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用什么机械开草莓畦

用什么机械开草莓畦

发布时间:2021-02-03 00:53:51

⑴ 怎么才能制作一台草莓自动除老叶和匍匐茎!需要什么技术和配件

一、品种选择选择浅休眠期的大果型品种,如丰香、明宝、春香、久能、硕丰、新都1、2号、新明星等。二、培育壮苗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草莓活棵后适当控制肥水,到9月份,及时除去遮阳网以防徒长。三、整地定植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同时亩施腐熟厩杂肥3000~4000kg,复合肥50~60kg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9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在畦面上铺地膜,在地膜上打孔栽植。每畦栽2行,行株距为25cm×20cm,每亩栽7000株左右,定植时,要使花序朝向沟也,栽深以根颈与土面平为准,不能将苗心埋入土中。四、田间管理1、控温。于10月中旬开始扣膜保温。采用双膜覆盖,定植初期,要求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2℃,结果期白天20~23℃,夜间不低于5℃。2、控湿。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3、浇水。果实膨大期。草莓需水增大,可采用滴灌的方式浇水,使7~8cm以上土层呈湿润状态。4、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定植活棵后,浇施0.5%复合肥液,采收后20天左右,再追肥1次,可根据具体情况用0.2%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追肥。5、植株调整。草莓生长期须及时摘除匍匐茎、老叶、病叶及采果后的残留花萼;每株草莓选留2~3个健壮分蘖,及时抹去其余分蘖;去掉低级位小花。6、人工授粉。草莓开花期间,于每天上午8~9时用毛笔涂抹花朵,可明显提高产量和好果率。最好在棚内放蜂。完成授粉。7、防治病虫害。低温多雨天气,草莓易发生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3000~4000倍液防治。此外,还要注意及时防治蚜虫。8、喷激素。于草莓第一心叶生长及开花时分别喷施10×10-6赤毒素溶液,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可提高果实品质。9、补光。寒冬季节,在小棚内每隔1.5米设置1个60瓦的灯炮进行加温补光,可使小棚内最低气温维持在5℃左右,采收期提前20天左右。

⑵ 种植草莓需要什么技术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草莓荣居首位。草莓是结果快、成熟早、繁殖易、周期短、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在我市作保护性设施栽培,元旦果实可以上市,可延续采果至五月份。捷足先登,填补了水果的淡季市场。我市元旦至春节期间,市场零售价1千克12—14元,最高时18—20元。经济价值可观。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效果品,富含维生素C和磷、锌、铁、钙、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肠胃病和贫血症有一定疗效,对促进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草莓是集食用、医疗、观赏为一体的生产活动,意义非常重大。
一、繁殖苗地的准备
1、选择排灌方便不易积水、肥力较高的水田,或菜园土(前在作物及使用过绿黄隆除草剂的土块)。施足基肥(饼肥、家肥、人粪尿、磷肥)腐熟后撒施,同时每亩用50%辛硫磷一斤或3%呋喃丹三斤,拌细土25斤撒施后,翻土作畦。畦宽1.5—1.8米,龟背形以防积水,土要碎。
2、每株的选择及定植。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 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摘除病叶与老叶。我市一般在公历四月份定植于繁殖地(日平均温度在12℃以上)。每畦定植两行,离畦面边30厘米处定植,株距60—80厘米。栽后,立即浇水定蔸。
3、肥水管理,育苗地施肥的原则是:适氮,重磷、钾,每亩用腐熟的菜饼200斤加尿素7—8斤,磷肥50斤,钾肥10斤,水溶解后每隔20天浇溉一次。人粪尿也可代替。
4、每株定植成活后(一星期后)喷赤霉素(九二O),既每一克“九二O”兑水40—50斤,(九二O先用浓度高的
白酒在干净的碗内化解)喷雾。连喷两次,时隔一星期至10天。八月份严格控制施氮肥,让其适当干旱,但不要过份。
二、适时移栽和移栽地的准备及规格
1、大田准备:选择肥沃、排浇方便的田或土作大田用地。草莓需肥量较大,加上后期(采果期)一般较少施肥,所以基肥要足,并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有机肥3000斤,饼肥100斤,复合肥50—60斤,尿素15斤,过钙80斤,钾肥20斤,除尿素和复合肥外,其它肥搅匀腐熟后,与尿素、复合肥搅匀撒施土面,接着翻土作垄。一般垄高25—30厘米,垄底宽90厘米,垄面60厘米。垄沟宽30厘米,垄底加沟宽100--120厘米左右,垄面至沟底有一定的倾斜度。
2、定植时期与方式:我市设施栽培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移栽。定植密度与苗情、土地肥、瘦分别对待,壮苗、旱苗、地肥宜稀植。反之宜密植。一般亩栽7—9千株。垄作好后,从垄边往内5公分处定植,株距12—15厘米。垄长一般不超过30米。
在移栽时应注意,一是定向移栽: 既弓背朝外,有利以后花序抽出。二是双行三角形(品字形)栽植,有利通风透光扎根。三是把握深度,做到下不露根,上不埋苗心,有利分蘖。四是带土移栽,有利成活。五是晴天下午栽, 阴天全天栽。六是加强水肥管理,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浇水时可按800倍液加甲基托布津。七是及时查苗补苗。
三、田间管理
1、冬前管理,定植成活后至11月中下旬,应注意三点:一是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最好是稀粪水;二是保持湿润;三是除草松土摘老叶、病叶。
2、开花前后管理:用托布津、速克灵、乐果等防治病虫害。
3、越冬期管理:寒冬来临前,要浇透水以防寒。
四、适时盖膜
盖膜能成倍地增加产量,减少果实损失防止污染。膜分大棚盖膜、地膜。盖膜时间应掌握在日平均温度降到8℃左右时,开始盖膜。先盖大棚膜,后盖地膜。盖膜前先要除草、中耕、施肥,防治病虫害。(大棚制作与购膜型号)由于篇幅有限恕 不介绍,有意者请与农科所联系。盖膜后,晚上棚内应保持温度8℃,白天20℃左右,晴天中午要掀膜,下午3点复膜。温度过高,花粉死亡,温度过底花粉活性不够,难以授粉。

