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有哪些
1)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过程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引起磨工尘肺。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赤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发生中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高;用酚醛树脂等作粘结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各种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时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❷ 机械设备主要有哪些安全隐患
1、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回。
2、涉答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3、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4、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5、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6、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7、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8、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❸ 机械制造业有哪五种职业危害
机械制造加工业主要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有:铸造车间的生产性粉尘;高温及热辐射;有害气体,如熔炼金属与浇铸时可产生一氧化碳;以及噪声、振动等。锻造车间的高温及热辐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以及噪声、振动等。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盐浴槽可造成高温及热辐射,高频电炉可造成高频电磁场危害。机加工车间在加工过程中会有金属和矿物性粉尘产生。装配车间一般有焊接、电镀及喷漆涂装等作业,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发生焊工尘肺;此外,电焊时如不注意眼部防护,可发生电光性眼炎;喷漆时可发生苯、甲苯、二甲苯中毒。
机械制造加工业预防职业病危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是厂房车间的设计布局应符合GBZl―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防止各工序、工种之间的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铆工和电焊、喷漆涂装工序应分开布置等。二是铸造应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清砂应采用水爆清砂和水力清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工人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三是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要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对某些淬火、电镀及喷漆涂装或使用胶粘剂等易产生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有关作业人员作业时要佩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四是要做好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中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采取集中布置的防噪声措施,并设置隔声屏蔽;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采取消声处理措施;对集中控制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措施;作业人员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五是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对设备采取减振措施或对作业人员实行轮换操作。六是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可采取屏蔽措施以隔离磁场和屏蔽电场;对微波在工作地点的辐射,可采用反射型和吸收型两种屏蔽方法进行屏蔽。此外还可采取距离隔离防护措施,对作业人员采取时间防护措施等。七是要预防高温作业人员中暑。对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要从工程技术、职业卫生保健、劳动组织管理等方面,采取合理布置与控制热源、供应防暑降温饮料、轮换作业,以及采取在集中控制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一系列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❹ 机械工业主要有哪些职业危害主要相关行业是什么
1、粉尘危害
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过程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引起磨工尘肺。
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危害
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赤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发生中暑。
3、有害气体危害
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高;用酚醛树脂等作粘结剂时产生甲醛和氨。
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二甲苯蒸气。
(4)机械工业主要有哪些危害扩展阅读
一般机械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相对较小,主要是金属切削中使用的乳化液和切削对工人的影响。通常所用的乳化液是由矿物油、萘酸或油酸及碱(苛性钠)等所组成的乳剂。因机床高速转运,乳化液四溅,易污染皮肤,可引起毛囊炎或粉刺等皮肤病。
机械加工过程中,在粗磨和精磨过程中,亦有大量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发生。人造磨石多以金刚砂(三氧化二铝晶体)为主,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极少,而天然磨石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故可能导致铝尘肺和矽肺。绝大多数机床产生的机械噪声在65-80dB(A)之间,噪声超标现象较少见。
❺ 机械行业职业性危害有哪些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中,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可引起磨工尘肺。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炽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会引发中暑。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很高;用酚醛树脂等作黏合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氢;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及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均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等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也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铸造和锻造作业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眼、手指外伤的较多。另外,金属切削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危害。
