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阀门知识 > 开阀门人员安全站位是指什么

开阀门人员安全站位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1-02-16 13:36:12

1. 如何判断阀门的开度位置(包括暗杆)

阀门的开度没有明来显标志。
手动源(明杆)根据阀杆升的高度结合口径来判断,在关闭时扳动手轮的力量也可以判断。
电动、气动阀门在出厂时根据要求限位开关已经调整好,不需要用户调整。
暗杆阀门根据平时的经验和扳动手轮的力量来判断开度。

2. 阀门技术人员的发展方向有那些

重型飞机要想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必须有蒸汽弹射器。在飞机起飞前,由位持器钢圈把尾部扣在一个坚固点上,飞机前轮附近的牵引杆垂落到一个“滑梭”内,滑梭以挂钩钩住飞机。滑梭是蒸汽弹射器唯一露在飞行甲板上的零件。飞机前面的甲板下,有两个平行圆筒,每个至少长45米,筒中的活塞与所有滑梭相连。蒸汽由母舰上的锅炉输出,增压后输入滑梭。飞机起飞时开足马力,但被位持器扣住。蒸汽弹射器一启动,飞机引擎的动力加上蒸汽压力,使钢圈断开,飞机前冲,在45米距离内达到时速250千米。飞机弹射起飞脱离滑梭后,活塞前端的注管就落入水池,在几米的距离内停顿,滑梭移回原位,推动另一架飞机起飞。母舰上每个蒸汽弹射器每分钟可推动两架飞机起飞。通常航空母舰最多装设4个蒸汽弹射器。

要构件包括三部分:

(1)弹射器做动系统:开口活塞筒体、活塞环、引出牵引部分、U型密封条、导气管、模度气动阀门、排气阀、安全阀、测距仪、压力传感器。

(2)弹射器附属系统:海水淡化设备、贮水池、高压水泵、锅炉、加热装置。

(3)弹射器控制系统和导流板。
下面,具体介绍如下:

一、海水淡化设备及贮水池

航母即使没有弹射器(如采用滑跃起飞的),也有海水淡化设备及贮水池,因为生活用水、机器用水也需要淡水,从陆地上补给淡水只是一些近海防卫型护卫舰的办法。有了海水淡化装置,军舰远洋作战能力大大增强,对补给依赖低,而航母是远洋型军舰,不能没有海水淡化装置。有弹射器的航母,不仅生活淡水消耗量大,而且弹射器消耗量更大,根据美军记录:每起飞一架飞机,约消耗1吨淡水。目前,海水淡化技术比较成功的有低压蒸馏及膜透法。其中膜透法已广泛用于民用海水淡化水厂。当然,有了淡化设备还必须有贮水池,用于贮备淡水。

二、高压水泵、锅炉和加热装置

高压水泵的用途是把淡水从贮水池中抽入锅炉,以抵消释放蒸汽而消耗的淡水。由于锅炉在使用时压力很高,高压水泵必须有很高的压力才能把水补充进去,所以高压水泵不仅要有强大的动力以形成很高的压强,而且要有很高的抗压性,对轧钢和焊接工艺提出很高的要求。高压水泵是根据锅炉内淡水量的多少自动补充的,不过早期的是手动控制的,显得比较落后。

锅炉是提供蒸汽的设备,实际上锅炉就是一个储能装置,民用的锅炉比较多,航母用的锅炉原理上与民用没什么区别,但航母的锅炉更大、耐压性能更高,安全标准更高。即使如此,美国与英国航母还是发生过锅炉爆炸和烫死人的事故。高压锅炉对水质的要求也高,高盐、高硬度的海水根本不能进入锅炉。锅炉工作时要消耗大量蒸汽,如果以最小间隔进行弹射,需要消耗航母锅炉20%的蒸汽。

加热装置很多,美国现役核动力航母都是利用反应堆加热,以保证其有足够的能量释放给弹射器。加热装置也是受控的,但在战争时期锅炉是不能熄火的,以保证紧急情况下随时起飞飞机。不能熄火,就意味着锅炉随时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果是常规动力航母,其燃料费用十分巨大。美军之所以发展核动力航母,也是为了在经济上节省能源开支,毕竟从长期来看,核动力运行成本较便宜。