⑶ 种草莓需要什么技术

大棚种植草莓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如下:
1、培育壮苗
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
2、合理定植
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同时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kg,复合肥50~60kg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9月中下旬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丰产性好的幼苗进行定植。
3、温湿度控制
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之间,不要超过30度,晚上以7度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掌握在23度。十二月下旬到一月底之间,棚温低于5度时,应在大棚内设小拱棚复扣膜,极端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棚内湿度开花前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为防止高温高湿发病,喷洒“新高脂膜”乳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共2次。到翌年4月份,气温明显回升可拆除大棚两边的围膜,加大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作用,延长果实的采摘期。
4、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以后早晚一次,直至成活。整个生长期可进行3-4次追肥,第一次在定植成活第一次松土后用复合肥7.5kg。第二次在第一次后十天左右进行,亩用10kg。第三次在覆地膜前打孔施放,666.7㎡(亩)用量20kg。以后分别在各花序顶果开始采摘和采摘盛期各追肥一次,666.7㎡(亩)用量为复合肥10kg,第三和第四批果一般不再追肥。也可使用二氧化碳气肥、磷酸二氢钾和多元素肥进行根外追肥。
5、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有蚜虫、叶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对蚜虫、红蜘蛛可喷10%吡虫啉4000-6000倍、2000-2500倍螨死净。灰霉病在高温高湿以及草莓生长旺盛期最易发生,可用50%速克灵800倍防治,效果很好。对芽枯病,摘老叶、通风透光,每隔一周喷一次1000倍多氧霉素或600倍敌菌丹水溶液。

⑷ 种草莓需要哪些技术

移栽技术
为争取元月底至2月初草莓上市,繁育圃草莓苗移栽大棚畦面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要随起苗,随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7厘米,穴距20厘米,亩栽12000株。栽植时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层,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
种植管理
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钾1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5千克。
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应加盖遮阳网遮荫。网离地面1.2 米,便于人员操作。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6片叶。花芽分化需较低温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阳网上加盖草苫(草帘)。通过揭与盖草苫的操作过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条件及较低温度,促进顶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时间有月余。
3、灌排方法。在开花与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宜用沟灌,使水灌到沟高2/3处为好,让水渐渐渗入畦土,沟内余水排出。
若天旱,应5-7天灌水1次。用橡胶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属管进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松。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早做排水沟道,使棚内畦沟水能排尽。
4、加盖塑膜。10月至11月上旬,是草莓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阳网。江准地区,“立冬”后盖地膜,“大雪”前覆盖大棚膜,使棚内气温保持在28-30℃。“暖冬”年份,“冬至”时节加盖中棚塑膜。“冷冬”年份则应同时盖上大、中棚塑膜。总之,“小寒”至“大寒”时节,棚内气温应保持在25℃以上,至少也在23℃以上,只有满足以上气温,草莓才能正常生长。
5、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11月至12月应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花期棚内放养蜜蜂,可在大、中棚两头另做尼龙丝网,便于顺利通风。大棚通风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
6、采收。草莓苗开花、坐果到浆果着色,软化,释放特有香味,时间约 30天。草莓浆果成熟后,应分批采收上市。一般亩产草莓1500千克。

