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这个专业都学什么课程阿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内产第一线从事机容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Ⅱ 请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都学什么课程呀
每个学校对这个专业开设的课程,大体上是一样的。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版、电子权相关。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气压与液压传动、数控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测量与测试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Ⅲ 本科专业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需要学习那些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CAD/CAM、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设计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 具有该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 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
5.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机械行业中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诸多的方向,是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行业。具体研究的内容有,开发低公害汽车发动机、提供机械性能的铝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的新材料。
研究提高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性能与开发减震降噪的机械等许多课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航天、造船、采矿等工业领域的发展,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更加需要长足的发展,并且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Ⅳ 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都要学什么课程、、、谢谢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工程热力学
电子技术基础
工程材料学
齐登记1-16明228
李春霞
明-504;1-16
杜兴东1-16明438单
李效芳明404;4-15
张三水1-16明412
电子技术基础
工程材料学
动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效芳 明404;4-15
张三水
1-16明412单
常德功 明420;1-16
薄建全明414;1-16
李春霞明-430.;1-16双
(下午)机械设计基础
过程技术基础
工程热力学
过程技术基础
薄建全 明414;1-16
明-204外教3-5
杜兴东1-16明438单
明-204外教3-5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
外教明206;6-8
外教明206;6-8
机械连接技术
机械连接技术
薄建全12-17明412
薄建全12-17明412
78节
2D/3D CAD
田绪东1-16双
(晚上)过程技术基础
2D/3D CAD
国际商法
2-17 弘E206 曲天明
明-204外教3-5
田绪东1-16
工业生产
外教明206;6-8
机械连接技术
薄建全12-17明412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工程热力学
电子技术基础
工程材料学
齐登记1-16明228
李春霞
明-504;1-16
杜兴东1-16明438单
李效芳明404;4-15
张三水1-16明412
电子技术基础
工程材料学
动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效芳 明404;4-15
张三水
1-16明412单
常德功 明420;1-16
薄建全明414;1-16
李春霞明-430.;1-16双
(下午)机械设计基础
过程技术基础
工程热力学
过程技术基础
薄建全 明414;1-16
明-204外教3-5
杜兴东1-16明438单
明-204外教3-5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
外教明206;6-8
外教明206;6-8
机械连接技术
机械连接技术
薄建全12-17明412
薄建全12-17明412
78节
2D/3D CAD
田绪东1-16双
(晚上)过程技术基础
2D/3D CAD
国际商法
2-17 弘E206 曲天明
明-204外教3-5
田绪东1-16
工业生产
外教明206;6-8
机械连接技术
薄建全12-17明412
Ⅳ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需要学习哪些主要课程 按顺序学、还有能用到哪些软件 谢谢
大一大二(部分大三学的):
公共基础部分同其他工科;学科基础:工程制图,版计算机绘图,理权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专业必修: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精度设计与检测、液压与气压传动、制造技术基础、机电控制技术基础、计算机工业控制。以下为不同方向课程,机械设计方向: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精密制造和特种加工技术、现代化设计方法;
大三大四(分方向):
我是汽车专业方向: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机电专业方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系统设计,机电系统仿真。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总的来说,需要知道的就是以上部分的课程了,另外CAD,三维软件(UG,PRO/E等)等是我们必须自学的内容,如果你想好要自学的话,做好下苦工的准备哦
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有哪些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编辑本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就
Ⅶ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有哪些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好: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 编辑本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就业领域 (1)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2)数控编程与加工; (3)机械设计与制造; (4)机械电子工程; (5)机械设备与管理; (6)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常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也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最好能考CAD国家制图员证书,PROE三维工程师证书,就业绝对好用!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对你有所帮助! 也希望你能采纳 !谢谢!
Ⅷ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课程有哪些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主干学专科:
理论力学、属材料力学、机械工程、电子技术。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气压与液压传动、数控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测量与测试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内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所在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首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点,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攀登计划项目、“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过多年建设,在6个研究方向上,形成了以国内知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实力强大的学术梯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人才,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主要学什么
工程图学、C语言及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传热学、工程控制技术、机械CAD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现代测试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电机学,电气设计。
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国策,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大国。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已成为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非常紧缺,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由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从机械行业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2、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 CAD/CAM技术运用等岗位工作。
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基层并能胜任现代文秘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政治思想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2.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方面:
学生要掌握本类专业所必需的数理、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理论、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变流技术、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从事自动控制设备系统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和简单设计的能力,具有解决本专业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懂得组织生产管理的一般知识;了解本专业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3.具有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教学管理
本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主要课程有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工程制图基础、机械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应用力学、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主干课程说明
1.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了解自然界的比较完整的物理图象,对物理学的近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数据处理、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求实作风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本课程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影响深远,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也为学生 将来接受、应用和管理高新技术提供初浅的基础。
2.工程制图基础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制图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培养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掌握作图的技能和方法;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帜CAXA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制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立体、组合体、轴测投影图、螺纹、机械图、计算机绘图。
3.机械工程制图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制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换面法;画读立体、组合体的方法和步骤;轴测投影图;机件的图样画法;零件图和装配图计算机绘图。
4.应用力学
本课程4.5学分,课内学时8l学时,开设一学期。
应用力学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般工程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也为培养分析和解决基本工程力学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本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力学中的 基本概念和静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及其应用,空间一般力系的基本知识,弹性杆内力分析,弹性杆横截面上应力分析,应力状态分析,强度分析,刚度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压杆稳定,能量法,疲劳强度问题,刚体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普遍定理及其应用,动静法及其应用等。
5.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实验学时8,开设一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初步具有分析机构和选择传动方案的能力;掌 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初步具有分析简单机械和设计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机器的组成;机器的设计过程及设计原则;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其它传动机构的方案设计与分析;机械零部件设计概述;带传动、齿轮传动工作能力的分析与设计;轴的设计与校核;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计算和选用;螺纹联接设计与选用;键、销、过盈配合联接的设计与选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弹簧的选 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6.自动控制工程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实验1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多用机床架台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讲自动控制的任务、组成、控制方式的分类等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以突出机电专业的特点;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传递函数及其求取及动态结构图等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讲系统的时域性能描述,一阶系统的动态分析,二阶系统的动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讲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频域稳定性分析和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稳态误差,对数频率特性与阶 跃响应的关系;串联校正的基本规律,串联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的理论设计,反馈校正,复合校正等控制系统的校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Z变换,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等计算机控制的基本知识。
7.机械制造学(1)(2)
本课程8学分,课内学时144,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的金属切削原理、刀具、金属加工机床和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的基本原理,提高工业产品性能价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改善工业生产环境的基本思路,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经济建设做必要的知识、能力储备。?
课程的主要内容: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部分包括金属切削的基本定义、刀具材料、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提高金属切削效益的对策等;金属切削机床部分包括金属切削机床概述、车床、齿轮机床等;机械制造工艺部分包括工艺规程、加工精度分析、加工表面质量、典型工艺实例、装配工艺及机械制造设备技术新发展。
8.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课程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操作两大部分,主要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序;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试点调查法;会议调查方法; 资料的整理;调查资料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
就业领域
(1)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2)数控编程与加工;
(3)机械设计与制造;
(4)机械电子工程;
(5)机械设备与管理;
(6)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Ⅹ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要学哪些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现代控制理论、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测试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经营与管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