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知两个点的坐标,仪器随意摆放,请问这样怎么在仪器上面操作急
增加点,输入坐标,对准,测距,确定
4.如果还有已知点,那么继续第3步,但起码要2个已知点
5.点击“计算”,然后就会显示测站坐标,OK。建站成功,可以进入测量模式,直角坐标测量,或者极坐标测量模式,
2. 全站仪怎么校核
检校仪器 需要严格要求仪器安平 且测量环境没有大的震动。
确保仪器是整平的。补偿器开关出于打开状态。
仪器与目标架设距离需要一定距离,详情查看说明书 好像是要求100米 切水平方向垂直角无限接近于90°为最佳。
3. 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
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
2.掌握水准仪、水准尺的结构及用法。
3.学会高差测量及高程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
4.学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
2、路线校核
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难点:1、路线校核
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借助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来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如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要测出B点高程HB,在A、B两点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并在A、B两点各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平视线分别读出A点尺子上的读数α及B点尺子上的读数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 a-b (2—1)
如果测量是由A→B的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B点称为前视点,a及b分别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如果B点高于A点,则高差为正,反之,高差为负。
二、计算高程的方法
(一)由高差计算高程
B点(未知点)的高程等于A点(已知点)的高程加上两点间的高差,即
HB=HA+HAB=HA+(a-b) (2—2)
(二)由视线高程计算高程
由图可知,A点高程加后视读数等于仪器视线的高程,设视线高程为Hi,即Hi=HA+a
则B点高程等于视线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
HB=Hi-b=(HA+a)-b (2—3)
(备注:利用课件采取启发式教学手段,调动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水准仪和水准尺
4. 两台仪器如何分析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如何评价
不知道你要怎样比较预测值和真实值,比如计算一下残差值,或者计算一下均方误差之类?在Linear Regression对话框,点Save按钮,会出现Linear Regression: Save对话框,在Predicted Values(预测值)和Resials(残差)栏都选Unstandardized,会在数据表中输出预测值和残差,然后你想怎么比较都行。判断模型是否有预测能力,其实就是模型检验,模型检验除了统计意义上的检验,还有实际意义上的检验,就是检验是否跟事实相符,比如收入与消费应该是正相关的,如果消费为被解释变量、收入为解释变量,如果收入的系数小于零,那肯定是不对的。统计意义上的检验,包括参数的T检验,方程的F检验,还要检验残差是否白噪声。检验模型是否具有外推预测能力,还可以这样做:比如,你收集了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你可以用其中的48个样本点估计模型,然后估计另两个样本点,把估计值跟实际值做一个比较。
5. 两台仪器如何分析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是否合格
呵呵
如果两台仪器精度相同,就无法判别!
如同你有两块表,是如果不与广播或电视或网络对时,你无法知道那一块的时间是正确的一样。
从数值传递的原理说,你只有与更高精度的仪器对比,才能知道哪一个仪器是合格的。这是计量传递的基本路径。
6. 全站仪棱镜杆水准泡怎么校核
现在校正棱镜杆气泡基本用 标线仪来校正. 具体方法是:
* 标线仪
* 棱镜杆 *标线仪
上面3个点是棱镜杆及标线仪的位置,把标线仪的竖直线打开,棱镜杆上放个棱镜,让棱镜杆底下的尖对准2个红外直线,然后调对中杆位置使对中杆和2条线同时竖直,然后直接调气泡到中间位置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标线仪,也可以换成2台仪,全站仪或经纬仪都可以,把仪器调平,然后水平制动,上下转动望远镜使望远镜十字丝对准棱镜尖,然后顺着杆上来对准棱镜中心. 这没有直接打2条线看着方便,但切实可行,祝你成功。
7. 工程支导线测量,三个控制点时怎么校核
架仪器要用两个点。架完了去测量第三个点来检验仪器架设是否正确
有全站仪就测坐标,只有经纬仪就测角度距离,角度距离和坐标可用三角函数互相转换
8. 自动化仪表的校准点 是什么意思
指对 自动化仪表进行校准的“点”
自动化仪表,是由若干自动化元件构成的,具有较完善功能的自动化技术工具。它一般同时具有数种功能,如测量、显示、记录或测量、控制、报警等。自动化仪表本身是一个系统,又是整个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自动化仪表是一种“信息机器”,其主要功能是信息形式的转换,将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信号可以按时间域或频率域表达,信号的传输则可调制成连续的模拟量或断续的数字量形式。
校准是依据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为确定测量仪器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比较法: 在规定的条件下,由提供约定真值的测量标准对被评定的测量仪器进行一定次数的测量或比较,有的情况下则是被评定测量仪器对给定的测量标准进行一定次数的测量。被评定测量仪器示值与测量标准提供的约定真值之差为示值误差。
分部法: 根据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测量原理、结构,通过分析和试验得到影响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参量,再对各个参量进行评定并加以综合,得出被评定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控制范围。 通常在不具备上级计量标准的情况下采用分部测量法。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对被测量仪器影响参量的分析可能不全面和不彻底。
组合法: 把被评定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的多个示值,用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得到被测量之间以及被测量与给定的约定真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列成若干方程式,然后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仪器示值的实际值或示值误差。 在这里,约定真值是高等级或同等级测量标准器复现的量值,也可以是物理常量。
简单通俗的说,校准就是检查测量结果与已知的被测量之间的偏差程度。以直尺为例,就是拿尺子去量一个已经知道长度的东西,看量出来的结果和已知的长度是否一致。
由于自动化仪表的信号可以按时间域或频率域表达。校验只能针对特定的时间或频率点进行。这个校准的时间或频率点,就是校准点。
举例来说,校准一台0-10A的电流表。实际上是不可能同时输入0-10A的电流的,校准只能在输入为 0A的时候,1A的时候……10A的时候进行,这个输入为 0A的时候,1A的时候……10A的时候,就是校准点。
一般情况下,对于连续信号校准点取仪表量程的 2、4、5 等分点以及测量上限、测量下限,或开关动作点作为校准点。
9. 怎么样用两台仪器的测试数据评价其稳定性
分别测六次,去掉最差值,然后对每台仪器进行平方和再开方运算,最大偏离值与均方根值的差可以确定其稳定性。
建议查阅国家实验室认可方面的材料。
10. 中海达测绘仪器,怎么样使两台仪器测量的数据基本一样
那么就要看您测试的具体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