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氢气气瓶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1 氢气气瓶泄漏(不着火)事故
氢气气瓶的泄漏一般发生在瓶阀与气瓶的连接螺纹处或瓶阀关闭不严时在接口处的喷射泄漏。处理方法是严格隔绝火源火种,在氢气可能扩散的区域范围内疏散人员,电器开关保持原样,不能随意拉动,以免发生火灾。将泄漏气瓶转移到通风、空旷场所。有条件可加强通风、确保氢气浓度降低。
若是氢气瓶阀未关闭严禁,关闭严密即可。
2 氢气气瓶泄漏着火事故
因瓶阀关不严,火焰沿瓶阀出响外喷射,可戴手套迅速关闭瓶阀即可灭火。若是瓶阀关不上或沿瓶阀接口螺纹向外呈横向或纵向喷射火焰时,应立即用水冷却事故瓶或周围受其烘烤气瓶,使其降温,避免爆炸,有可能的条件下,抢险队员穿戴好保护用品的情况下,把事故气瓶转移到安全地点(通风、空旷、周围无易燃物),继续冷却瓶体同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周围未做好防火措施时,切不可灭火,以免大量气体外溢引起爆炸。可在确保其不爆炸的前提下,让其自行燃烧,直至烧近熄灭。
若周围气瓶较多要先冷却周围受火焰烘烤的气瓶及事故气瓶,以免发生连环爆炸。
3 氢气气瓶爆炸事故
氢气气瓶着火后,由于受高温烘烤,内压增加,当压力超过其最大工作压力(设计压力)后,即可能发生爆炸。
爆炸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爆炸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且破坏威力巨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指挥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指挥部其他成员及事故抢险各专业人员应闻讯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引发继发火灾的要在采取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119),造成人员伤亡的,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维持现场秩序,医疗救护部门进行紧急救护,同时由指挥部负责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
救援措施如下:
(1)采取措施(疏散、转移)。
(2)抢救伤员,迅速送往救护部门。
(3)保护现场。做好警戒,维持通讯和交通畅通。
(4)疏散无关人员,制止围观人员。
若发生火灾,可实施远距离喷水降温,或用其他灭火方式灭火。
4氢气气瓶的保管处理措施
氢气气钢瓶保管工必须熟知燃气安全使用常识,上岗前必须戴好规定的防静电护具。
保管员应严格检查返回站内的空瓶,如发现火烤、摔碰、滚砸,使瓶体变形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检修。对放空的钢瓶应挑出,待妥善处理后再进行使用。
充气后的钢瓶除在装卸台上留出周转量外,其余必须放入库房内摆放整齐,严禁与空瓶混放一起。
库内发现钢瓶漏气,应立即报告质检工程是由检查处理。库内要经常开窗开门以保室内空气流通。
化验室
5化验室内气体品种较多,如保存不当,气体混淆易发生爆炸事故。
化学试剂使用保存不当,可能使人的皮肤、眼睛及呼吸道系统受到伤害。
化学试剂如有丢失流入社会,很可能给社会造成危害。
仪器载气如有泄漏易发生事故。
化验人员如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操作错误易发生事故。
氢气气瓶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篇2]
一、典型氯气泄漏中毒事故介绍
