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压力容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3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
(1)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注1-2);
(2)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注1-3);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注1-4)。
其中,超高压容器应当符合《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非金属压力容器应当符合《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简单压力容器应当符合《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注1-2:工作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其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表压力)。
注1-3: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不考虑制造公差)并且圆整。一般应当扣除永久连接在压力容器内部的内件的体积。
注1-4:容器内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果气相空间的容积与工作压力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时,也属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1.4 适用范围的特殊规定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参照本规程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本条范围内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1.4.1 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设计、制造要求的压力容器
本规程适用范围内,容积大于或者等于25L的下列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第l、3、4章的规定:
(1)《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不适用的移动式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
(2)深冷装置中非独立的压力容器、直燃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空分装置中冷箱内的压力容器;
(3)无壳体的套管热交换器、螺旋板热交换器、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4)水力自动补气气压给水(无塔上水)装置中的气压罐,消防装置中的气体或者气压给水(泡沫)压力罐;
(5)水处理设备中的离子交换或者过滤用压力容器、热水锅炉用膨胀水箱;
(6)电力行业专用的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如电容压力容器);
(7)橡胶行业使用的轮胎硫化机以及承压的橡胶模具;
(8)机器设备上附属的蓄能器。
1.4.2 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设计和制造许可要求的压力容器
容积大于lL并且小于25L,或者内直径(对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的最大几何尺寸,例如矩形为对角线,椭圆为长轴)小于150mm的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和3.1、4.1.1的规定,其设计、制造按照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1.4.3 只需满足总则和制造许可要求的压力容器
容积小于或者等于1L的压力容器,只需要满足本规程总则和4.1.1的规定,其设计、制造按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1.5 不适用范围
本规程不适用于下列压力容器:
(1)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氧舱;
(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余热锅炉;
(3)正常运行工作压力小于0.1MPa的容器(包括在进料或者出料过程中需要瞬时承受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的容器);
(4)旋转或者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中自成整体或者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如泵壳、压缩机外壳、涡轮机外壳、液压缸等);
(5)可拆卸垫片式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半焊式板式热交换器)、空冷式热交换器、冷却排管。
❷ 设计机械零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设计的抄机械零件既要在预定的期袭间内工作可靠,又要成本低廉。满足工作可靠要求,就应在设计时使零件在强度、刚度、寿命、振动稳定性等方面满足一定条件,这些条件是判断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准则。要使成本低廉,就必须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着手,设计时应正确选择零件的材料、合理的尺寸和符合工艺要求的结构,并合理规定制造时的公差等级和技术条件等。
设计机械零件时,也往往需拟出几种方案,认真比较后选用最佳方案。
❸ 机械设计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及原则
机械设计要求及原则:
1、技术性能准则:技术性能包括产品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在内的一切性能,既指静态性能,也指动态性能。例如,产品所能传递的功率、效率、使用寿命、强度、刚度、抗摩擦、磨损性能、振动稳定性、热特性等。技术性能准则是指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2、标准化准则:与机械产品设计有关的主要标准大致有:概念标准化,实物形态标准化,方法标准化。标准化准则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要满足上述标准化的要求。现已发布的与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从运用范围上来讲,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等级。从使用强制性来说,可分为必须执行的和推荐使用的两种。
3、可靠性准则:可靠性: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准则就是指所设计的产品、部件或零件应能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4、安全性准则:机器的安全性包括零件安全性、整机安全性、工作安全性、环境安全性。
(3)压力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扩展阅读:
机械设计优化要求:优化设计需要综合地考虑许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这些要求常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因机械种类和用途的不同而异。设计者的任务是按具体情况权衡轻重,统筹兼顾,使设计的机械有最优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
