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给水管道上节点位置阀门应该设置多少个啊如下图,1,2,3的位置怎么设计比较科学
一般根据房间功能需求设置阀门。
比如一个房间一个阀门。
像你这样的三通,不一定需要设置阀门。
还有阀门设置位置是否方便开关,尽量设置在用水位置或管理位置。
2. 给水管道一般多少米设置一个阀门井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规定:一般在管道的隆起点上必须设置空气阀,在管道的平缓段,一般间隔1000m左右设一处空气阀。
阀门井因为是管道的枢纽,所以其自身有以下几个要求:
1、阀门井本身不能渗水,必须保证其密封性;
2、给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管道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从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抖动或沉降,即要求给水管道与阀门井的连接方式要可靠,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抖动和沉降,而不会使水渗进井室;
在埋地很深的阀门井管道稍大时一般都采用铸铁阀门(如截止阀,蝶阀等)铸铁阀门长期在水里浸泡,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或引起断裂,因此对密封性的要求更高;
3、阀门井井筒与井体、井盖的连接方式要可靠,不能因为大雨或积水就渗水进入井室里。
4、阀门井是埋设于地下的,要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同压力,和不同化学物质的腐蚀和侵害,及要求其承压能力和耐酸碱腐蚀性要好。
(2)给水管道阀门布置扩展阅读:
管道的压力规定:
(1)PVC-U给水管道所示的压力均表示为公称压力,用Mpa表示,1Mpa≈10kgf/cm2即管材在20℃条件下,输送介质的工作压力。但随着介质的温度的升高(不得输送>50℃的介质)工作压力随之减小,这从客观上在选择给水管道须考虑足够的压力的安全系数。
(2)给水管材的公称压力规定为:0.6Mpa、0.8Mpa、1.0Mpa、1.25Mpa、1.6Mpa等5种。
(3)同等规格管材的公称压力的大小一般以管材的壁厚来划分。
(4)每个压力区的最小口径的管材规定为:0.6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63mm,0.8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50mm,1.0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40mm,1.25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32mm,1.6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20mm和25mm。
(5)给水管材的公称压力一般为1.6Mpa,且与各种压力的管材相配套。
3. 给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室内给水管道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系统的要求,可分为明装敷设、暗装敷设、埋地敷设和地沟内敷设等几种形式。
(1)明装敷设:即给水管道均暴露在室内、走廊、顶拥下、地面上,具有安装、维修管理方便等优点.但影响室内环境美观,妨碍室内装修布置,夏季产生的凝结水会污染地面、墙面。
明装敷设一般用于民用住宅、普通办公楼、工厂车间或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的设备层内。
施工明装管道时,要求管道排列整齐、支吊架牢固平直、接口美观,管道水平及垂直度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跨越居室的管道做防结露保温。
(2)暗装敷设;管道置于吊顶内、墙体内和管并内时称为暗装敷设。
暗装管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内,其优点是不影响室内装修布置,房间千净美观。通过管井垂直的管道可减少穿越各层楼板所造成的弊病(如补洞不严密。地面水渗至下层污染吊顶或地面,砸洞过大时会破坏楼板的结构等)。但暗装管道在维修管理上较为困难,出现严重漏水时需拆除吊顶或墙体而造成装饰面层的破坏。
在管井内的立管阀门,为了检修或操作方便,应尽量置于检修门附近。暗装在墙体内的给水管,应配合土建墙体施工时预先埋好(刷油或做防腐处理),做到随砌随埋,不宜在施工完毕的墙体土剔槽埋管。墙体内的管道尽量减少接头,并做局部试压。
(3)埋地敷设:一般给水管道从室外管网引人时均为埋地敷设。埋地管道应做好防腐层的处理。挖沟应在地面回填土并夯实后再开槽,避免地面塌陷使管道破裂。试压合格后应用入工回填夯实管道周围的土方。
(4)地沟内敷设:给水管道常与其他性质的管道(如热力、采暖、工艺等管道)同沟敷设,但不宜与电力通讯电缆同沟安装,最好不与其他管道共架安装。
4. 室内给水管道布置形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室内给水管道布置形式有:明敷,便于检修,但影响美观。暗敷,不影响美观,钉钉子时要注意管道走向,不然戳穿了就很麻烦。屋顶上敷设要有防锈、防老化措施。吊顶内敷设要在电线桥架之下。埋地敷设要有防碾压措施。架空敷设要连接牢靠,防止脱落、脱节。
室内给水系统按其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三大类。若条件许可,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较节省建设费用。对于高层建筑,消防要求高的某些公共建筑和生产厂房,若消防管道与其他管道合并,在技术和经济上均不合理时,可设置专用的消防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主要供家庭、机关、学校、部队、旅馆等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内部的饮用、烹饪、盥洗、洗涤等用水。
2、生产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主要供车间生产用水。如设备冷却用水、锅炉用水等。生产给水的水质按生产性质和要求而定。
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主要供扑救火灾的消防用水。
室内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水表、管道系统、配水装置和给水附件等部分组成。
1、引入管:自室外给水管将水引入室内的管段,又称进户管。
2、水表: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3、管道系统:由干管、立管和支管等组成。
4、配水装置:如各类配水龙头和配水阀等。
5、给水附件:管道系统中调节和控制水量的各类阀门。
5. 给水管道应设置阀门的部位是哪些
给水管道上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