事故一:2001年8月3日17时许,甘肃省兰州市东岗东路一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剧毒气体扩散至四周家属区,具体中毒人数一时难以确计,其中60余名中毒程度较重者被送进四周医院救洽,住院职员中有10余名儿童。据目击者反映,一只高压钢瓶在废旧钢铁丛中发出“哧”的一声,紧接着有一股黄色气体窜过废铁堆冲天而起,强烈的气味向四周弥漫,造成众多职员中毒。后来知道有毒气体为氯气。据了解,由于布满氯气的高压钢瓶置于太阳下长期曝晒,导致阀门开裂,氯气泄漏。这起事故亦有一些教训:一是布满气体的钢瓶不能在露天长久曝晒;二是废旧金属回收站,随意收购气瓶,不管是满瓶还是空瓶,收购后就随意乱堆,成为一起事故隐患点;三是治理不严。目前气瓶“失落”不少,图利者、拾荒者偷卖到废品收购站,成为事故隐患点。
事故二:2017年7月9日20时30分许,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某厂一名工人放工封闭密封罐阀门,发现阀门松动,在封闭过程中发生氯气泄漏。当时现场有4名工人在上风向,立即呼喊距氯气泄漏点只有4~5m厂房内的10余名工人立即撤离到上风向。距事发地点下风向约250m的厂区工人宿舍,有4名工人在宿舍门前下棋,20时35分许,在听到一声响后,一股黄烟扑面而来,随即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立即从宿舍旁的围墙翻出,随后宿舍内的工人用毛巾捂住口鼻撤离。厂方负责人发现氯气泄漏后,立即关掉氯气罐阀门。同时迅速将中毒职员送往医院治疗,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分报告,责令该厂停止生产。事后查明,由于该厂氯气缓冲罐下的阀门腐蚀,导致氯气泄漏,造成下风向职工和居民123名中毒,轻度中毒5名,刺激反应118名,幸无职员死亡。
B. 有关氢气的知识
比容(21.1℃,101.325kPa): 11.9674m3/kg 1.0m3液氢气化后可得到处788 m3的气氢 压缩系数: 温度 ℃ 压 缩 系 数 101.325 kPa 1013.25 kPa 10132.5 kPa 50662.5 kPa 25 50 1.001 1.000 1.006 1.006 1.0613 1.0579 1.3244 1.3014 临界温度: -239.9 ℃ 临界压力: 1297kPa 临界密度: 31.0kg/m3 熔化热(13.8K): 58.16kJ/kg 汽化热(18K): 457.80 kJ/kg 比热容:(101.33kPa,273.15K): Cp=14190J/(kg·K) Cv=10080J/(kg·K) 比热比:(26.8℃,101.325kPa): Cp/Cv=1.405 蒸气压(16K): 21kPa (24K): 260kPa (32K): 1100kPa 粘度(101.325kPa,25℃): 0.00886mPa·s 表面张力(液一气介面,-258℃): 2.80mN/m 导热系数(100kPa,270K): 0.16705W/(m·K) 折射率(20.33K,100kPa,液体,4047Å): n=1.11262 (20℃,101.325kPa,气体): n=1.0001297 在空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 4.0~74.5% 在空气中最低燃点(101.325kPa): 570℃ 在空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 1430℃ 在空气中当量燃烧时最大火焰速度: 2.65m/s 在氧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 4%~94% 在氧气中最低自燃点(101.325kPa): 560℃ 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 2830℃ 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最大火焰速度: 14.36m/s 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燃烧热: 12761 J/m3(高) 11506 J/m3(低) 毒性级别: 0 易燃性级别(液氢): 4 易爆性级别(液氢): 0 火灾危险度: 极大 氢是在已知气体中最轻的气体。氢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可燃性气体。它除因缺氧而引起窒息外,还没有发现毒性。氢与空气、氧、卤素的亲和力强。氢气在空气和氧气中有很宽的可燃范围。