过去,设计的优化主要依靠设计者的知识、经验和远见。随着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价值工程、系统分析等新学科的发展,制造和使用的技术经济数据资料的积累,以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优化逐渐舍弃主观判断而依靠科学计算。各产业机械的设计,特别是整体和整系统的机械设计,须依附于各有关的产业技术而难于形成独立的学科。
❹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都有哪些内容
机械零件设计是从机器的工作原理、承载能力、构造和维护等方面研究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确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如何合理选择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等。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要使所设计的机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就必须使组成机器的零件满足以下要求。
1、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
在预定寿命期内不失效的要求包括三方面:强度、刚度、寿命。
(1)强度
零件在工作中发生断裂、磨损或不允许的变形统属强度不足。上述失效形式,除了用于安全装置中预定适时破坏的零件外,对任何零件都是应当避免的。因此保证零件有足够的强度,是机器正常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强度,在设计时原则上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采用强度高的材料;使零件具有足够的截面尺寸;合理地设计零件的截面形状,以增大截面的惯性矩;采用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运动零件的制造精度,以降低工作时的动载荷;合理地配置机器中各零件的相互位置,以降低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等。
(2)刚度
零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不超过允许的限度,就叫做满足了刚度要求。对于弹性变形过大就要影响机器工作性能的零件,设计时除了要作强度计算外,还必须作刚度计算。
为了提高零件的整体刚度,可采取如下措施:增大零件截面尺寸或增大截面的惯性矩;缩短支承跨距或采用多支点结构,以减小挠曲变形等。
(3)寿命
有的零件在工作初期虽然能够满足各种要求,但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却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失效。这个零件正常工作延续的时间就叫零件的寿命。
零件寿命是决定机器寿命的基础,零件的破坏会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零件寿命的主要原因有:材料的疲劳,材料的腐蚀以及相对运动零件接触表面的磨损。
2、结构工艺性要求
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能够方便而经济地生产出来,并便于装配。所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从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过程及装配等几个生产环节加以综合考虑。工艺性还和批量大小及具体的生产条件相关。为了改善零件的工艺性,就应当熟悉当前的生产水平及条件。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零件结构设计,在整个设计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而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3、经济性要求
零件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零件本身的生产成本上。零件的经济性决定了机器的经济性,设计零件时,应力求设计出耗费(包括钱财、制造时间及人工)最少的零件。
要降低零件的成本,首先要采用轻型的零件结构,以降低材料消耗,并且采用廉价而供应充足的材料以代替贵重材料,可以降低材料费用;采用少余量或无余量的毛坯或简化零件结构,以减少加工工时;工艺性良好的结构就意味着加工及装配费用低,所以工艺性对经济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大型零件采用组合结构以代替整体结构,这些对降低零件成本均有显著的作用。另外,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就可在经济性方面取得很大的效益。
4、质量小的要求
对绝大多数零件来说,都应当力求减小其质量。减小质量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节约材料就意味着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对于运动零件来说,可以减小惯性,改善机器的动力性能。
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小零件的质量:采用缓冲装置来降低零件上所受的冲击载荷;使用安全装置来限制作用在主要零件上的最大载荷;适当减少零件上应力较小处材料,以改善零件受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施加与工作载荷相反方向的预载荷,以降低零件上的工作载荷,采用轻型薄壁的冲压件或焊接件来代替铸、锻零件,以及采用强重比高的材料等。
5、可靠性要求
机器的可靠性是由零件的可靠性保证的,零件可靠度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和预定的环境条件下,零件能够正常地完成其功能的概率。对于绝大多数机械来说,失效的发生都是随机性的。因此,为了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就应当在工作条件和零件的性能两个方面使其随机变化尽可能地小。此外,在使用中加强维护和对工作条件进行监测,也可以提高零件的可靠性。
❺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1.1设计机械零件的基来本要求源
零件工作可靠并且成本低廉是设计机械零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零件的工作能力是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对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失效是指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只有每个零件都能可靠地工作,才能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设计机械零件还必须坚持经济观点,力求综合经济效益高。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材料,降低材料费用;(2)保证良好的工艺性,减少制造费用;(3)尽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设计,简化设计过程从而降低成本。
1.1.2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机械产品设计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实现预定功能
2.满足可靠性要求
3.满足经济性要求
4.操作方便、工作安全
5.造型美观、减少污染
❻ 简述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对压来力容器结构设计的第一个要求源,就是方便制造。因为只有制造过程简单易行"才有利于保证容器的质量"避免或减少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第二项要求,是方便无损检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而准确地发现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缺陷,并及时返修或采取其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知道,容器的各种失效往往和应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而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的应力大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结构形式。因此,压力容器结构设计的第三项要求是尽量减少局部附加应力和应力集中。
