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热锻模的最终热处理是啥
进行淬火和高温回火,使基体组织获得所要求的组织,以保证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⑵ 热锻模具用什么材料,热锻模具的热处理方法
热锻模具最常用的钢材是3Cr2W8V,现在有许多新的热锻模具钢材比其还好。比如:
225Cr4W5Mo2V
5Cr4W5Mo2V(RM-2)钢,ωc为5%,合金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12%,碳化物较多,以Fe3W3C为主,比3Cr2W8V钢具有更高的热强性、耐磨性及热稳定性。在硬度为40HRC时热稳定性可达700℃,但是它的碳化物分布不均匀,韧性较差。可用作精锻模、热挤压模等。
5Cr4Mo3SiMnVAl
5Cr4Mo3SiMnVAl(O12Al)钢是冷、热作兼用模具钢。该钢有较高的热硬性,热稳定性高于3Cr2W8V钢,热疲劳性也比3Cr2W8V钢优越得多。
6Cr4Mo3Ni2WV
6Cr4Mo3Ni2WV(CG-2)钢是在高速钢的基体钢6W6Mo5Cr4V低碳M2钢)的基础上做适当改进,增加Ni量,降低W、Mo量研制而成的冷、热兼用基体钢。其室温及高温强度、热稳定性均高于3Cr2W8V钢,但高温冲击韧度低于3Cr2W8V钢。
4Cr3Mo3W4VNb
4Cr3Mo3W4VNb(GR)钢属于钨钼系热作模具钢,少量Nb的加入提高钢的回火抗力及热强性。它比3Cr2W8V钢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热稳定性、冷热疲劳抗力及高温抗压强度,但是韧性较差。用作热镦、精锻模具。
3Cr2W8V钢铝合金压铸模,按常规热处理工艺为1050~1100℃加热,在70~80℃油中淬火冷却,由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共同作用,畸变量往往过大,会增加打磨、钳修的工作量。
为控制模具淬火畸变,首先在预备热处理上做到:
1)锻后正火+高温回火。正火:880℃±10℃保温(保温时间以2min/mm计算)后空冷。高温回火:730℃±10℃保温(保温时间以4min/mm计算)后空冷,硬度200~230HB。
2)粗加工后调质处理。1100~1150℃加热(透烧后保温0.5~1h)后油冷,再在700~720℃保温(透烧后保温2h)后空冷,获均匀的索氏体组织,同时消除粗加工后的机加工应力。
3)精加工后的时效(去应力退火)。300~400℃,8~12h时效。
其次在淬火、回火上:
1)分段预热,减小淬火加热时的热应力,预热温度600~650℃及850~900℃。
2)选用较低的淬火加热温度1000~1020℃。
3)选用预冷分级热油淬火。空气预冷温度至850℃左右;分级冷却温度460~500℃;热油(130~140℃)淬火、空冷;再用100℃沸水清洗工件。
4)采用600~620℃二次回火,稳定组织。
⑶ 锻件锻模是啥意思
锻件是指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利用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形变形,可改变其机械性能。锻件按坯料在加工时的温度,可分为冷锻温锻和热锻。冷锻一般是在室温下加工,热锻是在高于金属坯料的再结晶温度下加工。
锻件热处理按其热处理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两组。
通过锻造可消除金属的疏松。孔洞,使锻件的机械性能得以提高。
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时所用模具的统称。由于各种模锻设备的工作特点有所不同,其锻模的结构也有较大差别,而在模膛设计上也稍有差异。一个完善的锻模设计过程,首先应当考虑的是:能够获得满足尺寸精度要求和组织性能良好的锻件,同时要满足生产率的要求;其次还应考虑锻模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较高的寿命,并且制造简单,安装、调整、维修方便等要求。因此,设计锻模时应当进行综合分析。
⑷ 模具热处理 是什么
模具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回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答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⑸ 大型热锻模锻模如何进行热处理
5CrNiMo和5CrMnMo是常见的热锻模具钢,对于大型模具热处理工艺一般来说先需要阶专梯加热.350度---650度.后再最属终淬火加热.在整个加热过程中需要保护模具表面不脱碳和氧化.淬火冷却前需要予冷.入冷却液后要算准模具的终止冷却的时间.一般来说,模具的出油温度应该在160~180度之间,直观回火.