氢气的燃点较高,但其点火能很小,所能很容易着火,在微小的静电火花下也容易着火。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性质。当它接触明火或遇热时就可燃烧,而且发出几乎看不见的火眼。氢气又是一种高能燃料,当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结合着火时,以放热或爆炸的方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反应的猛烈程度取决于燃烧的条件。氢与卤素气体的混合物在日光下也能发生爆炸。氢与一氧化二氮的混合物的爆炸范围为5.2%~80%,与一氧化氮混合物的爆炸范围为13.5% ~49%。氢气的这一易燃易爆性是极其危险可怕的特性。氢又是很容易扩散和浸透的气体,它非常容易泄露,而且好象留在天花板等高处。 低温氢气与常温氢气密度不同,当它从液态氢开始蒸发时比空气重,沉积在地面上,等升温后才开始扩散。冷氢气遇到潮湿空气时能形成浓雾,并由此可看出它扩散的迹象。但在可见到的浓雾外围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氢气云在最初闪速蒸发时着火,就会产生火球。 氢的还原性很强,在高温与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反应游离出金属,所以它一般没有腐蚀性。在白金等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有机化合物作用还原醛等不饱和烃。 C2H2+H2 → C2H4 C2H4+H2 → C2H6 CH3CHO+H2 → CH3CH2OH CH3COOC2H5+2H2 → 2CH3CH2OH CH3COOCH3+H2 → CH3CH—CH3 OH 氢又能浸入金属的晶格之间使晶格膨胀或变形,造成金属材料的脆化。钢材在高温下产生如下脱碳反应而受氢的侵蚀。 Fe3C+2H2 → CH4+3Fe 氢气能被过渡金属可逆性地吸附或吸收而生成不定量的金属氢化物。被吸收的氢气的量在Pd、Pt、Ni、Ti、Fe等中较多,对Pd来说,它能吸收其体积800倍的氢气。 氢微溶于水,在20℃时吸收系数α为0.0182。 5、毒性 氢气本身无毒,吸入后仍以原形排出。它是一种窒息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氢气窒息而死亡的例子很少,然而,因氢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却不断地发生。因此对氢气的易燃易爆性应引起足够地重视。 氢气一般充装在高压钢瓶或液化后装在低温容器中。所以除了高压氢气的泄露起火或爆炸的危险之外,还有被液氢冷烧伤的危险。 6、安全防护 进行接触液氢的工作时要穿戴护目镜、防护鞋袜、干净结实的手套、抗静电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气体氢要用高压钢瓶贮装,液氢要用绝缘的容器或槽车贮运。搬运容器时要严防容器碰损。容器要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又能耐火的专门建筑物或室外。存放地点要远离氧和氯的贮存容器,炸药、毒物、放射形材料、过氧化有机物以及其它可燃材料。要避免阳光直射,温度要保持40℃以下。密闭的存放容器室,其高低点处应保持足够的通风以防氢气停留。存放区内严禁烟火。可能的电火源有:燃着的香烟或烟叶、明火焰和点火花、焊接和切割时所产生的火花和熔化金属、温度高于540℃的热表面或材料、材料冲击时所产生的火花、静电排除时所产生的电火花、带有电火花接触的正常电气设备(包括内燃机)等。 氢气系统的设备管道要严格密封,严防泄露或喷出。可以用肥皂液等表面活性材料探漏,但决不能用明火来探漏。氢气有可能泄露和停留的地方要设置检测和报警装置。 氢是强还原剂,在正常条件下无腐蚀性。在室温可以用碳钢、不锈钢、铜、铜合金、铝和铝合金等通用金属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碳钢和低合金钢受氢气侵蚀,产生氢脆现象。低温下可以用奥氐体不锈钢、铝、铝合金等耐低温材料。可以用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化乙烯聚合体和氟化橡胶。 