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氧气浓度高于多少时会至人死亡
氧气浓度超过50%就会致人死亡。
如果长时间大量吸入高浓度的氧,会造成肺不张,版反而造成呼吸衰竭权,造成严重的缺氧。
Ⅱ 氧气含量为多少可燃气体不能爆炸
不同的化学品,爆炸极限是不同的,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74%,超过这个量不会爆炸,低于这个量也是不会爆炸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但能燃烧。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
危害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则可燃物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应当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炸,但当它从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
Ⅲ 液氧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是多少(吨)
液氧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是200吨。
辨识依据: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
液氧是气态O2由液态氧经汽化而成,液态氧化学符号为O2,呈浅蓝色,沸点为-183℃,冷却到-218.8℃成为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液氧的密度(在沸点时)为1.14g/cm3。
液氧还有一个有趣的性质是可以被磁铁所吸引!它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通常气压(101.325 kPa)下密度1.141 t/m3 (1141kg/m3),凝固点50.5 K(-222.65 °C),沸点90.188 K(-182.96 °C)。
(3)机械氧气含量多少危险扩展阅读:
液氧的有害因素:
1、火灾危险性:
液氧是不可燃的,但它能强烈地助燃,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它和燃料接触通常也不能自燃,如果两种液体碰在一起,液氧将引起液体燃料的冷却并凝固。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对撞击是敏感的,在加压情况下常常转为爆炸。
有两种类型的燃烧反应,这取决于氧和燃料的混合比和点火情况:一种是燃料和液氧在混合时没有发生着火,但是这种混合物当点火或受到机械撞击时能发生爆轰;另一种液氧与燃料互相接触之前或接触时燃烧已经开始,着火或燃烧并伴随有反复的爆炸。燃烧反应的强度取决于燃料的性能。
2、爆炸危险性:
所有可燃物质(包括气、液、固)和液氧混合时就呈现爆炸危险性,这种混合物常常由于静电、机械撞击、电火花和其它类似的作用,特别是当混合物被凝固时经常能发生爆炸。
当液氧积存在封闭系统中,而又不能保温,则可能发生压力破坏,当温度升高到-118.4℃而又不增加压力,则液氧不能维持液体状态,若泄压不及时,也会导致物理爆炸。液氧积存在两个阀门之间,可导致管路的猛烈破坏。
如果氧气不泄出或压力不适当排除,当冷冻失效时,将导致贮液氧泄露箱的破坏,真空夹套贮箱中的真空失效。如果系统不能受额外负载,则会引起蒸发加速和排空系统破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液态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大危险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Ⅳ 空气中氧含量低于多少会致人窒息死亡
空气中氧含量低于复6%时,人类制会抽筋,停止呼吸,死亡。
Ⅳ 作业场所氧气含量低于多少时,严禁进入
低于空气总量的30%,禁止入内。
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含氧量为内21%左右。
据科学家研究,大气的含氧量容如果超过35%,那是很危险的,大气极容易产生自燃,地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火灾。
(5)机械氧气含量多少危险扩展阅读:
实施方案:
为了达到工作场所安全的目标,企业首先需要具备以下的前提条件:
1、管理层要有对安全的承诺,真切关注工作场所人的安全
2、企业已经建立了到位的安全政策、程序及标准
3、建立非惩罚性的安全管理机制
4、持续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5、员工能够向管理层提交反馈意见
6、坚持进行安全观察,并能够定期分析观察发现以便做出改进
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作场所安全,在实施具体方案之前有必要聘请专业团队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对现有工作场所进行危害分析,并给出专业的消除危害的建议,进而与企业共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能够获得有效安全管理所需的技能,包括:
1、识别和预见不安全状况和行为。
2、制止员工不安全的行为。
3、进行事故调查,查找事故或伤害的原因。
4、召开有效的安全会议。
Ⅵ 室内氧气的含量小于多少会导致人窒息而死
当氧含抄量低于19.6%就会对人体产生影响,19.5%~12%时判断力变差,呼吸脉搏加速,疲劳,协调性变差;12%~10%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呼吸受阻,循环变差,非常疲劳,失能;10%~6%时恶心呕吐,无法行动,失去意识,死亡。
(6)机械氧气含量多少危险扩展阅读:
氧气主要用途
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其它方面:它本身作为助燃剂与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配合使用,达到焊割金属的作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机械企业里用途很广,作为切割之用也很方便,是首选的一种切割方法。
Ⅶ 当大气含氧量低于多少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来当氧气含量为自10%一12%时,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无法行动乃至瘫痪;当氧气含量为6%一8%时,人便会昏倒……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同史前大气平均含氧量在30%至35%之间,而目前这个数字只有21%.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市中心、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和工业园区内,大气含氧量可能只有15%甚至更低.
国家标准《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9-2006将缺氧危险作业氧气浓度由18%提高到19.5%.
Ⅷ 空气中含氧量低于多少时,人们会有生命危险
20.9%---氧气浓度正常
19.5%---氧气最小允许浓度
15~19%---降低工作效率,并可导专致头部、肺部和循环系统属问题
10~12%---呼吸急促,判断力丧失,嘴唇发紫
8~10%---智力丧失,昏厥,无意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恶心呕吐
6~8%---8分钟;
4~6%---40秒内抽搐,呼吸停止,死亡
Ⅸ 当氧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多少时就容易发生爆炸
氧气是助燃剂不是可燃物,没有爆炸极限,即使浓度达100%也不会因为氧化反应化学性爆炸/燃烧。
不过高浓度的氧气+可燃物(例如某些有机物)+摩擦生热/电火花是比较容易爆炸的。
Ⅹ 氧气浓度高于多少时会至人死亡
氧气浓度超过50%就会致人死亡。
氧气浓度对人体的影响如图
氧气(化学式:O2),版化学式量:32.00,无色无权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在金属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纯度93.5%~99.2%的氧气与可燃气(如乙炔)混合,产生极高温度的火焰,从而使金属熔融。冶金过程离不开氧气。为了强化硝酸和硫酸的生产过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气而用氧与水蒸气的混合物吹人煤气气化炉中,能得到高热值的煤气。医疗用气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