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械效率和什么有关
(1)当总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专就越高。
(属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3)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主要内容包括滑轮组,斜面效率,杠杆传动,常见效率,增大效率。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在实际机械中总有以下关系:
输入功=输出功+消耗功,
或动力功=有用阻力功+无用阻力功,
因此机械效率总小于1。
⑵ 部分机械效率是什么
部分的机械功率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主要内容包括滑轮组,斜面效率,杠杆传动,常见效率,增大效率。
⑶ 什么叫机械效率
有用功复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任何机制械本身都受到和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如果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那么
η= W有用/ W总(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⑷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求平均值吗
对.
回答正确.
机械效率是变化的,变化在于对比得到规律,不能求平均值.就像测量灯丝电阻的实验,也是一样的.
⑸ 机械效率的公式是什么啊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内排开液体容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⑹ 机械效率等于什么
η= W有用/ W总
⑺ 机械效率是什么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⑻ 什么是机械效率
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专用属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这时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如果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那么 η=( W有用÷W总)×100%(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对于机械系统的效率计算,如果系统是由几个机器或机构简单串联而成,则系统的总效率是各个机器或机构效率的连乘积。(乘法原理)如果系统的组成比较复杂,可应用功率流的概念求出输出功和输入功的关系,从而求得机械系统的总效率。 一台机器所做的有用功与总功越接近,这台机器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与物体一般的机械效率1.减少机械自重. 2.减少机械的摩擦等来减小额外功. 3.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 一般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70%,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50%,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为60%~80%。 提高机械设备的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的现实意义。
⑼ 机械效率定义是什么
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