⑸ 种植草莓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专家解答

草莓可以在各种土壤上生长,但在疏松、肥沃、透水、通气性良好的轻壤或沙壤中生长,更容易获得高产、优质。

草莓是浅根性植物,80%以上的根系都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25厘米范围以内,另外,加上草莓根先端穿透力较弱,当土质坚硬时就阻止了草莓根的伸展,影响了根系吸收面积的扩大,从而也影响到地上部器官的生长发育。因此,土壤是否适宜栽培草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表层的结构和质地。

草莓在地下水位不高于80~100厘米,pH5.5~6.5的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在沼泽地、盐碱地、石灰性土壤中栽植草莓,因这些类型土壤结构紧密,通透性差,排水不良,pH偏高,不利于草莓吸收水分和养分,草莓生长发育不良。黏质土,通气、透水性差,土体排水不良,易受涝,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短期不能满足草莓对营养的全面供应,易造成果实味酸,颜色暗淡,成熟期较晚。

在保护地栽培中,棚内土壤易干燥,沙土更容易干燥,需要不断灌水,才能较好地发生根系。沙土还容易渗水,水渗入后,还不易排掉,这就导致低洼的沙土地容易发生易涝易旱现象。在露地栽培中,沙土比黏土升温快,但在棚室保护地栽培中,在调整好土壤水分的前提下,各种土壤升温速度差不多。这是因为直射光被塑料薄膜遮挡,地温上升较慢,首先要把棚内气温升高,然后地温才能逐渐上升。所以,在保护地生产中,只要调控好肥水,一般土壤都能获得早产、早收。

提示板

草莓在肥沃的沙壤土上生长良好,对于沙土、黏土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加以土壤改良。地下水位不高于80~100厘米,pH在5.5~6.5有利于草莓生长发育。棚室中各类土壤升温效果差别不大,所以一般性土壤栽植草莓都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⑹ 草莓如何进行高垄栽培

1、改平畦栽培为高垄栽培。平畦栽培,田间湿度大,通风透气性差,病虫害严重,极易造成果实霉烂,品质产量降低。采用高垄栽培可克服以上弱点,更适宜保护地栽培的需要。高垄栽培的具体做法是:选择地势平整、避风向阳、疏松肥沃的田块,作畦起垄。畦宽2米,高10-15厘米,两畦间挖一条40厘米的沟,畦面做成龟背形。

2、改常规苗栽培为无毒苗栽培。常规苗病毒严重,产量低,果质差;无毒苗抗病性强,果实大,单果重多为百克以上,产量可提高1-2倍。

3、改多年为一年一栽,多年一栽虽投资低,用工少,管理简单,但病毒感染重,病虫害易发生,植株弱,品质差,产量低。一年一栽,通过轮作倒茬,土地利用率高,不易染病毒,且病虫害少,果实大,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4、改单一品种为多品种搭配栽培。草莓是一种极不易贮运的浆果,若单一品种面积较大,收获期过于集中,就会给采收、销售、加工造成压力,甚至造成大量霉烂。因此,应适当采用适合本地栽培的不同成熟期和耐贮运的优良品种。每块地可栽植2-3个不同成熟期的品种。

5、改露地栽培为保护地栽培。露地栽培上市迟、产量低。采用双膜覆盖栽培可明显提高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如果用大棚或温室栽培效果更明显,产量可增加1-2倍,还可提早上市60天左右。

6、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长期以来,对草莓的管理一直很粗放,其精细管理未被重视,其实,精细管理对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意义重大。草莓精管的措施主要有:当定植后的新苗长到5-6片叶时,剪除枯叶、病叶、无效叶,及时摘除生长过旺的心叶,每株保留10-13片有效叶,出现花蕾后,每个花序留3-4级花苗,其余全部摘除。开花结果后,随时将病果、畸型果、小果、虫果疏除,以培育大果。果实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尤其是雨后晴时危害严重,及时喷施多菌灵3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能有效控制该病的蔓延。

⑺ 我有几千亩荒地要开用什么机械

推土机,挖掘机,这些是必须要的,具体的,看你个人的需求吧

⑻ 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时需要哪些设施、设

备?