由于结构问题造成压力容器破坏事故,多数是由于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破坏,而大多发生在焊缝本身或焊缝附近区域,即破坏往往和焊缝密切相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焊缝本身的受力特点和质量情况决定的。
❼ 设计机械零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机器是由零件组成的。因此,设计的机器是否满足前述基本要求,零件的质量是关键,为此还应对机械零件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1)强度、刚度及寿命要求。
强度是衡量零件抵抗破坏的能力。零件强度不足,将导致过大的塑性变形甚至断裂破坏,使机器停止工作甚至发生严重事故。采用高强度材料,增大零件截面尺寸及合理设计截面形状,采用热处理及化学处理方法,提高运动零件的制造精度,以及合理配置机器中各零件的相互位置等,均有利于提高零件的强度。2004年5月23日,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顶棚发生坍塌事故,如图4-11所示,造成包括两名中国公民在内的4人死亡,3人受伤。事后调查表明,候机厅顶棚坍塌事故是由候机厅顶棚上的一个穿孔引起强度不足所致。
图4-12汽车内部结构(3)可靠性要求。
零件可靠度的定义和机器可靠度的定义是相同的,而机器的可靠度主要是由其组成零件的可靠度来保证。提高零件的可靠性,应从工作条件(载荷、环境温度等)和零件性能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使其随机变化尽可能小。同时,加强使用中的维护与监测,也可提高零件的可靠性。
(4)经济性要求。
零件的经济性,主要决定于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成本。因此,提高零件的经济性主要从零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工艺性设计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如采用廉价材料以代替贵重材料,采用轻型结构和少余量、无余量毛坯,简化零件结构和改善零件结构工艺性,以及尽可能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等。
(5)质量小的要求。
尽可能减小质量对绝大多数机械零件都是必要的。减小质量首先可以节约材料,另一方面对运动零件可减小其惯性,从而改善机器动力性能。对运输机械来说,减小零件质量就可减小机械本身的质量,从而减小动载量。要达到零件质量小的目的,应从多方面采取设施。
❽ 机械设计的要求是什么有哪些
机械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1)使用要求,使用要求是对机械产品的首版要要求,是指权机械产品必须满足用户对所需要的功能的要求,这是机械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2)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机械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安全可靠是机械产品的必备条件。(3)经济性和社会性要求,经济性要求是指所设计的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方面周期短、成本低;在使用方面效率高、能耗少、生产率高、维护与管理的费用少等。此外,机械产品应操作方便、安全,具有宜人的外形和色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和劳动法规的要求。(4)其他特殊要求,有些机械产品由于工作环境和要求不同,对设计提出了某些特殊要求。例如对航空飞行器有质量小、飞行阻力小和运载能力大的要求;流动使用的机械(如塔式起重机、钻探机等)要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对机床有长期保持精度的要求;对食品、印刷、纺织、造纸机械等应有保持清洁,不得污染产品的要求等。
❾ 从容器的安全,制造,使用等方面说明对化工容器机械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这类综述极少,为你找到点,应该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压力容器的特点。
1、应用的广泛性
压力容器不仅被广泛用于化学、石油化工、医药、冶金、机械、采矿、电力、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等工业生产部门,在农业、民用和军工部门也颇常见,其中尤以石油化学工业应用最为普遍,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塔、釜、槽、罐无一不是贮器或作为设备的外壳,而且绝大多数是在压力温度下运行,如一个年产30万吨的乙烯装置,约有793台设备,其中压力容器281台,占了35.4%。蒸汽锅炉也属于压力容器,但它是用直接火焰加热的特种受压容器,至于民用或工厂用的液化石油气瓶,更是到处可见。
2、 操作的复杂性
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十分复杂,甚至近于苛刻。压力从1~2×10-5Pa的真空到高压、超高压,如石油加氢为10.5~21.0 MPa;高压聚乙烯为100~200 MPa;合成氨为10~100 MPa;人造水晶高达140 MPa;温度从-196o C低温到超过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而处理介质则包罗爆、燃、毒、辐(照)、腐(蚀)、磨(损)等数千个品种。操作条件的复杂性使压力容器从设计、制造、安装到使用、维护都不同于一般机械设备,而成为一类特殊设备。
3、安全的高要求
压力容器因其承受各种静、动载荷或交变载荷,还有附加的机械或温度载荷;其次,大多数容器容纳压缩气体或饱和液体,若容器破裂,导致介质突然卸压膨胀,瞬间释放出来的破坏能量极大,加上压力容器极大多数系焊接制造,容易产生各种焊接缺陷,一旦检验、操作失误容易发生爆炸破裂,器内易爆、易燃、有毒的介质将向外泄漏,势必造成极具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压力容器要求很高的安全可靠性。
4、量大面广
1996年12月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内在用固定式压力容器多达122.22万台 ,移动式压力容器中罐车16910辆,在用气瓶5498.7571万只;锅炉总台数也高达51.57万台 。此外全国持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合计2432个,设计单位1380个。如此庞大且潜在隐患容器的存在,以及地域广泛的制造设计部门,自然成为国内外政府部门特别重视其安全管理和监察检查的原因。
5、事故率高
2015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257起,死亡278人,受伤320人,与2014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6起,同比下降9.19%;死亡人数减少4人,同比下降1.42%;受伤人数减少10人,同比下降3.03%,全国未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2015年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率为0.36,较2014年下降7.69%,较好的实现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不超过0.38的控制目标。
截至2015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100.13万台,比2014年底上升6.14%。其中:锅炉57.92万台、压力容器340.66万台、电梯425.96万台、起重机械210.44万台、客运索道985条、大型游乐设施2.04万台、场(厂)内机动车辆63.02万台。另有:气瓶13698万只、压力管道43.63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