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ED是一种怎样的医疗设备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2015年2月20日,自动除颤器亮相杭州街头 ,急救有望实现"黄金3分钟"。
2020年10月27日,北京市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AED设备全覆盖,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
(1)医院病人心脏停止用什么仪器抢救扩展阅读:
使用注意事项:
1、AED瞬间可以达到200焦耳的能量,在给病人施救过程中,请在按下通电按钮后立刻远离患者,并告诫身边任何人不得接触靠近患者。
2、患者在水中不能使用AED,患者胸部如有汗水需要快速擦干胸部,因为水会降低AED功效。
3、如果在使用完AED后,患者没有任何生命特征(没有呼吸心跳)需要马上送医院救治。
⑵ 人大代表建议公共场所大量装备AED,AED的功能是什么
AED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医疗急救设备。AED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在危险或突发疾病的情况下,人们有四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如果你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它可能会创造一个伟大的奇迹。
开启AED,打开AED的盖子,依据视觉和声音的提示操作。
心脏性猝死在我国每年的发病数超过54万例,相当于每分钟约1人死亡。据统计,70%的急症如猝死发生在家中、公共场所等医院外,65%的急症发生在发病15分钟内。如首位目击者具备急救技能,并在4分钟内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则救活率可达50%,超过这一时间,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将下降7%至10%。因为交通状况等原因,急救车在4分钟内到达现场非常困难,而 AED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当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正加速推进 AED在主要交通枢纽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