三、开口活塞筒体、活塞、引出牵引部分和U型密封条

航母所用的弹射器早期采用闭口活塞,不过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动力传动杆把蒸汽能量传给需起飞的飞机,由于几十米长(近百米)的传动杆中间无支点,导致存在传动杆下垂现象,而且会经常把传动杆顶弯的事故发生。后来工程技术人员把传动杆推力改为拉力起飞,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发现活塞与传动杆连在一起重量实在太重(大部分重量是传动杆),由于起飞时间短,蒸汽做功很大一部分都消耗在做在了活塞与传动杆上,而且停止时还必须用缓冲器。后来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活塞开口,活塞环的动能直接从开口处把能量传出去,由于取消了传动杆,大大减少了重量,也同时提高了效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弹射器的革命,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由于采用了开口活塞筒,其开口对称的筒壁就需要相应加厚,否则在蒸汽的高压下,开口处会增大,导致密封不紧、蒸汽外泄。实际上,除对称筒壁加厚外,开口活塞筒外壁也要加固。

由于采用了开口活塞筒,最大的麻烦是活塞的密封刀经过开口时的密封问题。其实,弹射器活塞与普通活塞没什么两样,不过弹射器上的活塞较长一点,一是增强其稳定性,二是由于密封刀必须非常薄,而推力又比较大,所以只有增加密封刀宽度才能解决问题,而密封刀宽度增加了,活塞也需加长一点。不过,虽然活塞长了,重量并不增加多少,原因是其中间是空的(并非完全空,还有部分钢构),而且活塞为双向密封的。

引出牵引部分是通过密封刀与外部件连接起来的,但弹射器最大的麻烦之处就在于密封刀与U型密封条的结合处。由于密封刀经过时必须把U型密封条在接口处顶开,顶开后与密封刀接缝处肯定会泄漏蒸汽,如果U型密封条的密封力很大,密封效果肯定很好,但密封刀阻力也会越大,U型密封条磨损也就越快,所以为了很好地解决密封、运行阻力及U型密封条磨损问题,美国率先采用了“高压细流水密封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还会有些蒸汽外泄,但密封刀的磨擦阻力与U型密封条磨损率已经大大降低。不过,不要认为这样就完美了,U型密封条磨损仍然是困扰弹射器的最大心病,日常维护与检修都相当麻烦,虽然一直在不断改进材质及采用新技术,但至今仍不能令人满意,美军对此意见很大。

四、导气管、模度气动阀门、排气阀和安全阀

导气管是把锅炉里的蒸汽导入弹射器,以迫使弹射器工作。模度气动阀门的作用是控制蒸汽进入的速度。由于气动模度阀门有开关迅速及开度易控制的特点,所以气动模度阀门可以控制蒸汽压力而达到控制弹射器的目的。排气阀作用是把活塞筒内的蒸汽排出去。安全阀是为了防止弹射器筒体内压力过高而采用的保护设备。

五、测距仪、压力传感器及控制系统

安装在弹射器上的测距仪可以精确地测出弹射器位置及弹射器的速度,而两侧的压力传感器可精确地读出弹射器内的压力,这些数据以极快的速度送入智能控制处理器(相当于PLC)。智能控制器处理这些数据后,准确控制气动模度阀门,从而达到起飞飞机的目的,也能通过控制气动阀门使弹射器返回原来位置。

弹射器还装有其它仪表,如锅炉水位计、温度计、压力传感器等,这些都要由智能控制器总体控制、统一管理,这样才能使弹射器效率大大提高。

六、燃气导流板

在弹射前,舰载机的喷气发动机已经全速运转,会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对后面的人员和器材危害甚大。这时,弹射器后方张起的挡板可使燃气流向上偏转,不会喷向后面甲板,这些挡板叫“偏流板”或“燃气导流板”。一般来讲,每个弹射器后面有一组共3块燃气导流板。当单发飞机起降时张开正中一块;当双发飞机起降时三块都张开。为降低燃气流的灼热温度,燃气导流板后面都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燃气导流板要求耐高温、耐冲击,能经受忽冷忽热和飞机降落时的强大冲击力,加工制造难度很大。