氢气的火灾具有与一般火灾及其它气体火灾不同的独特特性。所以,如果对氢气这些特征不了解,则可能因处置方法不当而促成更大的灾害。氢气火灾的特点有: (1) 通常是因氢气泄露或喷出空气中引起燃烧。 (2) 跑出开放空间的氢气直接在大气中扩散,但是跑入封闭空间的氢气,如果不着火,则回 组成爆炸范围内的混合气,停留在空间的上部。 (3) 氢气的火焰用肉眼看不见。 (4) 在密闭空间,浓度处在爆炸范围内的混合气着火时,就可产生爆炸,而且它还可能使近 处的可燃物着火,蔓延火灾。 (5) 氢气的着火能很小,所以氢气的着火源除了明火之外还有电火花、静电放电、撞击火花 等微小的火源。甚至从容积中喷出也能着火。 (6) 当从容器中泄露的氢气着火时,容器本身受热,或因外部火灾而容器受热,从而可能引 起容器破裂或爆炸,造成二次火灾。 (7) 喷出氢气的火灾,其火焰长度L和宽度W取决于喷出压力P及喷出口直径D。它们之 间有如下近似关系。 L/D=222.8P0.384 W/D=27.60P0.451 L、W、D的单位为m,P的单位为kg/cm2(绝对)。按这个式子推算从充气压力为150 kg/cm2,阀门口径为4mm的钢瓶中喷出着火的氢气火焰的大小为L=6.1m,W=1.05m。 液氢火灾的特点为: (1)燃料火焰用肉眼看不见。 (2)根据紫外线画像装置观察,火焰的大小比汽油的火焰稍微大一些。 (3)火焰的温度和辐射热也比汽油大一些。 (4)液面下降的速度非常快。,是汽油的约7倍。 (5)液氢中容易混入空气,混入空气的液氢燃烧非常激烈,其火焰的大小增大2倍以上,辐 射热也大3倍以上。 扑灭氢 火焰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断气源。可以用粉末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1211灭 火剂、1301灭火剂等。灭火时要有一个安全的距离,而且要站在上风方向。火场中的气体容器要浇水冷却以防止升温爆炸。 液氢火灾的灭火非常困难,即使在很小的液面上找着的火也是用一般的灭火器无法熄灭的,需要用特殊的灭火设备。 氢气因其分子量小,非常容易泄露。泄露常发生在阀门和容器的连接部、阀门的填料盖、安全阀、调节器、调节器接口、气体软管和管道的连接部等。氢气泄露时,首先要切断所有的火源,然后堵漏、排风。废氢气可排到大气中。 液氢也因其分子小,粘度很小,所以能从非常小的孔和缝隙中泄露。液氢的泄露尽管其量小,但是当它气化后就变成数百倍液体容积的气体,所以对它应高度重视。当液氢泄露时,首先要关闭阀门等以切断泄露源,然后用惰性气体来稀释氢气浓度使其在爆炸界限以下。
C. 气相色谱仪报警提示氢气阀门没有正常关闭,怎么解决
如果这个报警提示的话,就看看阀门是不是关了吧,或者和这个相关。
D. GC1690气相色谱仪一打开电源开关就发出蜂鸣声,隔断时间还伴有爆鸣声,如何解决
操作流程
一、开机前准备:
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2、气路连接应正确无误,并打开载气检漏;
3、信号线接所对应的信号输入端口。
二、开机:
1、打开所需载气气源开关,稳压阀调至0.3~0.5 Mpa,看柱前压力表有压力显示,方可开主机电源,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
2、在主机控制面板上设定检测器温度、汽化室温度、柱箱温度,按《输入》键,升温;
3、打开氢气发生器和纯净空气泵的阀门,氢气压力调至0.3~0.4Mpa,空气压力调至0.3~0.5Mpa,在主机气体流量控制面板上调节气体流量至实验要求;当检测器温度大于100℃时,按《点火》按钮点火,并检查点火是否成功,点火成功后,待基线走稳,即可进样;
三、关机:
关闭FID的氢气和空气气源,将柱温降至50℃以下,关闭主机电源,关闭载气气源。关闭气源时应先关闭钢瓶总压力阀,待压力指针回零后,关闭稳压表开关,方可离开。
气相色谱使用注意事项
一、进样应注意问题 :
手不要拿注射器的针头和有样品部位、不要有气泡(吸样时要慢、快速排出再慢吸,反复几次,10ul注射器 金属针头部分体积0.6ul,有气泡也看不到,多吸1-2ul把注射器针尖朝上气泡上走到顶部再推动针杆排除气泡,(指10ul注射器,带芯子注射器平感觉)进样速度要快(但不易特快),每次进样保持相同速度,针尖到汽化室中部开始注射样品。
二、安装色谱柱 :
1. 安装拆卸色谱柱必须在常温下。
