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般企业仪器和设备的折旧年限是
一般企业仪器和设备的折旧年限: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注:折旧年限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所用的年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资产经受物理磨损和自然磨损所能延续使用的时间确定的;后来逐渐又开始按照经济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资产在这种年限内单位时间如年、月,使用成本最低来确定折旧年限。
近年来,又逐渐按照经济使用年(即把包括无形损耗在内的一切影响固定资产使用经济效益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能够使固定资产的使用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使用年限)确定折旧年限。
(1)仪器折旧方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折旧年限的注意事项: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4、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5、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折旧年限
『贰』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固定资产折旧的公式根据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二、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四、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叁』 机械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机械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方法
1/4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l-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4/4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肆』 怎么计算设备折旧
设备折旧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四种: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兆基/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拓展资料
折旧(depreciation)是指资产价值的下降。无论在企业核算还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折旧都指: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折旧费是定期地计入到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经过使用后,其价值会因为固定资产磨损而逐步以生产;而通过法律以货族枯谨币形式进入产品成本和费用,构成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一部分,并从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由于折旧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一般都把它作为间接费用处理,按它的经济用途和使用地点计入有关的综合费用。
比如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折旧费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有关项目;企业行政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记入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的折旧费项目;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记入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账中的有关项目。
如果企业是生产单一品种的产品,其发生的所有费用则全部都由该种产品承担,成本项目可按费用的经 济内容设置。一切费用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直接费用,所以折旧费用可直接计入“生产成败辩本”明细账中的“折旧费”成本项目。
对于现代化技术密集型企业来看,折旧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折旧费用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成本项目列示,如果企业、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可将折旧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明细账“折旧费”项目,如果企业、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则可按机器工时比例将折旧费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记入生产成本明细账。
『伍』 购入机器设备如何折旧
企业购进的机器设备,可以直接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方式进行折旧,也可以按照自仔滑己实际使用情况和机器设备本身的情况来进行折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嫌塌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念者腊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陆』 仪器设备如何折旧
仪器设备折旧
1、按照新所得税法折旧年限规定,生产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
2、折旧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残值率为5%。
3、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350000*(1-5%)/10=33250元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33250/12=2770.83元。
4、每月折旧分录借:制造费用--折旧费2770.83贷:累计折旧2770.83。
旧设备购买注意事项
1、仪器状态
看仪器的技术性能是否能满足卖家的实际需求情况,仪器能否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行,有些技术指标可能无法达到新仪器的水平,例如真空是否良好,恒温是否正常,检出限是否超标,稳定性是否良好,基线漂移是否过度,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软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2、维修情况
不管那些*进口仪器的口碑如何好,质量如何高,性能如何稳定,他都有一个随机出故障的概率,同样这些进口仪器也多多少少的要出现这样那样问题,也就说它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这个当然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有些仪器也许一直好用终身没有维修过(此情况极少极少),但大多数仪器包括进口品牌仪器一般都进行过N次维修。
3、售后服务
这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但又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二手仪器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即使是刚买到手很好用,也必须有售后服务问题,如果自己有维修力量和充裕的零配件,那还不是很愁的。如果自己没维修能力,出了问题就需要售后服务来解决,所以在购买二手仪器之前一定要把售后服务的问题解决,否者一旦仪器出了问题,假如售后服务不到位,出问题了就可能等着扯皮。
『柒』 设备的折旧怎么计算的
折旧方法有1、平均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4、年数总和法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
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捌』 房屋建筑、机器设备按什么法折旧
一般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净残值在5%以内企业自行确定,一经确定不得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原则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适用的的固定资产;(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4)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停用设备是否折旧,要看停用原因,如果是暂时停用依然要进行折旧,或者因为改良,那么要转入固定资产,如果是长期停用,那么要考虑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玖』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
设备折旧计算方法包含四种: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
1、平均年限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使用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3、年数总和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4、工作量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