⑹ 热锻模和锤锻模有什么区别热作模具有是什么 还有热锻模选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路线是怎样的谢谢
热锻模和锤锻模都属于热锻模,也就是说锤锻模是热锻模的一种。
热作模具主要用于制造对高温状态下的工件进行压力加工的模具,如热锻模
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热镦锻模具等。
常用的热作模具材料为中、高含碳量的添加铬钨钼钡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模具钢。对
特殊要求的热作模具有时采用高合金奥氏体耐热模具钢、高温合金、难熔合金制造。
选择模具材料是要注意:
一、模具材料的基本性能
进行模具材料选择时,必须首先考虑模具的某些基本性能必须能适应所制造的模具的
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其中三种性能是主要的,即钢的耐磨性、韧性、硬度和红硬性。这三种
性能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模具材料的综合性能,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应用范围。
当然对于一种模具的要求来说,可能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是主要的,而另外的一种或
两种是次要的。
1. 模具材料的耐磨性模具工作时,表面往往要与工件产生多次强烈的摩擦,模具
必须在此情况下仍能保持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致于早期失效。要求模具材料既
能承受机械磨损,而且在承受重载和高速摩擦时,模具被摩擦表面能够形成薄而致密附
着的氧化模,保持润滑作用,防止模具和被加工工件的表面之间产生粘附、焊接招致工件
表面擦伤,又能减少模具表面进一步氧化造成的损伤。为了改善模具材料的耐磨性,就
要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处理工艺,使模具材料既具有高硬度又使材料中的碳化物等硬
化相的组成、形貌和分布合理,当然模具工作过程中的润滑情况和模具材料的表面处理,
也对改善模具的耐磨性能有良好的影响。
2.模具材料的韧性对于受强烈冲击载荷的模具,如冷作模具的冲头,锤用热锻模
具、冷镦模具、热镦锻等,模具材料的韧性是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在高温下工
作的模具,还必须考虑其在工作温度下的高温韧性。对于多向受冲击载荷的模具,还必
须考虑其等向性。
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晶粒度、碳化物、夹杂物的组成数量、形貌、尺寸和分布情况:
金相组织、微观偏析等,都会对材料的韧性带来影响。钢的纯净度、锻轧变形的方向会对
横向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模具材料的韧性往往和耐磨性、硬度是互相矛盾的。因之根
据模具的具体工作情况,选择合理的模具材料,并采用合理的精炼、热加工和热处理、表
面处理工艺使模具材料得到耐磨性和韧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佳配合,以适应模具的需要,
足模具材料的重要发展的途径。
3. 硬度和红硬性硬度是模具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模具在工作时必须具有高
的硬度和强度,才能保持其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一般冷作模具钢,要求其淬回火硬度为
60HRC 左右,而热作模具钢为45-50HRC 左右,并且要求热作模具材料在其工作温度下
仍保持一定的硬度。
红硬性是指模具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其硬度和组织稳定性抗软化的能力,对于热
作模具材料和部分重载荷冷作模具材料,是重要的性能指标。
另外,还要根据不同模具的实际工作条件,分别考虑其实际要求的性能,如对热作模具钢要考虑其抗冷热疲劳性能,对压铸模具应考虑其耐融熔金属的冲蚀性能;对于重载
荷型腔模具应注意其等向性;对于高温工作的热作模具应考虑其在工作温度下的抗氧化
性能;对于在腐蚀介质工作的模具,应注意其抗腐蚀性能;对在高载荷下工作的模具应考
虑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疲劳强度及断裂韧度等。
二、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
在模具总的制造成本中,特别是对于小型精密复杂模具,模具材料费往往只占总成
本的10-20%,有时甚至低于10%;而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管理等费用
