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氟丙烷安全使用要求是什么呢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一种以化学灭火为主兼有物理灭火作用的洁净气体化学灭火剂;它无色、无味、低毒、不导电、不污染被保护对象,不会对财物和精密设施造成损坏。能以较低的灭火浓度,可靠的扑灭B、C类火灾及电器火灾;储存空间小,临界温度高,临界压力低,在常温下可液化储存;释放后不含粒子或油状残余物,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ODP值为零),在大气层停留时间为31~42年,符合环保要求。
七氟丙烷的优点如下:
1、七氟丙烷可用于扑救A 、B、C 各类火灾。
2、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在有人的场所。
3、因不含导电介质, 亦可用于扑灭电器火灾,灭火后不留痕迹无须清理。
4、灭火浓度低,气体施放迅速,灭火速度快。
5、无色无味无毒,对比其他常见气体更安全。
6、对臭氧层的耗损能值(ODP)为0
7、灭火后不留任何残留物,对被保护物无损害。
缺点:不能安装在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七氟丙烷属于气体灭火的一种,使用比较广泛。主要的优势是能够在灭火过程较大程度保护防护区内的设备。例如:贵重设备机房间、配电室、资料档案等这些贵重的机密的防护区,使用气体灭火消防最为合适!那为什么会选择七氟丙烷呢?除了不损坏设备外,还有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七氟丙烷基本无毒。在设计部超过防护区的灭火浓度下,使用七氟丙烷对人体无害。七氟丙烷的缺点就成本贵一点,但是目前,就气体消防来说,七氟丙烷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
B. 劳烦有谁知道,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对房间内的隔墙有什么具体要求(材质,气密性,强度)方面
按照话规范要能承受1200压力
C. 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对房间有哪些要求
要求很多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2.6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 Pa。
3.2.10 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6.0.1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 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6.0.2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6.0.3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6.0.4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5次。
6.0.5 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可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
6.0.11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我只是挑了一些可能是你需要的内容来回答,如果你想知道更细节的,你可以找这本规范看一看,如果没有就留邮箱给我。
D. 气体灭火系统有哪些安全方面的要求
1. 警示要求:在气来体灭火自的房间内当火灾报警时应有警铃提示;当喷放计时开始时应有声光报警提示人员尽快撤离;在喷放时应有喷放指示灯闪烁,提示人员不可以进入该房间。
2.操作要求:对气体灭火保护区要有专人维护相应钢瓶、报警器、警铃、探测器等,并有相关应急预案。
3.房间要求:房间门窗耐压等级要求达到气体喷放标准,应设置防火挡板在喷放时闭合,气体喷放过后应有排烟风机进行烟雾排出。
E. 保存七氟丙烷钢瓶的房间有什么要求,是要砖房还是钢板房,房间内的灯、排风扇等有无防爆要求。
房子没要求,但门必须单独开,就是喷气区和储瓶区要分开。照明普通就行,室温不能低于-10、不能高于50度。湿度不能高于90
F. 七氟丙烷房间内需要安装烟感及喷淋头吗
七氟丙烷的房间,你指的是气瓶间吗?如果是的话,还是上喷淋和烟感的。如果是防护区的话,喷淋可以不用
G. 房间里装有七氟丙烷气体装置,现在要装泄压口,请问泄压口应装于何处
除了安装高度有位网友提出了,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安装通外室外的墙上,而不能通往另外一个“封闭”空间。
H.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如何使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使用方法有三种,分别为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为安全考虑,推荐使用手动启动的方式,以下时启动方法:
1、自动启动:
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连锁设备,经过一定延时时间(0~30秒可调,此期间防护区人员必须全部撤离),控制器向灭火设备发出灭火指令,电磁型驱动装置动作打开驱动气体瓶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驱动气体顺序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灭火剂瓶组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2、手动启动:
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人工电气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使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灭火指令,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启动状态,人工电气手动启动优先。
PS:如果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启动延时期间内发现异常情况,仍可终止系统的启动。即按下手动控制盒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紧急停止按钮,便可以阻止控制器向灭火设备发出灭火指令,从而终止系统的启动。
3、机械应急启动:
当防护区发生火情,火灾报警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自动启动和人工电气启动失灵),工作人员应采取机械应急手动操作启动灭火系统。
操作方法:通过压下电磁型驱动装置上的手柄打开驱动气体瓶组容器阀,释放驱动气体,启动系统实施灭火。若上述操作失效,这时应首先扳动相应选择阀上的手柄,打开选择阀,再按下该防护区的灭火剂瓶组先导阀手动手柄,开启容器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I.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要求很多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2.6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
pa。
3.2.10
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6.0.1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
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6.0.2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6.0.3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6.0.4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5次。
6.0.5
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可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
6.0.11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我只是挑了一些可能是你需要的内容来回答,如果你想知道更细节的,你可以找这本规范看一看,如果没有就留邮箱给我。
J. 采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对房间有哪些要求
需要做七氟丙烷灭火的房间要求有围墙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 Pa , 能做泄压装置,防护区内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
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