1、居住小区给水管道从市政给水管道的引入管段上
2、居专住小区室外环状管网属的节点处,应按分隔要求设置。环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
3、从居住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
4、入户管、水表和各分支立管(立管底部、垂直环形管网立管的上、下端部)
5、环状管网的分干管、贯通枝状管网的连接管
6、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点在3个及3个以上时设置
7、水泵的出水管,自灌式水泵的吸水泵
8、水箱的进、出水管、泄水管
9、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塔等)的进水补水管
10、卫生器具(如大、小便器、洗脸盆、淋浴器等)的配水管
11、某些附件,如自动排气阀、泄压阀、水锤消除器、压力表、洒水栓等前、减压阀与倒流防止器的前后等
12、给水管网的最低处宜设置泄水阀
6. 给水管道一般多少米设置一个阀门井
1、阀门位置可结合连接管以及重要的供水支管的节点设置,干管上的阀门间距一般为500-1000m。
2、一般 干管上的阀门, 设在连接管下游, 以使关阀时尽可能的减小对支管的影响。
3、支管和干管相连处, 一般在支管上设阀门, 以使支管检修不影响干管供水。
4、消火栓前要设阀门。
5、支干管上阀门的布置: 两阀门间最多5个消火栓为宜, 俩消火栓间隔最大120m, 那就是说差不多500m左右就得再设另一个阀门。
7. 水管道应设置阀门的部位是哪些
给水管道上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
1、居住小区给水管道从市政给水管道的引内入管段上
2、居住小区容室外环状管网的节点处,应按分隔要求设置。环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
3、从居住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
4、入户管、水表和各分支立管(立管底部、垂直环形管网立管的上、下端部)
5、环状管网的分干管、贯通枝状管网的连接管
6、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配水支管上配水点在3个及3个以上时设置
7、水泵的出水管,自灌式水泵的吸水泵
8、水箱的进、出水管、泄水管
9、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塔等)的进水补水管
10、卫生器具(如大、小便器、洗脸盆、淋浴器等)的配水管
11、某些附件,如自动排气阀、泄压阀、水锤消除器、压力表、洒水栓等前、减压阀与倒流防止器的前后等
12、给水管网的最低处宜设置泄水阀
8. 给水管道布置基本要求有哪些
1.给水管道布置应力求短而直。
2.为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中的水压,给水引入管宣布设在用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
断供水处。
3.
室内
给水干管宜靠近用水量最大处或不允许间断供水处。
二、满足维修及美观要求
1.管道应尽量沿墙、梁、柱直线敷设。
2.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物,给水管道可在管槽、管井、管沟及吊顶内暗设。
3.为便于检修,管井应每层设检修门。暗设在顶棚或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处应留有
检修门。
4.室内管道安装位置应有足够的空间以利拆换附件。
5.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坡向阀门井、水表井,以
便检修时排放存水。泄水阀门井一般做法如图1.4—1所示。
三、保证生产及使用安全
1.给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2.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能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并应
尽量避免在生产设备上面通过。
3.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商店的橱窗、民用建筑的壁橱及木装修等。
4.对不允许断水的车间及建筑物,给水引入管应设置两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
状双向供水。
5.对设置两根引入管的建筑物,应从室外环网的不同侧引入,如图1.4—2所示。如不可能且又不允许间断供水时,应采取下列保证安全供水措施之一:
1)没贮水池或贮水箱。
2)有条件时,利用循环给水系统。
3)由环网的同侧引入,但两根引入管的间距不得小于10M,并在接点间的室外给水
管道上设置闸门,如图1.4—3所示。
四、保护管道不受破坏
1.给水埋地管道应避免齐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如必须穿越时,应与有关专业协商处理。
2.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排水沟、烟道和风道内,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匣槽。
3.给水引入管与室内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4.建筑物内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或交叉埋没的管外壁的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为
0.5M和0.15M(交叉埋没时,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5.给水横管宜有0.0027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6.结水管道穿楼板时宜预留孔洞,避免在施工安装时凿打楼板面。孔洞尺寸一般宣较
通过的管径大50—100MM。管道通过楼板段应设套管。
7.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且舍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
量,一般不小于0.1M。
8.通过铁路或地下构筑物下面的给水管,宜敷设在套管内。
9.给水管不宜穿过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常用措施如下:
(1)螺纹弯头法。又称丝扣弯头法,如图1.4—4。建筑物的沉降可由螺纹弯头的旋
转补偿。适用于小管径的管道。
(2)软性接头法。用橡胶软管或金属波纹管连接沉降缝、伸缩缝两边的管道。
(3)活动支架法。将沉降缝两侧的支架做成使管道能垂直位移而不能水平横向位移,以适应沉降伸缩之应力。
9. 给水管道的哪些部位应设置阀门
需要控制、调节的部位以及检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