2. 填充柱有卡套密封和垫片密封,卡套分三种,金属卡套,塑料卡套,石墨卡套,安装时不易拧的太紧。垫片式密封每次按装色谱柱都要换新的垫片(岛津色谱是垫片密封)。
3. 色谱柱两头是否用玻璃棉塞好。防止玻璃棉和填料被载气吹到检测器中。
4. 毛细管色谱柱安装插入的长度要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而定,不同的色谱汽化室结构不同,所以插进的长度也不同。需要说明的如果你用毛细管色谱柱采用不分流,汽化室采用填充柱接口这时与汽化室连接毛细管柱不能探进太多,略超出卡套即可。
三、氢气和空气的比例对FID检测器的影响:
氢气和空气的比例应1:10,当氢气比例过大时FID检测器的灵敏度急剧下降,在使用色谱时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灵敏度下降要检查一下氢气和空气流速。氢气和空气有一种气体不足点火时发出“砰”的一声,随后就灭火,一般当你点火电着就灭,再点还着随后又灭是氢气量不足。
四、使用TCD检测器:
1. 氢气做载气时尾气一定要排到室外。
2. 氮气做载气桥流不能设大,比用氢气时要小的多。
3.没通载气不能给桥流,桥流要在仪器温度稳定后开始做样前在给。
五、如何判断FID检测器是否点着火:
不同的仪器判断方法不同,有基流显示的看基流大小,没有基流显示的用带抛光面的扳手凑近检测器出口,观察其表面有无水汽凝结 。
六、如何判断进样口密封垫是否该换:
进样时感觉特别容易,用TCD检测器不进样时记录仪上有规则小峰出现,说明密封垫漏气该更换。更换密封垫不要拧的太紧,一般更换时都是在常温,温度升高后会更紧,密封垫拧的太紧会造成进样困难,常常会把注射器针头弄弯。
七、如何选择合适的密封垫 :
密封垫分一般密封垫和耐高温密封垫,汽化室温度超过300℃时用耐高温密
封垫,耐高温密封垫的一面有一层膜,使用时带膜的面朝下。
八、怎样防止进样针不弯 :
很多做色谱分析工作的新手常常会把注射器的针头和注射器杆弄弯,原因是: 1.进样口拧的太紧,室温下拧的太紧当汽化室温度升高时硅胶密封垫膨胀后会更紧,这时注射器很难扎进去。 2.位置找不好针扎在进样口金属部位。 3.注射器杆弯是进样时用力太猛,进口色谱带一个进样器架,用进样器架进样就不会把注射器杆弄弯。 4.因为注射器内壁有污染,注射时将针杆推弯。注射器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现针管内靠近顶部有一小段黑的东西,这时吸样注射感到吃力。清洗方法将针杆拔出,注入一点水,将针杆插到有污染的位置反复推拉,一次不行再注入水直到将污染物弄掉,这时你会看到注射器内的水变的浑浊,将针杆拔出用滤纸擦一下,再用酒精洗几次。分析的样品为溶剂溶解的固体样时,进完样要及时用溶剂洗注射器。 5.进样时一定要稳重,急于求快会把注射器弄弯的,只要你进样熟练了自然就快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北京樽祥提供)
E. 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氢气报警怎么处置
用玻璃导管导出并且燃烧,用烧杯罩住(烧杯内壁涂上石灰水).如果烧杯上有水珠生成,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气体是暗兰色则气体是氢气(这是检验)(光看到兰色火焰,水珠是不够的,甲烷燃烧也能看到水珠,所以要验证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试管倒放,对着酒精灯火焰。
F. 化工库 氢气泄露应如何处置
化工库 应该是指存放氢气钢瓶的库吧.
瓶体破损泄漏,尽快移出库房,用水或砂控制,不让产生火星,直到跑完为止
阀门关不了泄漏的话,想办法先移出气库,开大阀门,让气体冲一下阀芯,再关阀,一般能解决问题.利用不了,又不能控制的话,只能用水或砂阻制不着火
阀门以外泄漏,哪怕由于气体高速摩擦着火,只要关闭阀门
经验,仅供参考
G. 氢气管线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处置措施
氢气管线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处置措施,可以关闭阀门,阀门主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