七、其他设备

其实,不要以为以上这些就是航母弹射器的全部设备,实际上还有弹射器固定装置、降温装置、专用维修工具和专用维修通道等。为了保证弹射器正常运行,航母上每天有数十人(至少40-50人)为运行、维护和保养弹射器而忙碌不已。

八、弹射器工作流程

(1)第一步:弹射飞机

当锅炉的蒸汽可以满足弹射使用时,模度气动阀门才能打得开,这时飞机发动机起动,同时弹射器作信号发出,工作侧气动模度阀门打开,同时返回侧排气阀打开,活塞在高压蒸汽推动下同时通过密封刀推动牵引部分带动飞机,使飞机高速运行,活塞另一侧筒内则因压力剧增使余气从排气阀迅速排出,当达到起飞速度时,工作侧气动模度阀门开闭,同时排气阀也开闭,由于活塞没有了外力(蒸汽推力),同时也由于排气阀开闭,使活塞运行时受到极大阻力而停止。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返回侧还是装上了缓冲器。

(2)第二步:弹射器返回

为了弹射另一架飞机,弹射器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返回原位,返回时与上述程序相反,返回侧气动模度阀门打开,同时工作侧排气阀打开,活塞在蒸汽压力下返回到原位。当然,返回侧的压力没有弹射侧的高,因为只是让弹射器回来而已。弹射器返回不同于工作,工作时只要飞机起飞了,弹射器立刻停止,而不管弹射器在什么位置(当然不能到头),而返回时则需要弹射器准确地停在起飞飞机的位置上,为方便起飞飞机,同时以减少起飞时间。

九、弹射方式简介

舰载机起飞时都利用弹射器轨道上的滑块把飞机高速弹射出去,而依据舰载机与滑块的联结方法,弹射方式可分为拖索式和前轮牵引式。

(1)拖索式弹射方式是50年代开始使用的老方式,需要8-10名甲板人员先用钢质拖索把飞机挂在滑块上,再用一根索引释放杆把其尾部与弹射器后端固定住。弹射时,猛力前冲的滑块拉断索引释放杆上的定力拉断栓,牵着飞机沿轨道迅速加速,在轨道末端把飞机加速到直起飞速度抛离甲板,拖索从飞机上脱落,滑块返回弹射器起点准备下一次工作。

(2)前轮牵引弹射方式是美国海军1964年试验成功的。舰载机的前轮支架装上拖曳杆,前轮就直接挂在滑块上,弹射时由滑块直接拉着飞机前轮加速起飞。这样就不用8-10名甲板人员挂拖索和捡拖索了。弹射时间缩短,飞机的方向安全性好,*作简便。但舰载机的前轮起落架需要做专门设计并加固,美军现役核动力航母都采用这种起飞方式。

十、蒸汽弹射器的缺陷

(1)维护成本大,U型密封条更换频繁而又十分麻烦,对材质要求高;

(2)使用蒸汽弹射器成本大,效率低,配套设施多,系统烦琐,各个环节要求高;

(3)需消耗大量淡水,美国曾为此考虑过蒸汽冷凝回收装置,终因体积大及效率低而取消。

由于蒸汽弹射器存在以上不足,所以美军对蒸汽弹射器不满,从而催生了电磁弹射器。不过,电磁弹射器现仍处于研制阶段,短期内很难投入美军现役。

3. 开启气体阀门时,操作者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如果抄是对人体有害的气袭体,操作者应该站在上风口,至少要有两名以上人员,配带呼吸器,报警器,做好通风工作。开启是动作要慢,不要一下子开到最大流量。当然以上都是指手动阀门。如果是电动或其他可以远程控制的就没有这么复杂了。

