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❷ 氨水的喷泉实验怎样制备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又怎么改变它的颜色呢拜托解答哈达!
氨气的制备可以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制取,要加热,或是铵盐很碱混和制备加热。收集用向下排空法。。。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锥形瓶,药勺,烧瓶
可以在水中家酚酞,喷泉变红。加石蕊,喷泉变蓝。。
将氨气收集满锥形瓶,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焐热锥形瓶或用热毛巾焐热改变压强,喷泉就形成了。。。。。
希望可以听懂。。。
❸ (1)用 (填仪器名称) 吸取浓氨水, 滴在试管口棉花上(10−15 滴),实验中,观察
(1)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2)衬托,便于观察滤纸上的酚酞颜色的变化(3)滤纸上滴有酚酞试液的部位,自右向左逐渐由无色变成红色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胶头滴管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一种仪器,浓氨水是易挥发出氨分子的一种液体,氨分子与水反应可生成氨水,氨水可使酚酞试液变红,从棉花上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会自右向左运动,遇到酚酞试液中的水便结合为氨水,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
❹ 氨水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氨水泵主要用于氨水卸料、输送、加药循环使用。根据不同工艺使用的水泵型号也不同,台风主要有氨水卸料泵、氨水输送泵、氨水加药泵。不同型号的氨水泵工作原理也是不同的。
1:氨水卸料泵工作原理
氨水卸料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磁缸)、电动机、底座等几部分零件组成。磁力泵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隔离套,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
2:氨水输送泵工作原理
氨水输送泵在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3:氨水加药泵工作原理
氨水加药泵采用机械隔膜设计,齿轮减速设计,定量加药精度高,在泵运行中可实现流量调节。电机经联轴器带动蜗杆并通过蜗轮减速使主铀和偏心轮作回转运动,由偏心轮带动挺杆在导简内作往复运动。连同膜片,通过单向阀的作用使泵腔内逐渐形成真空,吸入阀打开,吸入液体;当膜片向前死点移动时,此时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液体在膜片的推动下排出在通过调节计定的行程的往复顺还工作形成续有压力、定量的排放液体。

❺ 盛放浓氨水的仪器名称
考点: 氨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 (1)氨水易挥发,烧碱、生石灰溶于水放热,据此解答; (2)①熟悉仪器形状,说出其名称;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②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 ③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氨气等气体,直接排放能够引起空气污染. (1)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与水反应氢氧化钙放热,可促使氨气挥发,可用于制备氨气, 故答案为:ab; (2)①盛放氨水的实验仪器的名称为锥形瓶,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4NH 3 +5O 2 4NO+6H 2 O; 故答案为:4NH 3 +5O 2 4NO+6H 2 O; ②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所以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 故答案为:一氧化氮、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吸收氨气生成硝酸铵; ③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氨气等气体,直接排放能够引起空气污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点评: 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和性质的检验,熟悉制备原理和氨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❻ 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方法制备氨气的原因是什么
氨水是弱碱,在水中不完全电离,向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氨水,会使氨水中OH-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水中NH3浓度的升高,同时,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的升高使氨气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会使暗器逸出。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反应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
反应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包括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等。
净化装置(可省略):用碱石灰干燥。
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尾气装置: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少NH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NH3.
注意事项:
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硝酸铵受撞击、加热易爆炸,且产物与温度有关,可能产生NH3、N2、N2O、NO。
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因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用试管收集氨气要堵棉花。因为NH3分子微粒直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减少NH3对空气的污染。
实验室制NH3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NH3与CaCl2反应能生成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钙)。CaCl2+8NH3= CaCl2·8NH3
2.用氮化物制取氨气
可以用氮化物与水反应或者叠氮化物分解。如:
Li3N + 3H2O = 3LiOH + NH3↑
3.加热浓氨水
反应原理:NH3·H2O =△= NH3↑+H2O。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装置:烧瓶,酒精灯,铁架台,橡胶塞,导管等。
注意事项:加热浓氨水时也会有水蒸气,需要用干燥装置除杂。同上,这种方法制NH3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要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4.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反应原理: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NH3+H2O←→ NH3·H2O←→NH4+ +OH-,[5]
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平衡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使NH3·H2O的分解。
氨气工业制法
空气中的氮气加氢工艺流程有很多方案,世界各国采用的也不尽相同。至2014年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有布朗三塔三废锅氨合成圈、伍德两塔两废锅氨合成圈、托普索S-250型氨合成圈和卡萨里轴径向氨合成工艺。随着大型化的发展,氨合成圈已成为降低合成氨能耗的主要单元之一。近代大型氨合成装置的代表设计有三种:
1.布朗的三塔三废锅氨合成圈
布朗三塔三废锅氨合成圈由3个合成塔和3个废锅组成。塔内有催化剂筐,气体由外壳与筐体的间隙从底部向上流过,再由上向下轴向流过催化剂床。三塔催化剂装填量比二塔多,最终出口氨含量可以从16.5%提高到21%以上,减少了循环气量,节省了循环压缩功。合成塔控制系统非常简单,各塔设有旁路用阀门调节气体入塔温度。由于氨合成反应平衡的限制,决定了催化剂温度,不需要调节催化剂床层反应温度。
2.伍德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
伍德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采用两个较小的合成塔,3个催化剂床,两塔塔后各连一个废锅。这种结构使反应温度分布十分接近最优的反应温度,气体的循环量和压降小,投资和能耗节省,副产高压蒸汽多。
3.托普索两塔三床两废锅氨合成圈
托普索S-250系统采用无下部换热的S-200合成塔和S-50合成塔组成。还包括:(1)废锅和锅炉给水换热器回收废热;(2)合成塔进出气换热器,水冷器,氨冷器和冷交换器,氨分离器及新鲜气氨冷器等。合成塔为径向流动催化剂床,采用1.5mm~3mm小催化剂,压降为0.3MPa。由S-200型塔出来的合成气,经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并保证入S-50型塔的合适温度,以提高单程合成率。
其他方法
天然气制氨。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重质油制氨。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气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重质油气化,氮作为氨合成原料外,液态氮还用作脱除一氧化碳、甲烷及氩[6] 的洗涤剂。
煤(焦炭)制氨。随着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以煤(焦炭)为原料制取氨的方式在世界上已很少采用。
化工上氨气的用途
用途: 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贮运: 商品氨中有一部分是以液态由制造厂运往外地。此外,为保证制造厂内合成氨和氨加工车间之间的供需平衡,防止因短期事故而停产,需设置液氨库。液氨库根据容量大小不同,有不冷冻、半冷冻和全冷冻三种类型。液氨的运输方式有海运、驳船运、管道运、槽车运、卡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