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县农业局与县农机局合并到底叫什么名称
县农业局与县农机局合并后就是叫县农业局,而县农机局就成为县农业局的一个直属单位,对内是接受县农业局的领导与管辖,对外也是代表县农业局的,机构级格一般就是两级局,即一个副局级单位。
成为两级局以后的县农机局主要职责包括: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农机化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负责编制农机化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农机化统计工作;指导、监督政府发展农机化事业的专项资金、物资,管理政府投资兴建的各类农机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2、负责农机化行业管理;指导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农机市场产品质量监督认证和农机维修行业的技术、质量监督认证;管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贯彻农机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
3、负责农机化科技管理;审定农机化试验项目,组织开发新技术,引进和推广新机具;负责农机化产业的建设项目和技术项目的立项审批与报批工作;指导农机技术推广网络和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
4、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监理及农用拖拉机等道路交通监督管理;调查处理农机事故;组织实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农机作业现场监督检查;负责农机化成人教育和农机化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机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
5、负责农机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协调水利、水产、林业等有关部门按照农机化有关法规搞好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指导农机化有关学会、协会工作;负责农机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和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⑵ 农机局是做什么的
1、指导农机、植保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农用机械的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各类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普及,提高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
2、负责农机行业的科学研究,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指导农机行业科技成果的鉴定、审核、申报和科技开发及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组织指导农机行业教育培训、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3、负责规划指导全市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机工程开发、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培育和发展农机服务市场。
4、负责规划指导全市农业机械化生产、市有关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指导农机供应企业的有关工作。
农机局属于事业单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全称为农业机械管理局。农机局主要负责:1、农业机械维修的行业管理和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及作业收费的监督管理;2、制定农机作业技术规范;3、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农机局的主要职能: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2、研究制定全县农业机械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重大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3、负责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开展机械社会化服务;4、负责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⑶ 农机站属于什么单位
农机站不是隶属于农业局,而是乡政府所属的副科级事业单位。
农机站是回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答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乡农机站应该属于乡政府所属集推广、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组织,乡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农机站的正常运行,如果出现问题中情况,债权人可以找农机站的主管部门-乡政府来偿还债务。
(3)创建农业机械示范县需要哪些部门参与扩展阅读:
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农机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使农机化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编制农机技术推广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技术推广的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农机技术推广项目审定报批与项目经费管理,以及有关执法与技术监督工作。
三、负责组织农机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审、推荐;负责组织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监督管理农机产品、维修质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四、负责全县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组织、指导、协调农业机械为生产、生活服务及投入抗灾救灾等工作。
五、负责做好全县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的行业管理,包括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维修技术等级审定、考核,技术等级证、照换发和年度检审。
⑷ 农机局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业单位
农机局属于政府下设的机关事业单位。
⑸ 农业试验示范单位有哪些
农业局是我国地级市、县级市、县一级分管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政府行政机构。
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协助局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协调局机关政务工作;负责会议组织、文电、政务信息、新闻宣传、保密、信访、档案、保卫和后勤等工作;组织起草综合性报告、文件;拟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协调办理人大政协议案建议提案。
(二)政策法规科
组织研究拟订全市农业产业方面的管理办法、规定等;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负责对全市农业产业政策法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其他部门规范性文件起草中涉及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条款的审核;指导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和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经济秩序;负责农业行政复议工作;组织政策性和综合性调研,承担规范性文件的起草;研究提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价格、进出口等政策建议;主管有关农业产业许可证审核、登记和发证;组织协调种子、种苗、农药、化肥、农机、兽药、饲料添加剂等产品的质量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负责农业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
(三)计划财务科
组织拟订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负责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及农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计划管理;负责农业统计工作;承办扶持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化项目的工作;负责编制市财政拨给农业各项经费以及本部门各项经费的预算、决算,监督局管各项资金的使用;指导农业行业和直属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保值增值;研究提出我市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信贷和保险等的政策建议;负责局的财务管理工作。
(四)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科
组织实施国家、省、市有关农村工作和农民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工作;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拟订农业产业化规划,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指导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指导镇、村集体资产管理;指导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和承包合同管理等工作;组织对农村经济收支、农民收入与农民负担情况的监测,管理、监督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负责实施强镇富民战略,促进镇级经济发展。
(五)市场与经济信息科
负责农情的收集上报工作;拟定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推进农业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规划并实施“菜篮子工程”,负责“菜篮子工程”发展基金的管理使用;组织协调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检验及农业有关产业产品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的拟订;负责绿色食品的审查、推荐和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和管理农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收集、整理、预测并发布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等农业经济信息;组织种植业、畜牧业、乡镇企业、农业机械对境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拟订农业利用外资和农业招商项目规划及有关政策,指导农业外资企业发展,推动农业对外开放。
(六)科技教育科
拟订农业技术、教育、技术推广及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管理、指导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工作;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管理、申报和推荐科技成果;指导农业和农民教育工作,组织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负责农业技术宣传和组织指导农业展览活动;负责涉农各有关协会、学会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七)种植业管理科
研究提出种植业发展规划和重大技术措施;指导种植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负责种植业生产项目建设的实施和管理;组织农作物适用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拟定农作物良种培育繁殖和种子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救灾备荒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和调拨;指导农作物病虫草鼠螺害的防治;负责植物检疫工作。负责农业生物物种、野生植物保护。
(八)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实施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拟订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做好示范推广工作,引导农业机械产品结构调整;拟定农机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监理和农机人员的安全教育;组织农业机械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农机化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各类农业机械化服务设施和农业机械化专项资金使用;组织农业机械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和抗灾救灾活动;负责农业机械化统计、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工作。
