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设备平均利用率的计算
名义产能即为该产能的期望值,所以计算如下:
E=100*0.1+110*0.2+120*0.3+130*0.3+140*0.3=134加仑
由产能利用率公式得平均利用率m=130/134=97%
② 设备有效利用率怎么计算
发电机组的有效利用率(小时):(发电机组实际运行小时数+发电机组备用小时数)/发电内机组制度工作小容时。
你看是不是这样。
如:一电厂发电机组运行小时是3912.36小时,发电机组备用时间514.84小时,发电机组退出时间80小时,故障事故停机时间46.96小时;制度工作时间4320小时。则
发电机组的有效利用率=(3912.36+514.84)/4320
=
③ 生产能力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能力利用率= 实际产量 X 100% 生产能力 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生产能力的度量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没有产能利用的直接统计数据,所以产能利用状态必须依靠间接的度量方法才能实现。到目前为止,生产能力的度量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峰值分析法、随机参数生产前沿面方法(SPF)、非参数生产前沿面(DEA)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及在第三种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要素拥挤度方法四大类,这四类方法的共同原理都是以实际生产状态和最好或者有效生产状态的比较作为过剩状态的度量。随机参数生产前沿面方法和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都是以生产前沿面方法为基础的效率度量来刻画产能利用状态的,不同之处是生产前沿面的刻画用的是参数方法还是非参数方法。DEA可以分析单产出和多产出,但是它没有考虑数据的随机变动,因而对过剩产能的测度会比剔除有利的随机成分时要小一些。较DEA方法而言,SPF方法的优点是将产出的随机变化考虑进来,缺点是计算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多产出的距离函数,而且在产出为零的时候不好处理。峰值法的优势是只需要有单投入和单产出的数据就可以,因而在用数学手段估计产能利用率的方法中,它是最广泛适用的和对数据要求最低的。
④ 国有资产报表中,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如何计算
1.机械利用率是指所属期内机械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或制度)用时的百分比,是指机械的版使用权效率,反映机械工作状态及工作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你提供的数据,机械利用率=[所有(车辆上道日数*车辆数量)之和]/[所有车辆*制度工作天数]*100%
只是你提供的数据中没有车辆的数量,假设只以一辆车来计算:
机械利用率=(18/21)*100%=85.71%
特别指出,不是统计专业者,往往会将上述公式中的分母误用日历天数,这是绝对错误的统计方法.
2.机械完好率计算公式:
机械完好率=(全部机械完好数量*实际工作天数)/(全部机械总数量*实际工作天数)×100%
只是个人理解,你给出的数据不太完整,怕误导你,"五月有31天,制度日21天,车辆上道日数18天,完好日数30天",这里好像有点矛盾,制度日为21天,而完好日数为30天,是有加班吗?另与第一道题相同,缺少机械总数量,无法计算机械完好率,请祥细提供已知数据,方能计算机械完好率~
请相信我的解答,本人以前就是统计专业,对此比较了解~
⑤ 设备利用率怎么算公式
1.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2.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3.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⑥ 设备利用率怎么算公式
设备的利复用率可以用制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
⑦ 工厂设备利用率怎样计算
一、计算方来法: 一个月总源工作时间-设备维修时间-停机时间/一个月总时间*100%二、备注:总工作时间=每班时数X每日班数 负荷时间=总工作时间-计划内停止时间 运行时间=负荷时间-计划外停止时间 时间运行效率=运行时间/负荷时间X100% 速度运行效率=基准生产周期/实际生产周期X100% 有效运行效率=实际生产周期X生产总数/运行时间X100% 性能运行效率=基准生产周期X生产总数/运行时间X100% 良品率=(生产总数-不良品数)/生产总数X100% 综合效率=时间运行效率X性能运行效率X良品率 短时停止或空转时间=运行时间-生产总数X实际生产周期月平均实际生产周期=(每日实际生产周期X生产总数)之总和除以全月总产量
⑧ 设备利用率是什么,怎么进行计算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一: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
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
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办法:
1、人员及部门
进行设备的统计应该由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其统计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能力设计和生产决策与生产分析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一般由企业的生产部、主管部或机电部门负责。
2、方法
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统计工作应该认真、严肃、长期坚持,只有长期的数据,才是更加准确和实事求是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