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洁净厂房什么地方需要设置防静电措施
需要接地,测定地表电阻
要安装防静电地板
要定期进行防静电处理,比如定期用ITW ES567打蜡,并且对墙面用ITW ES160涂层加强防静电性能。
㈡ 装修防静电厂房应该注意什么
1、环氧防静电自流复平不能施工在一制楼,因为环氧自流平面漆很厚,不能让水汽很好的通过涂层,会造成环氧自流平起水泡;而环氧防静电滚涂地坪则可以施工在一楼,涂层比较薄,能通过一定的水汽。
2、环氧防静电滚涂地坪能根据厂房基面地面施工成环氧薄涂防静电地坪(厚度大约0.5mm),以此来节省装修费用,而环氧防静电自流平则不能,因为环氧防静电自流平面漆一层就有1mm厚度。
3、因环氧自流平地坪一次性厚膜成型,不易修补,施工前务必检查基层的强度、湿度、密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基层的强度、湿度、密实度、平整度是很重要的,要注意检查)而环氧防静电滚涂地坪则可以在施工过后对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二次滚刷。
4、环氧防静电滚涂地坪采用的工具是滚筒,而环氧防静电自流平地坪采用的工具则是刮刀。
5、环氧自流平面涂施工时应做到作业区域一遍成型,避免漏检、堆料、厚薄不均、各块之间衔接时间过长等问题。而环氧防静电滚涂地坪则可以分成不同的区域或者不同的时间点来施工,所以需要分期施工做防静电地坪的我们建议采用环氧防静电滚涂地坪。
㈢ 厂房防静电地板与防静电地坪相比有哪些不同
防静电地坪漆属于整体无缝,从使用性能上来说防静电地坪更胜一筹
㈣ 钢结构厂房与设备有静电是怎么回事
1、钢结构厂房及设备一般很少会出现静电积蓄现象,这是因为钢结构及设备外壳版都是地连接的原因,而金属又是良导权体,静电应当能够通过钢结构导入大地。如果是碰到钢结构后感到有静电,不一定是钢结构有静电,而是身上有静电积蓄,碰到钢结构后迅速被导入大地,导致有被静电打的感觉。
2、如果真有钢结构与设备都有静电的现象,可能是:
(1) 该区域大地非常干燥,土壤电阻率非常高,导致静电不能顺利导入大地。
(2) 钢结构及设备外壳没有很好地接地,厂房设备三相接地线没有正确连接大地。
(3)钢结构或者设备本身存在漏电的也会导致设备表面带电,所以有必要检查一下是否有电线裸露部分漏电。
㈤ 甲类厂房的自来水管道要静电接地吗
根据《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3.5.1,甲类源仓库储存物品为第1、2、5、6项,≤10t时,与甲类车间的安全距离为12m;甲类仓库储存物品为第1、2、5、6项,>10t时,与甲类车间的安全距离为15m;甲类仓库储存物品为第第3、4项,≤5t时,与甲类车间的安全距离为15m;甲类仓库储存物品为第第3、4项,>5t时,与甲类车间的安全距离为20m。
㈥ 洁净厂房中怎样防静电
地板等装饰材料用防静电的
金属设备等都做接地
工作人员穿防静电衣
㈦ 厂房做静电这样做才好
首先就是接地,所有设备都要接地。
㈧ 洁净厂房防静电接地干线是否需要屏蔽
对,要选用带屏蔽的绝缘导线。
东莞市鸿翔工业地板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
㈨ 防静电对电线粗细大小有什么要求1400平方米,3条生产拉的厂房,对防静电接地总线有什么要求。
接地线大小一般是总电流配用电线的一半。
㈩ 请问洁净厂房(用金属彩钢板吊顶和做壁板)里面的局部 防静电怎么做
随着产业调整,很多废弃的旧厂房被改头换面成娱乐场所、私人工作室、画廊甚至住宅(如北京和上海的一些旧工业厂区就成为了前卫艺术家们的集中地) ,建筑内涵的改变使这些旧建筑失去了工业建筑的价值,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是技术改造的真正目的。在信息化会的今天,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电子行业更是处于领跑者的位置。但建新厂投资大、耗时长,难以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因而,在原有厂房内进行改造就成为节约投资提高效率的方式,这也是工业建筑技术改造的发展方向。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完成了国内很多电子厂房的设计,而业主常常委托原设计单位进行技术改造。
在进行的技术改造工程案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由于生产面积的增加而紧邻原厂房;2) 由于生产线类型更新使原室内布局改变;3) 由于生产性质改变,如增加洁净生产区使原厂房室内装修和平面布局改变;4) 在原建筑预留的面积上增加新设备和用房;5) 业主把多层或高层工业建筑的各层出租给不同的使用者,建筑的性质因其使用要求而改变,如工业建筑转变为民用建筑等。原有建筑的技术改造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主要包括:1) 由于设备增加使楼地面荷载增加,由于电气桥架或暖通管道的增多或增加吊顶,使楼屋面吊挂荷载增加,从而引起结构体系的重新评估;2) 由于建筑使用性质改变,新的平面布局要满足不同的防火规范要求,需要用新方案解决消防疏散的难题;3) 建筑材料及建筑配件的更新(如门、窗、轻质隔墙、吊顶、活动地板等) ,虽然给建筑师更多的选择,但也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资金降低造价,给业主带来更大利润;4) 既要使改建厂房的形象与原有厂区的整体环境和相邻建筑相协调,又要使厂区面貌有所改观,使建筑体现企业形象和企业实力。
在以下两个工程中,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从方案到施工图完成了全部设计,从中有很多体会和收获,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1 技术改造带来防火分区的重新划分
某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改造项目,位于某电子集团有限公司54 号建筑的第7 层。原建筑于1997 年竣工,建筑主体高5317m ,主体共9 层,每层建筑面积5 403186m2 ,层高514m。按高层工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设有4 座防烟疏散楼梯间,4 部消防电梯和多部客货电梯, 设计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 87) 关于高层工业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等的有关要求。本次改造是把第7 层改造成具有软件开发、评测、信息、培训等实用功能的民用建筑性质的技术改造。对于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的高层工业建筑,且每层建筑面积达5 403186m2 ,要使其中的一层改造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使用要求,确实是一次非常困难而艰巨的设计。因为丙类高层工业厂房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在防火分区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垂直交通没置等方面在规范中的差距很大,且改造仅仅是其中的一层,不能增设室外疏散楼梯。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和研讨,感到如果运用常规的设计方法,改造后使其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 95) 是不可能的。因此,借助超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及地下建筑“防火通道”等的概念,尝试在本次技术改造中设置“防火走廊”。运用现代技术设施,在建筑的中部设置一条安全的“防火走廊”是完全可能的。本次技术改造的建筑技术措施是:设置防火走廊,多设防火分区,关键部位加强防火安全构造。同时,需要业主方在使用中对消防安全疏散的严格管理,以确保本层的消防与安全疏散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技术改造措施是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 95) 进行设计。首先,在本层中间设纵横两道防火墙,把本层分为4 个防火分区,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2 800m2 (设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的一类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达2 000m2 )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 95) 中第6111113 的要求。另外,距中间的纵向防火墙3. 0m处增设一道防火墙,形成一个防火走廊,可以通过它到达中部的疏散楼梯。防火走廊与各防火分区的走廊用甲级防火门连通。并在防火门处再增设一道门,形成防烟“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