要占成本的80%以上。所以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就成为影响模具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改善模具的工艺性能,不仅可以使模具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制造,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模
具制造费用。模具材料的工艺性能,经常要考虑的有以下几种。
1. 可加工性模具材料的可加工性包括冷加工性能,如切削、磨削、抛光、冷挤压、冷拉
工艺性,热加工性能包括热塑性和热加温度范围等。模具钢主要属于过共析钢和莱氏体
钢,冷加工和热加工性能一般都不太好,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控制热加工和冷加工的
工艺参数,以避免产生缺陷和废品,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改善钢的纯净度,减少有害的杂质,
改善钢的组织状态,并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钢的工艺性能,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为了改善模具钢的切削性和磨削性,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研究向钢中加入适量
的硫、铅、钙、稀土金属等元素或导致模具钢中碳的石墨化的元素,发展了各种易切削模
具钢。以后发现有些易切削元素加入以后,会在模具钢中生产一些有害的夹杂物(如硫
化铁等),会使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横向的塑性、韧性下降,于是又在精炼后期对钢水进
行变性处理,通过加入变性剂(如(SiCa,稀土元素等),形成富钙硫化物或稀土硫化物使硫
化物球化,抑制了硫对钢的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保留和发挥了其对钢的可加工性和磨
削性的有利作用,使易切削模具钢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有些模具材料,如高钒高速钢、高钒高合金模具钢的磨削性很差、磨削比很低,不便
于磨削加工,近年来改用粉末冶金生产,可以使钢中的碳化物细小、均匀,完全消除了普
通工艺生产的高钒模具钢中的大颗粒碳化物,不但使这类钢的磨削性大为改善,而且改
善了钢的塑性、韧性等性能,使之能在模具制造中推广应用。
有些模具对表面粗糙度要求很低,如要求镜面抛光的塑料模具和一些冷作模具。就
要采用抛光性能很好的模具材料,这类钢种往往要采用电渣重熔或真空电弧重熔等工艺
进行精炼,得到高纯净度的钢材,以适应镜面抛光的要求。
皮纹加工性:有些塑料制品要求制造有皮纹、装饰性图案或文字花样的表面,为了生
产这些制品,就要求在压制这些制品的模具表面加工出相应的清晰的花纹、图案来。而
加工这些图案、皮纹一般是采用化学蚀刻工艺,要求模具材料要能适应这种化学蚀刻工
艺,蚀刻以后,能够在模具表面得到图案清晰、纹理清楚的皮纹和图案。
铸造工艺性能:为了简化生产工艺,国内外近年来致力于发展采用铸造工艺直接生
产出接近成品模具形状的铸造毛坯。如我国已经研究采用铸造工艺生产一部分冷作模
具、热作模具和玻璃成形模具。相应地发展了一些铸造模具用钢,对这类材料要求具有
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如流动性、收缩率等。
焊接性:有些模具要求在工作条件最苛刻的部分堆焊接特种耐磨或耐蚀材料,有些
模具希望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堆焊工艺进行修复后重新使用。对这类模具就要求选用焊
接性好的模具材料,以简化焊接工艺,可以避免或简化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工艺,更好地
适应焊接工艺的需要,相尖地发展了一批焊接性良好的模具材料。
冷变形性:为了简化工艺,提高模具的制造效率,对批量生产的型腔模具,有些采用
冷挤压工艺压制型腔,用淬硬的凸模将模具的型腔直接压制出来,要求模具材料具有良
好的冷变形性能,如塑料模具钢中的低碳低硅钢就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能。
2. 淬火温度和淬火变形为了便于生产,希望模具材料的淬火温度范围要宽一些,
特别是有些模具要求采用火焰加热局部淬火时,难以精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就要求模
具钢能适应较宽的淬火温度范围,模具在热处理时,要求其变形程度要小,特别是一些形
状复杂的精密模具,淬硬以后难以修整,就对淬回火的变形程度要求更为严格,应该选用
微变形模具钢制造。
3.淬透性和淬硬性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钢的碳含量,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