(九)畜牧兽医办公室
指导畜牧业的结构调整,研究提出畜牧业(饲料生产)发展规划及重大技术措施;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和种畜禽、牧草、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工作;负责畜禽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改良、推广;组织实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组织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工作;组织兽医、兽药、牧草、饲料、饲料添加剂、畜禽品种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的监督实施;组织实施畜产资源和牧草地资源保护工作;负责有关业务统计;组织和指导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
(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拟订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开展项目前准备和申报工作;按上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的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对竣工项目组织全面验收;拟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指导各市(区)、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和项目区干部业务培训工作;负责农田基本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实施;提出耕地保护、补偿与改良的措施、办法;对全市农田实行地力监测,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壤地力;指导、管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负责农用地、宜农湿地的保护;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十一)人事科
负责局机关及指导直属单位人事、劳动工资、劳动保险、工会、共青团、妇女、计划生育、教育培训和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组织工作和行业特有的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负责局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党群、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十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拟订扶贫开发规划;组织指导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组织协调市对口帮扶贫困县和支援三峡库区工作;负责扶贫资金和扶贫基金的划拨、管理、监督工作。负责制定支援老区建设计划,办理老区建设的日常事务。
⑹ 县农业局有那些部门
大同县农业局组织机构
县农工办主任兼农业局局长:霍儒山
农业局副局长内:刘润容国
农业局副局长:李 美
农业局副局长:武 旭
农业局纪检组长:赵日润
农业局总农艺师:吴绍丽
农业局经营管理科科长:刘德江
农业局内设机构:
办公室主任:景义保
植保站站长:刘文珍
经营管理科长:刘德江
政策法规科科长:吴绍丽(兼)
种子管理公司经理:刘润国(兼)
种子管理站站长:王立中
农作物原种场场长:王瑞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常永瑞
技术站站长:杨保义
土肥站站长:孙守亮
蔬菜站站长:张世湖
产业办主任:袁茂武
果树站站长:赵淑莲
农业广播学校办公室主任:吉爱军
农村工作科科长:刘飞
信息站站长:赵建青
区划站站长:赵秀平
⑺ 县农机局是什么性质单位
农机局属于是事业单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农机局全称为农业机械管理局。
主要职能为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
(二)、研究制定全县农业机械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重大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开展机械社会化服务。
(三)、负责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四)、负责农业机械维修的行业管理和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及作业收费的监督管理;制订农机作业技术规范;并监督管理;制订农机作业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
(六)、会同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等部门进行农业机械主机及配件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七)、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7)创建农业机械示范县需要哪些部门参与扩展阅读: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负责农业机械维修的行业管理和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及作业收费的监督管理;制订农机作业技术规范;并监督管理;制订农机作业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安全监理站办事流程
(一)、业务受理岗:受理农机初次登记、受理拖拉机驾驶证申请。
(二)、农机检验岗:查验农机安全检测。
(三)、驾驶员考试岗:核实申请人资格、评定考试成绩。
(四)、档案审查岗:复核有关手续。
(五)档案管理岗:制证、建立驾驶证档案、档案入库。
(六)、审核、审批有关手续。
工作流程
(一)、由购机户申请。
(二)、调查核实并填写购机证明表。
(三)、签订购机协议。
(四)、填写购机补贴资料表。
(五)、填写汇总表。
(六)、张榜公布。
⑻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是什么部门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是国家、省、市、县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机构。
国家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是农业部;省一级是省农委、农业厅、农机局;市(地级市)一级是市农委、农业局、农机局;县(含县级市)一级是农委、农发局、农业局、农机局等。
全国各省、市、县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机构的名称虽然各不相同,内部均设有农机管理处、农机管理科、农机管理股等,职能职责相同。
⑼ 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应该怎样做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机部门所面临的新任务。要求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以科技为先,大力抓好农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满足结构调整对农机化的新需求。面对新形势下农机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工作实际,就今后农机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一些粗浅见解。 一、建设多元化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现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的专业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科技性服务组织必须加快发展。因此要根据农机推广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地、县、乡农机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机新技术、新机现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强化县级要抓好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建设,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起一支结构稳定、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这对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充实乡级要抓好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农机管理制度,落实农机推广责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服务,加强农机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人人热衷于农机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本着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它最能直接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发展村级是指依托农机大户,建立村级最基层的农机推广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机大户应运而生,他们是农机化服务的主力军,也是农机服务体制创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个突破口,如农机种田大户,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因此在全县范围内有条件地选择10-15户农机大户,担任乡村农推广员,利用他们的资金,场地和技术优势,实施农机推广和经营服务相结合,使农机推广工作上下连成线,网点带动片,示范面对面,效果看得见,使推广项目不断增多,推广领域日益扩大。 二、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园区,把“号召农民干”变为“干给农民看” 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就是要给农民树一个样板,通过园区的建设,经营以及较高的效益,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做,使高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自己干,让农民亲眼目睹示范效果,这种示范式的推广模式大受农民欢迎。 三、搞好宣传,广造舆论,培养农民的推广主体意识 一是政策的宣传。农机推广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机推广方面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近期,尤其要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宣传贯彻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特别是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更要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严禁任何形式的挪用、截留或者暗箱操作。要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二是要做好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宣传工作。先进、适用的新机具只有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民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了解很少,即使有了一定的了解,要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往往还要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农机推广人员要深入基层,加大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送科技下村、进村入户,赶科技大集、开农机现场会,甚至以多种形式宣传、演示新机具,使农民对新机具逐渐了解和认识,进而大力推广和应用。 四、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素质 农机新技术能否顺利的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广大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要加强农机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要通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懂技术、会操作、作风正、态度好,把农机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农机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⑽ 去新疆销售农业机械需要和哪些部门搞好关系
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经销商!然后和农机局分管补贴的部门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