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机械加工的目的是什么
机械加工的目的就是实现设计思想的过程;
也就是把图纸上的零部件变成实物,实现图物转化;
② 机械伤害培训的目的
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从安全管理工作路上,防止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动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剌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和往复行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③ 机械制图 怎么填详细
机械图纸的目的就是要把工件的外形尺寸,公差,技术要求完整的表述出来。首先要确定试图的选择既要简单明了,又要人容易看懂,所以要进量用少的试图,把图形表达清楚。在之就是尺寸详细,尺寸要全不可以缺少尺寸,但还要尽量避免重复标注的尺寸。而后就是公差了,在一些要求严格的地方是需要添加公差的,公差可分为尺寸公差,位置公差,形状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最后就是填写标题栏了,需要把图纸的名称,图号,所在单位的名称等等信息填入当中。这样就完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纸。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④ 机械制图的目的与意义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为使人们对图样中涉及到的格式、文字、图线、图形简化和符号含义有一致的理解,后来逐渐制定出统一的规格,并发展成为机械制图标准。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中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制定于1959年,后在1974年和1984年修订过两次。在机械制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有: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在图纸幅面及格式中规定了图纸标准幅面的大小和图纸中图框的相应尺寸。比例是指图样中的尺寸长度与机件实际尺寸的比例,除允许用1:1的比例绘图外, 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
只允许用标准中规定的缩小比例和放大比例绘图。在中国,规定汉字必须按长仿宋字书写,字母和数字按规定的结构书写。图线规定有九种规格,如用于绘制可见轮廓线的粗实线、用于绘制不可见轮廓线的虚线、用于绘制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的细点划线、用于绘制尺寸线和剖面线的细实线等。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置图、示意图和轴测图等。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制造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装配图表达机械中所属各零件与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布置图表达机械设备在厂房内的位置;示意图表达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表达机械传动原理的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液体或气体输送线路的管道示意图等。示意图中的各机械构件均用符号表示。轴测图是一种立体图,直观性强,是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图样
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即机件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图形)。按投影方向和相应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常用视图分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断面图(旧称剖面图)等。(另外几种视图有后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但不常用)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图中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观察者、机件与投影面三者间有两种相对位置。机件位于投影面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一角投影法。投影面位于机件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三角投影法。两种投影法都能同样完善地表达机件的形状。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则只画出切断面的图形。断面图常用于表达杆状结构的断面形状。 对于图样中某些作图比较繁琐的结构,为提高制图效率允许将其简化后画出,简化后的画法称为简化画法。机械制图标准对其中的螺纹、齿轮、花键和弹簧等结构或零件的画法制有独立的标准。图样是依照机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按适当比例绘制的。图样中机件的尺寸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和箭头指明被测量的范围,用数字标明其大小。在机械图样中,数字的单位规定为毫米,但不需注明。对直径、半径、锥度、斜度和弧长等尺寸,在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予以说明。制造机件时,必须按图样中标注的尺寸数字进行加工,不允许直接从图样中量取图形的尺寸。要求在机械制造中必须达到的技术条件如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等均应按机械制图标准在图样中用符号、文字和数字予以标明。20世纪前,图样都是利用一般的绘图用具手工绘制的。20世纪初出现了机械结构的绘图机,提高了绘图的效率。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计算机绘图,将需要绘制的图样编制成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再将其转换为图形信息输给绘图仪绘出图样,或输送给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机床进行加工。
⑤ 学习机械制图有什么意义啊
学机械制图好处体现在:
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行业从业人员的必备技能
很多学生感觉机械制图学起来比较困难,首要的原因是对制图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仍然用学习文化课的方法来学习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一要让学生牢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不要小看这三句话,这三句话是机械制图的核心。也是看懂图纸的核心。无论多复杂的图纸都必须符合这个原则。(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铆焊件图纸,在看图时就可以根据上述原则用尺子来确定各个视图中对应钢板在结构中的位置);二要多看图、多思考、勤动手。(多看图一就是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多思考一就是思考别人为什么采用这种表达方式,以及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并熟悉每个表达方式所适用的典型零件;勤动手一就是多画图。有机会的话,最好能多看看实物。);三要多跟老师同学交流,了解他们的看图习惯。(在标注尺寸和拉序号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看图习惯。一定要标到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切忌豪无规律的乱标。记住一点:你的图纸是让别人看的!);四要在画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不要过早的要求快,先要认真画好,熟练了自能生巧。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空间想象能力差,总是习惯考虑平面图形,有一定的平面想象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建立不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比如:利用机械制图上的一些实物模型来给学生分析,让学生由图纸上的平面思维转换到立体空间的空间思维。把物体的平面图形的投影与实际零件模型紧密联系起来,一一对应起来。让学生不断地“由空间到平面
然后再“由平面到空间
,如此反复不断练习。时间长了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思维能力。有了这种空间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在实际机械加工生产工作中,才会通过二维的图纸上的平面图(零件图或装配图)想象出三维的空间立体物体(实际零件的立体形状),只有掌握这种空间想象能力,零件的加工或机器装配的工作才能胜任。所以,空间想象能力三维思维能力是学好并掌握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
2.学好机械制图是机械行业从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
《机械制图》课除了使他们学会如何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三维思维能力和学会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三视图、剖视图的作图方法,常用件标准件的画法,零件及装配图的读图与绘图方法外,还必须掌握一些本专业其它相关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比如:汽车机械基础、金工、机制、液气压传动、钳工加工与工艺与车工加工与工艺、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等,这些知识在机械制图中零件的表面质量、加工工艺方法与工艺步骤、材料的选用等方面都要用到。
《机械制图》是新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工艺路线研究的工具,也是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意图的载体。我们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要大胆的进行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然后融进新思路、新的教学方法,是现在课程教学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贯彻这一条思路不动摇,并要求大家勤动脑,多动手,勇于创新,用于钻研,逐步形成新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机械制图中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机械加工制造中的应用
零件图:零件是机械构成的最小单位,零件图要求标明零件的所有尺寸(或者通过已标明的尺寸计算出其他尺寸)。装配图:首先:装配是将机械的所有零件组装起来,成为一整台机器其次:装配图是将机械零件在机械中的位置清晰表达,通过剖切线表达机械的内部结构,区别于零件图,装配图要求标明重要部位的公差配合、装配尺寸和机械的整体尺寸(方便包装、安装、布局)、技术要求等。装配图是表达机构装配关系的图纸,实际在装配图只能看到重要的配合尺寸,和总体的范围尺寸。甚至很多装备图一个尺寸也没有。里面的信息就是零件的数量,装配关系,零件图是表达零件的详细内容图纸,包括零件的所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要求,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工作图设计是根据技术设计绘制出全套工作图纸,包括总图、零件图、部件图、产品装配图、安装图;制定通用件、专用件、标准件、外购件、外协件明细表和原材料、特种材料明细表;编制产品说明书和使用维修保养说明书等。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技术已经应用贯穿到机械制造业各个环节中,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一个即将从事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不掌握好这项技术技能,将无法在以后的工作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