4. 操作阀门的安全注意事项

◆防止阀门错开、错关、漏开、漏关。操作工要清楚了解每个阀门的作用及版在工艺权管道中的位置,防止误操作,否则可能造成跑料、混料、憋压等事故。如某炼油装置,在开工前进行蒸汽吹扫,某放空阀吹扫后漏关,结果,开工时,370℃的高温油浆从放空阀排出,造成大火,引进装置停工。
◆低温在0℃以下的季节,对停用的阀门,要主要防冻,及时打开阀底丝堵,排出里面的凝积水。对不能排除的和间断工作的阀门要采取保暖措施。
◆对高温下工作的阀门,当温度升高到200℃以上,螺栓受热伸长,容易使阀门密封不严,需要时应对螺栓进行“热紧”,热紧时,不宜在阀门全关位置进行。以免阀杆顶死,再开启困难。
◆阀门泄漏时,应先判明泄漏部位及原因,一般情况下分内泄漏和外泄漏两种,外部渗漏按其外部结构分为填料处泄漏和阀盖、阀体渗漏以及密封面或衬里材料渗漏,操作人员应准确判断,自己能解决的要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要维修工及时处理。
◆阀门填料压盖不宜压得过紧,以阀杆能灵活转动为宜,压得太紧,会增大阀杆摩擦力,增大操作扭矩等。阀门工作时,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带压更换或添加盘根,否则,导致介质泄漏引起危险

5. 汽水管道检修工作需要运行人员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
1.1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1.2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1.3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
1.4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2.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2.1具有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正确态度。
2.2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2.3具备必要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2.4具备必要的安全健康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
2.5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3.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3.1班段长安全职责:
1)工作必要性;
2)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3)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适当和充足。
3.2工作负责人安全职责:
1)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2)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
3)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以知晓;
4)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
5)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本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
6)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变动是否合适。
3.3专责监护人
1)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2)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代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3)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本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3.4工作班成员:
1)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
2)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
3)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4.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4.1 隔离
4.1.1转动机械设备的检修,应关闭所有应关闭的阀门、闸板、挡板,切断所有可能的动力源(气、水、油等)。并做好防转的措施,必要时还应采取可靠的制动措施。如控制回路与其他设备设有联动、联锁关系的,还应将联动、联锁回路解除。
4.1.2 热网各蒸汽管道、循环水管道以及公共排污、疏水等热力系统检修,应关严所有应关闭的截门、闸板、挡板。如关闭不严,应关严前一道截门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4.1.3 在下水沟(含除灰沟)、疏水沟或敷设有汽、水等管道、阀门的地下沟道和井下进行检修工作,应关闭向工作地点流入蒸汽或水等介质的有关截门或闸板。工作中如需冲洗沟道,应先将工作人员从沟道内撤离并清点人数无误后,再开启有关阀门或闸板。
4.1.4 在压力管道上进行长时间的检修工作时,检修管段应用带尾巴的堵板与运行中的管段隔断,或将它们之间的两个串联,严密不漏的阀门关严,两个串联阀门之间的疏水门或放水门应予打开。关闭的阀门和打开的疏水门或放水门应上锁,并挂标示牌。
4.2泄压
4.2.1设备检修前,应放尽系统内的汽、水、油等介质,确认已泄压和温度符合工作条件后,方可开始工作。
4.2.2做泄压措施前,应先检查确认检修的设备和系统确与运行部分可靠地隔离,然后方可缓慢开启有关阀门进行泄压。泄压操作时,人员不得正对压力释放的方向。
4.2.3检修的设备和系统是否已安全泄压,可通过阀门机械指示位置、热工仪表指示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如有汽、水流动声音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4.2.4如果热工仪表显示有压力,或压力表指示虽在“零”位,但泄压阀处仍有汽、水等介质流动的声音,应对设备的隔离和泄压措施以及压力表进行检查,在未查明原因前,应认为设备和系统内部有压力,不能擅自开始工作。
4.2.5为泄压所开启的有关阀门,在检修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在可靠的全开位置,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同时加挂机械锁。
4.2.6若无专门的阀门进行泄压,可通过拧松管道或阀门的法兰盘螺丝进行泄压。泄压时,应先把法兰盘上远离身体一侧的螺丝松开,再略松近身体一侧的螺丝,使存留的汽(气)、水等从对面缝隙排出,以防尚未放尽的汽(气)、水伤害工作人员。附近如有电气设备,应加以遮挡,以防汽(气)、水喷到电气设备上面。
4.3设备检修需要断开电源时,应在已拉开得开关、刀闸和检修设备控制开关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在显示屏上进行启动、停运的设备或者需要进行开度调节的截门、闸板、挡板等,应切除所有可能造成其联锁动作的开关,并在其操作面板上将操作按钮方式设置为“检修”状态,或者在操作处用其他方式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4.4 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应覆以与地面齐平而坚固的盖板。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应设临时围栏。临时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原状。
4.5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常用照明,应该保证足够的亮度。
4.6使用可燃物品(如乙炔、氢气、油类、瓦斯等)的人员,应熟悉这些材料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规定。
4.7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不准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衣服
和袖口应扣好;禁止戴围巾和穿长衣服。禁止工作服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纤混纺的衣料制作,以防工作服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禁止女工作人员穿裙子。辫子、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应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
4.8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应正确佩带安全帽。

