加安全。
2.50米以下的公共建筑和100米以下的住宅,不需要安装这些设施,只要疏散通道和相应房间有可开启的外窗就能达到通风、排烟的要求。除此之外比以上高的建筑就必须安装防排烟设施了。 在楼梯间下半部看到的百叶窗口就是机械加压送风的送风口,在前室也有送风口。在没有窗的房间顶部和墙面的上半部是排烟风口。还有一些排烟和空调通风系统合用。大家可以多留意。排烟风机一般安装在楼顶上,送风机一般安装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专用机房里。
⑽ 厂房通风该如何设计
厂房通风—厂来房通风设计原则自
(1)将高侧排风窗的位置设在紧靠厂房的檐口部位,排风窗上部严禁留有实墙面,避免产生涡流而导致飘雨。
(2)将高侧排风窗的垂直挡风板加高,设计成象全封闭式矩形通风天窗的风板一样,挡风板上部折向屋面成倾斜状,以防止任何角度的飘雨。
(3)在高侧排风窗下口部位的墙面与垂直挡风板之间,增设水平遮风板,且不留排雨水的缝隙。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风雨由缝隙灌入厂房内,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大量灰尘雨水由缝隙下泻污染墙面及下部侧窗,对厂区外环境不利。找厂房上中工招商网
建议设置水落管,做有组织排水处理。近些年来,通风天窗出现的类型较多,除上述几种类型外,常用的还有横向天窗、井式天窗、球形天窗等。
其中球形天窗亦属全封闭式的,不会产生飘雨现象;其他几种类型天窗飘雨的部位及原因与矩形天窗类似,故均可参照本文前述的分析及改进原则予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