无土栽培的设施是草莓无土栽培最大的投入,主要包括保护设施和栽培设施两方面。

(1)温室或大棚。由于一般温室或大棚常常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因此,无土栽培草莓的温室或大棚所需的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应当进行人为控制,以便创造作物生育的优良环境,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能进行工厂化生产。目前,有全自动电脑控制的连栋玻璃温室可自动控制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营养液等,但必须进行高效率化生产,才能达到理想效果。除此之外,我国的连栋大棚、温室、日光温室、大棚等,只要能满足草莓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都能进行无土栽培。

(2)栽植床(槽) 无土栽培的栽植床有液膜栽植床、槽式栽植床、沟式栽植床等。

①液膜(NFT)栽植床是将植株种在营养块、槽、岩棉、塑料盆或管道上,以浅层营养液进行循环式流动,国内常用的有水平栽植床、岩棉栽植床、三角形营养液栽植床等三种形式。

②槽式栽植床用砖和水泥砌成宽50厘米~120厘米、深15厘米~25厘米的槽沟,长度依温室南北长度而定,槽内铺塑料膜,放入基质后,基质上设滴管软管,出液端留一个出液口与总回液管连接,将多余的营养液回流到集液槽内,然后进入贮液池。

③沟式栽植床在地面下挖10厘米深、宽55厘米的沟槽,沟槽内底下铺超薄地膜,上放混合基质(稻壳、草炭、锯末),做成中心高25厘米的拱圆形高畦,畦面放1条滴管软管,其上再盖1层地膜,把基质密封好。

④袋栽床是用塑料袋包装基质。塑料袋做成直径15厘米~20厘米、长2米的柱形栽培袋。上端挂在温室顶上,下端放在地上,每1.2米1行,每行袋距为0.8米,以利于通风透光。为了提高草莓产量,栽培袋要安装滴灌管,一般每袋安装1个毛细管和滴头即可。床端设排液口。

(3)其他设施、设备①贮液池(槽)。无土栽培时,为了供给草莓液体营养,必须设有贮液池,如果采用循环式供液系统,则在地面最低点设立地下式贮液池。通常每667平方米需设置1个60立方米~80立方米的贮液池,每栋温室1个。贮液池通常设在温室中间靠后墙的地方,上有水泥盖板以防藻类滋生,也可避免阳光直射营养液。贮液池可先用油毡沥青做一层防水层,再用砖和水泥砌成。在距地面1.5米~3米处应设回收营养液用的铁质贮液槽或桶。贮液池一般呈长方体,底部倾斜式,内有水位标记,回水管的位置应高于液面,以形成落差,给营养液加氧。北方地区贮液池内应安装加热装置,南方地区贮液池多设在棚外面可多个温室或大棚共用一个贮液池。

②泵和管道。无土栽培多用水泵供液,实践证明潜水泵效果好。由于营养液偏酸性,为了防止酸性物质的腐蚀和有毒物质的产生,最好是用塑料泵,水泵的功率可根据需水头的压力、出水管道多少来确定。供液的管道滴管软管均为塑料制成,直径多为4厘米~5厘米,滴管软管可依作物的株行距打孔,孔径0.5毫米。

③定时器。无土栽培的供液方式一般采用间歇供液,为了方便管理,必须在泵上安装定时器。以便根据草莓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定时供给营养液,这样既可节省人力、电力,也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④超声气雾机。超声气雾机能通过超声波来杀死营养液中的病菌,并产生大量负氧离子,促进作物生长。

我国已研制成功先进的超声气雾机。无土栽培中在进行气雾培时,需利用气雾机定时向根系喷洒营养液雾,气雾培可高效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不仅根系可吸收气雾营养,茎叶也能吸收营养。

阅读全文

与用什么机械开草莓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水箱换轴承多少钱 浏览:144
仪表盘上f灯亮是什么故障 浏览:232
北京大型机械进出场费怎么计算 浏览:675
机械表销量怎么样 浏览:483
拔罐都是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3
阀门高中低压怎么划分 浏览:444
gps电脑版工具箱 浏览:727
油门管道阀门 浏览:174
车床怎么控制机床的转速 浏览:757
拉伸包装设备的种类有哪些 浏览:173
烟风道阀门套什么定额 浏览:392
空调制冷器雾是什么原因 浏览:134
燃气管道阀门故障 浏览:53
四川出名的五金机电城有哪些 浏览:55
阀门保养的目的是什么 浏览:192
连续精馏装置实验室 浏览:999
日照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98
减腰部用什么器材最好 浏览:940
铸造厂工作单位怎么写 浏览:52
怎样知道哪个是自己的登录设备 浏览: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