6. 开机前高低压系统有关阀门开关应设置在什么位置

开关前应检查高低压系统管道阀门的开关标牌,并将有关阀门开关设置在正专确的位置属上。
(1)高压系统管道上阀门所应处的位置:制冷压缩机的排气阀和供液调节站的总供液节流阀应关闭。氨油分离器、储液器等设备和管道的截止阀、均压阀、压力表阀、安全阀、电磁阀前的截止阀均应开启。热氨冲霜阀、放油阀和放空气阀应关闭。
(2)低压系统管道阀门所应处的位置:制冷压缩机吸气阀应关闭。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储液器及液体分配站至各库房的供液阀和有关的过桥阀、压力阀、安全阀前的截止阀等都应开启。各低压设备的放油阀、冲霜阀、加压阀、排液阀都应关闭。

7. 手动阀门全开和全关位置如何进行锁定

手动阀门的开关位置都有限位的啊,搬到底了就全开或全关了啊,你的阀门要是能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话那就是阀门坏掉了

8. 两名保安员拦载巡查对象的安全站位是

两名保安员拦截巡查对象的安全站位,是两侧进行分开即可,这样防止他的一些违法行为。

9. 进入作业现场危险部位有什么安全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1、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2、作业时所用照明应使用12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3、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4、检测人员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5、 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6、在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7、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8、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9、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0、当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危险作业,作业点人员应迅速离开作业现场。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4、在通风条件差的作业场所,如地下室、容器内等,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禁止随便启动,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并在放置灭火器的位置设立明显的标志。
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10. 当调节阀气源发生故障时,能保持阀门开度处于气源故障的位置是什么

当调节阀气源发生故障时,根据阀门的结构型式有关三类位置FC、FO、FL。回FC/FO两种只是故障时的答安全位置已失去了调节作用;FL就是气源故障时保持阀门的阀门结构,相对稳定的保持了介质流量,给设备维护及仪表检修一段时间,相对减少故障损失。

阅读全文

与开阀门人员安全站位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转仪器上bt什么意思 浏览:677
不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什么 浏览:808
自动售货机装置设计 浏览:435
给水管顶端要加什么阀门 浏览:810
连续重整装置注氯作用 浏览:496
煤矿主扇电动门自动切换装置 浏览:22
移动阀门通关是什么游戏 浏览:906
宜兴市五金材料市场 浏览:766
42内孔的轴承外直径是多少 浏览:875
微生物实验仪器为什么要灭菌 浏览:265
发电机轴接地装置设计原理图 浏览:43
机械格栅有什么部件 浏览:243
户内燃气管道阀门安装前的要求 浏览:51
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浏览:258
管道井供水阀门 浏览:647
东莞宏搏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167
仪器仪表箱多少钱 浏览:903
机械手臂如何做 浏览:434
徐汇哪里有废旧设备回收 浏览:669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什么 浏览: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