分、合金元素含量和淬火前的组织状态。对于大部分要求高硬度的冷作模具,对淬硬性
要求较高;对于大部分热作模具和塑料模具,对于硬度的要求不太高,往往更多地考虑其
淬透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大截面深型腔模具,为了使模具的心部也能得到良好的组织和
均匀的硬度,就要求选用淬透性好的模具钢。另外对于形状复杂、要求精度高又容易产
生热处理变形的模具,为了减少其热处理变形,往往尽可能采用冷却能力弱的淬火介质
(如油冷、空冷、加压淬火或盐浴淬火),就需要采用淬透性较好的模具材料,以得到满意
的淬火硬度和淬硬层深度。
4.氧化脱碳敏感性模具在加热过程中,如果产生氧化、脱碳现象,就会改变模具的
形状和性能,影响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招致模具早期失效。
有些钼含量高的模具钢,由于容易氧化、脱碳,有一段时间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直到
热处理工艺装备发展以后,采用特种热处理工艺(如真空热处理,可控气氛热处理、盐浴
热处理等)以后,能够避免氧化、脱碳,这类模具钢,才顺利得到推广应用。钼基合金虽然
具有极为优秀的高温性能,但是由于在高温下极易氧化,严重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至于加工路线要具体到哪套模具哪个工件订制加工路线了
⑺ 锻造模具一般用怎么材料,其热处理工艺是什么
一:锻造模具用钢:
1.
Cr12MoV,5CrNiMo,5CrMnMo等
2.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和生产成本,而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的影响。
二:热处理工艺:
1.
油淬后再回火,是典型的锻造模具用钢热处理工艺。
2.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3.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⑻ 什么叫热处理与其它机械加工工艺比较有什么特点
对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方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专构与性能的加工方法就是属热处理。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⑼ 在机械加工中,什么是锻造,
锻造就是来过去民间常见自的打铁,如锄头、镐、镰刀等。即:将钢铁烧红后锤打成所需形状,然后趁热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却,这样钢铁能够变硬,术语叫淬火。
锻造的常用方法有: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两种,上述的方法叫做自由锻造。而模锻是将烧红的坯料放进模型上,然后用外力将坯料压入模型,稍稍冷却后取出。模锻又分初锻和精锻两个工序。
⑽ 热锻模和锤锻模有什么区别热作模具有是什么
锤锻模是热锻模的一种方式,热锻制造工艺中"模锻"生产所用的模具叫热锻模。具体地说,也就是把加热的毛坯放进热锻模中加压,使毛坯按热锻模模腔形状改变成为锻件。
热锻模在高温下通过冲击加压、强制金属成形。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经受巨大的负荷,同时经受压应力、拉应力和附加弯曲应力,被锻金属在模具型腔内流动又产生强烈的摩擦力,型腔表面金属与高温金属接触,被加热至300 ~400 ℃,局部高达500 ~600 ℃,加上经常受到反复加热和冷却,极易产生热疲劳裂纹。
热作模具主要用于制造对高温状态下的工件进行压力加工的模具,如热锻模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热镦锻模具等。热作模具是用来使零件热成型的,热成型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分为铸模和锻模,铸模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时期成型的模具,锻模则是在液态金属凝固后的高温状态时期成型的模具。热作模具,如果为铸模,一般为非仅是耐火材料制成,当然,在压力铸造中,则会采用耐高温的金属铸模,金属铸模要有较高的熔点,而且一定不能和铸造材料发生凝固粘连。锻模则是金属模具,其特点是耐高温抗冲击,要有优异的刚性以及热稳定性。常用的热作模具材料为中、高含碳量的添加铬钨钼钡等合金元素的合金模具钢。对
特殊要求的热作模具有时采用高合金奥氏体耐热模具钢、高温合金、难熔合金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