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高层建筑内,设置排烟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
1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1 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1.2 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1.3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1.4 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2.1 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
2.2 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2.3 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
3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应符合8.3.7条的规定。
4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5 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6 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
7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8 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9 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10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系统要求。
11 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12 排烟风机的全压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数。
Ⅱ 建筑物哪些地方设置机械排烟防烟送风口
正压送风口,设置在无自然排烟的电梯前室,楼梯间前室,封闭楼梯间已经地下室等区域,
机械排烟一般设置在无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无法满足的走廊,商场,大厅,地下室等区域
Ⅲ 建筑哪些部位需要设置防烟和排烟设施
一般在这些部位设防烟排烟,地下室,电梯进,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当然卫生间与厨房音也要设。
Ⅳ 民用建筑哪些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设置复在一、二、三层制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或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 中庭;
3 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大于300m2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4 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网页链接
Ⅳ 防烟、排烟设施的设置范围包括哪些
需要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部位如下: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①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②面积超过1OO㎡,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③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①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Om的内走道。 ②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③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①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4)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①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 室或合用前室。 ②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问,及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③封闭避难层(间)。
Ⅵ 在高层建筑中,机械排烟系统怎么样设置才能符合要求
在建筑设置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防烟、排烟系统中的管道,在穿越隔墙、楼板及防火分区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
封堵。
(2)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
(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4)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
措施,并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
(5)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
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 的距离。
(6)排烟管道的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的有
关规定执行。
(7)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排烟管道宜设置在管
井内;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
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15931 的有关规定。
(8)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
(9)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
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1 GB501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7
(10)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11)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
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
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0m/s。
(12)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m2
的房间外,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
(13)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支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
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14)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
高差不宜小于3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15)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的轴流风机;排烟风机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
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
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当排烟风机及系
统中设置有软接头时,该软接头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排烟风机和用
于排烟补风的送风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内
Ⅶ 哪些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1)建筑内应设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及中庭等,内均应采用机械排烟方式容。高层建筑主要受自然条件(如室外风速、风压、风向等)的影响会较大,一般采用机械排烟方式较多。
2)人防工程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大厅;
(2)丙、丁类生产车间;
(3)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4)电影放映间、舞台等。
Ⅷ 高层建筑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范围有哪些求答案
1.一类来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自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⑴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⑵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⑶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⑵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⑶封闭避难层(间);
⑷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
Ⅸ 哪些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一、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
3、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
4、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二、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中庭。
3、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5、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三、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
(9)建筑哪些部位设置机械排烟扩展阅读:
很多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交通隧道、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惨重教训,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设计安装好防排烟系统和确保系统的性能长期良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火灾事实告诉我们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地控制烟气的蔓延;且排烟迅速及时,对救人、救灾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关系到救灾救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消防设施,必须要设计安装好,维护保养好,保证使用期内长期的性能良好状态。
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排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排烟系统。在电厂,排烟系统是由引风机、烟道、闸门和烟囱等组成。其任务是排出炉膛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把烟气排出建筑外,使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火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救人救火创造有利的条件。
Ⅹ 机械排烟的设置规范在建规高规中分别的规定是什么
1、无直接自然通风、长度超过20平方米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高超过12m的中庭。
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平方米,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5、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而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应保证25~30Pa。
6、对于商场、餐厅、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且可燃物较多的活动场所,也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汽车库也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10)建筑哪些部位设置机械排烟扩展阅读
利用机械(风机)作用力的排烟称为机械排烟,着火区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发生的烟气(包括空气受热膨胀的体积)排到室外,降低着火区的压力,不使烟气流向非着火区,同时也排走燃烧产生的热量,以利于着火区的的人员疏散及救火人员的扑救。
机械排烟不受外界条件(如内外温差、风力、风向、建筑特点、着火区位置等)的影响,而能保证有稳定的排烟量。当然机械排烟的设施费用高,需要经常保养维修,否则有可能在使用时因故障而无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