❻ 机械工业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机械工业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如下方面:
●金属加工过程:如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等热加工生产过程(属重点污染源)以及切削加工、磨削加工、清洗、包装等其它加工过程。
●机电产品:如工业锅炉、汽车、柴油机、锻压机械、木工机械、风机、泵、压缩机、电机、家用电器等。
(一)金属热加工产生的废物及污染形式
金属热加工过程产生的废物形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有害气体:SO2、H2S、CO、NOx、HF、O3;
●烟尘、粉尘、锰尘;
●废渣:熔炼炉渣、浇注废渣、热处理熔渣、焊接废渣、电镀废渣、锻造氧化皮等;
●废水:电镀含CN、Cr+6 、Cd+2、Ba+2、C1-1、SO4-2、NO3-1等废水,工业炉窑冷却废水、切削液、清洗液、涂装废水等;
●噪声:机械噪声、电磁鼓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等;
●其它:包括光、热辐射、电磁辐射、放射性等的物理污染。
1、铸造生产过程中,加热使铁水的温度高达1400℃左右,在铁水的溶化过程中,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通过化铁炉的顶部排入大气。退火窑是对铸件进行热处理的关键设备,它主要是改变铸件的内部组织提高其机械性能,在煤的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在此过程中主要的有害气体为CO、HF 和SO2。
2、焊接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环节,一是焊接材料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如焊丝酸洗产生废酸、焊丝镇钢产生废水和含有毒性的废酸;二是焊接前准备和焊后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染二是施焊过程产生的污染。如手工电弧焊现场产生合锰、氟的烟尘量一般均达每立方米数十到数百毫克。在船仓或容器、管道内焊接时,烟尘高达五、六百毫克/立方米。即使在露天焊接烟尘也达十几克位方米(美国等国标为<5mg/m3。熔炼埋弧焊用的焊剂,排放出大量的含锰、硅、氟化物的烟尘,严重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周边地区农作物的生长。碳弧焊气格烟尘中含大量氧化铁及1-1.5%的铜及毒性较大的苯并葩。焊接过程中产生O3和CO、NO2、N2等等。
3、热处理生产过程在工件淬火冷却和油中回火过程,产生大量的CmHn、CO和烟尘。活性盐成分中含HCI和HCN等剧毒、腐蚀性气体。喷沙清理工件表面,产生SiO2和AL2O3。粉尘。煤炉的煤渣,盐浴脱氧的渣和废盐,均含有剧毒的氛盐。热处理中的废液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淬火冷却剂,另一是清洗用水。其中排出的油中含Fe、Cr;工件自盐中带出的Ba+2、SO4-1、NO3-1、C1-1、CN-1 等有害、剧毒物质。液体渗碳中含有氰盐剧毒。
4、表面保护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有机涂装过程和电镀生产过程。
其中有机涂装过程产生朱雾、有机气体,喷涂、喷沙过程产生高噪声、粉尘、Ar、N2等。电镀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末端:
(1)各种杂质金属离子的污染:电镀液中存在有各种杂质金属离子,含量在10mg/l以下 ;
(2)有机杂质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工原料、添加剂(如光亮剂)的分解积累,产生有害气雾;
(3)电镀清洗废水的污染:电镀生产中所排放的有污染的废水90%是由清洗镀前、镀后的工件所产生的,其中含有CN-1、Cr+6、Cd+2、N2等对环境、人体危害严重。
(二)机电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形式
机电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
1、直接影响环境:耗煤、耗油、产生噪声、电磁干扰等。
工业锅炉大量耗煤、耗油并产生烟尘;汽车耗油并产生CO、HC等尾气污染;柴油机产生噪声、CO、SO2、HC、NOx、等污染;锻压、木工、风机等产生噪音污染。
2、间接影响环境:如耗电的产品,虽未直接影响环境,但却直接影响能源工业(能耗、材耗等),耗电大则排放的污染物就多。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制造各种装备的部门,在机械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不论是铸造、锻压、焊接等材料成型加工,还是车、铣、镗、刨、磨、钻等切削加工都会排出大量污染大气的废气、污染土壤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如金属离子、油、漆、酸、碱和有机物,带悬浮物的废水,含铬、汞、铅、铜、氰化物、硫化物、粉尘、有机溶剂的废气,金属屑、熔炼渣、炉渣等固体废物,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还伴随着噪音和振动。
熔炼金属时会产生相应的冶炼炉渣和含有重金属的蒸气和粉尘。
在材料的铸造成形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粉尘、烟尘、噪音、多种有害气体和各类辐射;在材料的塑性加工过程中锻锤和冲床在工作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加热炉烟尘,清理锻件时会产生粉尘、高温锻件还会带来热辐射;在材料的焊接加工中会产生电弧辐射、高频电磁波、放射线、噪音等,电焊时焊条的外部药皮和焊剂在高温下分解而产生含较多Fe2O3和锰、氟、铜、铝的有害粉尘和气体,还会出现因电弧的紫外线辐射作用于环境空气中的氧和氮而产生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焊时会因用电石制取乙炔气体而产生大量电渣。
在金属热处理中,高温炉与高温工件会产生热辐射、烟尘和炉渣、油烟,还会因为防止金属氧化而在盐浴炉中加入二氧化碳、硅胶和硅钙铁等脱氧剂而产生废渣盐,在盐浴炉及化学热处理中产生各种酸、碱、盐等及有害气体和高频电场辐射等;表面渗氮时,用电炉加热,并通入氨气,存在氨气的泄露;表面氰化时,将金属放入加热的含有氰化钠的渗氰槽中,氰化钠有剧毒,产生含氰气体和废水;表面(氧化)发黑处理时,碱洗在氢氧化钠、碳酸和磷酸三钠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酸洗在浓盐酸、水、尿素混合溶液中进行,都将排出废酸液、废碱液和氯化钠气体。
❼ 谁知道机械工业都有哪些原料是对人体有危害的
一般重金属加工需注意,其他现场需进行劳动保护后作业,碳棒本身没危害,但要防止灰分吸入体内,正常的生产作业只要按相关工种的劳动保护条例做都没事的,有害工种国家也有相关的法规条例控制。
❽ 机械加工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装配及涂装等等,其职业病危害是非常显著的。
❾ 机械制造加工业主要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你把你所在单位的主要工艺流程说下,你是从事哪个工段的?危害因素识别要根据工艺进行分析,机械制造只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手传振动等
❿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性危害主要有哪些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中,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可引起磨工尘肺。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炽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会引发中暑。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很高;用酚醛树脂等作黏合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氢;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及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均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等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也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铸造和锻造作业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眼、手指外伤的较多。另外,金属切削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