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求电厂管道阀门布置20处,不少于5种阀门,并注明种类,作用
1.电磁阀:使用介质主要为液体、气体,大部分只能垂直安装。
①直动专膜片式:DN2.5-06 阀芯结属构直动式,零压可靠动作,较小管道排气、给水。
②分步直动式:DN10-50体积小,价格廉,流量大,常规管道流体使用,多种材质。
③先导活塞式:DN15-200适合各种压力差(零压选用②),PPR,C,304,316,应用广泛。
2.电动阀:通用型,任意角度安装,可靠耐久长。
④电动球阀:可任意角度安装,有应急手动装置,电机自带过热保护装置,带可视阀位位置指示装置,有阀位信号输出(有源触点或无源触点),介质无粘度限制、无流向限制,流量大,阀体材料(UPVC,铸铁,铸钢,不锈钢),密封性能好
⑤电动蝶阀:同上,大通径运用较多。
3.气动阀:需要气源,调节型需要气源和电源。开启关闭速度快。
⑥气动球阀:
⑦气动蝶阀:
⑧气动角座阀:
此类阀门性能和电动阀相似,只是执行机构上的区别。电动阀和气动阀在工艺上比较复杂,其精确度也高。
4.安全阀:用来保护压力容器不受损坏,保护管路不受瞬间压力损坏。
5.普通阀门:截止阀,柱塞阀,减压阀,止回(单向)阀,过滤器。
6.防爆阀:特殊环境下使用。
② 两相流管道设计原则是什么
尽量避免管道对室内采光的影响,不应妨碍窗户的启闭;
2. 不应影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如抽管检修和设备起吊);
3. 在水平管道交叉较多的地区,一般按管道的走向,划定纵横走向的标高范围,将管道分层布置;
4. 热力管道一般布置在油管道的上方,当需布置在油管道下面时,在油管道的阀门、法兰或可能漏油部位下方的热力管道,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5. 地沟内管道应尽量采用单层布置,当采用多层布置时,一般将小管或压力高的,阀门多的管道布置在上面;
6. 腐蚀性介质管道不应布置在人行通道和转动设备上方;
7.B 类流体介质的管道,不得安装在通风不良的厂房内、室内的吊顶内或夹层内;
8.B 类流体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高温管道旁或上方;
室外管道管网布置原则
1. 厂区内管道的敷设,应与厂区内的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协调,减少管道与铁路、道路的交叉;
2. 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架柱子布置;
3. 需设置“π”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
4. 热力管道,仪表和电气电缆槽架等宜布置在管架上层,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宜布置在下层;
5. 管架上的管道设计,应预留10~20%余量;
6.B 类流体介质管道与电缆和氧气管道并行或交叉敷设时,其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7.B 类流体介质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
8. 密度比环境空气大的B类气体管道,当有法兰、螺纹连接或填料结构时,不应紧靠建筑物门窗敷设;
9. 道路、铁路上方的管道上不应有阀门、法兰、螺纹接头及带填料的补偿器等可能泄露的组件;
10. 管廊层间距及管道净距应满足安装及运行要求;
11. 蒸汽管道或可凝气体管道,支管宜从主管的上方接出,蒸汽冷凝液管宜接至回收总管上方。
管道的热补偿
某些压力管道输送的介质常常具有高温高压特征或由于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造成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管道布置设计应充分考虑吸收热位移。一旦布置不当,将造成管道某些部位产生过大的热应力而破坏或对支架产生过大的推力而影响管道支架的安全,从而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③ 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阀门,其中心线应尽量取齐。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Qmm,为了减少管道间距,可把阀门错开布置;
这个很多的 参考资料: jyvalve.com/
④ 在布置燃气管道时,对于管道截断阀门与安全附件有何要求
在布置燃气管道时,要根据工艺要求和管道施工、安装、维修及防火安全的需要,设置必要的截断阀门与安全附件。
1.管道截断阀门的设置位置
燃气输送管道应当设置截断阀门。截断阀门的设置位置宜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形开阔、地势较高的地方。一般根据实际需要,在厂、站的进出口、分支管的起点、互为备用管线的分切点、重要铁路干线、公路干线以及重要河流的两侧都应当设置截断阀门。截断阀门的间距,在以一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大于32km;在以二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大于24km;在以三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大于16km;在以四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大于8km;液化石油气管道5km,以便于事故控制和检修维护。
2.管道及管道阀门的安全要求
阀门通常采用截止阀,但当采用清管工艺时,应当选用球阀。管道截断阀应当采用自动或手动阀门,并且应当能通过清管器。阀门的压力等级不得低于管道的设计压力,且最低不得低于2.5MPa。考虑管道试验和检修的需要,地下管道分段阀门之间应当设置放散阀。管道穿越河流、湖泊、沼泽等障碍物时,通常采用架空敷设。该段管道两阀门间应当设置管道安全阀,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因太阳热辐射而引起管道内压力急剧升高导致管道发生破裂。
3.阀门室的建造要求
