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两条输水管道水平敷设间距是多少
双条原水输水管敷设时,沟槽可同时开挖。双条不同管径原水输水管之间净距可参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第3.2.1条表3.2.1采用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数值我就忘记了,你自己查下。
B. 城市道路燃气工程设计中,阀门多少米设置一个;怎么设置;有什么要求;规范上都没有,很无奈!
1、干管上宜分来段设置阀门源,间距500为宜。(想不起出处了,但是这些年一直这么设计的,我想应该是500m左右就需要分段打压吧?)间距长点也没关系,看分支管道情况了。
2、分支管道起点设置阀门。
3、穿越、跨越工程两端设置阀门。
4、入户(小区、企业)红线外设阀门。
5、调压箱前设阀门。(有时候入户阀门和调压箱距离太近,我设计的时候就省略了调压箱前阀门)。
我做设计时基本上以如上原则来设置阀门,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上有的有规定,有的没规定,但我们公司惯例上这么设计。
C. 室外给排水两管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规范是什么
给排水规范规定:
室外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其垂直间距在500mm 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 倍。
见室外给水或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水平净距一般不小于1.0m,垂直净距不小于0.15m
D. 阀门之间为什么规定500mm间距
没有这样的规定!
相邻管道有管间距的要求,它是根据管道直径大小、保温要求、安装维修空间要求作出的;同一管道的两阀门之间也没有这样的规定,如控制阀与止回阀常是串接在一起的。
E. 蝶阀和其他阀门间距
30厘米。阀门的安装距离与其它原件的最小距离为6个管道的直径,当然6个管道直径不是最典型的,但是距离要尽可能大。
F. 阀门安装的要求
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最适宜的安装高度、水平管道上阀门、阀杆方向如下:
(1)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阀门,其中心线应尽量取齐。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Qmm,为了减少管道间距,可把阀门错开布置;
(2)经常操作的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最适宜的安培卜装高度为距离操作面1.2m上下。当阀门手轮中心的高度超过操作面2m时,对于集中布置的阀组或操作频繁的单独阀门以及安全阀应设置平台,对不经常操作的单独阀门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链轮、延伸杆、活动平台和活动梯子等)。链轮的链条不应妨碍通行。危险介质的管道和设备上的阀门,不得在人的头部高度范围内安装,以免碰伤人头部,或由于阀门泄漏时直接伤害人的面部;
(3)隔断设备用的阀门宜与设备管口直接相接或靠近设备。与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有毒介质的设备相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应与设备谷口直接连接,该阀门配镇穗不得使用链轮操纵;
(4)事故处理阀如消防水用阀、消防蒸汽两阀等应分散布置,且要考虑到事故时的安全操作。这类阀门要布置在控制室旅运后。安全墙后、厂房门外、或与事故发生处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地带;以便发生火灾事故时,操作人员可以安全操作;
(5)除工艺有特殊要求外,塔、反应器、立式容器等设备底部管道上的阀门,不得布置在裙座内;
(6)从干管上引出的水平支管的切断阀,宜设在靠近根部的水平管段上;
(7)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底阀应安装在离心泵吸人管的立管端;为降低泵出口切断阔的安装高度,可选用蝶形止回阀;泵出口与所连接管道直径不一致时,可选用异径止回阀;
(8)布置在操作平台周围的阀门的手轮中心距操作平台边缘不宜大于450mm,当阀杆和手轮伸入平台上方且高度小于2m时,应使其不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通行;
(9)地下管道的阀门应设在管沟内或阀井内,必要时,应设阀门延伸杆。消防水阀井应有明显的标志;
(10)水平管道上的阀门,阀杆方向可按下列顺序确定:垂直向上;水平;向上倾斜45°;向下倾斜45°;不得垂直向下;
(11)阀杆水平安装的明杆式阀门,当阀门开启时,阀杆不得影响通行。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G. 给水引入管由室外环状管网同侧引入,两根引入管的间距不小于多少m并在接点间的室外管道上设置阀门
15米,我们书上说的,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版本说是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