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写发射时间,发射飞船名,登空人员)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并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升空。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神舟三号飞船在内部做了些改进。返回舱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是飞船唯一可再入大气层返回着陆的舱段,舱内设置了可供三个宇航员斜躺的座椅,座椅下方设有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
神舟四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升空。飞船的“身体”状态与前两艘飞船基本一样,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及轨道舱前端的附加段组成,并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飞船进入远地点343公里、近地点200公里的椭圆轨道后,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然后开始在343公里圆轨道上自主飞行7天共108圈。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升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他们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2008年9月25日21点升空。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有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9月27日04:03 启动变轨控制程序,04:04 完成变轨。航天员出舱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翟志刚出舱活动挥动五星红旗。16:35 翟志刚在刘伯明与景海鹏的相互帮助下,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翟志刚首先探出头,并向舱外闭路镜头挥手,之后全身走出舱外。刘伯明也把头探出机舱外,交给翟志刚一面小型的五星红旗。翟志刚接过五星红旗,向镜头挥动片刻。随后翟志刚取回舱外装载的固体润滑实验试验样品。16:58 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17:01 轨道舱舱门关闭。
神舟八号飞船,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神舟九号飞船,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九号飞船航天员有刘洋(女)、景海鹏和刘旺。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