埋地管道的阀门应当设在阀室内,阀室应当选择在地形开阔、地势较高、交通方便和便于管理的地方。埋地管道阀门的建造主要有地上和地下两种形式,如图5-13所示。厂、站进出口的控制阀室应当设置在离场站10~100m的范围内。在重要河流的两侧应当设置阀室和放散管,这种带有放散管的阀室应当选择在便于安全放散地点,地下阀室应当能防止地下水渗入,管道穿墙处用沥青麻刀堵严,并且设置两个人孔,以利通风,防止选散液化气滞存。阀室内的阀门前后应当设排空管,排空管径一般为主管管径的1/4或1/2。

图5-13埋地管道阀门的建造
(a)地下式;(b)地上式
4.管道标志的设置要求
为防止其他车辆、人畜、采掘设备对燃气输送管道造成碰撞和破坏,及加强对管道的管理,燃气管道沿线应当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与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阴极保护测试桩可同里程桩结合设置。一般来说,在埋地管道与公路、铁路、河流和地下建筑物的交叉处两侧应当设置里程桩(牌)。对于易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段应当设警示牌,并且应当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⑤ 各位好汉,请问给排水室外总图的消防管道的阀门怎么设置啊
室外消防管网应设阀门,阀门按管网节点管道数(n-1)的原则布置。阀门将管版网分隔成若干权独立的管段,井保证某一管段故障时其余管段仍能正常工作。两阀门间管道上室外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建筑物室外消防管道的管径不应小于DNl00。
⑥ 给水管道一般多少米设置一个阀门井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规定:一般在管道的隆起点上必须设置空气阀,在管道的平缓段,一般间隔1000m左右设一处空气阀。
阀门井因为是管道的枢纽,所以其自身有以下几个要求:
1、阀门井本身不能渗水,必须保证其密封性;
2、给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管道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从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抖动或沉降,即要求给水管道与阀门井的连接方式要可靠,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抖动和沉降,而不会使水渗进井室;
在埋地很深的阀门井管道稍大时一般都采用铸铁阀门(如截止阀,蝶阀等)铸铁阀门长期在水里浸泡,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或引起断裂,因此对密封性的要求更高;
3、阀门井井筒与井体、井盖的连接方式要可靠,不能因为大雨或积水就渗水进入井室里。
4、阀门井是埋设于地下的,要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同压力,和不同化学物质的腐蚀和侵害,及要求其承压能力和耐酸碱腐蚀性要好。

(6)管道阀门布置设计扩展阅读:
管道的压力规定:
(1)PVC-U给水管道所示的压力均表示为公称压力,用Mpa表示,1Mpa≈10kgf/cm2即管材在20℃条件下,输送介质的工作压力。但随着介质的温度的升高(不得输送>50℃的介质)工作压力随之减小,这从客观上在选择给水管道须考虑足够的压力的安全系数。
(2)给水管材的公称压力规定为:0.6Mpa、0.8Mpa、1.0Mpa、1.25Mpa、1.6Mpa等5种。
(3)同等规格管材的公称压力的大小一般以管材的壁厚来划分。
(4)每个压力区的最小口径的管材规定为:0.6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63mm,0.8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50mm,1.0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40mm,1.25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32mm,1.6Mpa管材的最小口径为20mm和25mm。
(5)给水管材的公称压力一般为1.6Mpa,且与各种压力的管材相配套。
⑦ 管道布置图中,管道用什么线表示
⑧ 室内消火栓系统管道上阀门如何设置
建规抄8.4.2.6条: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袭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对于单层厂房(仓库)和公共建筑,检修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应超过5 个。对于多层民用建筑和其它厂房(仓库),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1 根,但设置的竖管超过3 根时,可关闭2 根。
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后面条文解释是:消防管道上应设有消防阀门。环状管网上的阀门布置应保证管网检修时,仍有必要的消防用水。单层厂房(仓库)的室内消防管网上两个阀门之间的消火栓数量不能超过5个。布置多层、高层厂房(仓库)和多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上阀门时,要设法保证其中一条竖管检修时,其余的竖管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
给排水技术措施中提到:室内环状管网上阀门的设置,除满足规范上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原则设置:
应在每根立管上下两端与供水干管相连处设置阀门;水平环状管网干管宜按防火分区设置阀门,且阀门间同层消火栓的数量不超过5个(不含两端设有阀门的里关上连接的消火栓);任何情况下关闭阀门应使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一个消火栓能正常使用。
⑨ 一般给水管道上节点位置阀门应该设置多少个啊如下图,1,2,3的位置怎么设计比较科学
一般根据房间功能需求设置阀门。
比如一个房间一个阀门。
像你这样的三通,不一定需要设置阀门。
还有阀门设置位置是否方便开关,尽量设置在用水位置或管理位置。